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电子工程师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30 10:38:02

电子工程师论文

电子工程师论文范文1

关键字:电工电子技术;教学方法;教学质量;实践性;专业基础课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5(C)-0000-00

一、引言

电工电子技术是理工科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系统性、实践性较强、内容多而复杂的课程。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掌握电工电子技术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电工电子技术的实际应用和我国电工电子发展的情况。该课程在理工科教学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学生以后学习专业课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也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以及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随着现代化的发展,社会对电工电子技术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本文对电工电子的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探索。

二、教学方法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一门承上启下的理论专业基础课,掌握这门课程显得尤为重要。但由于该课程涉及到的理论知识、公式较多、内容又比较抽象难懂,学生实践少。所以学生学起来很费力费时,导致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因此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1、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老师在课前必须备课充足,多找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知道上课学习的知识都是与平时生活息息相关,分不开的。比如:在电工方面,老师通过家里节能灯电路的连接进行举例进入课堂。还有遇到课本里面难以理解的一些知识,学生可以通过课堂实际运用来掌握。在电子技术方面,讲到P型半导体中以什么来导电?学生就不能理解空穴这个概念。老师可以通过举例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比如:教室最前面有一个空位置,让同学们逐个向前移动,空位置就到最后面了,空穴就是这个道理。

学生的兴趣都是来源于具体情景,课堂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阵地。老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提出有启发性的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去寻找答案。然后在课堂上老师把问题情境化,解决问题作为课堂上教学的重难点来教学。这样课后学生就会积极主动的去学习,积极思考,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还有老师在讲到比较抽象的问题时,可以通过运用语言的技巧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2、设计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不断的设计问题来刺激学生的兴奋点,使学生从一种兴奋状态到达另一种兴奋状态,让他们的求知欲在不停的思考中得到满足,人的体力和精力就比较充沛,思维能力也就比较灵活。因此老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的给学生提出问题,在教学内容中给学生设置悬念,这样就会是学生的注意力、思维力都凝聚在一起,让学生的智力活动达到最佳的状态。因此在课堂教学上老师可以提出实行自主学习、自定目标、自我解决、自我评价等方法。

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教育家曾说过:“没有感情的教育不会成为成功的教育;没有情感的课堂不是成功的课堂。”所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营造和谐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因素。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是教师和学生平等交流的前提,是促进师生关系和谐的关键。教师和学生之间既可以做朋友又可以做师长,经常要对学生嘘寒问暖,要善于听取学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敢于接受学生的批评,要让学生愿意和老师在一起交流。这样老师就可以更多地去了解学生的想法和学习情况,让老师真正做到教导的作用。

4、注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电工电子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目前大部分电工电子技术的课程都存在理论知识过多,公式太多,而学生的实践机会较少的现象,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很难理解。比如:在电子技术的组合逻辑电路编码器分析时,在黑板上讲解时学生很难理解,教师就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比较形象、多样、新颖、直观的特点,这样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教学方法,一方面教师可以自己动手制作多媒体课件,以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进行网上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学校的实验室教学资源,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动手能力。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课内教学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授课,然后在机房进行电路的仿真,最后安排在实验室进行动手能力的操作;实验结束后当学生看到自己的电路能正常运行时,这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倍增。多鼓励学生参加竞赛锻炼学生职业技能;在考核体系中,增加技能测试考核,并将项目操作考核所占比例加大,重在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

5、课堂互动教学策略

教师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在课堂上与学生的互动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让学生了解每一节课的目标以及内容,教师就要相应的准备与每一节课对应的问题,老师用问题来引导学生去学习,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提出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对主动回答问题的学生给予表扬。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到黑板上来做题目,给做对的同学相应的加分奖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时刻注意处处为人师表。教师在课前一定要充分备课,严格执教,体现教师的认真负责的精神;教学内容一定要体现理论联系实际;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起到引导的作用,使问题不断明朗化。

三、总结

结合《电工电子技术》这门课程,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本文对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和研究,提出了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方法;总之在教学过程学生能够自己探索和研究出来的,那教师就不要去提示,尽可能的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和一些活动的空间,让学生更多的去表现自己。

参考文献:

[1]王芝兰《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学习方法分析[J].新疆职业技术教育,2008,

[2]廖江.浅谈电工技术教学改革[J].应用技术,2009,(23):113-115

[3]马荣生.浅谈电工电子的学习方法[M].河北农业科技,2008-16

电子工程师论文范文2

关键词: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卓越工程师” 培养方法

1.引言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其目标是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同时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天津工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于1998年设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并于1999年开始招生,自开设以来学校非常重视该专业的建设,十几年来,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电子信息行业急需的人才。2012年6月,经市级专家组对本校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方案进行论证后,该专业被入选校级“卓越工程师”试点培育计划。

