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教育探索杂志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

  • 主办单位: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

  • ISSN:1002-0845

  • CN:23-1134/G4

教育探索杂志

教育探索 2006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教育探索杂志、邓小平教育思想研究
1-3

教育创新思想之要髓

作者:李英; 张向东 单位:石家庄铁道学院; 高教所; 河北石家庄050043; 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石家庄050043

摘要:教育创新的关键在于教育观念的更新,教育观念的更新首先必须解决观念上的三个根本转变,这就是:必须从“官本位”转变到“师本位”上来、从“公本位”转变到“民本位”上来、从“校本位”转变到“学本位”上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育大众化,实现中华民族教育的伟大复兴.

4-5

论邓小平教育改革理论的深刻内涵

作者:张峨建 单位:韶关学院; 社科系; 广东韶关512005

摘要:教育改革是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新时期,邓小平提出了教育改革的一系列重要理论观点,形成了科学的教育改革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丰富和发展了的教育思想,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事业深化改革与持续发展的指导方针和理论基础.

教育探索杂志创新教育研究
6-7

创新教育中德育教师角色转换探析

作者:周双娥 单位:湖南文理学院; 两课部; 湖南常德415000

摘要:创新教育的目的是要教师成为引导者、促进者.这就要求教师在不同内容的教学中,充当不同的角色.具体为导演、舵手、记者、主持人、裁判员,并在与学生的关系上建立平等互助的关系,实现朋友似的交往.如此,才能更好地发挥引导者与促进者的作用.

8-9

论教师创造教育能力的培养

作者:李传红 单位:平原大学; 师范学院; 河南新乡453002

摘要:创造教育的思想古已有之.教师不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更是人类文化的创造者.因此,创造教育能力对教师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认识创造教育的含义和特征,辨析创造教育认识上的误区,对于探寻培养教师创造教育能力的对策、提高教师创造教育能力十分必要.

10-11

素质教育背景下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作者:周丹; 王占芳 单位:哈尔滨市第九中学; 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青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 山东青岛266555

摘要: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将传统的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变到注重知识传授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轨道上来.具体做法是:设疑导学,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培养提问意识,发展思维能力;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创新思维,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教育探索杂志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初中研究
12-13

从课程改革的视角关注学校文化转型

作者:谢登斌 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教科院; 广西桂林541004

摘要:课程改革的推进势必拉动学校文化的变革,促使学校文化转型,而学校文化的转型关系到课程改革的发展进程.学校文化的转型涵盖学校主体的文化、学校观念文化、学校制度文化和学校环境文化的转型这四个基本维度.从课程改革的视角关注学校文化转型,意在探寻深化课程改革的动力,为新课程的生长提供文化“沃土”.

14-15

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提问的策略性

作者:吴顺领; 张庆林; 史慧颖 单位:西南师范大学; 心理学院; 重庆400715

摘要: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必须重视提问的策略性,在掌握学生已有知识背景的前提下,提出能指导学生探究、解释和精细加工的问题.在提问的过程中要注重逐步减少对学生的提问性支持,提问后做适宜停顿,耐心倾听学生的回答,同时注意慎用奖励,尽可能地调动大多数学生的思考兴趣和探究积极性.

16-17

课堂教学中的平等与差距

作者:何旭明 单位:长沙大学; 高教研究所; 湖南长沙410003

摘要:课堂教学追求师生之间共同合作、交流与对话,强调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这种教学效果并不是简单的师生平等所能达成的,必须有教师的权威.但是,权威又并不必然地导致课堂中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课堂中民主平等氛围的营造,要求在平等与差距之间达成一种平衡.平等与差距既是一种客观存在,又是一种主观感受,师生之间存在实际上的不平等,课堂教学中追求的是一种感受上的平等,是教师的一种主观心向.

18-19

社会学视野下学生对新课程的适应性研究

作者:游薇; 吕鹏 单位:西南大学; 重庆400715

摘要:以社会学的眼光分析,新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因教师、学生的参与而成为一个动态的、可变的社会存在,学生对新课程的适应是新课程实践的重要方面.影响学生对新课程适应的社会因素包括:家庭文化背景、个体社会化和反学校文化,以及作用于课程重构的"师定"文化.

20-21

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研究

作者:刘信平; 张弛 单位:湖北民族学院; 湖北恩施445000

摘要:目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存在着困惑与误区.实施全方位的有效整合,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除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原则外,还应遵循认知灵活性理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进行具体的整合开发设计工作,以新的教学模式培养时代所需人才.

22-23

关于“服务学习”课程模式研究的几个问题

作者:张华 单位:黑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摘要:“服务学习”课程模式是指在教师组织指导下,配合学科及课程设计,规划具体学习目标,探讨社区需求,把课堂教学与无偿的社会服务相结合,在服务过程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一种课程模式;该模式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该模式对学校、社区具有双重作用;实施“服务学习”课程,重点是抓好课程的设计(课程的目标、内容与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评价.

24-2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学校文化重建初探

作者:高艳红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150025

摘要: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学校文化重建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决定性的意义.学校文化是关于“人”的文化,即教师文化、校长文化和学生文化;学校文化重建应从这三个方面入手,重建更适合于课程改革的新的学校文化.

26-27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思考

作者:姜庆相; 陈杰 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数学科学学院; 山东济南250014; 日照市第一中学; 山东日照276800

摘要: 一、学习方式变革的紧迫性 当前,学生的学习方式大体上可划分为两大类:接受性学习方式和探究性学习方式.接受性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由教师、学生和教材所组成的封闭环境下,被动地接受教师所输出的知识,学习偏重于死记硬背、浅层理解和简单应用.在这种学习方式下,学生得到的知识在质和量上都有其局限性.因此,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接受性学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质疑和批评.究其原因,在于接受性学习方式的局限性,不利于学生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接受性学习方式有三大弊端:

教育探索杂志教育理论研究
27-28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作者:强冬梅 单位:鸡西大学; 科教处; 黑龙江鸡西158100

摘要:近年来,伴随着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异军突起,事业迅速发展,成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在这新的历史时期,高职教育必须与本科院校“错位经营”,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把满足劳动力就业市场的需求作为发展的目标,把提高学生就业和创业能力作为改革的方向,这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9-31

教育公平:教育政策抉择的重要取向

作者:吴仁林 单位:江苏省教育厅; 江苏南京210000

摘要:教育公平问题近年来成为专家学者讨论的热门话题和备受公众关注的焦点.产生不公平的原因复杂,但教育政策的非均衡导向不可忽视.教育公平需要教育政策的正确导向,政府职能部门必须把教育公平作为教育政策抉择的重要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