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海南医学杂志   省级期刊

主管单位:海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海南省医学会

影响因子:2.33

ISSN:1003-6350CN:46-1025/R

    基本信息:

  • 下单时间:1个月内
  • 发行周期:半月刊
  • 曾用名:海南卫生
  • 发行地:海南
  • 创刊:1973
  • 类别:医学类
  • 出版社:海南医学
  • 语言:中文
  • 价格:¥552.00
  • 起订时间:2020年01月
  • 邮编:570311
  • 库存:186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海南医学 2010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海南医学杂志神经病学专辑
2-5

New Spectacle on Dementia --Coneern together brain healthy of humanity

作者:WEN Guo - qiang 单位:Department of Neurology People' s Hospital of Hainan Province Haikou 570311 Hainan CHINA
6-8

帕金森病抑郁相关因素研究及西肽普兰药物治疗的评价

作者:欧阳锋 陈涛 文国强 吴惠玲 翁国虎 单位:海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海南海口57031i

摘要: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抑郁相关因素及应用西肽普兰药物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的PD患者共100例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Haimilton抑郁量表(HAMD)、一般情况调查表及PD综合评分量表(UPDRS)的评定,对相关因素进逐步回归及偏相关分析;所有患者入院后进行SDS、HAMD评定后,筛选出抑郁症患者4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予西肽普兰治疗,对照组予谷维素治疗,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100例PD患者中出现抑郁症状42例,占42.0%。伴发抑郁相关因素有性别、婚姻、家庭关系、UPDRSⅢ评分、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应用西肽普兰治疗前后HAMD评分分别为23.7±2.8vs15.7±1.3;UPDRSⅢ评分分别为32.5±12.3vs22.8±10.5,治疗前后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80.9%,对照组为2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伴发抑郁的相关因素复杂,抑郁可能与社会心理、神经生物学相关,西肽普兰可改善PD抑郁症状且安全。

9-11

150例发作性疾病动态脑电图的诊断价值

作者:黄影柳 龙志刚 黄丹 邓益东 单位:海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海南海口570311

摘要:目的分析150例发作性疾病24h动态脑电图(AEEG),以评估其对发作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50例发作性疾病常规脑电图(REEG)无痫样放电的患者行24h AEEG检查。结果150例发作性疾病患者中,85例初诊癫痫性发作,经24h AEEG监测60例出现痫样放电(70.58%),非特异性异常7例(8.23%),65例初诊非癫痫性发作中,经24h AEEG监测,12例显示痫样放电(18.46%),6例有非特异性异常(9.23%),150例中共72例有痫样放电(48%)。结论24h动态脑电图对发作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12-14

肌萎缩侧索硬化锥体束变性顺序的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研究

作者:刘涛 陈峰 文国强 李建军 李天炼 王冰雁 黄培坚 单位:海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海南海口570311 海南省人民医院放射科 海南海口570311

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对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锥体束变性可能顺序的评估意义。方法病例组16例,其中临床确诊型ALS4例,临床拟诊型ALS6例,实验室检查支持临床拟诊型ALS6例;对照组(健康志愿者)15例;两组间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行常规MR和轴位DTI序列扫描,在锥体束走行区选取5个感兴趣区测量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和平均扩散系数(average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结果在内囊后肢水平,ALS组FA值明显低于对照组(t=3.452,P=0.002),ADC值明显高于对照组(t=2.670,P=0.012);在中央前回皮层下白质,ALS组FA值有下降趋势(t=1.845,P=0.075)、ADC值有升高趋势(t=1.808,P=0.081)。结论DTI可在活体无创评价锥体束损害,分区域测量结果支持锥体束逆性变性的假说,这些信息对确定肌萎缩侧索硬化的诊断并加深对其认识有重要价值。

15-17

结核性脑膜炎诊断与治疗进展

作者:黄仕雄 欧阳锋 吴婵姬 单位:海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海南海口570311

摘要: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TBM)是最常见的肺外结核病。早期诊断与及时治疗是改善预后的主要因素。本文就TBM的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病原学及生化检测、临床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抗结核化疗方案以及联用糖皮质激素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18-22

应用干细胞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涛 廖小平 文国强 单位:海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海南海口570311

摘要:干细胞的发现,改变了以往认为成年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不能再生的认识,成为神经系统疾病的一种新治疗策略而备受当前国际医学界关注。本文对干细胞的分类,干细胞移植治疗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脑缺血性疾病及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等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23-25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血压控制

作者:吴婵姬 黄仕雄 何祥英 单位:海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海南海口570311

摘要:高血压是引起卒中的主要原因,降低血压在卒中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中能够获益,但急性卒中后,血压的治疗仍存在争议。本文就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的血压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做一综述,并对目前卒中后高血压的治疗推荐指南作了总结。

26-29

减重步行训练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喻锦成 符俏 单位:海南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 海南海口570102

摘要:脑卒中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及死亡率较高的疾病之一,致残率高,步行能力受到较大影响,日常生活能力下降。减重步行训练(Body weight support treadmill training,BWSTT)近年来在临床神经康复,特别是脑卒中和脊髓损伤疾病中广泛应用。本文就减重步行训练的神经生理学基础,在脑卒中后下肢运动障碍早期介入、早期干预,临床对照研究,治疗效果评估,步行辅助机器人在减重步行训练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目前认为脑卒中后早期介入减重步行训练,结合传统相关康复技术,病人可早日重建正常步态,恢复步行能力。

