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灌溉排水学报杂志北大期刊CSCD期刊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水利部

  • 主办单位:水利部农田灌溉研究所;中国农科院‘’中国水利学会

  • ISSN:1672-3317

  • CN:41-1337/S

灌溉排水学报杂志

灌溉排水学报 2019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1-8

多因子胁迫下的西藏高原青稞生长动力学模拟

作者:李玉庆; 蒙强; 刘静霞; 张文贤; 罗红英; 周祖昊 单位:西藏农牧学院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西藏林芝860000;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38

摘要:【目的】探究耦合气象、土壤水分和氮素状态对青稞生长的影响机理,构建西藏地区青稞生长动力学模型。【方法】于2016─2017年在拉萨市墨达灌区开展了试验研究,测定了青稞生育期气象参数、土壤水分和氮素质量浓度变化过程。基于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模拟日干物质增长量,提出了开关因子计算青稞由发育生长到生殖生长的临界时间,根据叶面积指数变化和干物质质量平衡,以及青稞生育期干物质分配和转化关系发展了干物质日增长量分配关系,基于动态平衡原理,提出了气象条件、土壤含水率和氮素影响下的干物质胁迫关系。基于2016年观测值率定模型参数,模拟2017年青稞生长。【结果】模型在本地参数下,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符合良好,Nash-Sutcliffe系数和相对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84和0.05;变化条件下,能够达到较好的模拟精度,Nash-Sutcliffe系数和相对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67和0.11。【结论】所提出的模型能够描述多因子胁迫条件下的青稞生长动力学机制,具有完备的物理机制。

9-15

秸秆覆盖和播前灌水量对夏玉米抗倒伏特性的影响

作者:张浩男; 于群; 杜鑫钰; 刘孟奇; 许恩菊; 刘仲秋 单位:山东农业大学水利土木工程学院; 山东泰安271018

摘要:【目的】研究秸秆覆盖和播前灌水量对成熟期夏玉米茎秆抗倒伏特性的影响。【方法】设置2种覆盖处理(秸秆覆盖处理和不覆盖处理,秸秆覆盖处理为小麦秸秆覆盖0.6kg/m^2)和3种播前灌水量(低灌溉量30mm、中灌溉量70mm和高灌溉量110mm),测定了成熟期夏玉米茎秆主要物理性状参数、倒数第3节间茎秆机械强度、抗倒伏指数和产量等指标。【结果】与不覆盖相比,秸秆覆盖增加了夏玉米穗位高、重心高度和茎秆抗折力,提高了玉米抗倒伏能力和籽粒产量(2017年增产7.6%)。播前灌水量显著影响夏玉米成熟期穗位高系数和倒数第3节间茎长、长粗比和茎秆机械强度,播前灌水量越高籽粒产量越高。秸秆覆盖下播前灌水70mm玉米抗倒伏能力最优,不覆盖处理播前灌水70mm玉米抗倒伏能力最差。茎秆长粗比和茎秆抗折力与玉米抗倒伏指数相关系数(r)2016年分别为:-0.4587、0.4346,2017年分别为:-0.3157、0.375,穗位高系数不能作为评价玉米抗倒伏特性的指标。【结论】秸秆覆盖+播前灌水70mm是实现抗倒高产的最优组合方案。

16-21

灌溉方式和灌水下限对温室青茄生长、耗水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胡兰; 翟国亮; 邓忠; 蔡九茂; 张文正; 高剑民 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农业部节水灌溉工程重点实验室; 河南新乡453002;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100081
22-28

珍珠岩粒径对土壤水分运移的影响

作者:张乃于; 闫双堆; 任倩; 王春梅; 刘利军 单位: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山西太谷030801; 山西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太原030027
29-35

不同水盐胁迫对番茄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研究

作者:曹荷莉; 丁日升; 薛富岚 单位: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水问题研究中心; 北京100083

