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开放教育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统计源期刊

主管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上海开放大学

影响因子:5.03

ISSN:1007-2179CN:31-1724/G4

    基本信息:

  • 下单时间:1-3个月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发行地:上海
  • 创刊:1995
  • 类别:教育类
  • 出版社:开放教育研究
  • 语言:中文
  • 价格:¥190.00
  • 起订时间:2020年01月
  • 邮编:200433
  • 库存:200
服务介绍

开放教育研究 2012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开放教育研究杂志开放视点
4-8

在线辅导:在线教学的关键——访在线教学领域知名学者吉利·西蒙博士

作者:翁朱华 单位:《开放教育研究》编辑部

摘要:吉利·西蒙(GillySalmon)是近年来活跃于欧洲远程教育界的一位知名学者,在在线教学和在线教师培训方面享有很高的知名度。1989年,她从英国开放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一名普通讲师做起,后升任工商管理学院的区域主任,专门负责管理英国开放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在全欧洲的教学及学术工作。1996年起,她全面负责商学院在全球的教学工作,包括7000名辅导教师的学术发展和25000名学生的教学质量,并负责形成了英国开放大学第一个教学技术战略。2000年,她被任命为美国开放大学MBA项目主管,全面负责教学、评估、教材开发、教师专业发展等工作。2001—2004年,她担任英国开放大学管理系主任,负责该系在英国、西欧、东欧、非洲及亚洲的教学、质量评估以及市场合作等工作。在英国开放大学的16年里,西蒙担任过多种角色——教师、教师培训者、管理者以及学习者,在此期间,她获得了英国开放大学教育技术在线培训方向的哲学博士学位,这也使得她非常强调在线教师自己首先要是一个在线学习者。

开放教育研究杂志智慧环境
9-15

虚拟实验及其学习者可信度认知

作者:黄荣怀 郑兰琴 程薇 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知识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100875

摘要:实验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手段和方法。面对传统教学实验室在远程教育中的局限性和虚拟实验的迅速发展,本文分析了教学中虚拟实验面临的诸多挑战,如用户难以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交互不够自然真切等;从学习者对虚拟实验可信度要素的视角,提出了包含环境拟真度、用户体验度和操控可信度三个维度的虚拟实验用户可信度认知模型;从虚拟实验用户可信度水平的视角,提出了包含模拟性实验(Procedure—based)、探究性实验(Data—based)以及实证性实验(Reality—based)三个层次的虚拟实验PDR层次模型,并用实例阐释了三个层次的实验类型。

16-20

面向非正式学习情境的移动学习服务设计

作者:王晓晨 黄荣怀 单位: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 北京100048 北京师范大学知识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100875

摘要:仅仅从教学和技术的角度设计移动学习,对于学习者的实际体验来说,仍然可能存在诸多挑战和困难。因此,支持服务设计是移动学习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保障。本文首先界定了移动学习的内涵及主要特征;详细阐述了面向学习活动的移动学习服务的构成要素,并结合教育和服务的双重需求提出了设计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最后基于服务包的核心理念,提出了融合“产品一服务”的移动学习一体化解决方案。

开放教育研究杂志理论探究
21-26

换一种思维方式认识和处理教学质量问题——开拓教育绩效技术研究领域

作者:张祖忻 希建华 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教育技术学系 上海200083 《开放教育研究》编辑部 上海200086

摘要:许多教育工作者都试图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模式等手段来提高教学质量。然而,影响教学质量的环境是多维、互动和变化的,需要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运用系统方法处理教学质量问题。教育绩效技术本质上是一项提高教学质量的系统技术,该领域包括(但不限于)分析(Analysis)、设计(Design)、开发(Development)、实施(Implementation)和评价(Evaluation)等范畴(简称ADDLE),即以“适应经济社会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衡量教育教学质量的依据,找出绩效差距,分析差距成因;对症下药,设计和开发合适的改进方案;实施该方案,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教育绩效技术要求教育组织内各部门的工作形成合力,注重综合治理(holisticapproach),追求整体效应(synergisticeffect),强调持续改进。教育绩效技术是在教育领域践行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抓手。高校中的高教研究人员、远程开放教育研究人员、教育技术专家等应该是教育绩效技术专家,发挥教学系统工程指挥者的作用。

27-32

网络对话学习:内涵与形态研究

作者:和学仁 单位: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 江苏南京210093 云南师范大学信息学院 云南昆明650092

摘要:网络对话学习已经成为信息时代人类学习的自觉选择。本文从对话及对话理论的脉络梳理入手,提出网络对话学习内涵体现在对话学习与网络化学习两者在外部、内部与表现三方面自然耦合的特征中,即平等独立的学习主体、协作互动与创造生成的学习过程、多元化的信息思维。在此基础上,本文从技术化、社会化、个体化三个层面对网络对话学习的存在形态进行了深入讨论。

