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开放教育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统计源期刊

主管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上海开放大学

影响因子:5.03

ISSN:1007-2179CN:31-1724/G4

    基本信息:

  • 下单时间:1-3个月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发行地:上海
  • 创刊:1995
  • 类别:教育类
  • 出版社:开放教育研究
  • 语言:中文
  • 价格:¥190.00
  • 起订时间:2020年01月
  • 邮编:200433
  • 库存:200
服务介绍

开放教育研究 2012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开放教育研究杂志学分银行
6-11

学分银行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应对策略——201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远程教育教席系列国际研修班综述

作者:杨敏 单位:上海开放大学综合办公室

摘要: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理念已经对国际教育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之一就是学分银行制度在各国教育领域的普遍实施。笔者作为2011"终身学习与学分银行建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远程教育教席系列国际研修班的组织者之一,有幸参与了本期研修班的全部学术活动。本文概括了本次研修班研讨的主要内容,以期对我国的终身学习与学分银行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有所裨益。

12-15

终身学习与“学分银行”的教育管理模式

作者:郝克明 单位: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

摘要:本报告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梳理了终身学习和学分银行的教育管理模式产生的背景;第二部分分析了在当今时代背景下终身学习与学分银行教育管理模式所承载的战略任务;第三部分提出了关于建立我国学分银行的若干思考和建议,如对通过非学历教育的学习成果实行登记制度,有步骤地科学开展对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和转换工作;建立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认证、评估与转换制度,一定要建立在科学研究和认真探索与实践的基础上;要把区分不同的情况和提高质量放在突出的位置上;建立和完善与学分银行相配套的人才选拔制度。

16-20

终身学习型社会与韩国的学分银行制

作者:朴仁钟 刘音(翻译) 单位:韩国国家终身教育研究所 平生教育振兴院

摘要:在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中,扩大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提高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的沟通、建立先前学习成果的认定机制都是非常重要的。在此背景下,韩国学分银行制度应运而生。学分银行制度是适应新型知识型经济、老龄化和低生育率社会的一个关键项目。韩国学分银行的成功发展主要依赖于与教育机构的合作、灵活的课程、多样的学习项目开发和先前学习成果的认定。同时,本文还提出韩国学分银行制度面临的一些挑战,如先前学习成果的认定费用、学习者奖学金和助学金的筹备、相应的质量控制系统的建立等。

21-26

通往明日之路:学分银行之机遇与挑战

作者:崔昌浩 杜永新(翻译) 单位:韩国会计与信息学校

摘要:全球性知识爆炸给社会各个层面带来的机会迅速激增。尽管传统办学机构依然极其重要,但是要应对如此快速的变化也并非易事,同时这种变化给它们带来的压力也是巨大无比的。各种新理念、新机构以及随之而来的新文化,是传统办学机构必须面对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一方面合理控制各种机会所蕴藏的能量和创新潜力,一方面有效驾驭、疏导和强化这种态势。尽管这种现象在各种教育层面都有体现,但是它们对职业教育的影响要远比对教育中其他领域的影响更为显现和具体。通过透视那些行业性较强、监管结构较为完善的职业教育,可以更容易了解其中的关键问题和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这样做或许要比对整个教育领域进行重新规划要来得容易一些。基于这种思考,笔者认为,在应对某些具体挑战时,韩国的职业教育学分银行实践经验和做法或许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同时也希望这些经验能对其他相类似的教育实践提供诊断和模式探究方面的参考。

27-32

通过学分转换和认证先前学习促进学生交流

作者:赫曼·博世 谭翔宇(翻译) 单位:荷兰开放大学管理科学学院 不详

摘要:如同著名的荷兰科学家伊拉斯莫一样,凡是纵横欧洲几所大学研究的人都被视为是学生的楷模。与伊拉斯莫时代的习惯相左的是,现代大学对学生在其他大学学习的成果信息有所要求。作为一个综合学分互认体系,欧洲学分互认系统(ECTS)能够满足这样的要求。本次演讲将对包括荷兰开放大学在内的西欧院校的优秀实践将予以介绍。不幸的是,许多院校口头上称许学生流动性的种种优点,事实上却给学分互认制造障碍。障碍之一就是巨细靡遗的海外课程水平和内容具体要求说明。"学术教育是智慧和专业见解的增进","学胜于教","知识来源多元性和事实不是唯一存在性"等更为宽广的价值观是对待学生流动性的积极态度。本次演讲将探究这一更为宽广的价值观体系。由于期待所有大学都在这一问题上达成共识是不现实的,报告人建议让愿意采取切实行动对待学生流动的大学组成联盟。流动性友好大学联盟将基于自愿参与的形式为每个专业建立结构课程,并且采用综合学分互认系统和透明的先前知识认可规则。结构课程的概念将予以说明。它在本质上是一系列对于课程水平和内容的宽泛要求,而非具体必修课程清单。结构课程使学生能够利用世界各地大学的优势建立个人的课程组合。

33-35

欧洲学分互认体系:一个转换与累积体系

作者:安东尼.约翰.维克斯 宋颉(翻译) 单位:英国艾塞克斯大学

摘要:欧洲学分互认体系(ECTS)于1989-1990学年开始推行。其最初目的是根据欧共体"伊拉斯莫"计划,对学生流动转学期间的学习给予认可,学生将获得经由ECTS认证的学分和一个ECTS等级,这些学分和等级可以使学生流动期间就读学校的成绩获得母校的认可。"用户手册"是欧洲学分互认体系的解释性文件。该系统的核心是,学分的授予是建立在所完成的学习任务和通过考试所获得的学习成绩上的。本演讲将详细介绍ECTS系统,以及它目前在49个国家和地区之间作为转换与累积学分体系的作用。

