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广东农业科学杂志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 主办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华南农业大学

  • ISSN:1004-874X

  • CN:44-1267/S

广东农业科学杂志

广东农业科学 2019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广东农业科学杂志作物栽培·遗传育种
1-7

不同连作方式马铃薯土壤中3种酚酸测定方法研究

作者:熊湖; 郑顺林; 黄强; 龚静; 梁衍铃; 袁继超 单位: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农业农村部西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 四川成都611130; 农业农村部薯类作物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成都久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610500

摘要:【目的】为建立快速、准确测定马铃薯土壤中3种酚酸类化合物(香草酸、对羟基苯甲酸、阿魏酸)含量的方法,研究不同连作方式(普通连作、玉/薯轮作、强化连作)对马铃薯土壤中以上3种酚酸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色谱条件中测定波长、流动相体系、柱温等参数进行优化,并利用优化后色谱条件对不同连作方式马铃薯土壤中酚酸进行测定。【结果】在用安捷伦XDB-C18柱(250mm×4.6mm,5μm)、检测波长为λ=280nm、柱温为35℃、进样量为20μL、流动相为75%A液(以冰醋酸调节pH=2.60)∶25%B液(乙腈)等度洗脱、双泵体积流量SI=0.8mL/min的色谱条件下测定,3种酚酸在相应的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加样回收率在94.37%~100.46%,重现性实验的相对标准偏差在均0.18以下。检测不同连作方式马铃薯土壤中3种酚酸含量,空白对照3种酚酸含量整个生育期前后差异不显著,而3种连作方式下3种酚酸含量均为成熟期低于前期,其中玉/薯轮作土壤中酚酸含量在成熟期均低于其他连作方式,且与对照差异显著。【结论】优化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便、准确、可靠,可以有效测定马铃薯土壤中这3种酚酸含量;玉/薯轮作可以减少土壤中这3种酚酸含量,缓解酚酸产生的连作障碍。

8-14

蓖麻镶嵌系与雌性系间的生理差异研究

作者:何晓琳; 施玉珍; 殷学贵; 杨婷; 陆建农 单位:广东海洋大学农学院; 广东湛江524088; 广东海洋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 广东湛江524088

摘要:【目的】研究蓖麻镶嵌系与雌性系间的生理差异,为蓖麻性别分化调控及其育种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相同遗传背景的蓖麻镶嵌系和蓖麻雌性系为材料,分别在现蕾期和盛花期对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净光合速率、可溶性营养物质及内源激素进行分析。【结果】现蕾期,镶嵌系蓖麻的可溶性糖和细胞分裂素含量显著高于雌性系,比雌性系分别高36.9%、61.5%,赤霉素含量显著低于雌性系,为25.6%。盛花期,蓖麻镶嵌系叶绿素相对含量、净光合速率、赤霉素、生长素和乙烯含量比雌性系显著升高,分别为15.2%、23.3%、13.8%、33.5%、73.8%,可溶性糖、可溶性淀粉和脱落酸含量显著下降,分别为38.0%、54.9%、14.8%。【结论】蓖麻镶嵌雄花的形成先以可溶性糖和细胞分裂素增加为特征,之后伴随营养物质消耗的增加、叶绿素含量与净光合速率的上升和赤霉素、生长素与乙烯水平的提高以及脱落酸水平的降低。

15-20

不同施氮水平对套种野菊花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作者:李小勇; 夏祥华; 陶进科; 黄丹娜; 罗菊云; 吴秀光 单位:贺州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广西果蔬保鲜和深加工研究人才小高地; 广西贺州542899; 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 广西南宁530023; 融安县科技局; 广西柳州545000

摘要:【目的】比较不同施氮量对套种野菊花生长和产量的差异,筛选出最适宜的氮肥用量,为套种野菊花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大田试验,在“金桔-野菊花”套种模式下对不同施氮处理野菊花的株高、分枝数、干物质积累量、叶面积指数、叶片SPAD值以及鲜花和干花产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不同施氮处理对套种野菊花的生长和产量有显著影响,株高和分枝数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提高;以施氮量135kg/hm2处理的鲜花和干花产量最高,分别为8356.0、2615.7kg/hm^2,但过高的施氮量不利于产量进一步提升;在折干率上不同施氮处理间无显著差异。施氮量135kg/hm^2处理的高产主要得益于单株鲜花和干花产量显著提高,分别为37.6、11.77g;在生育期间具有较高SPAD值和叶面积指数(LAI),在盛花期群体LAI又能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提高花蕾期的光合物质生产能力和花蕾数,促进开花,从而显著提高干物质积累量和鲜花产量;其总干物质最高为962.7g/m^2。【结论】在“金桔-野菊花”套种模式下,施氮对野菊花的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以施氮量135kg/hm^2处理单株鲜花和干花产量最高,为最佳推荐氮肥量。

