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广东农业科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主管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主办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华南农业大学

影响因子:0.81

ISSN:1004-874XCN:44-1267/S

    基本信息:

  • 下单时间:1-3个月
  • 发行周期:月刊
  • 发行地:广东
  • 创刊:1965
  • 类别:农业类
  • 出版社:广东农业科学
  • 语言:中文
  • 价格:¥460.00
  • 起订时间:2020年01月
  • 邮编:510640
  • 库存:199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广东农业科学 2015年第19期杂志 文档列表

广东农业科学杂志粮食作物
1-7

秸秆还田量对直播稻苗期生长和土壤的影响

作者:徐国伟 翟志华 杨久军 王贺正 陈明灿 单位: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 河南洛阳471003

摘要:以徐稻3号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设置3 t/hm2(S1)、4.5 t/hm2(S2)、6 t/hm2(S3)和7.5t/hm2(S4)4种秸秆还田量,以秸秆不还田(S0)为对照,测定不同秸秆还田量下直播稻的出苗率、干物重、根长、根系活性、秸秆腐解动态、土壤p H及有机酸含量等指标,探讨不同秸秆还田量对直播水稻出苗与苗期生长的影响以及土壤特性差异。结果表明:秸秆还田显著降低直播水稻的出苗率,出苗率降低13.1~31.6个百分点,少量秸秆还田处理(S1)对直播水稻的根系形态、根系活性及植株干重无显著影响,随着秸秆还田量的增加,直播稻苗期生长发育速度及根系活性均降低,但出苗20 d后,S3与S4处理植株形态及根系活性无显著差异;秸秆还田降低了土壤pH值及秸秆的腐解率,增加了土壤中秸秆腐解量与土壤中有机酸含量,但在S3与S4处理下无显著差异;相关分析表明,直播水稻出苗率与土壤有机酸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

8-13

氮、磷、钾对不同类型春小麦麦谷蛋白和HMW-GS动态形成的影响

作者:赵海霞 单位:银川能源学院 宁夏银川750105

摘要:以3个不同小麦品种中国春、宁春4号和宁春42号为材料,在N、P2O5、K2O不同营养水平下进行栽培(盆栽)试验,利用SDS-PAGE电泳等分析技术,研究肥力营养对麦谷蛋白和HMW-GS亚基动态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不同水平施肥处理下各品种开花后谷蛋白形成时间不尽相同,但开花后麦谷蛋白积累变化均呈“低—高—低”总趋势,供试3个品种随籽粒发育成熟谷蛋白含量逐渐增多,大约在开花后25d总含量达最大积累,之后稍有下降;(2)在不同施肥处理水平下3个品种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花后5 d开始至15 d全部形成,且品种不同亚基形成时间不同,同一品种内亚基形成顺序不同,以Glu-D1x和Glu-B1x位点编码的亚基最早出现,Glu-A1编码的亚基形成最晚;(3)氮、磷、钾肥影响供试品种宁春4号、宁春42号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组成。

广东农业科学杂志经济作物
14-19

分子标记在油菜遗传育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张晓娟 张羽 胡胜武 单位:陕西理工学院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陕西汉中72300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陕西杨陵712100

摘要:分子标记技术和传统育种结合可在育种早期对植株进行基因型鉴定,从而快速有效地进行育种选择,具有不受环境影响、不干扰植株正常生长发育的优点,可大大缩短育种进程,提高育种效率。介绍了分子标记的种类和特点,从遗传多样性分析、遗传图谱构建、基因定位及克隆、分子标记辅助育种(MAS)等4方面综述了常用分子标记的发展及其在油菜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对分子标记技术与基因组、比较基因组研究结合在甘蓝型油菜基因图位克隆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20-26

金花菌发酵对茶叶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

作者:杨金梅 黄婧 杨民和 单位: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福建福州350117 福建师范大学工业微生物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福建福州350117