2.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的特色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的学生应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具备信号检测、信号传输、信息处理、电子系统工程等专业理论知识及检测与仪表、自动控制、计算机应用技术等较宽广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和基本技能,最终具备“基础实、口径宽、能力强、素质高”卓越工程创新人才能力。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旨在为国家电子信息行业培养造就一批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强、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优秀工程师,因此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应加强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建立模块化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和运行机制,同时建立可持续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因此学院按照“综合化、科学性、系统性、先进性”的原则对电子信息工程的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整体优化,要求突出专业定位与特色,形成以“信息流”——信息获取、传输、处理、控制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最终通过电子信息系统设计类型课程对所学专业知识的模块整合,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图如下图所示。在教学体系中的每一个模块都由与专业知识紧密相关的课程组成,在理论教学结束后,还有相应的实践环节进行支撑,加深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解。每门课程都有相应的专业教师课程组负责,同时邀请电子信息类相关企业参与讨论制定教学方案与内容,包括课程的设置、课程内容的取舍衔接与整合,将企业对所需人才的工程实践能力的要求落实到具体的课程体系及教学环节中,通过校企合作与工程教育完成人才培养。其中本专业课程体系中“EDA原理及应用”、“自动控制原理”、“虚拟仪器技术”、“微机控制技术”、“嵌入式系统”等课程是本专业的重点建设课程。

3.课程教学与教师科研相互结合的教学方式

电子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要求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须与相关企业更紧密结合,尤其是近几年来,国家所推广的“战略性新型产业”相关专业中,电子信息工程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相关方向,只有紧跟最新的工程技术发展,培养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卓越工程师”人才,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同时高校是科研创新的重要基地,因此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中应采用新的教学理念:将实际工程项目引入课程教学中,以工程项目驱动教学,将课堂教学与实验室教学紧密结合,形成“在实践中学习”的教学模式,同时将教师科研课题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由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内实践环节或课外科技活动中完成教师所承担的实际项目,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

4.结语

与国内著名高校相比,我校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历史相对较短,专业培养特色不突出;因此还需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对教学模式进行不断的改革与创新。由我系教师申报的天津市教育教学改革课题“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已获得立项资助。凭着“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的契机,同时借鉴国内外著名高校的办学经验,结合“十二五”发展规划,充分利用现有师资条件,从课程体系改革入手,坚持加强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校企联合实践基地建设等,为社会培养一批能应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的高级电子信息工程创新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夏定元.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探讨[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2.22(4):84-86.

电子工程师论文范文3

【关键词】技校模拟电子技术实习教学实践与创新

1.引言

地方技校是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定位与教学实践对于模拟电子技术实习的培养具有基础性作用。而模拟电子技术实习的存在形式则是很高水准的,模拟电子技术人才的培养需要高水准的教师队伍,而目前模拟电子技术专业师资大都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很难摆脱坐而论道的旧框。

2.技校模拟电子技术实习的教学实践存在问题

2.1理论与实践教学相脱节

模拟电子技术专业是一个应用性极强的专业,但教师在课堂上对知识的讲授大多是照本宣科,他们不了解模拟电子技术学的前沿知识,更不能通过自己的实践经历让学生学到应用型的知识,这极大的影响了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只是生搬硬套,只讲理论,没有与理论学习相配套的完整的实践,讲解内容枯燥乏味,应用性不强,这也极大的影响了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比如我们第三学期的课程模拟电子技术实习学,模拟电子技术实习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就是通过系统的模拟电子技术实习理论和实务的学习,让我们能掌握模拟电子技术实习的基本原理和实务,然而教学中这门课程并没有设置公关实习环节,因而做不到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2.2师资力量薄弱

技校教师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就我们学校情况看来,师资队伍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实践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与动手能力结构分布不合理。职业教育的实践具有灵活性和系统性,大多数模拟电子技术专业教师没有受过正式和系统的专业培训。二是实践教师缺少培训机会。在平时实践教学中不了解行业发展中出现的新的技能,知识难以更新、技能难以提高。三是培养“双师型”教师缺乏有效措施。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是既具有理论知识又具有实践能力,并具有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实践的能力的人员。同时,本专业的双师型专业教师只有3、4个,且专业教师大多没有经过系统扎实的模拟电子技术学理论的学习,也没有任何模拟电子技术职业的从业经历。

3.技校模拟电子技术实习的教学实践与创新对策

3.1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研究确定本课程在培养目标中的地位,建立与邻近课程的联系;建立本课程知识模块和实践技能板块;构建理论与实际的关系、知识和技能的关系;根据市场需求设计多样化的学生作业。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让学生实践教师的讲课内容,如问题讨论、案例分析、情景重现等。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使传统的教师讲课学生听课模式变成教师与学生探讨的模式。让学生参与实践讲课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敢说、敢做、思维跳跃等能力,模拟电子技术专业学生必须具备语言表达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比如在模拟电子技术公关与礼仪这门课中,在前期的理论学习时,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教师在讲案例时,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最后推荐一人出来做总结发言,在总结发言过程中,教师与其他组同学可对内容进行讨论,整合成最科学合理的答案。

电子工程师论文范文4

[关键词]CDIO 模拟电子技术 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于军(1973- ),男,吉林梨树人,吉林化工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单片机技术。(吉林 吉林 132022)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2年吉林省教育厅高等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电子电气基础课程群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和2011年吉林化工学院高等教育教学研究重点课题“构建电工电子分层次开放式实验教学平台,培养‘三实二创’现代工程师” (课题编号:JY2011A14)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8-0129-02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主要目标是面向工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近年来,课程组对模拟电子技术课程采用CDIO工程教育模式,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施过程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与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效和一些有益的成果,对其他课程起到了示范的作用。

