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电力电子技术杂志北大期刊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西安电力电子技术研究所

  • 主办单位:西安电力电子技术研究所

  • ISSN:1000-100X

  • CN:61-1124/TM

电力电子技术杂志

电力电子技术 2013年第08期杂志 文档列表

电力电子技术杂志变换器及PWM控制
1-3

一种新型ZVS型Buck变换器的设计

作者:房新雨 黄克捷 余志文 解大 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电气工程系 上海200240

摘要:分析了零电压开关(ZVS)型Buck准谐振变换器(ZVS-Buck—QRC)的工作原理,仿真验证了ZVS效果,指出电路开关器件需承受很高电压应力的缺点,提出一种新型ZVS型Buck电路拓扑结构,相比ZVS-Buck—QRC,通过添加一个辅助开关管和箝位电容,有效限制了主开关管电压应力。主开关管导通前先使辅助开关管导通,添加死区,实现了主、辅开关管的零电压导通和关断。对新型电路的软开关过程进行详细分析,并推导出谐振电路参数的计算公式,仿真及实验结果验证了电路的软开关作用及电路对主开关电压应力的有效限制能力。

4-6

电流模式控制正激变换器的建模及设计

作者:赵涛 刘汉忠 张永号 沈亚斌 单位:南京工程学院 自动化学院 江苏南京211167 南京工程学院 先进数控技术江苏省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 江苏南京211167

摘要:为优化设计DC/DC变换器控制环路,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瞬态响应,对DC/DC变换器小信号模型进行研究,给出基于脉宽调制(PWM)控制芯片UC3843的单端正激变换器设计实例和电路分析。建立了电流模式控制(CMC)的单端正激变换器小信号模型,在此基础上推导出正激变换器的系统传递函数。分析了UC3843斜坡补偿原理,给出了采用TL431和光耦构成的反馈补偿网络数学模型。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模型的正确性,所设计的电路具有输入电压变化范围宽、动态响应快、电压调整率和负载调整率高的特点。

7-8

新型双Boost逆变电源研究

作者:陈哲 崔玉龙 单位:北京化工大学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北京100029

摘要:双Boost逆变电路是一种可将较低直流电输入转换为较高交流电输出的拓扑,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对双Boost逆变电路拓扑的直流增益特性和交流增益特性进行了分析,给出了经过修订的交流增益特性。针对双Boost电路输出波形总谐波畸变率(THD)大及升压不明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将双Boost电路与LC谐振电路相结合的新型拓扑结构,并通过采用比例一积分.微分(PID)控制和正弦脉宽调制(SPWM)控制,使得输出波形达到理想值。搭建了仿真和实验电路,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对理论进行了验证。

9-10

基于有限集合的功率预测优化控制研究

作者:孙丹 孙士涛 邓伦杰 单位:浙江大学 电气工程学院 浙江杭州310027

摘要:针对三相电压型并网逆变器(GC-VSI),提出了一种基于有限集合的功率预测优化控制策略,为消除系统控制延时对控制性能的影响,提出了两步预测的方法进行补偿。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能减小逆变器功率波动,降低并网电流的总谐波畸变率(THD),具有快速的动态性能,同时对电感参数的变化具有较强鲁棒性。

11-12

一种磁反馈临界连续反激变换器

作者:丁顺 沈昂 钱彬 胡海兵 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江苏省新能源发电与电能变换重点实验室 江苏南京210016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上海200245

摘要:针对航天二次电源对变换器高效率和输入、输出电气隔离的要求,提出一种应用磁反馈技术的临界连续反激变换器,利用变压器辅助绕组给控制电路供电,同时通过检测辅助绕组电压,实现变换器次级电流过零检测。分析了临界连续反激变换器过零检测电路和磁反馈电路工作原理。实验验证了分析设计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13-15

并联Boost变换器的延迟反馈控制

作者:冷朝霞 刘庆丰 孙晋坤 王华民 单位:西安理工大学 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 陕西西安710048

摘要:以消除并联Boost变换器系统的分岔现象为目的,研究了延迟反馈控制在并联系统中的运用。建立了并联系统的离散模型,提出了延迟反馈的实现策略,并给出了控制参数的确定方法。以双环控制的3个Boost变换器并联系统为实验对象,采用最大电流自动均流法进行均流,确定了延迟反馈控制参数的取值范围。通过施加延迟反馈前后的实验结果对比,验证了延迟反馈控制方法对抑制Boost并联系统分岔现象的有效性,确定了控制参数取值范围的正确性。

16-18

60°坐标下负载终端级联式三电平逆变器控制

作者:丁石川 王群京 李国丽 陈权 单位:安徽大学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安徽合肥230601 安徽大学 教育部电能质量工程研究中心 安徽合肥230601

摘要:介绍了具有高冗余开关矢量的负载终端级联式三电平逆变器电路拓扑。采用传统的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时需进行大量三角函数运算,占用控制器计算时间。为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了一种60°坐标系下的SVPWM算法,该算法只需简单运算即可实现扇区判断及基本矢量作用时间计算。基于此,还提出一个开关周期内逆变器I箝位于对应三角区域顶点相同冗余开关状态的调制算法,可有效降低开关频率,减小开关损耗。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案的有效性。

