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广东农业科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主管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主办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华南农业大学

影响因子:0.81

ISSN:1004-874XCN:44-1267/S

    基本信息:

  • 下单时间:1-3个月
  • 发行周期:月刊
  • 发行地:广东
  • 创刊:1965
  • 类别:农业类
  • 出版社:广东农业科学
  • 语言:中文
  • 价格:¥460.00
  • 起订时间:2020年01月
  • 邮编:510640
  • 库存:199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广东农业科学 2011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广东农业科学杂志重点基金
1-4

基于高光谱特征参数的樟树叶绿素含量的估算模型研究

作者:刘秀英 熊建利 林辉 单位: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 河南洛阳471003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业遥感信息工程研究中心 湖南长沙410004 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河南洛阳471003

摘要:叶绿素在植物的生理生态过程中非常重要,而高光谱遥感的快速发展使得定量估算植被叶绿素含量成为可能。采用美国ASD公司生产的野外光谱辐射仪测量樟树幼林的叶片光谱,对观测叶片进行了同步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利用基于光谱位置变量的分析方法,分析樟树叶片光谱与叶绿素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樟树幼林叶绿素含量与Db、Rg、Rg/Ro、(Rg-Ro)/(Rg+Ro)之间的相关程度很高,相关系数达到极显著检验水平;通过建立特征参数与叶绿素含量之间的估算模型,并进行精度检验,得出了叶绿素含量估算的高光谱模型为y=exp〔1.356+(-361.973)Db〕。说明利用高光谱遥感数据可以估测樟树幼林的叶绿素含量。

5-8

海南槟榔种植地土壤全氮及有效态氮分布特征

作者:谭业华 魏建和 陈珍 高微微 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海南分所 海南万宁571533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北京100193

摘要:为了解决槟榔早衰、产量下降等难题。采用常规分析方法,研究槟榔土壤全氮及水解氮、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硝态氮变异性强,变异系数大,分布不均匀;水解氮、铵态氮和全氮的变异性都属于中等程度,水解氮和全氮的变异系数相对少些,分布尚算均匀。对照区土壤全氮含量显著高于槟榔园,全氮及有效态氮地区间差异十分显著,不同种植年限的全氮及有效态氮差异也显著。全氮平均值0.10(±0.04)%达到中等指标水平,但总体上全氮贫缺比例高达42.05%。水解氮平均值107.85(±34.77)mg/kg达到中等指标水平,但总体上水解氮贫缺比例高达35.625%。硝态氮平均值4.44(±5.31)mg/kg太低,揭示了土壤的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和异养硝化作用都减弱,阻碍槟榔正常生长所需求的有效营养供应,导致槟榔产量下降和植株早衰。硝态氮含量低是槟榔土壤地力退化的表现特征之一。

9-12

农业自然灾害的统计分析及灾害损失评估体系的构建

作者:邹帆 邹若郢 鲁瑞正 单位: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广东广州510642

摘要:对1978—2008年间我国的农业自然灾害进行了统计分析,以2008年为例,统计了该年度5类主要农业自然灾害的分类数据,在此基础上分析近年来我国农业自然灾害的分布情况、中东西部地区灾情、抗灾能力的差距,最后根据统计分析的结果对灾害损失评估体系做了初步的构建。

广东农业科学杂志现代农业产业研究专栏
13-14

2010年广东荔枝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作者:谭俊 周灿芳 万忠 余华荣 陈厚彬 单位:广东省农科院科技情报研究所 广东广州510640 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广东广州510642

摘要:概述了国内外荔枝产业发展现状,从生产现状、产业化经营、市场供需、加工以及产业科技角度对2010年广东荔枝产业进行了分析,总结广东荔枝产业取得的成就,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15-17

2010年广东柑桔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作者:蒋新祥 周灿芳 万忠 刘洋 马培恰 单位:广东省农科院科技情报研究所 广东广州510640 广东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 广东广州510640

摘要:概述了国内外柑桔产业发展现状,对2010年度广东省柑桔产业从生产现状、产业化经营、市场供需、加工以及产业科技进行了分析,总结广东柑桔产业取得的成就,分析存在的问题,对广东柑桔产业健康发展提出对策建议,对广东柑桔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18-20

2010年广东香蕉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作者:吴雪珍 周灿芳 万忠 洪少朋 黄秉智 单位:广西大学农学院 广西南宁530005 广东省农科院科技情报研究所 广东广州510640 广东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 广东广州510640

摘要:简要介绍了国内外香蕉产业概况,并从区域分布、产业化模式、价格波动情况、产品成本收益等方面对广东香蕉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最后针对广东香蕉业现状及问题,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以期为推进广东香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21-23

2010年广东菠萝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作者:徐一菲 周灿芳 万忠 张金鸽 朱世江 单位:广东省农科院科技情报研究所 广东广州510640 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广东广州510640

摘要:介绍了全球及国内菠萝产业的发展情况,并对我国菠萝最大的主产地广东省的菠萝种植、加工、贸易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在整个生产管理中,广东省菠萝注重品牌经营,以龙头企业带动菠萝及其加工品的销售,产销情况良好。但仍需加强菠萝的发展基础体系以及服务体系,促进菠萝业的科技创新,实现广东省菠萝产业的健康发展。

广东农业科学杂志粮食作物
24-25

杂交稻新组合博Ⅱ优1586的选育及应用

作者:邢福能 严小微 林朝上 云勇 孟卫东 单位:海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海南海口571100