33-39

非言语信息在网络视频交流中的功能及尴尬处境

作者:谢英香 单位: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 上海200062

摘要:网络交流大致经历了从文本交流到视频交流的发展过程,视频交流中因视听觉通道的融入而极大丰富了交流过程中的非言语信息的种类与数量,但由于技术因素所限,还无法融入触觉及味觉所能感受到的非言语信息。本文在有关非言语信息功能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非言语信息在网络视频交流过程中的交际功能及其尴尬处境。本研究发现,视频交流中的非言语信息主要有两个功能:传播态度和情感;补充和替代言语交流。网络视频交流中的非言语信息是把双刃剑,依据情境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作用,既能对网络视频交流的效果产生促进作用,也能产生抑制作用。由此,视频交流并不适用于所有的交流目的、情境及用户。

开放教育研究杂志发展战略
40-44

论学分银行建设与自学考试制度转型

作者:孙冬喆 吴遵民 赵华 单位: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 上海200062 华东政法大学研究生教育院 上海200042

摘要: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以来,加快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已经成为社会的普遍共识,而连通各类教育形式的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制度也随之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课题。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上海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已经上线试运行,国内其他城市、高校乃至民营机构也都在积极开展学分银行的实践探索,广播电视大学更是将学分银行列为其建设开放大学的主要内容之一。然一哄而起、跑马圈地式的发展态势,又将使学分银行制度的建设陷入无序与盲目发展的困境。因此,本文认为要做到公正、公平和具有公信力,学分银行的建设就必须满足三个基本原则和条件,即必须得到教育部及其他相关部门的授权、以第三方的身份独立履行运行的职责,以及必须具备运作的资质和社会公信力。而目前最具成熟条件的则当数教育部自学考试办公室。为了更加审慎地承担起建设与运作学分银行的重任,并避免在条件不成熟状况下的误打与误撞,本文就新形势下学分银行的建设及自学考试制度改革与转型,提出了若干建议。

45-49

论开放大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以上海开放大学文化建设为例

作者:薛伟 单位:上海开放大学教育信息技术中心 上海200433

摘要:文化是大学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根基和血脉。研究开放大学的文化,需要理清开放大学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过程,并深刻认识其与其他大学文化所不同的独特内涵,才能在国家和地方的文化建设战略中发挥开放大学的独特作用。本文试图借鉴国际经验和国内实践,以上海开放大学的文化建设为例,从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视角,剖析开放大学的文化发展和文化特色,揭示开放大学文化建设的价值和影响。

开放教育研究杂志国际交流
50-55

在线学习课程中学习满意度和社会能力之间的关系

作者:克丽丝塔·加林 蔡宜君 詹姆斯·拉菲 单位:密苏里大学信息科学与学习技术学院 密苏里州哥伦比亚 美国 阿克伦大学教育基础与领导学系 俄亥俄州阿克伦 美国

摘要:本研究利用多元方差分析方法,对在线学习课程中的83名学生的学习满意度和社会能力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索。研究结果表明,那些拥有较高的学习满意度水平的学生,其社会能力水平也较高,特别是在与同辈的社会存在、与教师的社会存在,以及社会导航等方面。文章最后还讨论了对在线学习教学设计和工具的影响。

开放教育研究杂志教师教育
56-60

技术支持的教师学习之历史演进

作者:潘丽芳 单位: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 上海200062 上海市电化教育馆 上海200086

摘要:教师学习自古就有,技术支持的教师学习经历了从狩猎与采集时代语言支持的“教师”学习,到农耕时代文字支持的教师学习,到近代印刷技术支持的师范教育中的教师学习,再到现代电子技术支持的教师学习和当代数字技术支持的教师学习的演进过程。本文认为技术的发展能够满足教师多元的学习需求,提升教师学习的有效性。

开放教育研究杂志教学设计
61-69

五星教学四十年——追求效率、效果与魅力之路

作者:魏戈 单位: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北京100871

摘要:戴维·梅里尔教授是当代国际教学设计领域的领军人物,他致力于优质教学模式的开发。以及面向完整任务创造有意义的学习经历。经过数十年的潜心研究,梅里尔从对有效教学的兴趣到对教学理论的顿悟,从强调技术协助学习到界定潜在的教学处方,最终提出五星教学原理,即首要教学原理。沿着梅里尔研究工作的轨迹,探究五星教学诞生的历程,是对其教学理论的一次系统梳理,同时也可以窥见一位国际知名学者成长背后的故事。文章用历史的视角取时间为逻辑线索,从20世纪70年代到21世纪初,以每十年为一个阶段,回顾了梅里尔的学术成长历程,对包括概念教学实验、业绩内容矩阵、成分呈现理论、精细加工理论、教学交易理论、教学专家系统、五星教学原理和波纹环状模式等在内的近十个教学设计理论进行了概览,清晰地反映了理论之间的相互承接关系,全景式地展现了梅里尔毕生追求的优质教学的效率、效果与魅力之路。