一、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特点

模拟电子技术是高等学校工科电气、电子信息类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程,具有自身的体系和很强的工程性与实践性。课程通过对常用电子器件、模拟电子电路及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学习,使学生获得模拟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深入学习电子技术及其在专业中的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涉及的内容多,理论性强,具有基础性、应用性和先进性。学生在学习时感到困难,出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分离,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学生学完课程后,知识不知如何应用,造成学习效果差、学习积极性低等现象。课程教学亟待深化改革,探索实践。

二、CDIO工程教育模式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自2005年引入中国以来,短短几年对中国工程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运行(Operate),以产品项目研发到产品项目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建立一体化的相互支撑和有机结合的课程体系,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方式学习工程项目的理论、技术与经验,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可持续发展能力。《CDIO教学大纲》和《CDIO标准》是实施CDIO工程教育模式两个最重要的指导性文件。《CDIO教学大纲》在“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上提出了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总目标:一是深入强调工程教育以技术知识与学科基础为根基;二是培养学生具备能够引领新产品、新流程和新系统的开发与运行的能力;三是培养学生能够理解科学与技术发展对社会的重要性、战略性以及对社会的影响。《CDIO标准》在“如何培养人”方面采用建构主义教育理论,通过CDIO的12条标准指引工程教育改革的实施方法,主要包含的内容有:工程背景(标准1)、课程发展(标准2、3、4)、设计实现经验和工作平台(标准5、6)、教学和学习方法(标准7、8)、高水平导师队伍建设(标准9、10)、评估(标准11、12)。CDIO工程教育模式与很多工程教育改革相比,是一个国际性较全面的、系统的工程教育改革模式。模拟电子技术是电气、电子信息类专业主要的基础课程,是学生必修的主干课程,是学生后续课程的基础,在培养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创新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针对课程的特点及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CDIO工程教育模式下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对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工程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CDIO模式的教学内容

随着电子技术新器件、新技术、新方法的发展和实验设备的更新、换代,现有的模拟电子技术教学内容已不能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求,主要表现在:第一,注重理论分析,忽略工程性和实践性;第二,传统的教学内容陈旧,滞后于新器件、新技术的发展。此外,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特点是学时少,内容覆盖面广,基本概念抽象,电路形式多样且难懂等。学生在学完后,普遍反映入门难,知识得不到应用,造成学习效果差、学习积极性不高等现象。为此,对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确定了以模拟电子技术的CDIO工程项目为教学内容,具体见130页表。

CDIO工程项目重在强调器件外部特性,淡化器件内部工作原理,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工程性,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教给学生向以学生为中心学会学习转变,在讲授知识点时实施以工程项目为内容的教学模式。在实践环节中实施多层次、立体化教学模式;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CDIO工程项目使学生在基础知识的理解、工程思维、工程实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意识等方面有了显著提高。

四、CDIO模式的课程体系

CDIO工程教育模式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工程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为主线,夯实基础,拓宽专业,重视实践,培养能力,鼓励创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课内讲授与课外辅导相结合,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以相应配套政策制度为保障,努力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卓越工程师人才,构建了多层次、多样化的课程体系,见下图。CDIO模式课程体系的优点是:采用分层次、多样化授课方式,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以自学为主;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内讲授与课外辅导的有机结合;解决了共性教育和个性教育之间的矛盾;注重专业学习与素质教育、学习能力与创新思维培养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逐步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

五、CDIO模式的教学方法

模拟电子技术授课在CDIO工程教育模式框架内进行,需将CDIO工程教育理念灵活地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授课教师首先提出工程项目引导学生思考、研讨,倡导“做中学”的教学方法,增加工程实践动手机会,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模拟电子技术教育要跟上时展的步伐。为了使CDIO工程教育授课形式统一,教学行为规范,课程组教师课前要进行研讨,总结经验,找出重点和难点。在教学过程中,融入CDIO工程教育模式,以学生动手为主、教师辅导为辅的方式进行。

六、CDIO模式的教学手段

1.利用多媒体技术,使传统板书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具有理论性强、数学推导多、电路图示多、实践性强、分析和设计手段新等特点。课程组教师自己动手制作电子教案,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进行课程教学,课堂教学内容形象、直观、生动、活泼,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效率。在课堂教学中传统板书和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

2.利用仿真技术,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受实验设备、器材的限制,实践教学无法在课堂上正常进行,造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Multisim10是一个优秀的电子技术训练工具,是能够代替电子实验室中多种传统仪器的虚拟电子实验室。任课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一边讲解理论内容,一边通过Multisim10软件仿真向学生仿真电路功能,既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又解决了实验条件不足的困难。利用仿真软件构建虚拟实验环境,有利于学生掌握模拟电子技术电路设计和分析的方法技术,是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

3.利用网络技术,使课内教学与课外辅导相结合。在信息化、网络化社会的背景下,课程组教师采取研制开发和引进相结合的办法,建立基于校园网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内容包括课程信息、学习指导、电子教案、例题精解、练习思考、测试园地、教学讨论区、资料下载等丰富完整的教学资源。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为课程组教师组织网上教学和讨论、课外辅导和答疑提供了快速、便捷的手段,为开展教学研究、课程改革提供了平台。在CDIO工程教育模式框架内进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课程组教师要力图做到将网络教学平台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使课内教学与课外辅导有机结合,相互补充。

七、CDIO模式的实施过程

CDIO工程教育模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有效解决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的问题,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体现了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求知欲望,提高学习效率。教学过程为:项目要求―实物演示―分析任务―任务设计―任务实施―发现问题―完成项目/理论分析―评估总结。

实践证明,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采用的CDIO工程教育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CDIO工程教育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个人专业能力和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为学生今后开展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将成为培养卓越工程师人才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华成英,童诗白.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2).