36-41

基于远程教育的先前学习评估及认证

作者:克里斯汀·威哈克 张轶斌(翻译) 单位:加拿大汤普森河大学开放学习部先前学习评估及认证中心 不详

摘要:本演讲将简单追溯学分银行概念在英属哥伦比亚的演进过程,并介绍学分银行体系在加拿大各省的发展,并使用汤普森河大学作为最佳案例,展示现有学分银行体系的一些特点。演讲中还将概述学分银行发展中面临的挑战与问题及其在高等教育中的影响。

41-41

致《开放教育研究》杂志外审专家的感谢信(2011年)

作者:本刊编辑部

摘要:为了规范审稿流程,进一步保证和提升期刊学术质量,本刊编辑部于2008年初开通了在线审稿平台(http://openedu.shtvu.edu.cn)。作者在此平台注册后即可投稿,而且可以通过该平台及时查看稿件的审阅及录用情况;同期,我们开始采用匿名外审制度。

42-45

构建终身学习体系,迈向学习型城市

作者:袁雯 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摘要:报告介绍了近年来上海建构终身教育体系的实践与成果,包括建立多元化的终身教育基础性服务平台,为市民创造丰富的终身学习机会;举行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构建终身教育信息化平台,便捷服务全民终身学习;制定《上海市终身教育促进条例》,形成法律依据等。同时分析了上海建构终身教育体系过程中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未来上海建构终身教育体系的展望与构想。

46-49

上海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的构建

作者:李惠康 单位:上海开放大学党委

摘要:本报告介绍了上海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的构建背景、定位、基本功能、特点以及运行方式,展示了上海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运行的信息化服务平台,简要分析了上海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构建与运行面临的困境,以期为国内各省市建设学分银行,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的融通,提供一个实践案例。

49-49

2011年度《开放教育研究》杂志无学术不端文献

作者:本刊编辑部

摘要:本刊讯:2011年第1期首次通报"学术不端文献与本刊作者名单"之后,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总的反映是良好的,本刊利用中国知网"社科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对每一篇确定录用的文章进行了检测,尽量从源头杜绝学术不端文献的产生。

50-51

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条件下各级各类课程衔接与转换模式研究

作者:杨黎明 单位: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摘要:本文探讨的是在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条件下各级各类课程的衔接与转换。在欧洲、北美的协议转换模式和韩国的认证转换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更适合中国国情的框架转换或整体转换模式,即整体设计各级各类教育的框架课程以及与他们相配套的桥梁课程。本文还进一步提出了实现转换需要解决的两大技术难题,即人才培养方案的整体设计和课程学分从一般学分到标准学分和有效学分的转换。

52-55

上海建设学分银行的基本构想和战略思考

作者:张德明 单位:上海开放大学党委

摘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使学分银行成了当下一个热门话题。本报告从国际比较的视角梳理了我国建设学分银行的目的和意义,提出上海建设学分银行是服务于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和学习型城市的建设;接着,以上海为案例,分析了上海建设学分银行已有的基础、基本构想和现阶段目标,包括上海学分银行的目标定位、基本功能和重点建设内容;最后,对学分银行建设和运行过程中一些涉及教育理念、体制、机制等深层次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

56-59

对非正规和无一定形式学习成果的认可、核定与认证在推进终身学习中的作用

作者:杨进 单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学习研究所

摘要:近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国的终身学习政策与实践的发展显示,年轻人和成人在生活经验中对于知识、技能与竞争力获取的需求日益增长,因为,当今他们的生活经验也面临着被衡量、被确认和承认。根据这种需求,许多成员国已经开发出了能够认可、核定与认证各种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成果的机制,而更多的国家还在开发的过程当中。此次演讲将涉及到以下内容:1)回顾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在教育与培训系统中的定位;2)分析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认可、核定与认证对教育、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3)认可、核定与认证的过程:方法与工具;4)强调认可、核定与认证的参考点:标准、资格及资格框架;5)对被认可的利益攸关者及他们的作用定义;6)指出开发全国的认可、核定与认证系统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演讲总结部分包括对于首要任务、核心解决办法和开发全国的认可、核定与认证系统政策与策略的建议。这些建议包括:1)提倡增强将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纳入到国民终身学习战略的认识;2)赋予缺少受教育机会的弱势群体以优先权;3)开发一个综合性的全国资格框架;4)加强过程、标准、衡量、评估工具与技术的开发;5)加强利益攸关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6)转变现有教育和培训机构以及其他教育提供者;7)给学习者和潜在的学习者提供信息、指导和咨询;8)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国的技术协助提供方便,并加强重要人力资源的能力建设及优秀实践的分享;9)开发一个有成本效益与成本效率的金融支持体系;10)为地区间与次地区间的合作提供方便。

开放教育研究杂志高阶访谈
60-67

美国绩效技术:定位、现状与人才培养——访美国绩效技术领域七学者

作者:方圆媛 刘美凤 单位:中央电化教育馆资源服务部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技术学院

摘要:绩效技术诞生于20世纪60-70年代美国的教育技术领域,由于其提高组织绩效的独特视角与成效,近年来备受关注。在我国,绩效技术一直是教育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我们引入了一些相关理论,也开始在实践中探索理论的应用,以期将有关理论与方法本土化,从而适合我国实际。为此,深刻理解绩效技术,追踪其在美国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对在我国发展绩效技术有着重要的意义。就美国绩效技术领域的现状、发展以及人才培养的有关问题,我们陆续对大洋彼岸的美国绩效技术领域的学者与实践人员,包括托马斯.M.树文、罗杰.考夫曼等七位学者进行了访谈,以期从不同专家的观点中获得对绩效技术更为全面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