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

  • ISSN:1672-9455

  • CN:50-1167/R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07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论著
1-1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的意义

作者:张国元; 王永富; 凡瞿明; 周彤; 张金花; 何兰; 邓仁兵; 程吉兵; 赖猛 单位: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 四川南充637000; 川北医学院医学检验系2001级; 四川南充637000

摘要:目的探讨联合检测乙型肝炎(下称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两对半定量、乙肝病毒(HBV)DNA定量与前S2抗原对乙肝患者诊断和预后的意义。方法分别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荧光定量PCR(FQ-PCR)和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技术(CMIA)对141例乙肝患者的乙肝病毒前S2抗原(Pre-S2)、乙肝病毒DNA(HBV-DNA)、乙肝两对半进行定性和(或)定量检测。结果 137例HBsAg阳性患者中Pre-S2阳性119例,HBeAg阳性69例,HBV-DNA阳性84例。阳性率Pre-S2〉HBV-DNA〉HBeAg。结论联合检测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两对半、HBV-DNA定量及Pre-S2,可以更全面地反映临床HBV感染、复制、传染性及抗病毒治疗效果的状况。

2-3

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及其与肝功能损害的关系

作者:熊菀; 刘瑜; 陈琼; 吴扬 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感染消化科; 400014;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科研究所; 400014;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检验科; 400014

摘要:目的了解婴儿巨细胞病毒(CMV)肝炎患儿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比值,探讨其在炎症过程中的作用及相关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TNF-α、IFN-γ/IL-4水平,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ALT和AST水平。共分析了CMV肝炎30例,正常对照组30例。结果CMV肝炎组TNF-α、IFN-γ/IL-4、ALT、AST值分别为448.07±122.76ng/L,2.99±1.35,95.24±8.52U/L,138.59±11.57U/L,TNF-α、ALT、AST均高于正常对照组,IFN-γ/IL-4比值低于对照组。相关分析发现,肝炎组TNF-α与ALT呈正相关(r=0.76,P〈0.01)。结论CMV肝炎患儿存在细胞因子分泌紊乱,表现在TNF-α水平增高。与肝功能损害程度密切相关;IFN-γ/IL-4比值变化推测存在Th1/Th2平衡失调和Th2功能异常增强情况。

4-5

医院感染的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变迁

作者:邓群; 李泽玉; 涂玉梅 单位: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 443000; 宜昌市疾病控制中心

摘要:目的了解本院医院感染的肠杆菌科细菌和非发酵菌的感染情况及对常用药物的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参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对医院微生物室近3年检出阳性标本进行分析、统计。结果肠杆菌科细菌576株,非发酵菌属474株,肠杆菌科细菌中大肠埃希菌、产气肠杆菌、泉居沙雷菌。戴氏西地西菌对先锋必、氧哌嗪耐药率达83.33%以上,泉居沙雷菌对丁胺卡那的耐药率为66.67%,而大肠埃希菌,产气肠杆菌、戴氏西地西菌对丁胺卡那的耐药率则在16.67%以下,非发酵菌属中短黄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噻肟的耐药率均达100%,对先锋必、氧哌嗪耐药率也很高,为80%以上,而对丁胺卡那的耐药率为27.27%以下。结论在常用药物中,丁胺卡那对肠道杆菌和非发酵菌的作用很强,而先锋必、氧哌嗪作用较弱。

6-7

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检测在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相关分析

作者:王冬娥; 陈健锋; 李栓文 单位:广东省中山市博爱医院; 528403

摘要:目的分析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C-反应蛋白(CRP)与白细胞计数(WBC)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对41例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分成≤28d、≤2月、〈6月、6月至6岁,4个组),同一时间采集样品,进行CRP与WBC测定。结果CRP、WBC同时升高6例,占14.63%;CRP升高、WBC正常27例,占65.85%;CRP、WBC均正常者8例。占19.51%CRP平均升高59.65mg/L。上述4组WBC平均水平均在正常参考范围内。结论CRP与WBC对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前者敏感,后者不敏感。

8-9

医院输血科规范化管理与临床输血安全的探讨

作者:龚永启; 王奕锐; 胡华; 王文兰 单位:湖北省黄石市中心医院输血科; 435000

摘要:目的加强医院输血科规范化的管理和输血质量控制。方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卫生部《医疗机构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及《湖北省成分输血实施办法(试行)》,按湖北省医疗临床用血统计法计算。结果2004全血使用量为1153.5U,占全年用血量的52.4%,而2005年全年使用全血的量为44.5U,占全年用血量的0.97%,全血用量减少了1109U,增加浓缩红细胞使用量,提高了成分输血率。结论在严格的质量控制下,通过规范化管理方式,引导临床逐步走上科学化、合理化的用血道路,真正做到临床输血安全有效,确保受血者的健康。