[3]王革思,赵旦峰,张朝柱,等.《模拟电子技术》实验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2(5).

[4]顾佩华,包能胜,康全礼,等.CDIO在中国(上)[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3).

[5]高雪梅,孙子文,纪志成.CDIO方法与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J].江苏高教,2008(5).

[6]唐静.“核心项目驱动”在模拟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辽宁高职学报,2009(10).

电子工程师论文范文5

[关键词]专业教育 电子信息工程 职业影响 大学生

[作者简介]李磊(1981- ),男,江苏连云港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电子信息工程类专业教学管理。(江苏 南京 210044)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7-0139-01

长期以来,高校的本科教育将培育研究型、学术型的人才作为主要目标。近年来,在“设计性”“综合性”的口号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教学对实践环节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然而,盲目地增加实验课程的设置,也给教育带来了新的问题。在推进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育的过程中,面临着新的形势和问题。如何推进电子信息工程教育,改革与电子信息技术发展不相适应的方面是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新的问题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职场上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缺乏职业发展的潜力。

一、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育面临的问题

1.教材内容宽泛,不能适应当代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状况。当前,课程设置获得了重要的改进,模拟电子技术的主要内容更新为晶体管和集成基本单元电路;数字电子技术的主要内容也以各种逻辑门电路、集成器件的功能及其应用为主。然而,其课程比较宽泛,理论深度不够,理论与IT产业的发展情况不相适应,使得学生感觉知识掌握宽泛,对工程实践有些不知所措。另外,当今电子信息技术也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教材更新也不能跟上信息技术发展的速度。

2.实践环节难以发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作用。长期以来,实验课程在课程设置上比较少,依附于理论课而存在,课程内容多为验证性实验,不能体现工程设计中的原理和方法,更不能体现现代电子技术的趋势。然而,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许多高校意识到“设计性”和“综合性”的重要性,纷纷将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发挥到空前水平,但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实践教学的名目种类繁多:创新性实验、延续性实验、设计性实验、课程设计以及校级、地区级、部级的电子竞赛等,不一而足。当前高校从“重理论、轻实践”的极端转向“重实践、轻理论”的另一个极端。课程设计、实验课以及毕业实习等环节没有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学生解决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能力、创新水平在缺乏理论基础的前提下,并没有得以提高。

3.教师的适应性不足。在信息化的浪潮之下,电子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更新之快令人感到振奋、茫然。教师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也难以适应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教学活动。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对新技术的理解、掌握有待加强,其知识更新的速度慢。年轻教师虽然对前沿理论了解较多,接受新知识、新技术速度快,但是比较缺乏系统设计的实践。一般的教师都是毕业之后直接任教,并没有参与过产品、系统的研发、设计,对实际问题的处理缺乏经验。

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在职业市场的现状

作为一个新兴的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合格的人才,然而适应市场需求的总体状况并不尽如人意。现阶段,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并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暴露出许多问题。(1)创新能力不足。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创新对电子信息工程产生着日益重要的影响。工程的创意和工程人员的创新精神是显示工程水平及其竞争力的重要依据。在资源既定的前提下,创新是工程取得优势地位的关键因素。然而,目前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的实际工作中,存在着创新能力不足的缺陷。(2)综合素质较低。在传统的认知下,教育界和社会大众认为电子信息工程人才是具备专业技术水平的人。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对电子信息工程人才的需求已经突破了这一范畴,更加强调其品格、文化和社会交往方面的综合能力。根据调查,有近1/3的被调查者认为需要加强信息工程人才的综合素质,可见目前我国电子信息工程人才的综合素质是有待提高的。(3)实践能力和水平不高。工程的实践性是其主要特征,然而,由于教育现状的制约,电子信息工程人才的实践能力较弱,理论水平高于实践能力。这对社会工程实践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束缚。(4)专业技术不强。电子信息专业技术是电子信息从业人员的生存之本,然而在从业的过程中,许多工程人员并不具备良好的动手能力,电子信息技术能力不强,在工程实践中的其他综合素质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

