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电气应用杂志部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 主办单位:中国·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

  • ISSN:1672-9560

  • CN:11-5249/TM

电气应用杂志

电气应用 2018年第14期杂志 文档列表

电气应用杂志特别报道
2-2

遵义大数据大有可为,泰永长征助力飞上“云端”

摘要:近年来,大数据这一朝阳产业在遵义市整体步入了中高端发展阶段,目前,"一核四园多点"的"千亿级"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格局逐步形成,以新蒲经济开发区大数据中心作为标杆项目加速布局与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增添了动力,激发了活力。

3-3

施耐德电气:以现代化配电改造,赋能循环经济

摘要:几十年来,世界经济获得了空前增长,地球公民得以享受舒适生活。但不可否认的是,人类长久以来采用的都是"开采—制造—使用—丢弃"的线性经济模式。对于起初快速增长的经济来说,这或许不失为一种有效方式。

电气应用杂志默认
4-7

基于局部参数的油田供电系统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研究

作者:许洪元 单位:江苏金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针对油田供电系统中已有馈线自动化解决方案存在的维护工作量大、易出错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局部拓扑模型、分布式拓扑计算的分布式馈线自动化解决方案。该方案中,每个自动化设备仅保存本地设备、与本地设备有直接电气联系的相邻设备及其这些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仅相邻的自动化设备通信,解耦了系统规模与自动化设备处理能力之间的关系。实验与现场应用表明,该解决方案可以快速实现故障定位、故障隔离与非故障区域恢复供电,同时可以自动适应配电网络运行方式的变化,最大程度减少网络结构调整对系统的改造工作量,更加适应油田供电系统配电自动化系统的需求。

8-11

万可:打造品质过硬产品 为客户提供满意的解决方案——访万可电子(天津)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彭夫柯

作者:胡颖 单位:《电气应用》编辑部

摘要:在目前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万可能够发挥产品优势,在机遇和挑战中不断增值,从而取得更好的业绩,实现企业的高速增长。万可的未来数字化发展,正在继续!

电气应用杂志电力系统
12-16

高纬度寒区变电站接地网设计优化研究

作者:黄一凡; 周宏威; 卢延飞; 刘常义 单位:东北林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摘要:对高纬度寒区冻土进行电阻率实地测量,根据实验结果建立土壤模型,得到冻土接地网的接触电压等参数曲线,同时进行正常和冰冻时期的数据对比分析,将接地网传统等间距分布方案优化为指数型分布,并在接地网适当位置布置地棒。结果表明,分路电流由400 A变为350 A,分路电动势由4 000 V变为3 500 V,该优化措施应用在冰冻期的哈尔滨市冰冻期变电站土壤模型上,将接地网改变为稠密的指数型分布之后最大接触电压下降了56.24%;在接地网四个角添加导体棒后最大接触电压下降3.01%,并达到安全标准。实例中哈尔滨市变电站为三层土壤模型,均方根误差为15.82%,相对于二层的降低了约4.71%,更符合实际,大大降低了接触电压以及单端的分路电流,保障了接地网的安全运行。

17-19

基于智能电网的电能质量监测系统研究

作者:史建平 单位:山西地方电力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智能电网快速发展,电能质量监测技术更加标准化、信息化和网络化,而传统电能质量监测装置明显无法满足智能电网发展需求。以电能质量智能监测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DSP和ARM的监测系统。DSP作为下位机,利用其数据处理能力和高速A-D转换器实现电能质量的实时监测;ARM9作为上位机,实现人机交互等功能。同时提出了一种混合基DFT算法,并在DSP中实现。最后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实现了多项电能质量指标的实时在线监测。

20-23

电力系统电磁-机电暂态混合仿真技术综述

作者:苗璐; 高海翔; 易杨; 钱峰 单位: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摘要:电力工业的迅速发展使电网规模不断增加,大规模新能源及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接入使电网的控制与运行变得日益复杂。随着电网复杂程度的不断加深,传统的仿真方式已无法满足现代电网的要求,新型仿真技术的必要性日益增大。综述了国内外电磁-机电混合仿真技术的相关研究,分析了两种仿真技术的特点,并归纳了混合仿真所面临的难点及关键技术。该研究内容可为电磁-机电暂态混合仿真的发展提供建议。

电气应用杂志电气技术
24-29

一种具有低输入电流失真的新型单级串联软开关转换器

作者:许建明 单位: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常州供电分公司

摘要:提出了一种采用串联拓扑结构的新型单级功率因数校正(PFC)转换器。它由一个谐振转换器和一个传统的升压功率因数校正(Boost PFC)转换器组成,具有两种工作模式,即谐振工作模式和升压工作模式。尽管这样的设计实现了功率开关的零电压开通(ZVS)和零电流关断(ZCS),但着重于进一步降低升压PFC转换器在低功率和高输出电压情况下的输入电流THD。它不仅具有体积小、效率高的优点,而且在低功率条件下也表现出良好的性能。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设计方案的有效性,并给出了仿真结果。

