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江西农业学报杂志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 主办单位:江西省农学会;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 ISSN:1001-8581

  • CN:36-1124/S

江西农业学报杂志

江西农业学报 2019年第09期杂志 文档列表

江西农业学报杂志作物科学
1-8

外源抗坏血酸对盐胁迫下商麦1619生长生理的影响

作者:华智锐; 李小玲 单位:商洛学院生物医药与食品工程学院; 陕西商洛726000
9-15

不同小麦品种种子萌发生长、叶片叶绿素含量和荧光动力学特征差异分析

作者:张辉; 张蓓蓓; 景琦; 校思泽; 武悦萱 单位:陕西省灾害监测与机理模拟重点实验室/宝鸡文理学院; 陕西宝鸡721013
16-20

不同品质类型小麦籽粒部分营养成分的积累

作者:王康君; 郭明明; 孙中伟; 张广旭; 陈凤; 李强; 樊继伟 单位: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 江苏连云港222000

摘要:探讨了不同品质类型小麦籽粒中部分营养成分的积累,重点分析了小麦籽粒发育过程中淀粉、蛋白质及氨基酸等营养成分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不同品质类型小麦品种各营养成分在籽粒灌浆期的积累趋势基本一致,最终含量存在差异。籽粒中可溶性糖含量从花后7 d开始至成熟呈现逐渐下降趋势,且不同类型品种下降速率不同,最终含量也不同,表现为弱筋小麦下降速率较快,成熟期含量低于强筋及中筋小麦;籽粒中淀粉含量从灌浆初期开始迅速增加,至花后21 d增幅开始减缓,到成熟期达最大值;直链淀粉的积累表现为“S”型曲线变化,即在花后7~14 d增加缓慢,花后14~21 d开始迅速增加,之后至成熟有较小增幅;支链淀粉含量与总淀粉含量的变化趋势一致。籽粒蛋白质含量的积累呈现“高-低-高”的变化趋势,在花后21 d左右蛋白质含量最低;清蛋白和球蛋白的变化趋势相同,即在花后7 d含量最高,之后逐渐下降;醇溶蛋白和谷蛋白的积累表现为花后7 d至成熟逐渐增加的趋势。除色氨酸外,不同品质类型的小麦籽粒中必需氨基酸的积累均为花后7 d含量最高,之后一周迅速下降,至成熟期氨基酸含量最低。

21-29

二次枝梗分化期低温对双季早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作者:张清霞; 张金恩; 万正; 甘传辉; 王成孜; 曾凯; 王尚明 单位:江西省南昌县气象局/江西省农业气象试验站; 江西南昌330200; 江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江西南昌330046

摘要:为探明二次枝梗分化期遭遇低温对双季早稻的影响,利用人工气候箱,设置15、16、17、18、19、20、21℃等5个温度梯度,通过测定早稻发育期、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花粉育性和产量构成等要素,研究了低温对早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8℃以下低温处理导致早稻孕穗时间缩短、孕穗到抽穗始期之间的时间延长,而抽穗后的生育进程加快,大于19℃只有处理3 d以上生育进程才会较明显变化。15~18℃处理1~3 d均会降低水稻叶绿素含量,且处理时间越长影响越大。19℃处理4 d以上或者当温度大于20℃时处理5 d以上早稻叶绿素含量才会受到影响。18℃及以下低温处理均会导致花粉不育率增加,且处理温度越低或时间越长花粉育性受影响越大,而19℃以上温度处理对花粉育性无影响。15℃/3 d、17℃/3 d的低温处理均降低了水稻的光响应能力,19℃和21℃处理对水稻的光响应能力无明显影响。处理温度低于18℃时,处理1 d以上的处理就会对产量产生明显影响,而19℃和20℃处理4 d及以上,21℃处理5 d,才会对早稻产量产生较明显的负效应。

30-35

不同杂交籼型水稻品种长江流域麦茬直播的适宜性分析与评价

作者:李兴华; 王欢; 蔡星星; 张盛; ; 吕锐玲; 周楠 单位:黄冈市农业科学院; 湖北黄冈438000

摘要:为揭示不同杂交籼型水稻品种长江流域麦茬直播的适宜性及高产栽培产量主攻方向,以12个杂交籼型晚稻品种为材料,通过主成分分析和逐步回归方法分析了该地区麦茬直播水稻品种的主要要求性状和产量的主要限制因素,再结和生产实际对供试品种在该地区麦茬直播的适宜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长江流域麦茬直播籼型水稻品种应注重稻米外观品质因子(垩白粒率和直链淀粉含量)、产量因子(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千粒重、结实率、出苗数和穗总粒数)和全生育期与株高结合因子(全生育期和株高),且产量主要由单位面积有效穗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决定。结合品种主要要求性状和生产实际,供试品种中133优168和133优169为长江流域麦茬直播较适宜的品种,其表现为种子出苗较好、全生育期和株高适中、产量高、稻米外观品质好。