广东农业科学杂志园艺林学
21-26

镁钙硼肥配施对永嘉早香柚叶片与果实品质的影响

作者:陈巍; 郭秀珠; 胡丹; 刘俊才; 黄品湖; 刘冬峰; 林绍生; 宋洋 单位: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句容212400; 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浙江温州325005; 温州市特产站; 浙江温州325000; 永嘉县农业局; 浙江永嘉325199

摘要:【目的】针对永嘉早香柚缺镁问题,研究镁肥及与钙硼肥配施对永嘉早香柚叶片和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在永嘉早香柚萌芽期开展镁肥不同施用量及与钙、硼肥配施试验,7月中旬从树体不同方位采集当年生春梢叶片,测定叶片镁、钙、硼和叶绿素含量,果实成熟时采摘大小一致的果实,测定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和总酸含量。【结果】增施镁肥可显著提高永嘉早香柚叶片叶绿素和镁含量,其中硫酸镁0.5kg/株处理的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和镁含量分别为1.64g/kg、0.69g/kg、0.32%,比对照(施三元复合肥2.5kg/株)分别增加22.4%、11.3%和0.11个百分点,镁含量达到柑橘叶片的适宜标准。增施镁肥还可提高永嘉早香柚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其中硫酸镁0.5kg/株处理最高,比对照分别提高1.07个百分点和1.08个百分点。镁肥与钙、硼肥配施处理可同时增加叶片镁、钙和硼含量,特别是硫酸镁+生石灰+硼砂处理的叶片镁、钙和硼含量分别为0.31%、2.83%、48.2mg/kg,均显著高于对照。【结论】增施镁肥可提高永嘉早香柚叶片叶绿素和镁含量、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降低果实总酸含量;镁钙硼配施可显著提高永嘉早香柚叶片的镁、钙和硼含量,促进作用强于单施镁肥。

27-33

不同套袋时间和果袋对菠萝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作者:赵维峰; 张艳芳; 刘胜辉; 魏长宾; 施忠海; 邓大华; 杨文秀 单位:云南农业大学热带作物学院; 云南普洱665000;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福建福州350013;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广东湛江524091

摘要:【目的】探讨套袋时间和套袋材料对幼龄胶林间作金菠萝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金菠萝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参考。【方法】菠萝套袋试验主区设谢花后60、80、100d套袋3个水平,副区设白色、蓝色、绿色、黄色原浆纸袋以及白色无纺布袋、黑色塑料袋6个处理,分析不同套袋时间和果袋对菠萝外观、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谢花后60d套绿色原浆果袋有利于果实长度和宽度的增加;采用黑色塑料袋显著提高了菠萝果实果眼数,且谢花后60d效果更佳;菠萝单果重采用黑色塑料袋时最高、较其他处理增加11%~77%,可食率采用黑色塑料袋时最高、较其他处理增加2%~11%,且单果重和可食率均在谢花后60d套袋效果更好,为1316.54g和69.38%;采用黑色塑料袋,菠萝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维生素C含量均表现较好,且谢花后60d最高,分别为11.55%、14.95%和179.34%;菠萝果实总酸度表现为采用黑色塑料袋最低,但不同套袋时间无显著差异。【结论】谢花后60d采用黑色塑料袋套袋,有利于提高菠萝单果重、可食率以及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维生素C含量,降低果实总酸度。