30-32

一种新颖低成本ZVS型磁控管用变频电源

作者:尹逊祥; 王春芳 单位:青岛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摘要:针对传统磁控管电源成本高、效率低以及被加热食物冷热不均、口感差等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Class E准谐振电路的磁控管用软开关变频电源,该电源用高频变压器代替Class E电路中的谐振电感,在实现软开关的同时可以通过改变开关频率调节磁控管的输出功率。根据磁控管的伏安特性建立负载的等效模型,并结合仿真波形分析了电路的工作过程,建模推导出变换器的电压增益与开关频率间的关系,并根据两者间的关系曲线确定开关频率的工作范围。制作了一台1 k W的变频电源样机,实验结果表明该变换器可以实现零电压开关(ZVS)及对输出功率的变频控制。

33-37

单相隔离开关损耗发热的电磁场与流场耦合计算

作者:郭瑾; 辛昭昭; 陈冰 单位:西安西电电气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针对某型号的单相隔离开关损耗发热进行计算,基于Workbench平台的磁场流场耦合仿真保证了数据传递的有效性。在进行温升仿真计算时,借助电磁场仿真软件Maxwell考虑实际工况计算热源,将计算热源作为流场仿真软件Fluent的源项输入,计算出隔离开关温度场。结果表明:在环境温度25℃下,温度最高部分主要集中在导电杆处,最高可达63℃。通过对比,仿真计算的结果与实验结果接近,此仿真计算能很好地指导隔离开关的温升性能设计。

38-41

单级感应线圈发射装置动态特性仿真及实验验证

作者:沈捷民; 关晓存 单位:海军工程大学舰船综合电力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摘要:为提高单级感应线圈发射装置发射性能,建立了单级感应线圈发射装置的等效数学模型;分析了电枢受力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电枢受力大小取决于驱动线圈和电枢的电流大小及它们之间的互感梯度。通过电磁场有限元计算的方法,瞬态仿真分析了电容器参数及触发位置对单级感应线圈发射装置出口速度的影响。得出了驱动线圈电流、加速电枢电磁力及电枢速度的变化规律,并进行了实验验证,仿真结果与测量值吻合较好。

42-47

基于有效频带特征的有载分接开关机械状态诊断方法

作者:胡东; 贾亚军; 郑强; 刘永亮; 阎振坤 单位:国网青岛供电公司

摘要:为更加准确地提取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On Load Tap Changer,OLTC)的机械振动信号故障特征,提升OLTC的在线监测品质,提出了基于有效频带多分辨率特征与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优化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的有载分接开关机械状态诊断方法。首先利用小波包对OLTC的机械振动信号进行分解,然后将各有效频带的小波包系数连接构成一个整体计算信息熵,得到有载分接开关机械振动信号的有效频带多分辨率特征参数,同时基于有效频带多分辨率特征参数建立遗传支持向量机(Genetic Algorithm-Support Vector Machine,GA-SVM)的故障分类模型。模拟实验与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所提综合模型能够有效地实现OLTC故障诊断,可为OLTC运行与维护提供一定参考。

48-50

基于信息链接技术的配电自动化设备现场技术支持系统的研究应用

作者:杨荣杰; 何欣欣 单位: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

摘要:在配电网中,配电线路的安全管理非常重要,良好的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因此需要对配电设备实施科学管理,并认真贯彻和执行。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配电设备的安全管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配电线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因此研究了如何利用现代化二维码技术在现场的配电自动化运用,同时增加其可操作性和便利性等,使现场人员更加容易深入了解设备。

电气应用杂志电气控制
52-54

水厂高位水池远程控制技术改造

作者:任晓芳; 魏建升 单位:兰州工业学院电气工程学院

摘要:运用PLC、组态软件和GPRS无线通信技术,设计了自来水厂高位水池远程监控系统。详细阐述了GPRS通信方案、从站控制系统及监控中心设计方案。系统集现场控制、远程监控和现场实时场景于一体。目前已成功投入使用,使用效果表明系统运行安全可靠,操作方便。

55-57

互为备用潜污泵控制系统设计

作者:周源; 张超 单位: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为了提高潜污泵控制系统的稳定性,以便污水及时有效排出,一备一用控制系统必不可少。考虑到工程现场应用的实用性及经济性,利用继电器-接触器等开关器件进行控制实现两个回路的相互备用,与常规PLC控制相比,不仅价格低廉,节约成本,而且便于后期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