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电讯技术杂志北大期刊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 主办单位:中国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

  • ISSN:1001-893X

  • CN:51-1267/TN

电讯技术杂志

电讯技术 2019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电讯技术杂志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
249-254

无穷范数松弛的低复杂度超奈奎斯特检测

作者:来世豪; 李明齐 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上海201210;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上海科技大学信息学院; 上海201210

摘要:超奈奎斯特(Faster-than-Nyquist,FTN)速率传输可以有效提高频谱效率,但这种非正交传输方式引入的严重码间串扰相应提高了接收端的处理难度。针对该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循环成块传输的低复杂度检测算法。最优检测被建模为无约束的二元二次规划(Boolean Quadratic Program,BQP)问题,为了求解该NP-hard问题,采用无穷范数约束松弛原问题的非凸可行解集,并基于次梯度下降法提出松弛问题的有效优化算法。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误比特率(BitErrorRate,BER)性能上优于频域均衡,且在可接受的性能损失范围内算法执行效率远高于理论最优的最大似然序列估计(Maximum Likelihood Sequence Estimation,MLSE)。

255-259

C-RAN网络中基于稀疏性的预测矩阵求解算法

作者:旷灵; 刘占军; 谭新; 刘洋 单位:重庆邮电大学移动通信技术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重庆400065

摘要:在C-RAN(Centralized,Cooperative,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无线网络基于转移矩阵的负载预测方法中,虽然该预测矩阵具有稀疏特性,但是现有的技术缺乏对稀疏特性加以利用,从而造成计算复杂。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稀疏性的预测矩阵求解算法。该算法对网络状态转移矩阵进行分块迭代,每次等分4块,并分别定义4块矩阵的偏移量。当属于同一行的块矩阵的偏移量有一个是零矩阵时,直接得出所求矩阵对应块的元素全部为零,然后进行下一次迭代;当属于同一行的块矩阵偏移量都不为零矩阵时,通过对矩阵方程组变形处理,转换成迭代格式,然后分块处理。最后,结合仿真定量分析稀疏矩阵稀疏度的临界值问题,给出了稀疏度与计算量之间的关系,并证明了其合理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够在不影响预测准确度前提下,降低复杂度。

电讯技术杂志电子与信息工程
260-265

最大化瑞利熵的干扰对齐优化算法

作者:陈艳; 宋云超; 陆洋 单位:南京邮电大学电子与光学工程学院微电子学院; 南京210046;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 南京210046; 南瑞集团(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南京211106

摘要:干扰对齐技术常采用迭代的方法进行预编码矩阵与干扰抑制矩阵的设计,然而目前采用的迭代方法并不能做到完全的干扰对齐。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一种新的干扰对齐优化算法,避开了反转信道的操作。该算法在最大化信干噪比算法的基础上加入完全干扰对齐的约束条件,将系统中各用户的所有干扰对齐约束条件进行奇异值分解,最终通过瑞利熵最大化的求解方法联合迭代求解发送侧的预编码矩阵与接收侧的干扰抑制矩阵。仿真结果表明,所提优化算法在较高信噪比时不同天线数下的和速率、不同迭代次数下的和速率等方面都优于原最大信干噪比算法。

266-270

一种适用于稀疏多径信道的自适应均衡算法

作者:周孟琳; 陈阳; 马正华 单位:常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江苏常州213164

摘要:针对传统的自适应均衡算法在稀疏多径信道下性能表现不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基追踪降噪的自适应均衡算法。该算法利用稀疏多径信道下均衡器权值的稀疏性,将自适应均衡器的训练过程看作压缩感知理论中稀疏信号对字典的加权求和,并利用重构算法直接对稀疏权值进行求解,解决了迭代参数设置和收敛慢的问题。采用基追踪降噪作为重构算法并选用变量分离近似稀疏重构对该最优化问题进行求解,既提高了权值的重构精度又降低了计算的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够以较低的计算量和较少的训练序列达到更优性能,这对提升系统的通信性能具有参考价值。