摘要:为探明金花菌发酵对铁观音茶叶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从湖南茯砖茶、广西六堡茶和云南普洱茶等茶叶样品中分离到10株不同形态的金花菌株,接种到铁观音茶汤中发酵培养,对发酵液中茶多酚、氨基酸的变化进行检测。在此基础上,将菌株接种到铁观音茶叶中进行固体发酵,通过UPLC检测分析茶水浸出物和发酵前后茶叶干重。结果表明,10个金花菌株发酵铁观音茶汤后,发酵液中茶多酚的含量均变化显著,氨基酸含量变化不显著,但是氨基酸的种类较为丰富,其中含有7种人体必须氨基酸;10个菌株在铁观音茶叶中发酵35 d后,茶叶干物质含量均下降,减少0.6~0.9 g,茶叶中主要成分茶多酚物质含量也均减少,UPLC分析表明菌株发酵茶中增加了多种新成分;10个金花菌菌株在铁观音茶叶和茶汤中均生长良好,说明金花菌并非黑茶的特有菌株。金花菌对茶多酚的转化利用能力高,菌株发酵茶叶后,茶叶中增加了多种新成分。

广东农业科学杂志园艺林学
27-35

黄瓜磷效率评价及其基因型差异

作者:赵静 郭勇祥 林志豪 陈晓鑫 黄三文 廖红 单位: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 广东广州510520 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广东广州510642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北京100081

摘要:在水培条件下,评价了来源不同的18个黄瓜基因型的磷效率,并初步分析了导致黄瓜磷效率基因型差异的生理机理。结果表明,两周的低磷胁迫严重抑制了黄瓜地上部生长,但刺激了根系的生长,主要表现在叶片数、叶面积、株高和茎粗降低,根冠比、比根长、总根长和总根表面积增加,根变细、根平均直径降低等。与高磷处理下供试黄瓜相比,低磷处理导致植株的总磷吸收量都不及高磷处理下的一半,下降了62.66%~93.96%,但磷利用效率提高了2~7倍。大部分根系形态指标(包括主根长、总根长、根表面积等)与黄瓜磷吸收效率显著相关。黄瓜的磷效率与其磷吸收效率极显著正相关,而与其利用效率相关性不大。磷胁迫改变了黄瓜地上部和地下部形态构型、显著降低了黄瓜植株总磷效率和磷吸收效率,磷利用效率则显著提高,基因型间差异显著。黄瓜的总磷效率主要由磷吸收效率决定。供试黄瓜中,基因型3、10、13和17为磷低效低敏感型,而基因型1、14、15和18为磷高效高敏感型,可用于培育磷高效黄瓜品种。

36-42

砷污染下菌根接种对番茄生长和砷吸收的效应

作者:孙亮 胡义钰 袁坤 王真辉 单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农业部橡胶树生物学与遗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海南儋州571737

摘要:为研究砷(As)污染条件下菌根真菌对番茄植株生长和砷吸收的效应,采用盆栽法,以全生育期的番茄植株为材料,对生长在不同砷浓度土壤中的番茄植株接种菌根真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接种还是不接种处理,基质砷添加水平增加植株总根长和比根长均呈现减少趋势;砷添加浓度从0 mg/kg增加到100mg/kg时,植株根冠比增加,但砷添加浓度为200 mg/kg时,对照植株根冠比在整个生育期明显增加,而在开花期和坐果期接种显著降低了植株根冠比;添加砷显著增加地上部分和根系砷含量,加砷后结果率显著降低,未接种植株结果量明显减少且质量下降,在200 mg/kg时,接种还是未接种植株均不结果实,但加砷条件下接种降低番茄果实中的含砷量和砷吸收量。

43-47

濒危植物紫背天葵种质离体保存技术研究

作者:邵玲 卢夏玲 陈芝敏 单位:肇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广东肇庆526061

摘要:以濒危植物紫背天葵试管苗为材料,研究其种质离体保存的最佳途径。结果表明:常规培养基6-BA与NAA组合并不利于紫背天葵离体种质的保存,保存90 d后存活率仅有5%。PP333抑制紫背天葵试管苗芽丛的分化,显著促进不定根的生成,保存180 d后,仅3.0 mg/L PP333存活率达到55%,种质在恢复生长时有变异现象。低浓度ABA(0.5~2.0 mg/L)具有抑制紫背天葵试管苗生长的作用,保存180 d后,试管苗存活率均为100%,且恢复培养时组培苗长势较好。1/2 MS培养基对紫背天葵试管苗保存效果最好,保存240 d后存活率仍高达85%,经恢复生长后,试管苗的增殖及其长势均优于其他处理,可确定为紫背天葵种质离体保存的最佳方法。

