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福建茶叶杂志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福建省茶叶学会

  • ISSN:1005-2291

  • CN:35-1111/S

福建茶叶杂志

福建茶叶 2019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福建茶叶杂志综述
1-3

中国茶文化及其在海上丝路传播研究综述

作者:邓绍云; 邱清华 单位:广西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部湾海洋文化研究中心; 广西钦州535011; 北部湾大学; 广西钦州535011

摘要:本文对茶文化的概念准确地界定,对茶文化的内涵赋予了丰富的内容,对中国茶文化的研究文献进行了分类和归纳总结,并对我国海上丝路的历史做出了一个简单的历史回顾,对中国茶文化在海上丝绸之路的传播研究进行了回顾,指出了中国茶文化及其在海上丝路上的传播研究遗漏点和局限性。最后,展望了中国茶文化及其在海上丝路上的传播研究未来,为后续研究指明了切入点和展开方向。

福建茶叶杂志试验研究
4-5

“荒野茶”红茶品质形成探究

作者:李建梅 单位:福安市社口镇农业服务中心; 福安社口355015

摘要:本文就“荒野茶”独特品质形成的机理进行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荒野茶”独特的生态环境、放野生长及老龄树可使毛茶中的水浸出物、可溶性糖、氨基酸,茶多酚含量等相协调,从而形成了““荒野茶””独特的“老丛韵味”。

5-6

武夷山水仙、肉桂土壤全磷的区位差异研究

作者:钟荔荔 单位:武夷山林业局; 福建武夷山354300

摘要:以武夷山正岩区、半岩区、洲茶区的水仙、肉桂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了3个土壤深度(0-10、10-20、20-30cm)土层和3个不同坡位(上、中、下坡)的土壤磷含量,分析各区位之间的差异。研究表明,正岩区水仙的全磷含量随着坡位升高而升高,但是肉桂的全磷含量随坡位升高而降低;半岩区水仙的全磷含量随着坡位升高而升高,但是肉桂的全磷含量随坡位升高而降低;洲茶区土壤全磷的含量均表现为中坡>上坡>下坡。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全磷的含量均降低,表现为0-10>10-20>20-30cm。从水平层次看,全磷的区域之间存在着差异,但是都处在五级类别里,彼此之间差异相对较小。

7-7

液质谱联用技术在黑茶溯源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罗达龙 单位:广西梧州市食品药品研究所; 广西梧州543002

摘要:目的利用液质联用技术对不同黑茶品种茶汤进行辨别、溯源研究。方法取不同黑茶品种茶样加沸水比例1:50,加盖浸泡获得茶汤,利用液质联用仪对茶汤分析水溶性成分获得数据,继而用数据统计做主成分分析(PCA)。结果主成分分析能区分各种黑茶种类。结论利用液质联用技术可区分不同黑茶品种,为黑茶辨别、溯源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8-8

食品检验中生物技术的应用

作者:孙妤婕 单位:武汉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湖北武汉430081

摘要: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如今危害食品安全的因素越来越多样,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逐渐重视,特别是食品安全问题也受到了来自相关专业人员的关注。因此本文从食品检验的对象出发,简要分析食品检验过程所包含的步骤,深入探讨食品检验领域中生物技术的应用情况,并分析了该技术在食品检验领域的发展前景。

9-10

鲜叶原料及加工方法对水仙有机红茶品质的影响初报

作者:陈金土; 邓冰斌; 周世须; 王秀萍 单位:福建大用生态农业综合发展有限公司; 福建漳平364400;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福建福安355015

摘要:为较好地控制和稳定大用水仙有机红茶的工艺和产品质量,分别以鲜叶采摘季节、批次、嫩度、萎凋摇青处理、干茶外形等为观测因素开展对比试验,对不同处理的水仙红茶样品分别进行感官审评和主要品质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要获得优质的水仙红茶,最好选择在春季加工且较早地采摘较嫩的鲜叶,萎凋过程中进行较重摇青制成的干茶更耐泡,而压制成红茶饼也有利于干茶的耐泡,且不会明显降低干茶的品质,又便于包装和贮运,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加工方式。

11-12

信阳翅柃古茶的主要营养成分分析

作者:杨乐; 乔良; 赵师成; 李文杨; 阎腾飞 单位:信阳农林学院; 河南信阳464000

摘要:为探究信阳翅柃古茶的营养价值,本研究以信阳翅柃古茶、信阳毛尖、西湖龙井为供试材料,分析不同供试材料中的氨基酸、可溶性糖、咖啡碱、茶多酚、儿茶素的含量。结果表明,信阳翅柃古茶中氨基酸和咖啡碱含量分别为9.0mg/g和3.2mg/g,显著低于信阳毛尖和西湖龙井(p>0.05);可溶性糖含量比信阳毛尖和西湖龙井两种绿茶高,为147.1mg/g,是信阳毛尖的478.82%,是西湖龙井的530.69%;茶多酚和儿茶素含量与信阳毛尖和西湖龙井两种绿茶相差不大,分别为124.0mg/g和133.2mg/g。信阳翅柃古茶口感醇甜、浓厚爽口、苦涩味极淡,经济价值高,值得推广。

