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电气应用杂志部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 主办单位:中国·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

  • ISSN:1672-9560

  • CN:11-5249/TM

电气应用杂志

电气应用 2017年第16期杂志 文档列表

电气应用杂志信息动态
2-2

助力智能制造,台达为自动化设备研发中心打造核心机房

摘要:近期,台达为某大型自动化设备制造企业提供了MDC易动系列数据中心解决方案,为其研发中心打造了符合国家GB 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A级标准的核心机房。由于过往机房均采用传统的建设方式,存在着耗能高、可用性差和建设周期长等问题,该企业对这座承担研发核心任务的新机房提出了高可靠性、良好的扩容性等明确需求。

2-2

ABB正式启动新款ACS800风电变流器领航销售

摘要:ABB宣布正式启动新款ACS800风电变流器的领航销售。产品由ABB传动北京工厂本地生产。在过去ACS800系列产品的基础上,新款风电变流器将涵盖更大的功率范围,且具备更可靠的性能。这款新产品的研发旨在助力2020年中国风电2.1亿kW的装机容量目标。

电气应用杂志特别报道
3-3

施耐德电气推出全新Masterpact MTZ空气断路器 驭·见未来

摘要:全球能效管理和自动化领域的专家施耐德电气在2017创新峰会上海站重磅推出全新Masterpact^TM MTZ空气断路器。依托EcoStruxure架构,全新Masterpact MTZ强势融合无限互联互通、极致精准测量、随时随地升级、无惧严酷环境及架构无缝兼容五大创新特性,结合全项目周期数字化体验和全生命周期专业化服务,将全方位助力商业与公共建筑、工业、OEM、电力、交通、数据中心、住宅、采矿、石油天然气和水处理等行业客户优化项目初始投资,提升数字化运维效率,满足未来资产可扩展等需求,进一步提升行业竞争力,加速数字化转型。

4-8

面向分布式能源的智能微电网云平台系统设计

作者:刘玮 单位:神华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在能源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推动下,不仅有助于能源的就地消纳,且因便于实现多能互补和提高能源效率而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是能源企业拓展新能源产业发展空间并实现转型发展的有效路径。介绍了智能微电网云平台的概念,阐述了基于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的智能微电网在分布式能源接入中的作用和面临的挑战,结合神华科技创新基地的应用场景,融合碳足迹、绿证交易与售电业务,针对风电、光伏、氢能利用与储能在用户侧高比例多源融合的需求,提出了一套面向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微电网监控云平台的系统架构与关键技术路线,描绘了智能微电网云平台系统的应用前景与商业路线图。

10-13

“颠覆性”创新营销模式的缔造者 访爱克斯电气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黄春盛

作者:崔岩 单位:《电气应用》编辑部

摘要:柳市——“温州模式”的发祥地,以生产经营工业电器而闻名,它以浓墨重彩书写了一部雄浑壮丽的创业史,一部温州经济的浓缩史,它生动地记载了温州改革开放35年的激荡风云与波澜荣辱,享有“中国电器之都“的美誉。

14-18

工程师与制造商伙伴们的观点

摘要:分布式电源的优势在于可以充分开发利用各种分散存在的能源,包括本地方便获取的化石类燃料和可再生能源,并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分布式电源通常接入中低压配电系统,已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的智能电网的特点之一就是改进互联标准,简化联网的过程,使包含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和先进的电池储能系统等环境友好型分布式电源安全、无缝地接入电力系统。

电气应用杂志电力系统
20-28

面向电力系统应用的储能技术/经济性分析研究

作者:叶季蕾; 薛金花; 陶琼; 王德顺; 杨波 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摘要:大规模新能源的高比例渗透给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带来了诸多问题。储能技术是支撑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和高效利用,提高电网安全性和灵活性,改善用电质量等的重要手段。基于储能可发挥的多种作用,提出了储能在电力系统中的两种应用模式。对电力系统中应用的各类储能技术现状进行了调研,分析了目前储能规模化应用面临的挑战。重点研究了储能在削峰填谷应用场景下的技术需求、接入方式和配置方法,并根据典型案例中的经济性分析提出了现有市场机制下储能商业化应用所需的补贴政策建议。

电气应用杂志电气技术
30-33

岸电系统并车方法及控制策略研究

作者:盛晓东; 王宇; 谢晔源 单位: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摘要:目前岸电系统带载转移负荷的并车方式存在操作过程复杂,并车冲击大且存在逆功率等问题,提出一种即插即用式并车方法以及控制策略,可避免船舶发电系统产生逆功率问题,使并网过程更加平稳,整个过程无须岸船之间的通信。