摘要:【目的】探究番茄植株对不同水盐胁迫情景的响应,为合理制定盐碱化土壤下的灌溉制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粉欧宝番茄品种为研究对象,开展水盐对番茄生长发育影响的盆栽试验。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布置,设置3个水分水平(W1-充分灌溉、W2-1/2的W1灌水量、W3-干旱复水)和2个盐分水平(S1-无盐和S2-0.3%含盐量),每个处理4个重复,测定了番茄耗水、干物质和产量指标,分析了不同水盐胁迫对番茄植株生长发育与产量的影响。【结果】与充分灌溉W1相比,W2水平的番茄植株耗水、干物质、植株含水率、叶质量、产量、单果质量显著减少。W3水平的植株耗水量和叶茎比显著减少,但单株干质量与鲜干比所受影响不大;单果鲜质量与干质量显著减小,但坐果率提高导致产量有所增加。盐分处理的番茄植株耗水量、单株干质量、鲜干比、叶茎比、果实总产量、单果鲜质量与干质量均小于无盐处理。水分胁迫显著影响叶片生长和单个果实发育,盐分胁迫抑制植株的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结论】干旱复水与无盐处理组合(W3S1)下番茄植株表现出了较好的生长发育状况和产量水平,可用于最优调亏灌溉制度的制定。

35-35

关于评选优秀论文的公告

作者:《灌溉排水学报》编辑部 单位:不详

摘要:为鼓励创新,本刊已开启优秀论文评选活功,每年评选优秀论文10篇,每篇奖励800元,并颁发获奖证书,届时将在期刊网站首页展示,同时微信公众号推送。欢迎广大读者、作者积极向我刊投稿。

36-43

寒地黑土区节水灌溉下水稻对基肥氮素的吸收分配

作者:陈鹏; 张忠学; 陈帅宏; 聂堂哲; 赵健 单位:东北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哈尔滨150030; 农业部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 哈尔滨150030

摘要:【目的】进一步揭示寒地黑土区稻作节水灌溉模式下水稻对基肥氮素的吸收分配情况,以明确不同水氮管理模式下水稻对基肥氮素的吸收利用率。【方法】在田间小区中原位设置15N示踪微区,并施用带有15N标记的基肥,对比分析了淹水灌溉模式和控制灌溉模式下水稻对基肥氮素的吸收及分配以及被水稻吸收的基肥氮素在水稻地上部各器官的累积情况。【结果】与淹水灌溉相比,虽然稻作控制灌溉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水稻地上部干物质及氮素积累量,但水稻内对基肥氮素的吸收利用量较低。控制灌溉模式下,水稻分蘖期基肥回收率为0.86%~2.60%;拔节孕穗期基肥回收率为1.17%~3.27%;抽穗开花期基肥回收率为15.18%~33.50%;成熟期基肥回收率为10.91%~24.39%,除水稻抽穗开花期和成熟期施氮量为85kg/hm^2处理外,不同施氮量下控制灌溉模式水稻生育期内地上部植株的基肥氮素积累量和回收率均低于淹水灌溉,基肥氮素的损失量较大。不同施氮量下控制灌溉水稻成熟期时地上部植株吸收的基肥氮素总量的63.99%~72.95%存在于水稻穗部,高于淹水灌溉模式。【结论】稻作控制灌溉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水稻吸收的基肥氮素,向水稻穗部的运移量,保证了基肥氮素的高效利用。

44-48

保水剂底施对沙子剖面水分和硝态氮运移的影响研究

作者:韩云云; 徐英; 何久兴; 白文波; 宋吉青; 吕国华 单位:扬州大学水利与能源动力工程学院; 江苏扬州225009;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北京100081

摘要:【目的】解决沙土地区漏水漏肥的核心问题,建立保水防渗漏新技术体系,促进沙土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方法】基于保水剂的吸水保肥等物理化学特点,以保水剂和土壤混合物底施为技术方法,选用聚丙烯酸钠和壤土为材料,采用沙柱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施用厚度的保水剂-土壤混合物对剖面水分运移及硝态氮淋洗的影响。【结果】聚丙烯酸钠在壤土中的质量分数为1%时,可以对水分有效截流;混合物底施,以0.9~1.5cm厚度为最佳;淋溶试验表明硝态氮主要集中在表层和保水剂层,占比为87.2%,有效防止了硝态氮的下移。【结论】保水剂壤土混合物底施,可以起到显著的水分养分截流作用,本试验中聚丙烯酸钠质量分数1%及1cm厚度时,可获得较好效果。