广东农业科学杂志土壤肥料
48-54

豫西黄土丘陵区不同退耕地土壤大团聚体的组成及其分形特征

作者:刘晶 王磊 单位:河南科技大学林学院 河南洛阳471003

摘要:选取退耕10年左右的乔木林、灌木林、果园、人工草地及荒地,对表层土壤大团聚体的分布、稳定性及其分形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 mm的团聚体在土壤团粒结构中占主导地位,灌木地、乔木地和荒地土壤中2~5 mm和1~2 mm团聚体含量较耕地显著提高;灌木地、乔木地、果园、草地和荒地表层土壤中〉5mm和2~5 mm两个粒级水稳性团聚体含量较耕地均显著提高。灌木林、乔木林、草地和荒地土壤中干筛和湿筛团聚体的平均重量直径和几何平均直径较耕地均显著增加,分维数较耕地显著降低,这4种退耕地土壤结构显著改善,果园土壤结构的改善尚不明显。团聚体分维数能较好地描述土壤团聚体的分布状况且与土壤理化性质关系密切。

55-62

鱼腥草土壤养分与微生物特征分析

作者:马敬 罗世琼 杨占南 邸胜娟 吴丹 洪亮 单位: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省山地环境信息系统与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 贵州贵阳550001 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贵州贵阳550001

摘要:分析不同样地鱼腥草非根际和根际土壤的养分状况、微生物特性,以了解鱼腥草的土壤条件,提高栽培鱼腥草的品质。结果显示,不同样地鱼腥草非根际和根际土壤的养分、pH、酶活性、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微生物磷脂脂肪酸(PLFAs)以及其群落特征存在差异;鱼腥草根际土壤pH显著低于非根际土壤,而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过氧化氢酶、磷酸酶、脲酶、多酚氧化酶和蔗糖酶活性,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微生物总PLFAs含量,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显著高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总PFLAs含量与碱解氮、有效磷、有机质、脲酶、多酚氧化酶和蔗糖酶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微生物生物量碳与有效磷和蔗糖酶呈显著极显著正相关;微生物生物量氮与有效磷、碱解氮、有机质和多酚氧化酶呈极显著正相关。结果表明,鱼腥草的广泛生长适应性,是鱼腥草的根系分泌物及其残体适合多种微生物生长繁殖,增强酶活性,促进土壤酶和微生物对有机质及氮、磷转化,提高土壤养分的有效性,改善根际土壤理化性质,有益鱼腥草适应不同的土壤条件。

广东农业科学杂志植物保护
63-68

不同浓度多效唑对向日葵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作者:徐安阳 段维 万素梅 吴慧 李汉华 杨涛 单位:塔里木大学植物科学学院 新疆阿拉尔843300 新疆康地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新疆农业大学林学与园艺学院 新疆乌鲁木齐830052

摘要:采用不同浓度(50、75、100、125、150 mg/L)的多效唑对向日葵进行叶面喷施,研究多效唑对向日葵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效唑各浓度处理能不同程度地抑制向日葵株高、增加向日葵茎粗、缩短向日葵节间长和叶柄长、减小向日葵叶片叶长与叶宽、减少叶片数、增加向日葵盘径、单盘粒重、百粒重、提高籽仁率,增产效果明显,同时能改善向日葵籽粒品质,提高籽粒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等。综合向日葵生长、产量品质性状考虑,多效唑75 mg/L处理在试验中表现最佳。

69-72

生物炭处理对花生咪唑乙烟酸药害的缓解效果研究

作者:李新安 李广领 谢兰芬 王雅静 陈锡岭 单位:河南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河南新乡453003

摘要:为探讨长残效除草剂咪唑乙烟酸对花生生理指标的影响,以及生物炭处理土壤后对花生药害的缓解效果,采用盆栽试验,在土壤中施用咪唑乙烟酸推荐高剂量的2倍后,分别添加0、1.0、2.0、4.0、8.0、16.0g/kg生物炭,测定花生的株高,叶绿素、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咪唑乙烟酸推荐高剂量的2倍对花生有抑制作用,使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MDA含量增加,SOD、CAT活性降低,POD活性升高。土壤中添加4 g/kg生物炭,对花生各项生理指标均有一定的修复效果。