30-31

阿尔茨海默病的细胞凋亡机制

作者:吴惠玲 文国强 王冰雁 单位:海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海南海口570311

摘要:阿尔茨海默病是老年人群中导致进行性认知功能减退障碍的最常见原因,神经元的丢失是它的主要病理改变之一,细胞凋亡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主要综述了阿尔茨海默病的神经元凋亡及其相关机制。

32-35

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与脑缺血

作者:黄培坚 文国强 单位:海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海南海口570311

摘要:激肽系统即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Kallikrein-kinin system,KKS)广泛存在于动物体内的多个系统内。近年来,许多基础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在脑缺血后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被激活,通过促进局部血管再生和神经再生、抑制细胞凋亡、促进神经胶质细胞迁移等作用,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有保护作用。深入研究KKS的作用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提供了又一新的途径。

35-37

脂质沉积性肌病三例误诊分析

作者:李天炼 黄培坚 刘涛 单位:海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海南海口570311

摘要:目的分析3例被误诊的脂质沉积性肌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探讨脂质沉积性肌病被误诊的原因。方法总结3例误诊的脂质沉积性肌病患者的临床特点、肌活检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患者均以四肢近端无力和运动不耐受为首发症状,被误诊为重症肌无力、多发性肌炎或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经肌活检证实为脂质沉积性肌病。结论脂质沉积性肌病临床表现为非特异性肌无力,应与相关肌病相鉴别,病理检查是确诊该病的主要根据。

38-39

干细胞移植成功治疗线粒体肌病一例

作者:卓小岸 廖小平 文国强 李天炼 陈涛 黄仕雄 单位:海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海南海口570311

摘要:目前线粒体肌病尚无特异治疗方法,我院近年收治了一例线粒体肌病患者,予干细胞移植治疗后痊愈出院。 1病例介绍 患者女性,22岁,因“双下肢乏力伴肌痛半年余”于2008年8月1日入院。患者于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双下肢乏力,下蹲、站立及上楼梯时稍感吃力,无肌肉萎缩及麻木感,伴有轻度双下肢腓肠肌疼痛。

海南医学杂志论著
39-41

丹参酮ⅡA对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的影响

作者:韦玉和 罗春媛 冯小芬 周斌 戚传平 单位: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内分泌科 江苏常州213002

摘要: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TanⅡA)对糖尿病(DM)患者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将62例2型DM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每天加用TanⅡA40mg,持续两周,测定治疗前后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EPCs)数量、EPCs表面CXCR4阳性率、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浓度。结果实验组治疗后较本组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SDF-1、EPCs、CXCR4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EPCs与SDF-1有显著性正相关(r=0.223,P〈0.05)。结论TanⅡA可能是通过提高外周血中SDF-1水平和上调CXCR4的表达,诱导EPCs从骨髓动员进入外周血中而改善2型DM患者内皮功能。

42-44

主动脉瓣与二尖瓣双瓣置换术临床研究

作者:边虹 何进喜 刘鑫 单位:宁夏医科大学附院心胸外科 宁夏银川750001 宁夏医科大学附院检验中心 宁夏银川750001

摘要:目的回顾分析84例主动脉瓣与二尖瓣双瓣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提高手术疗效的经验与方法。方法全组均为主动脉瓣及二尖瓣联合病变,本组84例病例均是在气管内插管+静脉复合麻醉下,经胸正中切口,常规建立体外循环,采用右心房-房间隔径路,先置换二尖瓣,再置换主动脉瓣。有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病例,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二尖瓣置换采用连续缝合,主动脉瓣置换采用间断褥式缝合。结果术后死亡5例(占5.96%),12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占14.29%),79例获得随访2个月-5年。74例随访者术后五年心功能Ⅰ-Ⅱ级,均能从事正常生活和工作。结论掌握准确的手术时机,积极的术前准备,改善心脏功能,术中良好的心肌保护与适当的瓣膜匹配,以及术后的积极管理等,可大大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病死率。

44-45

盐酸戊乙奎醚对失血性休克手术病人微循环的影响

作者:肖鸿智 张安生 李桂成 陈遇源 单位: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 湖南郴州423000

摘要:目的观察盐酸戊乙奎醚对失血性休克手术病人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失血性休克需急诊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盐酸戊乙奎醚组(Ⅰ组,n=25)和对照组(Ⅱ组,n=25),Ⅰ组患者麻醉诱导前予盐酸戊乙奎醚0.5mg静脉注射,同时3mg肌肉注射;Ⅱ组除未用盐酸戊乙奎醚外,余处理同Ⅰ组。观察两组患者指端的血氧饱和度(SPO2)及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麻醉诱导1h后测量动脉血乳酸(BL)含量,并记录此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以及整个手术中尿量。结果Ⅰ组BL较Ⅱ组显著降低(P〈0.05);Ⅰ组SPO2较Ⅱ组显著提高(P〈0.05);Ⅰ组术中尿量较Ⅱ组呈显著增多(P〈0.05)。结论盐酸戊乙奎醚能明显改善失血性休克病人微循环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