34-41

蓝莓Vco-miR_n10的克隆及对干旱的响应分析

作者:单炳辉; 谢鑫; 李季; 柴普今; 李鹤鹏; 张琳贺; 翟璐璐 单位:吉林大学植物科学学院; 吉林长春130062

摘要:【目的】MicroRNA(miRNA)是一类内源单链非编码的小分子RNA,在动植物中参与转录后基因表达调控。Vco-miR_n10是蓝莓中的新型miRNA,目前尚未见该miRNA功能方面的报道。本研究对蓝莓Vco?miR_n10进行了初步功能分析。【方法】基于前期蓝莓小RNA高通量测序结果,对鉴定到的蓝莓新型miRNA(Vco-miR_n10)的前体序列(224nt)进行克隆与测序,并利用mfold在线软件对其前体序列的二级结构进行预测。采用Gateway系统构建了35Spro::pre-Vco-miR_n10表达载体并转入野生型拟南芥中,对其正常生长及300mmol/L甘露醇处理条件下的表型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克隆获得了Vco-miR_n10的前体序列,该序列能够折叠形成较完美的茎环结构且仅有2个错配碱基对。Vco-miR_n10的成熟体序列位于3'茎臂上。观察正常生长条件下的转基因植株并无显著的表型变化。而在300mmol/L甘露醇模拟的干旱条件下,Vco-miR_n10-24与Vco?miR_n10-52的发芽率(33.53%、37.69%)和绿苗率均显著低于野生型(发芽率67.72%、绿苗率66.33%)。【结论】蓝莓Vco-miR_n10能够响应甘露醇模拟的干旱胁迫,并降低拟南芥对干旱的耐受能力,影响发芽率和绿苗率,说明蓝莓Vco-miR_n10可能在植物响应干旱胁迫过程中发挥一定的调控功能。

广东农业科学杂志土壤肥料·资源环境
42-50

磷硫交互作用对烤烟富硒的影响

作者:张宏旺; 张得平; 陈慧珠; 石保峰; 贾海江; 首安发; 唐新莲; 鲁婷; 沈方科 单位:广西大学农学院/植物科学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广西大学); 广西南宁530005; 广西壮族自治区烟草公司贺州市公司; 广西贺州542899; 广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南宁530001

摘要:【目的】探明施用不同的硫、磷水平对烤烟烟叶硒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以云烟205为材料,采用二元回归饱和D-最优设计试验方案,测定了烤烟烟叶及地下部硒含量、土壤pH、地上部生物量。【结果】旺长期时,施加KH2PO44.33g/kg、(NH4)2SO41.45g/kg,对烤烟旺长期的硒的吸收量是处于协同作用的,其他处理中硫磷营养对烤烟富硒的效应是拮抗作用。而对于成熟期,施加KH2PO48.65g/kg、(NH4)2SO45.81g/kg,对烤烟成熟期的硒的吸收量是协同作用,而施加KH2PO4分别为15.39、6.8、10.73、7.69g/kg,(NH4)2SO4分别为0、3.62、8.33、4.17g/kg时,硫磷营养对烤烟富硒的效应为协同作用。两个时期烤烟地下部的硒含量没有明显差异;而地上部硒含量相比,成熟期的烟叶硒含量要比旺长期的高。另外,单施磷营养比单施硫营养的烤烟有更高的富硒促进效应。【结论】磷硫交互作用对烤烟富硒的影响因烤烟的生育期及不同器官而异。在实验设计的磷硫用量范围类,磷硫交互作用对烤烟的硒含量增加为正效应。

51-57

零价铁粉对水稻土中六价铬的还原作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张亚莉; 杨杰文 单位:广东海洋大学农学院; 广东湛江524088

摘要:【目的】研究雷州半岛水稻土吸附Cr(Ⅵ)反应特征以及零价铁粉对水稻土中Cr(VI)的还原作用,分析相关因素对上述过程的影响。【方法】通过批处理等温吸附和动力学实验,考察反应物浓度、时间、pH、离子强度和陪伴离子等因素对Cr(Ⅵ)吸附量和还原比例的影响,并用相关反应模型对数据进行拟合分析。【结果】在所研究的0.1~2.0mmol/L初始浓度范围内,水稻土对Cr(Ⅵ)吸附未达到饱和,吸附等温线可用Langmuir方程拟合(R2=0.9963)。提高pH和离子强度将抑制C(Ⅵ)吸附,且吸附动力学曲线可用假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拟合(R2=0.9935)。在所研究的反应条件下(初始溶液pH4.0、0.20mmol/LCr(Ⅵ)、0.01mmol/LNaCl、5.0g土+0.25g零价铁粉、体系总体积250mL),Cr(Ⅵ)还原比例可达100%。溶液中Cr质量衡算表明,所生成的Cr(Ⅲ)可部分被吸附到固体表面。磷酸根和邻菲罗啉的存在均可降低Cr(Ⅵ)还原比例,提高反应体系pH不利于Cr(VI)还原,其比例可从pH4.34时的100%下降至pH6.87时的56.3%。【结论】水稻土吸附Cr(Ⅵ)反应机理包含静电吸附,高pH条件所导致的土壤表面对Cr(VI)的静电斥力增加以及背景电解质中阴离子的竞争吸附均可减少水稻土对Cr(Ⅵ)的吸附量;零价铁粉对水稻土中Cr(Ⅵ)的还原比例随pH升高逐渐减少,且磷酸根的存在有抑制作用。

