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江西农业学报杂志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 主办单位:江西省农学会;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 ISSN:1001-8581

  • CN:36-1124/S

江西农业学报杂志

江西农业学报 2019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江西农业学报杂志园艺园林
1-7

辣椒全基因组测序材料Capsicum annuum cv.CM334再生体系的建立

作者:张根莲; 张凯; 郭广君; 潘宝贵; 刁卫平; 刘金兵; 戈伟; 王述彬 单位: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江苏南京210095;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江苏省高效园艺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江苏南京210014

摘要:选用辣椒全基因组测序材料Capsicum annuum cv.CM334、高抗CMV辣椒材料C.frutescens cv.PBC688和高感CMV辣椒材料C.annuum cv.G29,以其幼苗的子叶、下胚轴作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激素组合对辣椒组织培养再生的影响.结果显示:最佳的芽分化培养基为MS+5.0 mg/L 6-BA+1.0 mg/L IAA+5000.0 mg/L DJ+10.0 mg/L AgNO3;促进再生芽伸长的最优培养基为MS+0.5 mg/L 6-BA+1.0 mg/L IAA+2.0 mg/L GA3+5000.0 mg/L DJ+10.0 mg/L AgNO3;3个基因型子叶的平均芽分化率(5.9%)高于下胚轴的(2.4%);CM334的再生能力最强,以子叶和下胚轴作为外植体时,其芽分化率分别为10.74%和4.85%,芽伸长率分别为54.54%和53.33%,分别获得可移栽的生根再生植株30株和8株;PBC688和G29的再生能力较差,只获得少量的再生植株.

8-13

不同AMF接种两种湿地植物的生长效应研究

作者:莫惠芝; 曾宪军; 何新杰; 裴福云; 许建新 单位:深圳市铁汉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518040

摘要: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接种不同AMF对两种湿地植物菌根侵染率、生长量、生物量、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及菌根依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不同AMF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翠芦莉和蓝花鸢尾的生长量、生物量和光合效率,以摩西球囊霉-翠芦莉组合、幼套球囊霉-蓝花鸢尾组合的植株生长效应最佳;翠芦莉对摩西球囊霉具有中等强度的依赖性,蓝花鸢尾对幼套球囊霉具有较强的依赖性.AMF-植物共生体技术在人工湿地去污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14-20

5种湿地植物的耐盐性研究

作者:宋凤鸣; 尹振文; 陈博儒; 杨淇椋; 周丽; 王文明 单位:湖南先导洋湖再生水有限公司; 湖南长沙410208

摘要:以银边山菅兰、金边草露兜、红叶白茅、星光草、金叶石菖蒲5种湿地植物为研究材料,分别用淡水(对照)、0.20%、0.40%、0.60%、1.00%和1.50%NaCl溶液进行水培,研究了这5种湿地植物的耐盐生理特性.结果显示:在NaCl溶液浓度低于0.40%下,各试验植物的存活率较高,但在盐浓度0.60%下受盐害程度开始加重;在NaCl溶液浓度1.0%胁迫下,金边草露兜和红叶白茅的盐害率较低,存活率较高,叶片含水量下降幅度和相对电导率上升幅度较小,地上部分的Na^+/K^+较其它植物低,展示出较好的耐盐特性.

江西农业学报杂志茶叶科学
21-25

杭州地方茶树资源生化成分多样性分析及优异资源筛选

作者:黄海涛; 张伟; 敖存; 崔宏春; 余继忠; 郑旭霞 单位:浙江省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茶叶研究所; 浙江杭州310024

摘要:对58份杭州地方茶树资源茶叶的生化成分含量进行了测定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杭州地方茶树资源茶叶生化成分含量的遗传多样性较丰富,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为1.99,平均变异系数为26.83%;基于生化成分含量的聚类分析将58份资源分为3个类群,其中第1类群为龙井种资源,第2、3类群为鸠坑种资源;主成分分析获得的前5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到了88.688%.最后从58份茶树资源中获得了在部分功能性成分上含量较高的优异茶树资源8份.