三、推进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育的主要措施

1.改善课程建设。新世纪我国电子信息工程人才必须具备坚实的电子技术、数理和计算机应用的基础技术,掌握最新的电子信息技术和计算机及其处理技术。改革课程设置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材选编、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控制等领域,以电子信息工程的核心课程电子电路、信息系统控制、电磁场合计算机为依据,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层次人才。首先,建设特色课程体系,优化学科理论体系,培养学生基础理论的掌握。注重在专业上保持特色,如同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有的倾向于气象特色例如气象电子,有的具有广电特征。通过特色专业的培养,使学生掌握良好的工程实际开发能力。其次,根据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特点,其课程体系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综合毕业设计等层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扩展电子信息工程教育的内涵和外延。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不能仅仅将电子信息工程人员作为单纯的技术性人员对待,要充分认识工程实践的系统性、人文性和整体性特征,将人的因素看作工程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认为,推进电子信息工程的专业教育,要将其内容做出区分,划分为人文社科教育和自然科学教育,注重培养人才的价值理性和知识理性。当前,工程实践的复杂性和社会性特征日趋明显,所以不仅要培养大学生的工程基础理论,还要培养其多学科的综合知识整合能力。在技术成为社会的基础手段的前提下,综合知识与技术性相结合就是教育的必然,只有这样才能更加符合社会信息化、工业信息化的趋势。

3.合理关注学生实践环节,改进毕业设计方式。当前,对学生实践环节的关注已经提升至空前的高度。重视学生的实践课程,改善学生实践环节的薄弱,提高其动手能力,这是教育改进的基本手段。然而,由于对实践课程的尤其重视,导致教育教学走进了另一个极端。近年来,实践课程的种类名目繁多,从校内竞赛以及各种层级的竞赛,到各种实验设计;从综合型课程到毕业设计,数不胜数。关键的理论教学却又被轻视,许多实验性课程并不能真正满足广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实践课程应该以学生为导向,在打好理论基础的前提下,多做验证性实验,应该根据学生的水平来设计实践课程。

毕业设计是大学生的必修环节。一直以来,毕业设计的制作仅仅给予三个月时间,这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在日常实践课程中,不少学生利用“Matlab”做设计,甚至在毕业设计中也贪图省事。在这方面,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显得尤为重要,应改变这种不良的作风。推进电子信息工程教育,要从学生的学习抓起,可以鼓励高年级学生到企业做设计开发,在教师的指导下将日常的学习、实践同毕业设计相结合,切实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4.建设专业导师制度。在本科设置专业导师,早在21世纪初我国就有高校做出了尝试,比较突出的有梧州学院等高校,并且也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和社会效果。专业导师制是以骨干教师为带头人,针对本科生自身特点和学习能力,给予个性化指导的一种教育管理模式。近年来,专业导师制不仅根据学生的个人学习能力、水平,实施因材施教,而且把科研与课堂教学以及实践课程结合,引导学生增加社会人文涵养,强调通过政治、经济、哲学、文化等多学科促进工程设计的实践教学。全面学习的观念和终身学习的观念成为专业导师制的重要内涵。本文认为,专业导师制更应该发挥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坚实的专业技术基础,建立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结构,教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态度,将人的价值理性因素发挥到工程设计的实践,培养出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的高层次、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丽.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3(3).

[2]王欣,田雨波,李锋,等.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初探[J].武汉大学学报,2012(10).

[3]夏哲雷,肖丙刚,王秀敏,等.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2(6).

电子工程师论文范文6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中职;电工电子;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6-006-01

所谓的理实一体化即为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方法。其通过教学任务以及教学目标的科学设定,再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主导作用,使得师生共同完成学习教学实践操作,进而有效推动了课堂教学以及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能够营造出轻松、活跃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1]。在实际教学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交替出现的,二者之间并未存在先后顺序。其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都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提高其专业素养。理论一体化教学的终极教学目标即为能够有效提升职业教育教学水平及教学质量,进而促进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其本质即为实现“教、做、学一体化”以及“实践与理论的一体化”。

一、中职电工光电子专业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必要性

作为电类专业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在中职电工电子专业课程教学中会涉及到许多的内容,其中包括数字电子电路以及模拟电路等。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即为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解专业知识,学生被动地听讲,但是却忽略了实践操作,这样一来学生就无法很好地进行质疑及思考,因此,在其学习的过程中就无法有效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与主体作用,进而影响了其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影响了学生对本专业知识的掌握。因此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采取更加科学有效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此方法能使得学生在电工电子课程的学习中,不但能很好地掌握理论知识,能将所学的理论识很好地运用在实践操作中,并且在实践中可以有效巩固所学知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其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进而为其今后从事电工电子专业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中职电工电子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策略

1、加强教材的优化与改革

理实一体化教学是一种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的教学法模式。目前,我国一直采用的是全国统一编写的教材,这样就难以根据地区差异的具体情况,编写出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教材,无法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无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为其传授相关的知识,因此要必须对教材进行优化与改革,各中职指院校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状况,安排具有较强能力的教师组建教研组,再提倡当地比较优秀的教师参与到本地的校本教材编写工作中,这样能够有效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编写出更加符合当地情况的教材,从而有效发挥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优势,提高中职电工电子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