58-66

银川平原草甸湿地土壤分形特征

作者:冯艳琼; 何彤慧; 吴春燕; 乔斌; 苏芝屯 单位:宁夏大学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宁夏银川750021; 宁夏大学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宁夏银川750021; 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青海西宁810000

摘要:【目的】探究银川平原草甸湿地土壤的分形特征、粒径分布特点以及它们在土壤垂直剖面上的变化规律,并对研究区土壤分形维数与植物群落多样性的关系做初步探索。【方法】以银川平原草甸湿地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水分和盐分差异将研究区分为低湿草甸、典型草甸和盐生草甸3种生境,采用粒径质量分布表征土壤的分形特征,选用Simpson物种优势度指数、Shannon-Weiner物种多样性指数、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和Pielou物种均匀度指数作为植物的多样性指数,进行对比研究。【结果】银川平原草甸湿地土壤以粘粒的微团聚体为主,分形维数值趋于2.28~2.84;3种草甸湿地的土壤分形维数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典型草甸(2.74)>盐生草甸(2.72)>低湿草甸(2.66);土壤分形维数与粘粒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极细砂粒和细砂粒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土壤垂直剖面上表层粘粒和粉粒含量较高,深层极细砂粒和细砂粒含量较高,中砂粒波动较大,粗砂粒仅出现在表层或深层;低湿草甸的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较高,多样性指数平均值达1.15。【结论】银川平原草甸湿地土壤粒径和分形特点受局部地形环境的水文关系影响较明显;水土过程对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产生直接影响,土壤物理结构对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起间接驱动作用,同时人为因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67-73

辣木根际土壤溶磷菌的筛选与鉴定

作者:邓征; 沈丽娟; 饶筱; 张晶晶; 何茜; 陈祖静 单位: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 广东广州510642

摘要:【目的】磷是限制辣木生产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酸性土壤严重缺磷的华南地区,施用溶磷菌能提高土壤中难溶态磷的有效性,促进植物生长发育,减少环境污染。【方法】以辣木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分离溶磷细菌并通过透明圈法筛选和钼锑抗比色法测定,初步筛选有解磷能力的菌株。结合菌落形态特征和16SrDNA高通量测序进一步鉴定优势溶磷菌。【结果】初步筛选到19株具有解有机磷和10株解无机磷能力的菌株,对卵磷脂和磷酸钙的最大溶磷量分别为26.95、13.48mg/L,溶磷量与pH呈负相关,但相关性不显著。进一步筛选了优势有机和无机溶磷菌菌株各2株,分别鉴定为巨大芽孢杆菌和蜡样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假单胞菌。此外,16SrDNA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分离的辣木根际土壤微生物溶磷菌主要为类芽孢杆菌属、贪铜菌属、杆菌属、细杆菌属、根瘤菌属、根瘤菌等,其中芽孢杆菌属的丰度最高。【结论】分离筛选的优势溶磷菌可用于溶磷菌肥的开发和应用,为改善辣木根系环境和提高生产力提供菌株资源。

74-80

土壤Cd和Pb有效态与全量和pH相关性研究

作者:杨梦丽; 马友华; 黄文星; 陈亮妹; 崔俊义; 吴林春; 岳蛟 单位: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安徽合肥230036; 安徽省农业生态环境总站; 安徽合肥230001

摘要:【目的】探讨安徽省Cd、Pb污染土壤中pH、Cd和Pb含量特征及其相关性。【方法】按照土壤重金属元素的测定方法,分析了安徽省Cd、Pb污染潮土、红壤、黄褐土、水稻土中pH、总Cd、有效态Cd、总Pb和有效态Pb的含量。【结果】安徽省Cd、Pb污染潮土、红壤和水稻土中有效态Pb与总Pb均有极显著正相关,显著水平分别为0.685、0.348和0.730。红壤和水稻土中有效态Cd与总Cd均有极显著正相关,显著水平分别为0.365和0.899。潮土中pH与有效态Pb显著正相关,显著水平为0.555,红壤中有效态Cd与总Pb呈极显著正相关,显著水平为0.352。【结论】4种土壤类型中红壤的有效态Cd和有效态Pb含量主要受总Cd和总Pb的影响;水稻土中的有效态Cd和有效态Pb主要由其总量决定;潮土中有效态Pb含量受总Pb和pH影响较大。

广东农业科学杂志植物保护
81-88

甘蔗黑穗病及其防治研究进展

作者:韦金菊; 宋修鹏; 魏春燕; 张小秋; 黄伟华; 颜梅新 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中心/农业部广西甘蔗生物技术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广西甘蔗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广西南宁530007;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广西南宁530007