70-73

大学生学习社会性软件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作者:徐晓雄 李丽美 刘岩 单位:宁波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 浙江宁波315211

摘要:博客、微博、QQ等众多具有社会性特征的网络社交工具正在构筑着信息时代的迷人图景,并日益成为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装备”。如何学会选择与高效使用这些社会性软件工具。以构建个性化的数字化学习环境,促进大学生自身发展,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基于此,笔者以“大学生学习社会性软件”为主题,进行了教学设计,并在宁波大学以开放实验的形式付诸行动。本文将从课程目标的设置与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组织与实施、课程效果与评价三个方面分享我们的实践经验,最后对该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进行教学反思。

开放教育研究杂志研究报告
74-79

问卷调查方法在教育研究领域的应用状况分析

作者:钟柏昌 李艺 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江苏南京210097

摘要:教育学的研究经常引起争议,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研究方法应用的规范性不足。一项规范的问卷调查研究,应该遵循如下过程并向读者交待相关信息:(1)研究综述:针对调查主题进行文献综述,分析已有相关研究结论;(2)问卷设计:提出调查目的、调查维度、理论假设等,根据理论假设界定自变量和因变量,并进行问卷的试测和修正;(3)问卷施测:抽样方法的选择与样本描述,样本分布分析,问卷的信度、效度分析;(4)研究结果:数据的统计分析,模型检验或相关效应量的说明;(5)讨论与总结。本研究通过调查《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北京大学教育评论》、《电化教育研究》近六年刊发的113篇问卷调查研究论文,发现我国教育研究者在方法使用和结果呈现方面还存在较多失误,例如:问卷设计缺乏测量依据、缺少试测和修正,调查样本不具代表性,问卷的信度和效度不明,调查目的与统计分析方法不匹配,缺少统计结论效度的评价等。

80-86

远程开放教育英语专业学生辍学现象追踪调查(二)——本科辍学生课程注册与学业成绩报告

作者:李莹 牛健 丁霞 单位:国家开放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所 北京100039 国家开放大学外语学院 北京100039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教学指导中心 甘肃兰州730030

摘要:对远程开放教育辍学给予关注,将提高远程教育机构的办学效益,也将帮助更多的远程学习者完成学业,更好地实现教育公平的社会目标。2010—2012年,研究者所在课题组对中国广播电视大学系统14所省级电大英语专业2010年春季入学的新生开展了连续三学期的辍学追踪调查。第一期研究成果揭示了远程开放教育英语专业学生学习半年后发生的辍学现象及其影响因素。本文是第二期研究成果,即本科辍学生课程注册与学业成绩报告。研究结果显示,第一学期,在学生对英语本科专业课程学习难度缺少充分了解的情况下,学生往往不能合理地控制选修的课程门数,多数倾向于注册多门专业课程;课业负担重,加之英语专业本身的学习难度大,部分学生的专科专业是非英语专业,学生提前选修某些后续学期开设的课程则进一步提高了学习难度,多种不利因素叠加,学生专业课考试易失利而引发辍学。有考试失利,但整体课程通过率稍高、基础也相对较好的学生坚持进入第二学期,专业学习难度随学期自然攀升,此时,如果学生没有适时地调整、减少注册课程门数,没有停止选修本应在后续学期学习的难度较高的课程,学生的不利处境在累加和加剧。学生学期末发现不及格课程数又有所增加,课程通过率相比第一学期降低,整体学业成绩不但没有改善反而更加不利时,则容易引发在第二学期辍学。部分心中仍怀揣希望的学生坚持注册了第三学期的课程,但在该学期,课程不及格的消极影响进一步蔓延扩大,学生终于无望进而辍学。本研究的启示是,远程教育机构应加强专业教师对学生的课程注册指导,包括控制第一学期选课数量,对专科为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提供个性指导,按课程的先修后续关系进行选课,后续学期选课应考虑前几个

87-94

虚拟学习社区中社会存在感的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李肖锋 王倩 张龙革 单位: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教育科学系 河南开封475000 开封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河南开封475000 吉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吉林长春130012

摘要:目前,虚拟社区已经非常流行,其应用已经扩展到社会、教育和娱乐等许多领域,但应用效果并不如意,重点在于没有解决社区的“深度互动”和“持续性”问题,社会存在感的提出则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思路。本文对虚拟学习社区以及社会存在感进行了详细阐述,并通过问卷调查,选取CSDN、Ucenter以及Moodle等三个学习社区中的209名成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出了虚拟学习社区社会存在感的七个影响因子并对其进行归因分析,最后还提出了增强虚拟学习社区社会存在感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