2、实现教学与就业的有机融合

为了可以充分满足社会以及企业发展的需求,中职电工电子课程就要加强改革与创新。为了使得学生能够充分胜任今后的工作,在中职电子电工教学课程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加强对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而且要加强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以及职业技能技术的培养,要充分遵循“教、学、做”三合一的原则。根据课程的具体要求与教学大纲,以就业作为根本目标,合理地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与优化,从而使得学生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而且要加强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培与训。使其掌握更多的专业技巧,进而能充分满足今后的就业需求。而且在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传授岗位实际经验,而且要充分注意对学生开展启发式教学。为其提供更多在企业实践与学习的机会,进而熟练生产一线的操作过程。在充分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能掌握实践技巧,有效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3、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为了能够更好地在中职电工电子专业教学中合理地应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必须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要培养出更多双师型的教师。以往教师只是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这是远远不够的。当前不仅需要教师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教育与培养学生,使得学生真正地学好电子电工课程。学校要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为教师培养更多的教育培训机会,使其参与到企业内部进行训练。从而掌握更多的专业技术技能,掌握更新更先进的专业知识,并且实现技术与知识的统一结合。此外,学校也可以聘请一些专业的技术工作人员入校对教师与学生进行专业指导。

4、优化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在中职电工电子理实一体化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大纲合理地应用多种教学方法,从而有效改善教学质量。在理论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应用现场参观法以及实体模型教学法等,使得学生能够充分了解电子电工专业知识,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讲解“三相异步电动机”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理实一体化教室中配备的实物以及多媒体设备开展教学,还要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播放电动机的基本结构以及工作原理,从而使得学生能够通过生动形象的动画以视频等更多地了解本专业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率。在实习操作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电路设计,例如收音机开关组装等,以此来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其动手操作能力。

总之,在中职电工电子专业教学中合理地运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不但能够有效提高中职电工电子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实用型的电子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电子工程师论文范文7

关键词:电子电工 专业课堂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b)-0000-00

引言:

职业技术教育特色是学校发展的重要方针,对于电子工程而言,当务之急需要深化的促进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学科,其对于带动生产、研究、学习等各方面工作都有着深远的意义,更是效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最佳专业。作为一门实践性和理论性都具备相当比重的专业性学科,要想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就要从转变教学观念,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强化师资教学能力等多方面切入,对于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得电子电工专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进行潜心的研究,根据现代社会上对于本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进行针对性的培养,根据需要有目的性的进行教学,这已经成为了目前电子电工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1 完成思想观念和理念的更新

这对于专业的教师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反面的能力带来了全面的挑战。要做到以学生为根本,全面发展为目的,全面强化学生在课堂上的作用。把理论作为基础,强化技能作为手段,东走能力作为重点培养方向,从而全面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其次,要加强对于电子工程学科的重视程度,潜心进行研究,每个教师在研究的过程中都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注意在过程中经验的积累,不断强化自身对于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的领悟能力。一方面要做好借鉴不同学科间先进的学习方法,另一方面要开始重视全新教育体系的研究和学习。通过包括学术研讨、观摩示范课、开设公开课、听取学生的反馈评教意见等多方面的手段,将自身的教学能力进一步提升。除此之外,要对于先进教学方法有全新而深刻的理解,当前比较常见的方法,一种是分层、分模块进行教学,这种方法的有点在于简单实用,目标明确,减少了施教和学习的难度,有利于学生对于各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也方面老师对于学习时间和进度上的拿捏,更加能便于提高学生对基本功训练的熟练程度。从进行个体多方面比较的角度存进教学水平提升。另一种则是以练带教,强化技能的训练程度,加强联系以巩固每一个知识点,以试验、实践、实习为基本手段,拓展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内容,突出目的性。最后就是试行不同形式的考核评价机制。在专业理论课和实验、实习课的教学中,分别试行应知应会和熟练掌握两类评价机制,这样有利于考核不同层次的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从而避免基础良莠不齐,授课内容却保持一致的尴尬局面出现。

2 做好课堂教学结构的改革

课堂是传递专业理论知识的最好环境,但也容易进入重视课堂理论知识,轻视实践能力培养的误区。如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关乎到电子电工专业没来的发展。基本理论和知识的传授要全面、细化、使得学生便于理解和接受,与此同时应该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效的集合,最大程度上拓展受教者的实践力和想象力,通过开展电子小制作、家电兴趣小组、日常小发明等与专业知识息息相关的活动内容,将学习知识的氛围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上,更要拓展到课堂外和生活中,这对于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从见血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出发,也应该在以理论为指导中心的基础上,加强对于实践检验的重视。若想在这方面达成预期目标,首先要将各阶段的电工试验保质保量的完成,提升试验的实际效益,实验过程中加强试验的操作性,认真完成每一个步骤,认真完成试验报告,做好后期资料的分析和整理工作,如果在过程中出现了故障或者阻碍,要认真进行原因分析和经验总结,在加强学生分析和解决能力的基础上,也能深化学生对于电子电工专业实践方面的理解。再加上网络资源的开放化,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的资源共享,使得教学的不论在宽度还是深度方面有得到拓展,使得学生不仅在课堂上拥有更多学习内容,也为自主学习拓展了平台和空间。