26-29

广东客家茶树种质资源儿茶素特性分析

作者:乔小燕; 黄华林; 李波; 姜晓辉; 陈栋 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广东广州510640; 广东省茶树资源创新利用重点实验室; 广东广州510640

摘要:为了更好地利用和开发广东客家茶树种质资源,以广东省客家茶树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儿茶素组分进行分析,通过因子和聚类分析法揭示了客家茶树种质资源的儿茶素特性,结果表明:客家茶树种质资源中EGCG、EGC和GCG为高含量组分,其中,EGCG的含量最高,EGCG在群体间和季节间变异系数最小.儿茶素总量和酯型儿茶素在群体间和季节间变异系数小于非酯型儿茶素.客家茶树种质资源中EGCG、酯型儿茶素和EGCG/酯型儿茶素比值低于大叶种茶树种质.因子和聚类分析显示,EGCG、ECG和EGC可作为不同茶树种质儿茶素的表征性成分;客家茶树种质资源区别于大叶种茶树资源,可单独聚为一类.

江西农业学报杂志烟草科学
30-36

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土壤微生物及烟叶品质的影响

作者:潘义宏; 顾毓敏; 夏贤仁; 卢晓华; 王瑞宝; 刘有才; 杨森; 敖金成 单位:云南瑞升烟草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650106; 西南林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云南昆明650224; 上海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上海200082; 云南省烟草公司曲靖市公司; 云南曲靖655000
37-41

土地整理烟区不同有机肥施用量对烤烟生长及其品质的影响

作者:肖艳松; 范雄; 钟权; 李宏光; 余金龙; 李云霞; 何斌; 李茂龙 单位:湖南省烟草公司郴州市公司; 湖南郴州423000; 湖南省郴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湖南郴州423000

摘要:在湘南烟区田间试验研究了土地整理烟区烤烟最佳有机肥施用量以及增施有机肥对土壤理化特性、烟叶品质的影响,为科学合理的推广应用有机肥提供理论依据.试验设置了有机肥施用量750、1275、1800、2250 kg/hm^2和常规对照有机肥施用量225 kg/hm^2共5个处理,测定不同处理的土壤理化特性,统计不同处理烤烟生育期、农艺性状、产质量及烟叶内在化学成分.结果表明:在常规施肥(CK)的基础上,增施有机肥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提高土壤腐殖化程度;增施有机肥能促进烟叶生长发育,延长大田生育期,提高中上部叶耐熟性,改善烟叶化学成分的协调性,提高上等烟比例,提高烟叶产值.有机质含量中等偏低的土地整理烟区有机肥最佳施用量为1800 kg/hm^2,烤烟产值最高,烟叶化学成分最协调.

42-46

烟梗尺寸对浸梗效果的影响

作者:祁林; 王仕宏; 高辉; 刘泽; 李思源; 杨露; 高记; 唐习书 单位:红云红河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云南昆明650231; 云南同创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650106; 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云南昆明650231

摘要:选择不同尺寸的醇化后烟梗在同一条件下进行浸梗试验,计算不同浸梗时间的烟梗含水率;利用回归分析法研究了不同浸梗时间烟梗含水率的变化趋势,不同尺寸烟梗达到特定含水率所需浸梗时间的变化趋势,以及不同尺寸烟梗浸梗后直径、长度和体积变化率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在相同浸梗时间下,随着尺寸的增加,烟梗含水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烟梗在浸梗过程中的含水率变化符合对数曲线;(2)随着体积的增加,烟梗达到特定含水率所需的浸梗时间呈指数函数增加;(3)不同尺寸烟梗浸梗一定时间后,其直径、长度及体积变化率的变化趋势均符合幂函数曲线.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在制梗丝工艺过程中,应根据筛分后烟梗的尺寸区间分布设定适宜的浸梗时间.

江西农业学报杂志动物科学
47-50

不同运输时间对猪肉质性状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作者:郭建凤; 王诚; 王彦平; 赵雪艳; 蔺海朝; 王怀中 单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山东省畜禽疫病防治与繁育重点实验室; 山东济南250100

摘要:选择体重100~110 kg的杜长大商品猪68头,进行了不同运输时间对猪肉质性状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运输4 h的试验1组猪的肉大理石纹、24 h大理石纹、24 h a值、24 h b值均极显著高于运输2 h的试验2组猪的,2组猪的电导率极显著高于1组猪的;装运前及运输后采血,试验2组的血清丙二醛、皮质醇、肌酸激酶、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结合珠蛋白、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极显著或显著高于试验1组的;屠宰时采血,试验2组的血清丙二醛、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结合珠蛋白、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极显著高于试验1组的,而试验1组的总抗氧化能力、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多巴胺极显著或显著高于试验2组的.