江西农业学报杂志园艺园林
36-39

苗期不同光周期处理对西葫芦幼苗生长、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和激素含量的影响

作者:吴雪霞; 尚静; 张圣美; 朱宗文; 张爱冬; 查丁石 单位: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上海201106; 上海市设施园艺技术重点实验室; 上海201403

摘要:通过人工控制光照时间,研究了不同光周期处理对西葫芦幼苗生长、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和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光周期的延长,除光周期10 h株高、茎粗、地上部鲜重、根系鲜重和光周期14 h之间均无显著差异外,西葫芦幼苗生长均呈显著增加趋势,光周期14 h时最大;叶绿素含量,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蔗糖合成酶(SS)活性、硝酸还原酶(NR)活性、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和谷氨酸合成酶(GOGAT)活性,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IAA和ZT含量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光周期10 h处理时最高。分析表明,光周期10 h时有利于促进西葫芦幼苗的生长,可通过调控酶活性和激素含量来影响其生长发育。

40-45

盐旱交叉胁迫对黄芩幼苗生长及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作者:李小玲; 华智锐; 唐梦君 单位:商洛学院生物医药与食品工程学院; 陕西商洛726000
46-49

菜心种质资源的主成分与聚类分析

作者:史卫东; 陈振东; 农贵雄; 罗海玲; 康红卫; 韦爱培 单位:广西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广西南宁530007; 田阳县农业农村局; 广西百色533600

摘要:为了评价27份菜心种质资源的表型多样性,利用株高等8个表型性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8个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为44.01%,主薹粗度、主薹重量、叶重和单株重等都具有较大的变异系数,表现出丰富的表型多样性,部分性状间相关性达显著水平。27份种质资源的绝大部分信息可由主薹因子和叶片因子来表示,优异种质资源表现为主薹增高、增粗和增重,叶片数量减少和重量降低。聚类分析将27份种质资源分为三大类,主要集中在第1类群,种质的遗传距离较近,表明遗传基础狭窄。第1类包括18份资源,8个性状的性状值偏低,第2类7个资源的性状值高于第1类,主薹的粗度和重量最大,第3类2个资源除了主薹的粗度和重量低于第2类外,其余性状值都是最高的。结合主成分和聚类分析可以初步判定27份种质资源的表型多样性,第2类是比较优异的种质资源。可为菜心表型多样性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基本信息。

50-54

异源表达CmSAMDC基因拟南芥的耐盐性分析

作者:刘长命; 杨娜; 文丹; 路梦梦; 明田田 单位:商洛学院; 陕西商洛726000

摘要:利用含50 mg/L潮霉素(Hyg)的MS固体培养基成功筛选出转CmSAMDC基因的拟南芥株系TA1和TB1,并对T 3代转基因植株的耐盐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转SAMDC基因的拟南芥在含不同浓度NaCl的培养基中发芽率、侧根数均显著高于野生型拟南芥的;转CmSAMDC基因拟南芥幼苗在200 mmol/L NaCl条件下能正常生长,且具有较低的丙二醛(MDA)含量,而野生型拟南芥在相同胁迫条件下明显萎蔫、失绿甚至死亡。说明过量表达SAMDC基因可以显著提高拟南芥的耐盐性。

55-60

凤丹果实的多果性状及其形成机制研究

作者:史明伟; 祝有为; 言燕华; 韦武青; 徐迎春 单位: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江苏南京210095; 镇江市润州区林业果茶指导站; 江苏镇江212000; 镇江市蔬菜研究所; 江苏镇江212021

摘要:以不同果数凤丹植株为材料,对其芽、开花、结果枝的特性以及株高、冠幅、果实与种子品质、人工异花授粉后多果性状分离情况进行了研究,同时检测了凤丹中6个与心皮发育相关的基因(AG-1、AG-2、AGL 8-1、AGL 8-2、AGL 62、SPT)在不同果数凤丹花芽中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不同果数凤丹在芽数量与长度、花期、着花数、株高、冠幅、结果枝特性、果实直径与厚度等方面无明显差异;芽长、花直径呈现随着果数增多而递增的趋势;而在千粒重方面,5果到7果依次递增,8果的最低。人工异花授粉后,除了5果凤丹外,其余多果凤丹均出现了果数退化的现象。AG-1和AG-2在普通5果凤丹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在其他多果凤丹中表达量差别不大却都明显低于5果凤丹;AGL 8-1和AGL 62基因的相对表达量随着果数增加呈逐渐减少的趋势。

江西农业学报杂志草业科学
61-67

盐分胁迫对紫花苜蓿发芽特性的影响

作者:程贝; 樊文娜; 刘家齐; 赵世玉; 张丹璐; 韩如冰 单位: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河南洛阳471003