3 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

以人为本是目前很多教育领域的基本原则,要想使得电子电工专业课堂教学改革得到质的飞跃,只在硬件设施上下功夫只能是事倍功半,而加强对于师资力量的培养,引进具备专业能力的教师,才能保证课程任务理论与实际一体化。在教师的入职选择方面,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是基础,还应该具备相当的实践能力,更要有拓展学生想象力,将理论与教材分析进行融合。在教学重点内容选取方面应该着重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以反映自身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逐步完成理论与实践,基础与拓展,教学与反思等方面有机的结合。与此同时在学校任教期间,教师应该注意提升自己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简易到和电子电工专业密切相关的企业进行挂职,一方面可以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日后学生人才的输送。另外在师资队伍的建设过程中,还应该积极的展开培训,邀请企业中的高精尖技术人才以及特殊技能人才到学校做实习导师工作,从更加专业,更加具有实践性的角度出发,开展对老师的技能辅导工作,从侧面协助实践理论一体化的建设。这些在企业经过多年打磨的技术人员,能够把多年的经验、操作技能甚至一些全新领域的技术带到学校中,与本就重视课本和理论工作的教师行业形成完美的互补,起到相互促进、相互了解、共同进步的目的。

4 总结

除了以上三点主要内容外,对于提升电子电工课堂教学而言,还有很多值得探究的方面。比如改善教学的集体方法,提倡在教师的指导下,施行研究性的学习工作,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和自主探讨的能力。在学习中创建兴趣学习小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端正学习的态度,以练促教、强化技能方面限的训练,培养严谨的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还要着手改善实训的环境,将实习车间的建设发展到位,对于多媒体和网络教学而言,加快硬件设备的更新速度。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地方经济及自身实际情况,确定电子技术应用人才的培养目标。如此坚持下去,电子电工专业必将得到蓬勃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春生.职教课程改革目标取向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

电子工程师论文范文8

关键词:高职教育 《电工电子》课程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3(c)-0185-02

1 目前高职院校里《电工电子》课程的教学现状

各大高校中多数均采用以课堂教师讲解、学生阅读教材的接受型教学模式,其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主要依据教材进行教学活动,教材中的知识中心即为本课程的知识中心。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在教学活动中,具有知识的权威性,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和关键,而学生只能在知识的接受过程中从属于教师。很少有高校在《电工电子》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运用反转课堂或者慕课的形式进行教学。

第二,多数高职院校里的《电工电子》课程在授课过程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环节相脱钩,而且不能与常用的电子技术软件相结合。其授课方式一般都采用集中制大班授课,较少有高校会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基础,这些做法造成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

第三,大多数高校里的教学条件和实验设备相对封闭、简单,一本教材、一块黑板或者一个幻灯片就能让教师轻松地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并且在最后的考核过程中,考试成绩依然作为教学考核的主要依据。这样的考试结果也只能单一地考察学生的记忆力和他们应对考试的能力,根本不能体现出其对知识的真实接受能力。

从以上教学现状可以看出,大多数高职院校里的《电工电子》课程,都在教学方式上存在着重视理论而轻视思考、重视考试结果而轻视实验过程、重视记忆而轻视操作运用等不良现象,这些做法都不符合在学习过程中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也无法适应当前提出的素质教育的需要。

2 如何提高《电工电子》课程教学质量

要想提高《电工电子》课程的教学质量,我们在实践教学中要从教学大纲的制定、教学内容制定、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机制建设、教学管理等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在课程建设上,要把编写本课程的实训大纲放在重要的位置。在实训指导书的选择、实训硬件设施条件的建设、实训项目任务的设定这三方面,不但要在数量上符合实践教学的要求,同时还要满足高质量的要求,科学合理地制定教学和实训大纲,更好地指导本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制定的教学大纲不但要突出重点和难点,还要根据学科的最新技术发展要求,及时地进行补充和更新,更加合理地提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主要措施。

第二,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教师要把实验课程上所包含的实验原理、方法和目的、操作技术要领等内容在课上合理地进行安排。在进行理论课教学的同时,教师最好一边传授理论知识,一边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实验,也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教师在指导学生实验的过程中,要想办法鼓励学生,让其自己独立完成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在最后的实验考核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既要动手动脑,又要进行口头描述操作的过程,不仅让学生动手展示自己的能力,而且展示自己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第三,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教师队伍成员要在职称、年龄、学历等方面进行合理设置,同时保证教师队伍人员的稳定性,只有这样,才能建设出一支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学团队。同时,保证教学队伍中理论授课教师、实验指导教师的数量,进行理论授课的教师和负责实验指导的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任务后,要进行合理地流动。通过互相学习,全面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业务能力。

第四,教学机制建设。在各高职院校中,有条件的院校要将《电工电子实验》课程实行开放运行,即将本校内的所有实验场所和设备资源面向全校师生进行开放,同时师生也要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在规定的时间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同时,学院内的实验管理部门要不断地建设和完善本实验室的管理制度和考核措施,实现网络化的师资信息和教学仪器设备管理。

第五,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时,可采用反转课堂的教学方法,课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都能主动地参与到教学实践中去;课上要正确处理好知识学习与学生能力培养的关系,课后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与此同时,作为高职院校的实训中心管理部门,有责任完善实训教学质量的监管措施,全面提高《电工电子》课程的教育教学质量;完善实习实训的教学文件、教学大纲、实训指导书、实训报告等相关内容;完善实训中心的仪器设备,建立相关的使用管理制度和安全责任制度。

3 结语

总之,要想提高《电工电子》课程的教学质量,就要重视学生实训教W的质量,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日后在生产和管理中对实际问题的处理。各大高职院校在充分利用该校的教学设备资源的情况下,要制定出一套符合该校实际情况的实训计划。实验指导教师还要合理开发相关的实训项目和内容,提高实验质量。只有广大师生互相合作,共同努力,通过实际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才能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同学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课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梁亨.浅谈如何提高电工电子实验实训课程教学质量[J].电子制作,2014(1):135-136.

