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工业安全与环保杂志部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钢集团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办单位:中钢集团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

  • ISSN:1001-425X

  • CN:42-1640/X

工业安全与环保杂志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18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工业安全与环保杂志安全技术及工程
1-4

置障长管内丙烷-空气爆炸过程的流场特性研究

作者:周宁; 王文秀; 张国文; 王志锴; 赵会军; 袁雄军; 黄维秋 单位:常州大学; 江苏省油气储运技术重点实验室; 江苏常州213016

摘要:本文构建了12m×0.125m的大长径比密闭管道的二维模型,运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基于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和预混燃烧模型,对有障碍物条件下丙烷-空气爆炸过程中湍流对火焰的加速机理进行数值模拟研究,重点分析不同阻塞率对流场微观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阻塞率对管道内流场特性的影响十分明显,在一定范围内,阻塞率越大,火焰锋面前后的速度梯度越高,引起的湍流涡旋规模越大,导致火焰阵面的变形程度越严重,使得火焰锋面传播速度以及气体的扩散速度也越快。

5-7

基于AutoPIPE的滑坡对输气管线的破坏研究

作者:耿光伟; 倪玲英; 张鲁飞 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 山东青岛266580

摘要:为探究输气管道在滑坡作用力下的受力特性,本文以福建LNG输气干线漳州段高边坡治理工程项目为背景,利用AutoPIPE软件基于理想弹塑性土体与管的相互作用机制,以分段施加均布荷载等效滑坡下滑推力的方法建立管道模型进行应力、位移分析。相关结果表明:滑坡与非滑坡临界点以及滑坡中间管道截面应力最大易遭受破坏;根据管道所能承受极限滑坡宽度确定添加V-stop(固定支座)的数量不足以对管道起到保护作用;添加V-stop后形成多跨管段,使得管道支撑截面集中应力过大而遭破坏。在实际工程运用中,添加V-stop的数量要多于根据极限滑坡宽度推导的数量。

8-12

非一致随机地震动激励下双洞平行隧道动力响应分析

作者:冯晓九; 李其成; 丁琪; 杨兆; 许桦楠 单位:常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江苏常州213000

摘要:为研究地铁隧道的真实抗震性能,基于常州软土地区场地特征参数,采用随机地震动模型合成随机地震波,应用有限元ABAQUS软件进行了双洞平行隧道非一致随机地震动激励下的动力响应分析。结果表明:非一致随机地震动激励下,双洞平行隧道纵向峰值位移响应呈先减小后增大趋势,且隧道之间相互作用明显,右线内力响应更为剧烈,隧道结构拱底和拱腰易出现应力集中。在实际地铁隧道建设中,应控制隧道净距、加强管片整体刚度等措施以提高非一致地震动激励下的抗剪切能力,确保隧道安全。

13-15

蔗糖粉尘最小点火能实验研究

作者:李明菊; 李晓泉; 丁莉英; 梁乐乐; 王菲 单位:广西大学资源与冶金学院; 南宁530004

摘要:利用1.2L哈特曼管研究广西区蔗糖粉尘的最小点火能,对3个主要影响因素:蔗糖粉尘质量、点火延迟时间和喷粉压力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蔗糖粉尘质量对最小点火能的影响最为明显,随着蔗糖粉尘质量的增加,最小点火能先减小后增大,且在质量为0.5g时,最小点火能最小;点火延迟时间不同,粉尘的分散程度不同,在最均匀的粉尘云状态时点火,即为最佳点火延迟时间,实验测得为90ms;蔗糖粉尘的最小点火能随喷粉压力的增加先减小趋向平稳再明显增加。

16-19

隧道管片吊装施工安全管理与定位技术研究

作者:万文东; 高新闻 单位:上海大学; 上海城建建筑产业化研究中心; 上海200072; 上海大学土木工程系; 上海200444

摘要:研究提出采用基于ZigBee无线网络,运用BIM技术、无线传感器和改进的人员定位等技术,建立隧道管片吊装施工安全管理平台。结合实际工程,通过对管片吊装施工仿真分析,可实现管片吊装区域人员定位,为管理人员提供实时报警、信息查询和三维可视化展示,从而加强管片吊装施工安全控制。