34-39

云南地区雷击正地闪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作者:周仿荣; 黄修乾; 马御棠; 马仪; 申元 单位: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基于2010-2014年连续5年云南地区地闪定位资料,针对云南省总闪及正地闪次数、电流强度以及正地闪百分比,详细分析了其年份变化、月份分布规律以及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云南省平均雷暴日高达321天,其平均回击次数为2.08次,绝大多数正地闪为单回击闪电。正地闪的年平均百分比为7.7%,年平均电流为47.69 kA,远高于总闪的年平均电流。并且年平均地闪次数越多,正地闪平均电流越小。②云南省月平均雷暴日为26.5天,1-8月地闪活动逐渐增加,而正地闪比例随之减小,其中1月份正地闪比例高达19.4%。汛期以后,正地闪比例再度增加。同时,正地闪比例较高的月份,其正地闪月平均电流也较大。③云南地区正地闪次数整体上东部多于西部,但正地闪次数的高值区对应的正地闪电流强度较弱。云南正地闪电流的空间分布没有明显区域变化特征,全省正地闪电流高低值区小范围密集出现。

40-43

一种带有干扰观测器的自适应模糊控制方案

作者:李长华 单位:中煤科工集团唐山研究院有限公司; 河北省煤炭洗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摘要:以LT50m模型为研究载体,针对一类多输入多输出非线性系统研究了一种带有干扰观测器的自适应模糊控制方案。考虑到实际系统中存在外界扰动不确定和数学模型不精确的情况,首先设计干扰观测器来估计系统的不可测状态;然后利用模糊系统的万能逼近性,设计一种具有监督控制能力的自适应模糊控制器;最后对其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案不仅能满足控制准确度的要求,而且对系统参数及非参数等方面的不确定性有很好的鲁棒性。

44-49

基于FCM聚类和BP神经网络的配电网线损计算方法

作者:欧阳欣; 吴裕生 单位: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 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

摘要:针对配电网线路数目多、各条线路包含大量的节点和元件、网络结构复杂、监测数据不完善,逐一计算线损工作量大、耗时长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FCM聚类和BP神经网络的配电网线损的实用计算方法。首先,建立涵盖线路属性和运行特性的线损特征指标体系;然后,选取已知线损和线损特征指标的配电线路构成样本集,并采用FCM聚类算法对样本进行分类,并得到每一类样本的线损特征指标和线损的范围及基准值;接着,对于每一类样本,利用BP神经网络拟合出线损特征指标偏差量与线损偏差量间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建立配电网线损修正模型;该模型在计算未知线路的损耗时,只需确定线路所属的样本类别,并根据线路的线损特征指标偏差量修正线损偏差量,即可获得比较准确的线损计算值,上述算法可对大量的配电网线路进行有效的线损计算;最后,以某地区配电网线路的数据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50-56

基于自然选择-杂交PSO算法的微电网并网多目标优化调度

作者:王凌云; 徐嘉阳; 丁梦 单位:三峡大学电气与新能源学院; 三峡大学新能源微电网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摘要:由于微电网中的分布式电源具有较强的波动性和随机性,对微电网的并网运行产生很大影响。为充分消纳可再生能源,在综合考虑各分布式电源发电成本和环境治理费用的基础上,计及微电网并网收益、新能源发电补贴,结合分时电价机制,建立并网运行方式下的微电网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针对现有标准粒子群算法中可能存在的局部收敛及速度慢等问题,提出基于自然选择-杂交的改进粒子群算法,应用于微电网并网的优化调度研究中,并结合实际微电网工程案例,验证所提出方法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电气应用杂志电气安全
58-62

一起500 kV电流互感器爆炸导致的复杂事故分析

作者:俞斌; 张理; 高博; 丁津津; 汪玉 单位: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摘要:介绍了一起500 kV电流互感器爆炸事件引起的多回线路跳闸和主变压器越级跳闸的复杂事故。通过对故障录波文件中开关量、模拟量等数据的分析,验证了继电保护动作和断路器动作的行为,分析了事故发生的原因和经过。分析结果指出,现有继电保护二次回路下,合闸令与跳闸令同时存在时,跳位返回的及时性对断路器跳闸结果具有重要意义,指出了断路器储能机构在小概率跳闸行为下的不足之处,为今后分析和防范同类事故提供了参考。

63-67

基于气象雷达识别的输电线路山火预警系统

作者:赖世祺; 吴凡; 吴永利; 罗培焱; 张深寿 单位:国网龙岩供电公司; 龙岩气象局

摘要:阐述了输电线路面临的严峻形势,对山火引发的线路跳闸原因进行了分析,简述了现有输电线路防山火机制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气象雷达识别的输电线路山火预警的方案。以气象雷达识别原理为基础,分析了气象雷达系统应用在输电线路防山火工作上具有可行性,并通过设计预警系统,开发手机客户端App,最后通过案例应用,成功实现预警系统预期功能,验证了该系统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68-71

几种电能质量综合评估方法介绍

作者:卢珏; 孙云莲 单位: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摘要:随着技术与经济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电能的依赖性愈来愈大,对电能质量的要求也愈来愈高,因此电能质量评估变得尤为重要。传统评估方法单一,直观性差或受人为因素影响大,其结论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值得商榷。就几种改进的电能质量综合评估方法进行了介绍,简单地分析了各种方法的适用范围与优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