10-11

3种梅毒诊断试验的临床应用评价

作者:黄波; 钟方才; 纪红星 单位:四川省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641000

摘要:目的通过比较3种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选择简单、快速、高敏感性和特异性诊断方法和试剂诊断早期梅毒,及早发现传染源,控制梅毒传播。方法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3种方法对梅毒患者血清进行检测。结果TRUST法敏感度为90%,特异性为96.7%ITP-ELISA法敏感度为98.3%,特异性为100%,TPPA法敏感度为98.3%,特异性为100%。结论对梅毒患者同时采用TRUST和ELISA(或TPPA)法进行血清学联合检测,可提高阳性检出率和判断疗效。

12-12

羟乙膦酸钠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临床观察

作者:谢寿昌 单位:广东省梅州市人民医院; 514031

摘要:目的观察抗骨质疏松药物羟乙膦酸钠对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统计分析2000-2004年50-92岁(平均66岁)髋部骨折患者200例(部分因合并心脑血管、糖尿病等致死亡或不愈合的特殊病例除外),其中手术内固定120例,非手术治疗80例,都应用羟乙膦酸钠0.4g/d,两餐间或睡前服,15d为一疗程,间隔2个月重复应用,间隔期间补充钙剂及维生素D。并统计相应对照组,手术治疗100例,非手术治疗80例,未用羟乙膦酸钠。观察骨折临床愈合和功能恢复时间。结果手术内固定组平均临床愈合时间:应用羟乙膦酸钠组为24周。对照组为29周;非手术组平均临床愈合时间:应用羟乙膦酸钠组为16周,对照组为20周。结论羟乙磷酸钠对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有明显促进愈合和恢复功能。同时非手术治疗由于避免了术中血运的进一步破坏,对骨折的愈合有重要的意义。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临床研究
13-14

龙虾壳聚糖抗皮肤浅表真菌的实验研究

作者:丁恒生; 王亚娜; 宗爱萍; 郑铁生 单位:江苏省扬中市人民医院; 212200; 江苏镇江科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江苏大学医学技术学院; 江苏镇江

摘要:目的探讨龙虾壳聚糖对皮肤浅表真菌的抗菌作用,检测其对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方法采用琼脂稀释平板培养法。结果龙虾壳聚糖对红色毛癣菌、断发毛癣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值均为2500mg/L,对须发毛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值均为5000mg/L醋酸液对红色毛癣菌、断发毛癣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值均为630mg/L,对须发毛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值均为1260mg/L。结论龙虾壳聚糖及醋酸液对皮肤受试浅表真菌均具有抗菌作用;龙虾壳聚糖的最低抑菌浓度为2500-5000mg/L。

15-16

HBV血清标志物与HBV-DNA、Pre-S1抗原检测的临床应用

作者:王文余; 任从棉; 张峰; 黄兆松 单位:兰州军区临潼疗养院四区检验科; 陕西临潼710600

摘要: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前S1抗原与HBeAg、HBV-DNA相关性及3者之间的关系,分析Pre-S1的检测在判断乙型肝炎(下称乙肝)病毒复制中的作用。方法笔者检测了30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患者血清中Pre-S1、HBV-M、HBV-DNA,对其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将患者血清分4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HBV-M、HBV前S1抗原,PCR-ELISA法检测HBV-DNA。结果不同模式HBV感染者血清HBV-DNA、HBV前S1抗原的总检出率分别为81.6%和76%,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4组模式感染者血清HBV—DNA和Pre-S1抗原的检出率分别为85.5%、80.7%、46.8%、41.6%、73.8%、66;6%、37.3%、29.4%、21.4%、10.7%。同组两者间无明显差异,每两组之间HBV—DNA和HBV前S1抗原阳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BVDNA、HBeAg、HBV前S1抗原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HBV前S1抗原是乙肝病毒复制的又一新标志。结果表明,Pre-S1能够较好地反映乙肝病毒复制情况,对病情的预后及疗效判断具有指导意义。

16-17

前S2抗原的检测与血清标志物及HBV—DNA相关性分析

作者:陈丽娟; 陈美珠 单位:福建省龙岩人民医院/龙岩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64000

摘要:目的探讨乙型肝炎(下称乙肝)病毒前S2(Pre-S2)抗原与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5项”之间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乙肝病毒(HBV)血清标志物和乙肝病毒前S2抗原进行检测;用荧光定量PCR法进行HBV-DNA检测。结果对HBV血清标志物不同组合模式进行分析发现,HBV血清标志物HBeAg阳性模式中,乙肝病毒前S2和HBV-DNA的检出率高,平均为96.1%和98.6%。在HBV血清标志物HBeAg阴性模式中,乙肝病毒前S2和HBV-DNA的检出率低,平均为48.9%和36.9%。在HBsAg、HBeAg均为阴性的模式中前S2抗原基本为阴性。结论前S2抗原与HBeAg和HBV—DNA密切相关,完善和补充了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的不足。

