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D-InSAR与PS-InSAR的神东矿区开采沉陷监测方法

摘要:针对神东矿区地表变形区域多、分布范围广等问题,采用常规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技术(Different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D-InSAR)对矿区地表变形区进行了大范围筛查,同时结合永久散射体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Persistent Scatterer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PS-InSAR)监测地表变形区的长时间序列变化特征。结合2016年10月-2017年6月获取的神东矿区北部鄂尔多斯地区21景Sentinel-1影像,采用D-InSAR技术进行处理,获取矿区地表变形信息,揭示矿区地表变形在时间与空间上的演变过程。研究表明:利用差分干涉图共解译出了35处较为明显的地表变形区域,结合PS-InSAR技术获取的变形图,通过影像解译和实地调查,认为造成地表变形的主要因素为露天矿开采造成的边坡失稳和煤矿地下开采引起的地表塌陷,此外,通过D-InSAR技术监测到的变形区与实地调查结果吻合性较好,表明采用该技术进行矿区地表变形监测与分析效果较好。

关键词:
  • 开采沉陷  
  • 地表变形  
  • 成因分析  
作者:
魏纪成; 张红霞; 白泽朝; 王淑晴
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测绘院; 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1; 信息工程大学地理空间信息学院; 河南郑州45000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 北京100083
刊名:
金属矿山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期刊名称:金属矿山

金属矿山杂志紧跟学术前沿,紧贴读者,国内刊号为:34-1055/TD。坚持指导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创办于1966年,杂志在全国同类期刊中发行数量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