271-276

酉稀疏贝叶斯学习降维MIMO雷达角度估计

作者:雷文华; 李勇; 胡海冰 单位:西藏大学理学院; 拉萨850011

摘要:针对收发共址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雷达的低计算复杂度波达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DOA)估计问题,提出一种降维的MIMO雷达高精度DOA新算法。首先采用经过白化的降维矩阵对MIMO雷达脉冲压缩后的接收信号进行降维;然后通过最优信号子空间拟合对无幅度误差阵列流型下的接收信号矩阵进行重构;接下来通过酉变换得到实值增广数据矩阵,并在实值稀疏字典矩阵下对其进行稀疏表示;接着将DOA估计问题转化为行稀疏矩阵的稀疏恢复问题,通过改进的稀疏贝叶斯学习对其进行求解,实现目标DOA的估计。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277-281

无线电静默下数据链端机的时间同步守时优化

作者:朱望纯; 张文博; 高海英 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广西桂林541004;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教学实践部; 广西桂林541004

摘要:在无线电静默的情况下所有数据链端机无法进行往返校时,这会导致端机间时间同步精度的降低。国内外普遍使用卡尔曼滤波的方法来实现守时优化,但当模型建立不准确时,容易出现滤波发散的现象。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卡尔曼滤波算法,在自适应渐消卡尔曼滤波渐消因子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将其与奇异点剔除技术相结合来防止滤波的发散。该方法计算过程比较简单,满足工程所需的实时性要求。多次仿真实验证明数据链端机可以满足10m测距所要求的33ns以内的时间同步精度要求,使得数据链端机在静默结束后可以完成更高要求的任务。

282-287

VoIP空中交通管理系统甚高频电台网关设计

作者:胡丹 单位:中国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 成都610036

摘要:根据民航航空系统组块升级计划,网络语音(Voiceover Internet Protocol,VoIP)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将是未来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提出了一种自主研发的支持多电台接入的VoIP电台网关的设计方案。阐述了设备功能和技术难点,以及高速硬件平台和分层软件实现方案。经过测试,网关功能指标符合标准要求,并实现了与民航现役多型语音电台的互联,为国产化VoIP空中交通管理系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88-293

融合通用滤波多载波的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

作者:赵金鑫; 万海斌; 黎相成; 陈海强; 覃团发 单位:广西大学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 南宁530004; 广西多媒体通信与网络技术重点实验室; 南宁530004; 中国电子学会信息论分会; 中国通信学会

摘要:典型的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有稀疏码分(Sparse Code Multiple Access,SCMA)、多用户共享(Multi-user Shared Access,MUSA)、图样分割(Pattern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PDMA)等。为了研究这三种典型的NOMA技术与通用滤波多载波复用技术(Universal Filtered Multi-carrier,UFMC)技术结合后的性能,将三种典型的NOMA与UFMC结合,然后分析比较了它们的误码率性能,通过仿真对比得出UFMC-SCMA系统相比其他两种结合系统具有更好的系统性能。为了更进一步验证UFMC-SCMA系统的优点,还将其与热门的OFDM-SCMA系统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由于UFMC-SCMA系统具有码本的稀疏性以及近似最优的信息传递算法(Message Passing Algorithm,MPA)检测方案,并采用子频带滤波,有效降低了误码率并提高了频谱效率,因而其具有较好的系统性能。

294-300

自适应变步长的动量项盲源分离方法

作者:马志阳; 张天骐; 李群; 梁先明 单位:重庆邮电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重庆400065; 中国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 成都610036

摘要:针对传统盲源分离算法采用单一步长而无法同时兼顾收敛速度与稳态性以及动量因子选取的问题,介绍了一种盲源分离优化方法。该方法依据自然梯度算法(Natural Gradient Algorithm,NGA)的收敛条件,通过输出信号建立一种新的表示信号分离程度的度量指标,通过此度量指标构造非线性单调函数,使步长与动量因子参数自适应调节,从而可以合理、准确地选择参数。仿真表明了在平稳和非平稳环境下所提分离指标的正确性,且该指标可有效监测信号分离程度;针对步长及动量因子参数选取所设计的优化策略能够有效地缓解固定值对算法性能的约束,在有无噪声的情况下,均获得了优良的分离效果。

301-305

基于FPGA芯片的机载波形动态重构设计

作者:路小超 单位:中国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 成都610036

摘要:针对机载综合射频传感器系统高度综合化的实际需求,基于部分可重构技术提出了一种机载传感器功能波形重构设计方法,以实现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芯片局部区域上时分复用机载功能波形。该方法引入一种便于功能波形移植部署的FPGA平台设计,并在此平台上完成机载功能波形在FPGA芯片局部区域的可重构具体设计。工程应用表明,该设计能够灵活有效复用可编程逻辑器件资源,提高了综合射频传感器系统的功能波形集成度,具有较好的实践意义。