19-21

基于电网电压定向的三电平并网逆变器的研究

作者:姜卫东 吴志清 佘阳阳 李王敏 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合肥230009

摘要:介绍了三相并网逆变器的数学模型,采用了基于电网电压定向及前馈的双环控制,同时应用基于零序电压注入的算法解决了中点电位不平衡问题,搭建了硬件实验平台。实验表明所使用的三电平控制策略及中点电位控制算法是有效的。

22-24

链式STATCOM载波调制技术的研究

作者:杨波 田阳阳 钟彦儒 曾光 单位:西安理工大学 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 陕西西安710048

摘要:载波移相脉宽调制(CPS-PWM)技术在链式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中得到广泛应用,在此将载波同相层叠脉宽调制(IPD-PWM)技术引入链式STATCOM,分析这两种多载波调制技术的基本原理。采用Marlab/Simulink软件对分别采用这两种方法时的输出相电压波形进行了谐波分析和对比。在链式STATCOM实验平台上对两种调制策略进行了分析比较。针对IPD—PWM的特点,提出一种直流侧电容电压平衡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分段调节各链节三角载波的幅值,实现了所有链节的直流侧电容电压平衡。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5-27

一种新型多电平空间矢量调制算法

作者:屠伟 潘庆山 乔树通 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江苏徐州221008 上海交通大学 电力传输与功率变换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30

摘要:研究了一种通用的多电平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算法,通过确定包含参考矢量的小六边形的中心矢量,并利用中心矢量将参考矢量映射到最内层的小六边形,由此产生相应的两电平逆变器的开关序列。在两电平基础上叠加中心矢量,将两电平电压矢量转换为相应的多电平电压矢量。该方法具有通用性,并可扩展至任意多电平逆变器。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28-31

PWM整流器无差拍电流控制中稳定性问题研究

作者:李春龙 孙琪 白小青 单位:西安爱科赛博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710119

摘要:控制延时和系统参数变化是无差拍控制的主要缺点,会导致系统振荡以至不稳定。为得到稳定性与控制延时和系统参数变化的对应关系,提出一种基于W’变换的稳定性判断新方法。首先建立考虑延时和系统参数变化的新电流环传递函数,然后通过W’变换将Z域的新传递函数变换到W‘域。利用低频段W’域与S域的相似性,借助波特图和Routh判据,得出了系统稳定性与延时及电感参数变化的确切对应关系,并给出了解决稳定性问题的具体方法。样机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32-34

一种新型级联多电平单相空间矢量调制研究

作者:苏建明 马春雨 杨映珍 单位:安徽省电力公司铜陵供电公司 安徽铜陵244000

摘要:采用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的级联H桥多电平逆变器,由于电压矢量数目过多,导致PWM发波时间计算困难及电压矢量选择复杂。对此研究了一种优化单相空间矢量级联多电平控制算法,将二维坐标空间矢量映射到一维坐标轴上,并根据对称原则选择扇区矢量,减少级联单元输出功率不平衡率,计算结果表明采用新的SVPWM算法可实现功率单元均衡输出。实验结果表明,所研究的算法实现了单相级联多电平SVPWM的简化,输出电压波形畸变率较小。

35-37

大功率三相PWM整流器的研究与实现

作者:成兰仙 权运良 单位:海华电子企业(中国)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510656 华南理工大学 电力学院 广东广州510640

摘要:建立了同步旋转坐标系下三相电压型脉宽调制(PWM)整流器数学模型,提出一种基于电压外环滑模变结构控制(SMVSC)和电流内环前馈解耦比例积分(PI)控制的策略,并结合硬件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算法,运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化实现了大功率样机,其性能稳定,运行可靠。该样机证明了提出的控制策略可行,并实现了输入电流正弦化、功率因数高、谐波含量小和母线电压稳定等性能。

电力电子技术杂志可再生能源中的电力电子技术
38-40

基于VSG的分布式光伏系统运行与控制

作者:张卫红 佟宗超 许鑫 单位:东北电力大学 吉林吉林132012

摘要:随着光伏发电在微网中所占容量比重的不断增大,光伏发电对微网稳定性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传统分布式发电技术已不能满足微网的运行要求。结合光伏发电的P-U特性,设计了一种新型的逆变电源,即虚拟同步发电机(VSG)。该逆变电源对微网能表现出同步发电机的特性,同时具备功率控制和调频调压功能。因此,可方便地将电力系统中成熟的控制方法引入微网,有效维持微网电压幅值与频率的稳定。最后,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进行了仿真分析,证明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41-43

单级模块化多电平光伏并网逆变器研究

作者:申科 王建赜 纪延超 蔡兴国 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摘要:提出了基于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MMC)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单级双闭环控制策略。电压外环为电流内环提供与电网同相位的并网参考电流,电流内环采用比例谐振(PR)控制器以实现并网电流的无静差调节。采用增量电导法完成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任务,基于反馈控制的思想,通过对各子模块的参考电压进行微调,实现电容电压平衡控制。该光伏逆变系统的拓扑结构不仅具有高度模块化和用户定制的优点,而且能适应一定范围的光伏电池电压波动。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