13-15

分散固相萃取法结合UPLC-MS/MS同时分析茶叶中13种杀菌剂

作者:黄彪; 刘文静; 吴建鸿 单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福建省农产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 福建福州350003

摘要:运用分散固相萃取前处理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建立了检测茶叶13种杀菌剂残留的同时快速分析的方法。样品以乙腈为提取溶剂,以N-丙基乙二胺(PSA)、C18及石墨化炭黑(GCB)为分散固相萃取剂进行净化处理,净化液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杀菌剂残留。13种杀菌剂在0.5~100μg/L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5,各目标化合物的检出下限在0.08~0.7μg/kg之间。在低、中、高3个添加浓度相应的平均回收率为70.1%~106.7%,相对标准偏差在0.2%~6.7%之间。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适用于茶叶中杀菌剂残留的快速分析。

福建茶叶杂志生产技术
15-16

浅述高香型乌龙茶品种在小桥镇的表现

作者:李锦生 单位:福建省建瓯市瓯宁街道农技站; 353100

摘要:黄观音、金观音、金牡丹等高香型乌龙茶品种,因其品质独特,香气高扬,深受消费者喜爱。高香型乌龙茶品种具有易种植、好管理,适制性强、制优率高等特点,因此种植面积持续增加,促进了茶区品种结构的改善和优化。

17-17

霞浦县茶树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

作者:陈海盛 单位:霞浦县茶叶技术推广站; 福建霞浦355100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霞浦县茶树种质资源品种概况,以及在开展茶树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过程中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

18-18

大田美人茶生态栽培技术

作者:陈振耀 单位:三明市大田县屏山乡农业服务中心; 福建三明366116

摘要:为了提高大田美人茶的产量、品质和安全性,从生产基地选择、品种选择、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鲜叶采摘等方面论述大田美人茶生态栽培技术。

19-19

基于片区管理的高品质安溪铁观音制作技艺研究与示范

作者:王辉荣; 王文良; 王文彬; 王文骞; 汤佳彭丽 单位:福建省安溪县西坪德峰茶叶专业合作社; 362400

摘要:基于茶园片区管理,进行茶园片区管理差异化的研究与茶叶初制过程中应注意的相关时间节点的把控。建成了一个可复制的改造后的茶园片区管理及初制技术综合在一起的科学配套系统,从而为广大茶农进行分析服务。通过茶园片区科学数据化管理和初制技术的规范化,让茶园每亩产值比原来综合改造后提高10倍以上。积极带动合作社成员、当地及附近农户发展生产,增加收入,成员人均纯收入高于所在乡镇的45%以上。

20-20

羊岩山茶产业质量兴农模式研究

作者:王云冰; 朱朝安; 徐森富; 韦海忠; 潘丽芹 单位:台州科技职业学院; 浙江台州318020; 临海市羊岩茶厂; 浙江台州317000

摘要:通过对羊岩山茶产业在质量兴农方面的具体举措和实施效果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了茶产业的现状,总结了基础设施建设、生产质量体系保障、标准化生产及质量安全认证、人才队伍及技术创新、品牌建设、提升社会效益等方面对质量兴农模式的构建作用,得出一套质量兴农模式促进羊岩山茶产业发展体系。

21-21

乌龙茶品质常见的缺陷及改进措施

作者:张全婢 单位:建瓯市小桥镇经作站; 福建建瓯353131

摘要:本文从乌龙茶外形(条索、色泽)和内质(香气、滋味、汤色、叶底)两方面阐述乌龙茶加工过程中品质常见的缺陷、成因及改进措施,为乌龙茶加工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22-23

浅谈铜仁市幼龄茶园以间促管技术

作者:涂永丽; 谭书明; 温顺位 单位:贵州大学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 贵州省农畜产品贮藏与加工重点实验室; 贵阳550025; 贵州省铜仁茶叶行业协会; 铜仁554300

摘要:铜仁市生态茶产业进入快车道发展。本实验在茶园中间作两个大豆品种和两个辣椒品种,测定间作物对茶树生长性状、存活率、产量等生长状况,并对单作茶园和间作茶园的经济效益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间作茶园可促进茶树生长,间作茶园也实现可借种还种,提高茶叶产量间作茶园还能增加茶园经济效益。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微生态环境,提高茶叶产量,是一种生态和经济效益俱佳的栽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