306-310

子块均点特征分形快速图像压缩编码

作者:牛天婵; 张爱华; 纪海峰 单位:南京邮电大学理学院; 南京210023

摘要:分形图像压缩根据图像特有的自相似性,利用压缩仿射变换消除图像数据冗余度,进而实现图像压缩,实现较高的压缩比。然而,分形图像压缩编码具有计算复杂度高、运行时间过长的致命缺点,对于图像信息量巨大的当今社会来说不具有实用性。为解决基本分形压缩编码耗时过长的问题,提出了子块均点特征分形压缩编码算法,利用该算法将基本分形压缩编码的全搜索转为局部搜索,限定搜索范围,减少定义域块的搜索,在客观质量稍作牺牲的基础上加快了编码速度。将所提算法分别与五点和特征算法、1-范数特征算法、欧式比特征算法以及双交叉算法进行比较,仿真结果表明,在时间稍逊的情况下,所提算法在客观质量(Peak Signal-to-Noise Ratio,PSNR)上更优。

311-317

采用加权叠加结构滤波器组的子带分割与重构系统设计

作者:张超; 马宏; 焦义文 单位:航天工程大学电子与光学工程系; 北京101416

摘要:子带分割与重构系统是天线组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传统子带分割与重构系统参数设置不灵活的问题,提出了采用加权叠加(Weighted Overlap-Add,WOLA)结构滤波器组实现子带分割与重构的方法,对WOLA结构的分析滤波器组和综合滤波器组进行推导,利用窗函数法设计具有重构特性的原型低通滤波器,并利用Matlab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采用WOLA结构子带分割与重构系统增强了参数设置的灵活性,当输入信号是理想无噪信号时,重构误差在5×10^-3以内,与离散傅里叶变换(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DFT)多相滤波结构相比,系统重构误差减小了一个量级;当输入带噪信号时,重构误差随着信噪比的增加而降低,当信噪比大于20 dB时重构误差回到5×10^-3以内,验证了WOLA结构子带分割与重构系统的可行性和良好的重构特性。

318-322

雷达组网航迹灰色关联方法

作者:杨军佳; 张培峰; 纳学柱 单位: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郑州校区信息保障系; 郑州450000

摘要:针对雷达组网航迹关联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灰色区间相对支持度的解决方法。通过分析雷达量测值与目标真实值之间的不确定关系,提出利用相对确定的区间数来处理测量误差的影响,在不同纬度区间数的基础之上构建灰色区间,通过计算灰色区间相对支持度,构建灰色区间相对支持度矩阵,将相对支持度最大的两个灰色区间作为判断航迹关联的依据。实例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好地解决组网雷达航迹关联问题。

323-328

FSK避障雷达的APFFT测距及误差补偿

作者:陈准; 高瑜翔; 黄坤超 单位: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通信工程学院; 成都610225; 气象信息与信号处理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成都610225; 中国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 成都610036

摘要:由于频移键控(Frequency-Shift Keying,FSK)体制避障雷达在动目标分辨与测量上的明显优势,基于FSK体制避障雷达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结构,通过Matlab建立了测量系统与信号模型,使用全相位快速傅里叶变换(All-pha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ation,APFFT)算法进行了相关测量仿真和测量参数计算。通过对不同条件下的仿真结果分析,得出了测量结果误差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误差补偿方法,大大降低了测量误差,使得相对误差降低至0.1%以下。另外,还对多目标的分辨与测量进行了仿真。

329-336

一种基于主-备份节点同步映射的VNF热备份机制

作者:刘胜珍; 秦红光; 曹志伟 单位: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河南商丘476100; 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 北京100081; 河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河南开封475004

摘要:网络功能虚拟化实现了网络功能与专属硬件平台的分离,虚拟网络功能(Virtual Network Function,VNF)通过动态组合形成服务功能链,实现同一硬件平台部署不同的功能服务。针对软件定义网络功能服务可靠性和物理网络资源效率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主备份节点同步映射的VNF节点热备份机制。首先,选择满足节点资源约束的物理节点为主备份节点候选映射对;然后,选择满足带宽约束的最短物理链路为服务路径,实现节点与链路资源总开销的优化。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备份机制相比,该方法能够满足电信级高可靠性的服务需求,降低了VNF节点备份资源总开销,提高了服务请求的接受率和底层物理网络资源的利用率。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