49-55

pH值和碳氮比对微生物燃料电池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

作者:臧华生; 周新国; 李会贞; 甄博; 田广丽; 杨慎骄; 雍蓓蓓 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 河南新乡453003;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100081; 河南商丘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河南商丘476000

摘要:【目的】探究pH值和碳氮比对微生物燃料电池脱氮除磷的影响,找出适宜pH值的和碳氮比。【方法】采用单室微生物燃料电池装置,设置不同的阳极液的pH值(W1=5、W2=6、W3=7、W4=8、W5=9);选取pH值=7,设置不同的碳氮比(N1=1∶1、N2=2∶1、N3=4∶1、N4=8∶1、N5=16∶1),共10个处理,测量2个反应周期内输出电压值、COD、氨态氮、硝态氮、总氮和总磷的变化。【结果】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只改变阳极液的pH值,输出电压随pH值增大先增大后减小;pH值为8时产电性能最佳,最大电压为204.74mV;COD、氨态氮、硝态氮、总氮随pH值增大呈先降低后增大的趋势,在pH值为8时,其去除效率最高,分别为74%、38%、93%和58%;在pH值为9时,总磷的去除效率最优为24%。只改变碳氮比时,当碳氮比为4时电压最大,为158.33mV;COD、氨态氮、硝态氮、总磷的去除率随碳氮比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当碳氮比为4时,COD的降解率最大为65%;当碳氮比为2时,氨态氮的降解效率最好为35%;当碳氮比为8时,硝态氮和总磷的去除效率最高,分别为96%和16%;总氮的去除效率随碳氮比的增大而提高,当碳氮比为16时,总氮的去除效率最高,为59%。【结论】碳氮比为4∶1、pH值为8时可以取得较好的脱氮除磷效果。

56-62

稻田不同灌溉模式的节水减污效应分析——以浙江平湖为例

作者:许怡; 吴永祥; 王高旭; 刘培; 郭婷 单位: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南京210029; 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98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灌溉模式下水稻的节水及减污效应,探寻适合平原河网区的水稻节水灌溉模式。【方法】在浙江平湖灌溉试验站设定常规灌溉、薄露灌溉和适雨灌溉3种模式,测定了灌溉量以及排水和渗漏水样中的TN、TP、NH4^+-N、NO3^--N和COD等。【结果】适雨灌溉灌水量相较于常规灌溉和薄露灌溉分别减少了67.4%和43.4%,节水效果最好;适雨灌溉排水量最少,相较于常规灌溉和薄露灌溉,适雨灌溉TN排放量分别减少了86.9%和90.7%,NH4^+-N排放量减少了96.7%和98.3%,COD排放量减少了61.5%和62.5%,TP和NO3^--N的减排效果不明显。【结论】在本研究条件下,适雨灌溉的节水减污效果更好。

63-69

典型绿洲区长期膜下滴灌棉田残膜分布现状研究

作者:贺怀杰; 王振华; 郑旭荣; 张金珠; 李文昊 单位:石河子大学水利建筑工程学院; 新疆石河子832000; 现代节水灌溉兵团重点实验室; 新疆石河子832000

摘要:【目的】优化管理农田地膜。【方法】于2016年9月在新疆典型绿洲区石河子121团对6块覆膜滴灌棉田(应用膜下滴灌年限分别为5、9、11、13、15和19a)土壤进行取样,研究了样品中的残膜面积和残膜质量。【结果】6块棉田地膜残留密度分别为127.11、215.85、250.63、294.17、327.83和348.83kg/hm^2,残膜密度以每年16.37kg/hm2的趋势递增;残膜主要集中分布在土壤0~15cm土层内,且面积大于30cm^2,随着覆膜年限的增加,逐渐下移到15cm以下土层内,且这部分残膜逐渐碎裂并均匀分布在土壤20~30cm土层。随着覆膜年限的增加,棉田土壤中残膜的数量和密度均呈逐年上升趋势,表层土壤中面积较大的残膜在耕作过程中逐年碎裂并向深层土壤下移且均匀分布;同时随着覆膜年限的增加,在35~40cm深层土壤中面积和质量较小的残膜呈明显增多的趋势。【结论】新疆绿洲区棉田地膜残留远超国家标准限值,应采用厚度大于0.008mm地膜,同时采取措施提高农田地膜回收率。