18-19

128株肠球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蒋火刚; 李万林 单位: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 贵州遵义563003

摘要:目的研究医院感染肠球菌的分布及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常规培养分离的肠球菌用MicroScan WorkAway40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128株肠球菌分离自各种感染性标本,其中分泌物57株(占44.5%)、尿液29株(占22.6%)、引流液22株(占17.2%),呼吸道标本(痰液/气管抽吸物/咽拭子)12株(占9.4%)、胆汁8株(占6.3%);粪肠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四环素、红霉索、环丙沙星耐药率分别为22.2%、16.7%、61.1%、83.3%、54.2%;屎肠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四环素、红霉素、环丙沙星耐药率分别为76.0%、72.0%、56.0%、86.0%、64.0%,所有肠球菌均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菌株;肠球菌对高浓度庆大霉素和链霉素耐药率已达50%以上。结论临床感染肠球菌主要为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它们对多种抗生素不同程度耐药且均呈多重耐药,屎肠球菌耐药率明显高于粪肠球菌,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医院肠球菌感染。

19-20

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和注射液治疗带状疱疹

作者:兰建平; 王兴斌 单位:福建省宁德市闽东医院皮肤科; 355000

摘要:目的对比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和注射液分别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安全性和费用。方法75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组(A组)、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组(B组)和vitB1、vitB12组(C组),用χ^2检验比较有效率,并观察不良反应和统计治疗费用。结果治疗组(A、B两组)疗效优于对照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费用明显低于B组且不良反应小。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和注射液治疗带状疱疹疗效均显著,但喷雾剂使用方便,是治疗带状疱疹经济、安全、有效的药物。

21-22

血中游离和总前列腺特异抗原检测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赵春明; 崔诗晗; 王冰 单位:吉林省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放免中心; 136000

摘要:目的联合检测血中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和(f/t)PSA比值以期提高前列腺癌诊断的特异性和准确性。方法73例前列腺疾病患者分成两组,前列腺癌组和前列腺增生组,应用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Elecsys 2010)检测tPSA、fPSA和(f/t)PSA比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间tPSA与fPSA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f/t)P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tPSA正常值4.0为临界点,tPSA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为86.7%,特异性为37.9%。以(f/t)PSA正常参考值0.25为临界点,(f/t)PSA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为80.0%,特异性为82.8%4。结论联合检测tPSA、fPSA和(f/t)PSA比值可提高前列腺癌诊断的特异性和准确性。

22-23

联合麻醉对分娩方式及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

作者:倪明军; 蔡江慧; 李竹君; 陈慧琦 单位: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妇幼保健院; 516001

摘要: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阻滞(腰麻)加硬膜外阻滞(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镇痛分娩对产妇分娩方式、产程中宫缩情况及产妇、新生儿近期合并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05年10月至2006年3月在惠阳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产妇及其新生儿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08例选用腰麻及硬膜外阻滞麻醉(联合麻醉组);未施行分娩镇痛的92例产妇及其新生儿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在分娩方式、产程时间、产程中缩宫素使用及产妇、新生儿合并症方面的不同。结果(1)分娩方式比较,联合麻醉组剖宫产26例(24.07%),对照组38例(41.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麻醉组产钳助产22例(20.37%),对照组6例(6.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麻醉组阴道顺产60例(55.56%),对照组47例(51.0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麻醉组使用缩宫素32例(29.63%),对照组4例(4.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产妇、新生儿合并症比较,联合麻醉组胎儿窘迫、活跃期延长、第二产程延长发生率分别为32.7%、3.70%、6.48%,对照组分别为28.5%、1.09%、3.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麻醉组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分别为4.63%、0.93%,对照组分别为3.26%、1.1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程中对产妇施行腰-硬联合麻醉镇痛分娩,可降低剖宫产率,但会增加产钳助产率,分娩镇痛与活跃期延长、第二产程延长有关,但不会增加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分娩镇痛对产妇、新生儿并无明显不良反应。

24-24

影响乙型肝炎患者HBV YMDD变异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王砚冰; 石铭 单位:辽宁省铁岭市中心血站; 112000; 辽宁省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 116001

摘要:目的探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下称乙肝)过程中乙肝病毒DNA聚合酶P区(HBVYM-DD)变异的相关因素。方法对应用拉米夫定(LAM)治疗的22例慢性乙肝患者进行肝功能、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HBV YMDD变异检测,同时进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异常率为55%,HBeAg血清转换率为13.6%,HBV YMDD变异发生率为31%,治疗前病毒量的高低不影响其治疗效果。5例患者肝穿组织中HBsAg和HBcAg依然阳性。结论运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个月后可出现HBV YMDD变异,随着治疗时间延长,其变异发生率越高;HBeAg血清转换率不高;肝组织内仍处于炎症及纤维化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