摘要:研究了美国WL系列的5个包衣紫花苜蓿品种种子在不同盐浓度下的发芽特性,筛选出适宜不同盐浓度的苜蓿品种,为紫花苜蓿推广种植提供依据。试验使用人工气候箱,采用纸上发芽法,滤纸作为发芽床。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的种子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各品种的苜蓿种子,包衣完整无破损,每皿50粒,试验设7个浓度梯度:0、20、40、60、80、100、120 mmol/L,每个品种3组重复试验,采用单因素设计。每天记录当天的发芽数目,各个梯度的盐溶液在种子的生长阶段对紫花苜蓿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幼苗单株鲜重、幼苗根长、幼苗茎长、叶重、根重、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有不同影响,对数据进行测定分析后,结果发现:(1)在20~60 mmol/L盐溶液中的紫花苜蓿种子萌发良好,说明紫花苜蓿种子能够在弱盐环境中正常发芽。(2)5种紫花苜蓿种子对盐的耐受性由高到低排列为:WL903>WL168HQ>WL343HQ>WL353LH>WL363HQ。

68-72

PEG胁迫下不同紫云英品种萌发期抗旱性评价

作者:刘彩玲; 何春梅; 王飞; 王利民; 李清华; 黄毅斌 单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福建福州350013

摘要:通过设置不同PEG-6000浓度模拟干旱胁迫的方法,对不同紫云英品种(系)的萌发特性以及抗旱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低浓度PEG-6000对紫云英种子的萌发具有促进作用;(2)紫云英种子的发芽率、萌发胁迫指数、萌发抗旱指数、活力指数随着胁迫浓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3)低胁迫浓度促进紫云英胚根的伸长,高胁迫浓度则抑制其伸长;(4)运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对紫云英种质材料进行综合评价,发现其抗旱性强弱顺序为升钟>848711>宁波大桥>信阳>弋江籽。

江西农业学报杂志畜牧兽医
73-78

猪伪狂犬病毒Real-time 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弱毒疫苗病毒含量的检测

作者:华涛; 唐波; 黄江; 常晨; 刘国阳; 张雪花; 侯继波; 张道华 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动物免疫工程研究所; 江苏南京210014;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国家兽用生物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江苏南京210014; 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江苏省食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 江苏南京210014; 江苏省动物重要疫病与人兽共患病防控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扬州225009

摘要:根据伪狂犬病毒的gB基因设计引物,将含gB基因的质粒作为标准品,绘制标准曲线,建立了伪狂犬病毒PRV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敏感性和特异性,不与PCV2、PPV、CSFV、JEV和PRRSV发生反应。用该方法对不同滴度病毒液的基因拷贝数进行检测,发现病毒滴度和病毒拷贝数之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采用该方法对7种商品化PRV弱毒疫苗进行病毒含量检测,结果显示不同商品化弱毒疫苗的病毒含量存在显著差异,与说明书标注的病毒含量基本一致。

79-85

猪圆环病毒2型与猪细小病毒混合感染对仔猪致病性的研究

作者:刘国阳; 唐波; 常晨; 华涛; 侯继波; 张道华 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动物免疫工程研究所; 江苏南京210014;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国家兽用生物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江苏南京210014; 江苏省动物重要疫病与人兽共患病防控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扬州225009

摘要:对35日龄健康仔猪进行人工单独或混合感染猪细小病毒(PPV)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采用临床症状、组织病理学变化和血清学检测等手段,比较了不同实验组攻毒后仔猪的症状差异。实验结果显示:PPV和PCV2混合感染能够引起更加严重的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症状,并加重PCV2引起的间质性肺炎和仔猪消瘦的严重程度;混合感染后,仔猪病毒血症出现更早,持续时间更长,且病毒含量明显高于单独感染组;混合感染组仔猪的PCV2 ELISA抗体水平和血清抗体水平均显著高于PCV2单独感染组的。说明PPV能够明显增强PCV2的临床症状,加重PMWS的发病程度。

江西农业学报杂志生物技术
86-94

灵芝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基因的电子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作者:贺望兴; 杨普香; 李延升; 石旭平; 黎小萍; 张贱根; 蔡海兰; 蔡翔 单位: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 江西南昌330203

摘要: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UGPase)是灵芝多糖合成途径的关键酶,用电子克隆方法得到灵芝UGPase基因,并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UGPase基因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亚细胞定位、亲疏水性、信号肽、蛋白结构域、蛋白高级结构以及系统进化树的构建等方面进行了预测和分析。结果表明:UGPase基因全长1691 bp,包含一个1515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504个氨基酸;该蛋白不存在信号肽和跨膜结构域,它是定位于细胞质内的一种亲水性稳定蛋白酶;它的高级结构主要是由α螺旋结构和无规则卷曲结构所组成;同源比对分析显示,该酶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和其他动植物的UGPase酶相比在序列组成、高级结构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