70-75

基于SEBAL模型的土默特右旗腾发量研究

作者:苏婷婷; 魏占民; 白燕英 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呼和浩特010018

摘要:【目的】评价SEBAL模型在估算内蒙古包头市土默特右旗腾发量时的适用性。【方法】基于2015年作物生育期内的Landsat8遥感影像,建立SEBAL模型,估算腾发量,利用FAOPenman-Monteith公式与水量平衡法估算得到腾发量进行了验证及评价,并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日腾发量的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呈现出“山峰型”变化趋势。SEBAL模型腾发量估算值与水量平衡法估算值相比,相对误差的平均值为6.053%;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得到的日腾发量与水量平衡法估算值相差7.682%,都在10%以内,达到了精度要求,且SEBAL模型估算腾发量的精度高于Penman-Monteith公式。日腾发量与NDVI和地表温度相关性显著,由二者建立了最优的多元逐步回归方程。【结论】在缺乏数据的情况下,利用SEBAL模型可以较为准确地估算出土右旗的腾发量,且NDVI和地表温度对其的影响较大。

76-83

基于SWAT和CLUE-S模型的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排涝模数的影响

作者:李娜; 王修贵; 罗强; 王述海; 柯志刚 单位: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武汉430072; 江西农业大学; 南昌330045; 荆州市水利局; 湖北荆州434020

摘要:【目的】研究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对排涝模数的影响,优化区域排涝管理。【方法】选取湖北四湖流域螺山排区为研究区域,将流域水文模型SWAT和土地利用变化模型CLUE-S联合应用,设置了6种水旱比、5种水面率及5种城市化率的单因素变化(即其他2个因素不发生变化)条件下不同土地利用情景,应用CLUE-S模型模拟生成各情景下的土地利用空间分布图,建立了SWAT模型模拟不同土地利用情景的降雨径流过程,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排涝模数的影响。【结果】在相同的设计暴雨、其他因素维持现状条件下:当水旱比由0增加到1时,排涝模数减小了0.117m^3(/s·km^2);当水面率由0增加到20%时,排涝模数减小了0.111m^3(/s·km^2);当城市化率由0增加到10%时,排涝模数增加了0.104m^3(/s·km^2)。排涝模数随着水旱比和水面率的增大均呈减小趋势,随着城市化率的增大呈增大趋势。在相同设计暴雨、其他因素维持现状条件下:当水旱比由0增加到0.2时,排涝模数只减小了3.06%;当水面率由0增加到10%时,排涝模数减小了14.03%;当城市化率由0增大到10%时,排涝模数增大了16.67%。3种引起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的因素中,排涝模数对水面率和城市化率变化的敏感程度相当,对二者的敏感程度明显大于水旱比。【结论】在未来区域规划中,可以通过增大水旱比、增大水面面积和限制城市扩张来减轻排涝压力,其中适当增大水面面积和限制城市扩张更加有效。

84-92

点源时间序列数据缺失值的估值不确定性分析——以小流域气象和水文数据为例

作者:石锦; 周脚根; 王辉; 甘蕾; 沈健林; 李希; 李裕元; 吴金水 单位:湖南农业大学工学院; 长沙410128;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 长沙410125; 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长沙410081
93-100

基于水生态足迹模型的重庆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分析与评价

作者:张倩; 谢世友 单位: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重庆400715; 西南大学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重庆400715

摘要:【目的】探讨重庆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前景。【方法】运用水生态足迹、万元GDP水生态足迹等模型分析了重庆市2003—2016年水生态足迹、水生态承载力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结果】2003—2016年重庆市水生态足迹除个别年份有微弱下降外,总体呈上升趋势,变化范围为0.7256~1.4072亿hm^2,用水量主要集中在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城乡居民生活污水是影响重庆市水质的主要来源;水生态承载力受降水影响大,变化范围为0.5130~0.8942亿hm2,地区分布不平衡;万元GDP水生态足迹在2011年突升,总体呈下降趋势,水资源利用率在不断提高,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合理,开发利用潜力大。【结论】基于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应加大对重庆市生活污水的处理率,优化产业结构,将发展重心移至第三产业,利用政策辅助,优化地区用水结构。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