20-23

熵权TOPSIS模型在地下工程岩体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作者:陈雪锋; 陈文涛; 罗建梅; 苗永春 单位: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 北京100083; 北京城市系统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10089; 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 北京100013;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北京100012

摘要:选取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岩体质量指标、岩体变形模量、岩石泊松比、岩石抗剪强度、结构面摩擦因数、地下涌水量和结构面产状作为评价指标,通过计算指标原始数据的信息熵确定各指标权重,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熵权TOPSIS法的地下工程岩体质量模型,并应用于工程实例,研究表明:采用熵权计算权重,能够依靠原始数据本身而不依赖人的主观判断,且计算过程简单;基于熵权TOPSIS法的地下工程岩体质量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均完全一致,能够应用于地下工程岩体质量评价中。

24-26

高压消防栓阀杆改进设计及其有限元分析

作者:刘松; 陈国荣; 杜晓霞; 罗建伟; 李晓亮; 任虹 单位:重庆科技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重庆401331

摘要:针对消防栓阀杆在高水压工作环境下变形大、强度不足、应力分布集中等问题,提出一种高压消防栓的阀杆改进结构。建立消防栓阀杆改进结构的三维实体模型,运用ANSYS对阀杆进行静态强度特征分析,同时对消防水进入及流出消防栓的过程进行流体动力学(CFD)分析,以验证改进型阀杆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分析了改进型阀杆的应力、变形云图以及阀杆的压力分布图,结果表明改进后阀杆的变形程度及阀杆受到的应力情况与改进前相比均有较明显的改善。

27-29

一种用于松软煤层筛管工艺的钻孔轨迹随钻测量系统的研究

作者:曾来 单位: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矿业与环境工程学院; 重庆402260

摘要:为了解决松软煤层筛管下放工艺过程中的钻孔轨迹随钻测量问题,通过对其工艺特性的研究,采用一种新型的偏心随钻测量机构,设计了一种外径20mm,长度692mm的小型探管,实现了不退钻测量并且不影响筛管下放,并在淮南张北矿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套系统现场适应性好、数据准确、不影响筛管的下放、满足现场使用要求。

工业安全与环保杂志安全管理与咨询
30-33

核事故场区应急撤离与救援路径优化

作者:邹树梁; 池晓霞; 刘文君; 李达 单位:核设施应急安全作业技术与装备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湖南衡阳421001; 南华大学核能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 湖南衡阳421001

摘要:核事故场区应急包括场内人员的撤离以及事故救援物资的配送。本文探讨了同时考虑救援与撤离双向车辆的路径优化。以改进后的分时段BPR路阻函数为权重,运用A*算法求解最短路径集。建立以时间最短为目标、路段车辆容量为约束的线性优化模型,求得3条路线的最优路径。分析发现3条路线的最优路径并不全是其单独考虑时的最短路径。因此,考虑车辆之间影响的情况下求解最优路径更符合实际。

34-38

不确定需求下应急物资实物与生产能力混合储备决策分析

作者:王珂; 吴丽瑶 单位:上海大学管理学院; 上海200444

摘要:实物储备与生产能力储备相结合的应急物资混合储备模式是提升应急保障能力、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的一种有效途径和发展方向。通过理论及算例分析给出了不同条件下的最优储备方案,并揭示了紧急采购价格、生产能力补贴、库存成本及保障能力约束等因素对最优储备方案的影响及其管理启示。