摘要:甘蔗是世界上重要的糖料和生物质能源作物,由甘蔗鞭黑粉菌(Sporisorium scitamineum)引起的甘蔗黑穗病是甘蔗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严重影响甘蔗产量和质量,对我国乃至世界甘蔗生产和蔗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在分子水平上甘蔗鞭黑粉菌致病机理和甘蔗抗病机理研究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深入的机理研究为甘蔗黑穗病的有效防治和抗病育种提供科学依据。目前,选育和推广抗黑穗病新品种是防治甘蔗黑穗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而我国在抗病育种的研究基础比较薄弱。综述了甘蔗黑穗病发生与危害、病原特征、遗传多样性、致病机理、抗病育种及防治对策,并对甘蔗黑穗病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今后的研究思路进行了探讨与展望。

89-94

氯虫苯甲酰胺对红火蚁的毒杀活性与行为影响

作者:陈慧雅; 黄诗悠; 马千里; 张志祥 单位:天然农药与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广东广州510642

摘要:【目的】研究氯虫苯甲酰胺对中小型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的毒杀活性及行走能力、爬杆能力、抓附能力等行为的影响。【方法】以水试管喂毒法对红火蚁进行防冶试验。【结果】8mg/L氯虫苯甲酰胺处理60h后,小型红火蚁校正死亡率为96.55%,16mg/L氯虫苯甲酰胺处理60h后,中型红火蚁校正死亡率为100.00%。8mg/L氯虫苯甲酰胺处理小型红火蚁36h后,行走率、爬杆率、抓附率分别为15.00%、15.00%、11.67%,16mg/L氯虫苯甲酰胺处理中型红火蚁36h后,行走率、爬杆率、抓附率分别为15.00%、13.33%、11.67%。【结论】氯虫苯甲酰胺对中小型红火蚁具有良好毒杀活性和行为影响,在红火蚁防控上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广东农业科学杂志畜牧兽医·水产养殖
95-100

β-葡聚糖对黄沙鳖生长性能、免疫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作者:梁志凌; 马艳平; 冯国清; 郝乐; 马江耀; 柯浩; 刘振兴 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卫生研究所/广东省畜禽疫病防治研究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兽用药物与诊断技术广东科学观测实验站; 广东广州510640

摘要:【目的】在绿色生态养殖条件下研究β-葡聚糖(β-glucan)对黄沙鳖(Truogx sinensis)幼鳖生长性能、非特异性免疫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用体质量为 200(±10)g 的黄沙鳖幼鳖 180 只,随机分成 3 组,每组 3 个重复,每个重复 20 只,分别投喂基础饲料(对照)和添加 200、1 000 mg/kg 剂量β-葡聚糖的试验饲料。120 d 后对黄沙鳖幼鳖的增重量、体重与内脏比、内脏与肝脏比进行称量计算,并测定全血中过氧化氢酶,血清中溶菌酶、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结果】各组的增重量、体重与内脏比、内脏与肝脏比差异不显著。血清中溶菌酶活性 1 000 mg/kg 剂量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和 200 mg/kg 剂量组,200mg/kg 剂量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显著。与对照组相比,碱性磷酸酶试验组显著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 200mg/kg 剂量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和 1 000 mg/kg 剂量组,1 000 mg/kg 剂量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而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力和丙二醛含量组间差异不显著。【结论】饲料中添加适量β-葡聚糖有助于提高黄沙鳖幼鳖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和抗氧化水平而不影响其生长性能。

101-108

低蛋白日粮在不同生长阶段猪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邓盾; 王刚; 陈卫东; 马现永 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畜禽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华南动物营养与饲料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畜禽育种与营养研究公共实验室/广东畜禽肉品质量安全控制与评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东广州510640

摘要:蛋白质饲料资源短缺,饲料利用率低以及污染问题制约了畜禽养殖行业的发展,低蛋白日粮通过添加合成氨基酸,减少了豆粕等蛋白原料的使用,提高了饲料利用率,有利于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综述了低蛋白日粮在不同生长阶段猪上的应用。从已有的研究中发现,采用代谢能和消化能体系配制的低蛋白日粮易造成胴体变肥,建议使用以净能体系为基础的日粮配制方法;减少1%~4%蛋白质对各生长阶段猪的生长性能影响不大,但减少氮排放的效果显著;仔猪和母猪日粮中蛋白含量不宜过低,多数研究建议蛋白质含量降低1%~3%为宜;同时,低蛋白日粮中添加支链氨基酸L-Leu、L-Val和L-Ile有利于机体生长性能和免疫性能的提升。最后探讨了目前低蛋白研究和应用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认为低氮日粮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