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开放教育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统计源期刊

主管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上海开放大学

影响因子:5.03

ISSN:1007-2179CN:31-1724/G4

    基本信息:

  • 下单时间:1-3个月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发行地:上海
  • 创刊:1995
  • 类别:教育类
  • 出版社:开放教育研究
  • 语言:中文
  • 价格:¥190.00
  • 起订时间:2020年01月
  • 邮编:200433
  • 库存:200
服务介绍

开放教育研究 2015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开放教育研究杂志高阶访谈
4-9

未来学习技术及教育中的文化变迁——访著名学习技术专家斯蒂夫·哈蒙斯教授

作者:冷静 刘梦娇 单位:《开放教育研究》编辑部

摘要:斯蒂夫·哈蒙斯(StephenHarmon)是美国乔治亚州立大学教育与人类发展学院教授、学习技术系主任,研究领域是新兴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尤其关注实时在线学习环境,曾任美国国际开发总署在非洲国家教育发展和民主项目顾问、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主席。他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超过120篇(部),2011年获乔治亚州立大学创新教学奖。

开放教育研究杂志本刊专稿
10-15

理解教育技术——从慕课到混合学习,下一步走向何方?

作者:约翰·丹尼尔爵士 翁朱华 顾凤佳 郭可慧 单位:德稻大师研究院 北京 上海开放大学开放教育国际研究院 上海开放大学发展研究部 上海开放大学外语系

摘要:本文首先回顾了慕课现象,概述了从2008年出现第一代联通主义慕课至今的发展历史。文章参照加德纳技术成熟度周期理论和穆尔技术采用周期理论,阐释了慕课带来的影响。文章认为,尽管慕课在引导高校开展在线学习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但相比高等教育领域,慕课在继续教育和技能发展领域将有更好的前景。文章第二部分探讨了混合学习:回顾了在线学习和面授教学相对优势的相关研究,探讨了21世纪大学毕业生所需要的技能。文章得出的结论是:未来取决于混合学习。这意味着要重新设计教学过程,加强网上教学,而在学生认为特别具有挑战性的学术知识习得和技能发展方面,要保持面对面的教学互动。

16-25

全球教育向终身学习迈进的新里程——“教育2030行动框架”目标译解

作者:徐莉 王默 程换弟 单位: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河北石家庄050024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湖北武汉430007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学习研究所 汉堡

摘要:为全面实现《达喀尔行动纲领》的六项全民教育目标和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教育目标,应对当前和未来的世界教育挑战,一个引导未来十五年世界教育发展的新的教育议程“确保全纳、公平的优质教育、使人人可以获得终身学习的机会”——教育2030确立。教育2030行动框架为实现教育2030目标提供了实施指南、建议、具体途径和方法,呼唤所有利益相关方以切实的努力和行动,在既定的日期内实现新的全球教育目标。本文着重对该框架中教育2030目标体系进行了部分解读,包括总体目标、七个有关教育内容的具体目标及三个有关实施方式的具体目标,概括总结它们的现状和每个目标对实现总体目标的重要意义,同时解析了每个目标的指示性策略,探讨世界教育的发展方向。

26-38

“富百姓、穷政府和弱学校”现象及教育治理

作者:刘纪蕊 单位: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管理学系 上海200062

摘要:城镇化的发展带来的社会变革正在从经济层面延伸至教育层面,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引发出题中所说的“富百姓、穷政府、弱学校”现象。这是一组新的概念。“富百姓”指在广大农村地区由于劳动力的迁移而带来老百姓相对比较富裕的现象;而这一现象又衍生出了劳动力大量外流导致的劳动力流出地损失大量财富和税收从而沦为“穷政府”的问题。由于我国教育体制的限制,“穷政府”支持下的“弱学校”自然不能满足当地“富百姓”的教育需求。这是在中国中西部广大农村地区普遍存在,且可能引发严重后果的一种潜在的未被人们察觉的隐形关系,本文详细论述了这一内在关系。文章最后从教育生态学角度提出了创新型的教育治理之策,即在借鉴西方和总结我国实际的背景下,通过第三方组织的力量设计了一套针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农村留守儿童基金会学校”模式,促进中西部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问题的解决。该模式在调研中受到利益相关者的广泛好评和认可。

开放教育研究杂志学术前沿
39-52

未来学习空间应用效果评价——以北京师范大学未来学习体验中心为例

作者:宋畅 刘月 陈悦 李秋菊 江丰光 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 北京100875

摘要:近年来,设计并使用符合学习者人体工学、可以提供多元化学习体验的学习空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在此背景下北京师范大学在2014年启动了未来学习体验中心项目。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以及课堂观察法对未来学习体验中心的应用效果进行全面的评估发现,学生和教师的整体满意度较高,教室的设施能够更好地支持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师生以及生生互动,给师生带来愉快的学习体验。但也存在教学软件兼容性差、设备使用故障等问题。通过研究总结了北京师范大学未来学习体验中心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了改进建议,对学习空间的改善与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53-61