摘要:博Ⅱ优1586是海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利用博ⅡA与自选恢复系R1586组配育成的弱感光籼型杂交稻新组合,具有较耐寒、高产稳产、制种易获高产等特点,于2009年4月通过海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介绍了博Ⅱ优1586的选育经过、主要特征特性、栽培技术和制种技术要点。

26-27

特优组合与华优组合的特征特性与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作者:冯建成 杨彬元 单位: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福建漳州363005 漳州市种子管理站 福建漳州363000

摘要:以2010年漳州市早稻区试中的特优组合和华优组合为材料,分析比较特优组合和华优组合的特征特性和产量构成因素,指出两类组合的主要差异:特优组合属于大穗大粒型,华优组合属于多穗小粒型,此差异是由各自母本遗传的;同时对高产、优质、抗病的三系杂交稻选育进行探讨。

28-29

廉江市外运菜种植区一季中晚稻应用评价

作者:李土文 孙诚志 单位:廉江市安铺农业技术推广站 广东廉江524400 湛江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广东湛江524043

摘要:为充分利用雷州半岛光温资源优势,优化作物结构,推行"外运菜+中晚稻+外运菜"的种植模式,于2009年5月中下旬至9月中下旬期间开展一季中晚稻生产。采用适栽水稻品种,利用栽培时段充足的光温资源,配套合适的栽培调控技术,一季中晚稻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获得高产,每667 m2产量达586.3 kg,同时腾出了地力和时间供外运菜的生产。

30-34

北京、湛江地区甜高粱引种品种比较试验

作者:刘洋 苏俊波 黄丽芳 冯文星 李桂英 单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湛江实验站 广东湛江524000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广东湛江524000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北京100081

摘要:对50份甜高粱品种在北京和湛江地区进行引种比较试验,测定其生育期、株高、茎粗、单株鲜重和锤度指标。结果表明:甜高粱在北京和湛江地区都表现为较大的遗传多样性,且不同品种适应性表现不同;总体来说北京地区的农艺性状优于湛江地区;M-81E、品甜三号、smith-1、10-80和甜选20具有优良的性状且适应性较强,推荐作为推广示范品种或亲本材料。

34-36

粤北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作者:马崇坚 罗家龙 单位:韶关学院英东农业科学与工程学院 广东韶关512005

摘要:为筛选出适合粤北山区冬种的优质马铃薯品种,对经前期初步筛选的4个优质马铃薯品种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荷兰薯16号(F)为早熟品种,薯形好,品质、商品薯率、产量等综合性状最佳,鄂马铃薯1号(E1)次之,两品种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桂红皮1号(G)和韶引1号(S)为中晚熟品种,中小薯偏多,增产潜力大,但需进一步试验。

广东农业科学杂志经济作物
37-38

Pb(2+)、Cr(6+)、Cu(2+)对黄豆种子萌发、生长的影响

作者:柯佳颖 吴文杰 陈细香 单位:泉州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福建泉州362000

摘要:用不同浓度的重金属Cu2+、Cr6+、Pb2+对黄豆种子进行培养,研究其萌发过程中芽长、SOD活性、CAT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重金属溶液均会影响黄豆种子中SOD活性、CAT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且浓度越高,作用越明显。高浓度的Cr6+胁迫对黄豆种子生长初期有抑制作用,Pb2+对黄豆种子CAT活性的影响最大。

39-41

甘蔗正反交对光合特性及主要产质量性状的差异研究

作者:唐仕云 王伦旺 李翔 黄海荣 黄家雍 谭芳 黎焕光 方锋学 单位:广西甘蔗研究所 广西南宁530007 中国农科院甘蔗研究中心 广西南宁530007 广西大学农学院 广西南宁530005

摘要:以新台糖22号、新台糖16号、桂糖11号、桂糖28号、粤糖91-976、粤糖00-236、ROC11、CP85-1491为亲本,选配了8对16个正反交组合,以其F1代实生苗材料进行了一年新植和一年宿根试验,对8对正反交组合之间光合特性和主要产质量性状的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新植阶段有5对正反交组合在净光合速率、株高或茎径性状方面表现出显著差异,在宿根时仅有3对正反交组合在株高、茎径或锤度性状方面表现出显著差异,多数正反交组合在新植和宿根的主要性状方面差异不显著;以ROC16为母本选配的组合ROC16×GT11在新植和宿根的多数性状上其正交组合高于其作父本的反交组合,以ROC22为母本选配的5个组合在新植时其正交组合的多数性状值高于其作父本的反交组合的性状值,宿根蔗时则表现相反。

42-43

甘蔗新品种粤糖00-236蔗产量及其构成因子间相关和多元回归分析

作者:刘福业 杨俊贤 吴文龙 潘方胤 吴建涛 邓海华 齐永文 陈勇生 沈万宽 单位: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广东省甘蔗改良与生物炼制重点实验室 广东广州510316

摘要:对早熟高糖新品种粤糖00-236产量及其构成因子进行了相关、多元回归和通径分析。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有效茎数、茎长和茎径3个性状对蔗茎产量影响为有效茎数〉茎长〉茎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有效茎数对蔗茎产量的贡献最大,其次是茎长,茎径最小,3个因素对蔗茎产量的多元回归方程为y=42.70608+1.31937x1+26.99126x2-2242.1572 x3(r=0.9967**);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有效茎数对产量的直接效应最大,其次是茎长,茎径最小。有效茎数和茎长是粤糖00-236获得高产的主要因素和重要因素,该品种属于茎数型品种,栽培上应发挥其茎数的优势,兼顾茎长(株高),达到增产、增糖和增收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