[2] 齐华春,孙耀星.浅析如何提高电工电子课程教学质量[J].时代教育,2015(7):176.

[3] 龙雄.新课程理念下的电工电子教学改革分析[J].无线互联科技,2016(13):90-91.

[4] 刘锐.提高电工电子课程类学生学习兴趣的探讨[J].林区教学,2016(10):85-86.

电子工程师论文范文9

关键词:高职教育 实践 教学经验 创新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4(b)-0000-00

随着近几年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较大的发展。高等职业学校必须坚持“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人才培养模式”,而作为高等职业专业基础课程之一的《电工与电子技术》教学更是离不开实践。

我校为迎接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学院加大了对实验设备的投入,大大改善了实验环境、提高了实验设备的档次, 尤其为我们汽车系新增添了电工电子实验室,能够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的结合,从而解决了历年来“电工电子难”的问题。为我们在实践教学和管理上进行的许多重大的改革提供了一定的保证。

1更新实践教学理念,明确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关系

要使实践在职业教育中发挥功效,就必须改变以往教师重理论轻实验、重传授轻引导等与职业教育不相适应的现象。

1.2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重视实践的应用,实现教与学、理论与实践、书本知识与直接经验的真正统一,同时更重视教师的自我教育和自身素质的提高。电工电子课程的实践教学要强化教师两大方面能力,一方面要认识各种电工电子器件、读懂电路图、熟悉各种电器设备和电子设备的基本知识为平台的基本业务能力;另一方面要熟练使用电工电子仪器进行元件的检测、熟练使用常用电工电子工具、具有现代电子制作工艺技术的能力等综合实践技能。

电工电子是高等职业院校电子类和机电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能否掌握好电路和电子线路的基本知识及有效的分析方法,对于同学们学习好后续的专业课程及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将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为此,本人就目前电工电子教学实践表达了自己弱弱的观点。

1.2目前电工电子实践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1)个别院校的实验室教学经费不足,与实际教学相适应的实验场地、实验设备相对匮乏,这是制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质量面临的最根本最严峻的问题。2)电工电子实践教学的内容在实际教学安排上只是叫学生做一些验证性的实验,无法达到实验教学的真正目的。3)对于个别高职院校存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不足的现象。4)无法实行因材施教。高职学生思维较活跃,但入学成绩较低,理论知识和实操能力相对薄弱,同时认知水平有限,学习兴趣也不浓厚,素质参差不齐,动手能力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如: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不能充分发挥其主动性,而能力较差的学生又会感到相当吃力,很难达到实验教学的真正目的。

2如何改革与创新电工电子实践教学

2.1实验设备和实训基地的建设应加大投入力度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各类应用型技能人才,更注重的是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电工电子课程的教学更是如此。为了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必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各高职院校要加强实践教学的硬件投入,为了能够培养出企业所需的应用技能型人才,学校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购置实训设备。

(2)同时要加大电工电子实训经费投入,电工电子实践课程中所需的耗材的消耗量较大,而目前各院校在这耗材方面的投入少之又少。针对这种情况,各院校应根据实际电工电子实践教学计划和大纲的要求,对实践所需的经费加大投入力度。

(3)应加强校企合作。在加强硬件投入和加大经费的基础上,加强校企合作是提高电工电子实践教学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学校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的实践资源进一步改进教学效果,做到与社会和企业的接轨。

2.2结合企业、社会所需人才的标准,不断更新知识和实训项目。

电工电子教学要与时俱进,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所以在实践教材的内容上应及时调整和拓展实践教学内容。

2.3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并提高其待遇

“双师型”教师要求具备两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一要具有较高的文化和专业理论水平,有较强的教学、教研能力和素质;二要有广博的专业基础知识,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

4、教师在教学中应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帮助他们找到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提高学习效率。

3考核方式的改革,实现实验考核过程化

考核方式应综合体现实践内容的改革、实践方法与手段的改革,注重学生小设计小制作探究过程、注重综合实验过程中故障的排除与电路调试技能,总之考核要以实验专项技能的培养为目的,将考核结果细化与量化。

4电工电子实践教学的改革方向

高职院校实验教学目前受到重视的程度是空前的,如何有效地提高电工电子实践教学的效果,确保课程的教学质量,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改革与建设的力度。

1)集合社会的力量,形成具有指导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公共资源。2)集合院校团队的力量,建设各院校具有特色的教学资源。3)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切实提高教师实验指导能力。4)继续革新实践的教学方法和实验的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的电工电子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是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各院校要从目前的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不断的进行试验探索,从根本上解决实践与理论教学脱节的问题,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高志向、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以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冯渊,汽车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