39-41

基于多主体合作的突发水灾害应急管理评估方法研究

作者:褚钰 单位:河南工程学院; 郑州451191

摘要:基于多主体合作的应急管理是提高突发水灾害应急管理效率的有效措施。本文从突发水灾害应急管理主体的特征出发,以各参与主体的利益为逻辑起点,综合考虑各主体“自利性”及“利他性”,对各主体的应急管理行为进行评估分析,并从合作效率的角度,构建了基于多主体合作的突发水灾害应急管理评估模型,为应急管理方案进行效果评估提供方法途径。

42-45

基于SMART原则和SEM模型的煤矿安全培训课程设置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作者:董再田; 王超勇; 张文力; 冯建 单位:运城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运城044000; 中国矿业大学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江苏徐州221008

摘要:以煤矿安全培训课程构成的基本要素为基础,综合运用SMART原则和戴明循环理论确定了煤矿安全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师资、培训资料、培训效果等5个评价层面,筛选15个煤矿安全培训课程设置评价指标。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SEM),对15个指标进行综合优化和排序,评价煤矿安全课程设置的合理性。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评价煤矿安全培训课程设置水平,发现培训课程设置及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为优化课程体系、准确提升培训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46-49

热防护服降温效果评价指标与方法研究进展

作者:张英; 胡琴; 李紫含; 陈先锋; 牛奕 单位: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武汉430070; 香港理工大学建筑环境学院; 香港999077

摘要:热防护服对作业人员有隔热降温作用,可使其免受热应激反应影响。为考察防护服降温效果的有效性与稳定性,需对其进行安全评价。基于物理、生理、心理三大方向,概述了国内外热防护服降温效果的评价指标和方法,对各种评价方法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提出热防护服降温效果的评价可以从人体热反应机理研究、建立科学的综合评价体系两方面展开。

工业安全与环保杂志环境管理与咨询
50-55

基于DPSIR的矿业城市生态安全多层次模糊综合云评价

作者:黄冉冉; 陈勇; 唐荣彬; 苗作华; 曾向阳 单位:武汉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武汉430081; 冶金矿产资源高效利用与造块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武汉430081

摘要:基于驱动力(D)-压力(P)-状态(S)-影响(I)-响应(R)模式构建矿业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针对评价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引用云模型表征重要性标度、评语集和隶属度函数,建立多层次模糊综合云评价模型,体现评价过程中模糊性和随机性的统一,并应用于湖北省大冶市城市生态安全评价,结果表明,大冶市生态系统整体处于“较安全”等级,但还地桥和金山店2个区域处于“不安全”等级,金湖、大箕铺、陈贵、金山街道与东岳街道等5个区域处于“较不安全”等级,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符合。

56-60

沙蒿胶-微藻联合固沙效果的试验研究

作者:李玉领; 唐东山; 李向阳; 李敦海; 刘凯旋; 陈萌萌 单位:南华大学环境保护与安全工程学院; 湖南衡阳421001; 南华大学放射性三废处理与处置重点实验室; 湖南衡阳421001;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武汉430072

摘要:单一形式的固沙措施已经不能满足防风治沙的需要,寻找经济高效的方式势在必行。为了探究沙蒿胶-微藻的联合固沙效果,采用不同质量浓度(以叶绿素a含量表示,设定10,20,30mg/L)的具鞘微鞘藻(Microcoleus vaginatus Gom.)和爪哇伪枝藻(Scytonema javanicum)41的混合溶液与不同质量分数(0.05%,0.10%,0.20%)的沙蒿胶溶液按照一定的体积比(100,91,73,37,19,010)先后均匀喷洒于沙盘表面,待生物结皮(或固结层)形成后,运用自行设计的试验装置,对固沙试样的抗风蚀能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沙蒿胶喷洒于沙样表面形成的固结层可为微藻生物结皮的形成提供一个固定的生境;(2)沙漠喷洒最适宜组合为沙蒿胶质量分数为0.10%、微藻质量浓度为20mg/L、混合溶液体积比为73;(3)随着沙蒿胶质量分数的增大,起动风速呈现增大的趋势,20m/s的风蚀率明显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