73-76

拮抗细菌B44对食用菌致病木霉的抑制作用

作者:孟文文 徐正银 黎金锋 姚晓华 刘斌 单位:广西大学农学院 广西南宁530005 广西大学食用菌研究所 广西南宁530005

摘要:以3株食用菌致病木霉为目标菌株,利用热处理过的发酵液研究拮抗细菌B44对3株木霉的抑菌作用。通过对3株木霉菌丝生长、产孢量以及孢子萌发的研究,结果发现拮抗细菌B44对3株木霉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随着细菌发酵液浓度的提高,其抑制作用也逐渐增强;在细菌发酵液浓度为40%时,对3株木霉的抑制作用较强,其抑制率分别为79.74%、91.19%、73.37%,而对两株平菇的抑制作用相对较弱,抑制率为33.80%和55.46%。因此拮抗细菌B44具有潜在的生防应用前景。

广东农业科学杂志贮藏加工
77-83

不同护色处理对龙眼干制品品质的影响

作者:邱松山 王彦安 姜翠翠 何达为 罗志聪 单位: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果蔬加工与贮藏工程中心 广东茂名525000 高州市丰盛食品有限公司 广东茂名525000

摘要:以龙眼为原料,结合护色、热泵干燥工艺加工龙眼干制品,研究护色处理过程中护色剂的护色时间、干燥温度及干燥时间等因素对龙眼干制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龙眼干制品中总糖含量随着护色时间的延长而上升,随着热泵干燥温度的升高先增加后下降;龙眼干制品的酸度随着干燥时间和温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以1%偏重亚硫酸钠+0.5%抗坏血酸的复合护色剂对去皮、去核的果肉护色,在此基础上热泵干燥制备龙眼干制品的最佳工艺为护色时间4 min、热泵干燥温度60℃、干燥时间12 h,所制得的龙眼干制品色泽均匀、总糖含量2.55%、酸度25.7%。因此,不同护色和热泵干燥工艺影响龙眼干制品的品质,响应面优化的热泵干燥制备龙眼干制品的最佳工艺较好,所得龙眼干制品品质较佳。

84-88

椰子水的发酵预处理对细菌纤维素合成促进作用研究

作者:邓健 刘四新 杨一冲 章翠 何晓磊 毕继才 陈华美 李从发 单位:海南大学食品学院 海南海口570228

摘要:研究了在实验室和工厂环境将椰子水进行自然发酵(FCW)预处理后再灭菌,用于细菌纤维素(BC)生产。结果显示,无论是本地产还是进口原料产的椰子水,无论在实验室还是工厂环境进行自然发酵,其BC产量均显著高于未经发酵处理的新鲜椰子水(NCW)。对FCW进行离心除去菌体,发现发酵上清液合成BC的产量与未经离心的FCW无显著差异,初步说明是发酵椰子水的代谢产物起到促进BC合成的作用。通过液相色谱分析比较BC发酵过程中有机酸的变化,发现FCW中乙酸、乳酸、琥珀酸可能对BC合成的贡献较大。将这3种有机酸添加至NCW中进行产BC的验证试验,发现添加0.3%乙酸和0.3%乳酸的BC产量分别达4.12、4.07 g/L,与对照(0.88 g/L)相比促进作用极显著。

89-94

大孔树脂吸附法分离纯化竹叶黄酮研究

作者:冯爱娟 吴酬飞 叶茂 邓毛程 单位: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系 广东广州510300 广东高校特色调味品工程技术开发中心 广东广州510300 中山大学海洋学院 广东广州510006

摘要:采用大孔树脂吸附分离的方法对粉单竹竹叶黄酮提取物进行纯化,探讨D101大孔吸附树脂的静态及动态吸附解吸动力学特性,并对树脂动态柱层析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D101大孔树脂较适宜于竹叶黄酮提取物的纯化;动态柱层析的工艺条件为:上样溶液的p H为8.0,上样流速1.0 m L/min,分别用2倍柱床体积的20%、40%、60%及80%乙醇以1.5 m L/min的洗脱速率进行阶梯梯度洗脱。在优化工艺条件下,可以收集得到纯度分别为50.9%、38.0%、35.8%等3个竹叶黄酮产品,黄酮总回收率可达63%左右。该工艺既可满足产品高纯度的要求,又保证了竹叶黄酮的高回收利用率,具有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