残生微洋块:俯冲消减系统下盘的复杂演化

摘要:残生微洋块,即正在俯冲消减或俯冲停滞的原大型洋壳板块的海底残余,位于俯冲消减系统的俯冲盘,一般被活动或死亡的洋中脊、海沟及转换断层所围限,但也存在例外,如里维拉(Rivera)微洋块与科科斯(Cocos)板块的边界。现今已确认的残生微洋块有胡安·德·富卡(Juan de Fuca)、里维拉(Rivera)、瓜达卢佩(Guadalupe)等法拉隆(Farallon)板块的残余和位于南美洲和南极洲之间的菲尼克斯(Phoenix)微洋块。此类微洋块的边界以及恢复其演化过程主要是通过地形、重力异常、震源分布、磁异常条带、地震剖面和构造解释等手段辨析。洋中脊与俯冲带的相对位移使围限的洋壳板块面积整体或局部不断减小,当整块洋壳面积减小到10万平方千米以下时形成残生微洋块,其产生的动力机制为地幔对流驱动下的相邻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较大的微洋块可能因新生洋壳的浮力等因素造成俯冲速度及方向的差异,破裂为数个更小的微洋块。残生微洋块的形成和演化与洋中脊、俯冲系统、板片窗形成及三节点的转化密不可分,研究其成因模式可为探索板块起源和动力提供参考。在板块俯冲过程中可能产生大洋汇聚边界并以此作为微洋块新的边界(如里维拉‒科科斯边界),可与陆内变形带类比。

关键词:
  • 残生  
  • 微洋块  
  • 三节点  
  • 板块构造  
  • 俯冲消减  
作者:
刘金平; 李三忠; 索艳慧; 朱俊江; 李玺瑶; 戴黎明; 刘永江; 于胜尧; 郭玲莉
单位:
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高等研究院和海洋地球科学学院; 山东青岛266100;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 山东青岛266237
刊名: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期刊名称: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杂志紧跟学术前沿,紧贴读者,国内刊号为:44-1595/P。坚持指导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创办于1977年,杂志在全国同类期刊中发行数量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