51-55

槟榔江水牛养殖系统保护利用探讨

作者:王金梅; 杨远; 苗永旺 单位:云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云南昆明650201; 云南水利水电职业学院图书馆; 云南昆明650202; 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云南昆明650201

摘要:农业文化遗产反映着我国传统的农耕文明,体现着我国人民的生存智慧,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探讨了对槟榔江水牛养殖系统的保护和利用问题。

江西农业学报杂志资源环境
56-60

江西红砂岩侵蚀劣地综合治理模式研究探讨

作者:吴家洪; 赵佳鼎; 肖胜生 单位:江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院; 江西南昌330029; 江西省土壤侵蚀与防治重点实验室; 江西南昌330009

摘要:江西省红砂岩发育土壤分布面积广,但遭受到强烈的土壤侵蚀,土壤质量严重退化,成为水土流失治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实地调研和现场试验示范,结合生态恢复和开发利用2个主要治理方向,总结提炼了适合于江西省红砂岩侵蚀劣地的5种典型治理模式.在生态恢复治理方向下:(1)大封禁+小治理模式;(2)灌草植被带模式;(3)竹节水平沟+乔灌草混交模式.在农林开发治理方向下:(1)反坡梯田+经果林开发模式;(2)生态路沟+鱼鳞坑+经果林开发模式.最后从侵蚀机理和综合治理模式等方面展望了该研究的前景.

61-66

近40年来芜申运河西段湖泊群面积变化分析

作者:蒋小芳; 朱诚; 陈刚 单位: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江苏南京210023

摘要:采用1973~2016年的Landsat影像数据对芜申运河西段湖泊群面积进行解译,分析了该区的水域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973年10月研究区湖泊群水域面积高达576.5 km^2;1973~1979年水域面积在600~300 km^2间逐年降低;1979~1990年水域面积在500~300 km^2间小幅波动下降;1990年以前水域面积变化主要受围湖筑圩控制;1990年以后水域面积趋于平稳,其变化主要受降水等非人为因素的影响.

江西农业学报杂志气象科学
67-77

基于GIS的汉中市气象灾害风险评估

作者:杨幸; 王平; 任宾宾 单位: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云南昆明650500; 呼伦贝尔学院旅游管理与地理科学学院; 内蒙古呼伦贝尔021008

摘要:基于GIS软件以1971~2010年汉中市气象数据作为数据源,对该区域的暴雨、干旱、连阴雨、低温等气象灾害的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并采用风险指数法对各气象灾害进行了风险评估;在此基础上对汉中市综合气象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插值分析.结果显示:汉中市23%的地区为气象灾害低风险区,且集中在中部盆地;而海拔较高的山地地区为综合气象灾害高风险区,占全市总面积的70%左右.

78-85

基于GIS的邯郸市干热风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作者:薛敏; 杜亮亮 单位:河北省邯郸市气象局; 河北邯郸056001

摘要:利用1971~2010年邯郸地区16个气象台站的日最高气温、14:00时空气相对湿度和14:00时风速的观测资料,研究了邯郸市干热风发生日数和干热风天气过程发生次数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并利用Morlet小波分析方法探讨了邯郸干热风发生日数的周期性.结果表明:邯郸市轻度、重度干热风的年平均发生日数分别为2.6 d和1.4 d,在空间分布上自西北到东南逐渐减少;轻度、重度干热风天气过程的年平均发生次数分别为0.9次和0.5次;从1971年至2010年,轻度和重度干热风发生日数的年际变化很明显,均呈先减少后增多的变化趋势;轻度干热风年平均发生日数的变化存在3.5年和2.0年的周期,重度干热风年平均发生日数的变化存在3.0年和2.0年的周期.

江西农业学报杂志灾害科学
86-91

明代江西地区旱灾发生频次分析

作者:赵彦风 单位:商洛学院济管理学院; 陕西商洛726000

摘要:通过对明代江西地区历史文献中干旱灾害记载的整理统计,分析了该时期江西地区旱灾的时间变化特征、等级和成因.结果表明,在明代276年间,江西地区共有140个年份发生过旱灾,占比为50.7%.明代江西地区旱灾主要分为2个发生阶段:1370~1500年代旱灾偏少和1510~1630年代旱灾多发期.整个明代时期,江西地区旱灾发生次数较多,频次呈较明显增加趋势,特别是中后期为旱灾发生波动变化较明显的时期.明代江西地区干旱灾害可划分为4个等级:(1)一级轻度旱灾和二级中度旱灾,各发生109次和107次,分别占旱灾总次数的44.5%和43.7%;(2)三级大旱灾发生24次,平均每11.5年发生1次,占旱灾总次数的9.8%;(3)四级特大旱灾发生次数最少,仅有5次,约占旱灾总次数的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