以数字故事促进学生21世纪技能发展——基于对芬兰“数字故事”研究的分析

作者:张淑萍 范国睿 单位: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上海200062

摘要:信息化和全球化时代对教育提出新挑战,要求学校变革教学方式以适应时代需求。在众多教育革新尝试中,数字故事以其在发展学生21世纪技能方面的突出优势,正在成为诸多发达国家不断探索和尝试的新型教学方式。芬兰赫尔辛基大学2012年起牵头并发起了两项数字故事研究,并在教育实践中加以应用。通过对赫尔辛基大学数字故事研究过程的参与以及对研究人员的访谈,本研究尝试对其研究成果进行分析,为国内数字故事研究和应用提供借鉴。研究者首先提出了全球分享式教学法作为数字故事的理论框架,定义了数字故事的四个关键因素,即知识与技能的创获、合作、交流和数字化素养,为数字故事教学法在实践中的应用提供指导。通过实验,研究者发现数字故事在教学中适合与探究式学习相结合,可用于多种学科教学,并能够沟通正式和非正式学习环境。研究者还提出数字故事教学的四大实践模块,包括明确课程任务、在探究中采集视频信息、制作数字故事,以及分享、评价和反思。最后,本研究通过对数字故事与微课程的异同分析,认为数字故事能够更好地与传统课堂教学相融合,但同时也对教育提出了新的变革要求。要将数字故事应用于教学实践,需要转变传统的师生关系,教师应由主导者转变为课堂指导者和协助者,在学习过程中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究和参与,并转变传统的评价方式为多元主体、多元内容和注重过程的评价。

61-61

“第二届学习型城市国际大会”在墨西哥召开

作者:杨树雨 单位:中国传媒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摘要:"第二届学习型城市国际大会"是继201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中国教育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在北京举行的"首届学习型城市国际大会"两年后,再次联合墨西哥市政府主办的又一次专题盛会。本次大会以"建设可持续学习型城市"为主题,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国的市长、教育官员、教育和终身学习专家、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以及私人机构共650多名代表出席会议。

62-70

远程学生学习投入评价量表编制与应用

作者:李爽 喻忱 单位:北京师范大学远程教育研究中心 北京100875

摘要:本研究在已有学生投入经典量表和相关理论分析基础上,结合远程教育和培训课程学习的特点,编制出远程学生学习投入评价量表。该量表在适用性研究(20名被试)、项目分析(277名被试)基础上进行了修订,并通过结构效度与校标关联效度(学习动机作为校标)的验证(443名被试)。修订后的量表包括行为、情感、认知三个投入分量表,共45题。该量表还被用来对北京大学医学网络教育学院和北大青鸟的443名远程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分析远程学生学习投入、各分量表与指标投入、学习投入在学习者相关特征方面的差异。研究发现:远程学生报告的整体投入水平基本良好,情感投入显著高于行为与认知投入;交互、厌倦、元认知策略方面的投入明显低于相应维度的其他投入;学生学习投入水平在性别、职业状况、婚姻状况、远程学习经验、教育类型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笔者期望本研究能够为评价和改善远程学习投入现状、优化学生支持服务提供依据。

开放教育研究杂志研究报告
71-79

中国MOOCs教学模式调查研究

作者:郑勤华 李秋菊 陈丽 单位:北京师范大学远程教育研究中心/交互媒体与远程学习实验室 北京100875

摘要:自2012年兴起至今,中国MOOCs实践吸引了大量机构和高校投身其中,已经积累了一定数量的课程,这些现有课程的基本现状究竟如何?尤其是其教学模式是否能够真正促进在线教育的变革?本研究为解决这一问题,对国内14个MOOCs平台1388门课程进行全样本分析,选取了其中可以获得全部课程信息的12个平台的622门课程,从课程设计中的学习理论、视频组织形式、视频数量和时长以及学习支持服务的种类、数量和线上讨论等维度对中国现有MOOCs教学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x MOOCs依旧是当前国内MOOCs的主导课程模式,而作为课程核心的教学视频亟需更加贴近学习者;现有MOOCs学习支持服务的形式多样,但力度相对薄弱。教师参与是MOOCs整体交互水平提升的关键,但目前教师参与程度远远不足。MOOCs下一步的发展可能需要更多地反思和重构基本教学模式,需要在课程设计和技术应用上体现先进性和灵活性,提供更加常态化和社会化的学习支持服务。

80-85

MOOC学习行为的国际比较研究——以“财务分析与决策”课程为例

作者:薛宇飞 黄振中 石菲 单位:清华大学计算机系 北京100871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 北京100871

摘要:近年来,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简称MOOCs)的兴起和发展推动了在线教育的热潮,也推进了基于教育大数据的学习分析和挖掘的相关研究。随着向国际MOOCs平台提供在线课程的国内知名高校的日益增多,以及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MOOCs学习者的不断增加,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有机会获得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数据,以对高等教育国际化问题进行全新视角的解读。为了对不同文化背景学习者的共性与特质进行较深层次的跨文化分析,从而为有效解决文化因素导致的学生学习不适与高等教育国际化问题提供启示。本文以清华大学开设于ed X平台上的“财务分析与决策”课程为例,选择了来自美国、印度和英国的共计5001名学习者的在线学习行为数据,考察其在课程运行不同阶段的变化和发展情况,定义和计算了“学习活跃度”和“持续性”两个概念;基于这些数据,本文勾画了跨文化背景学习者的学习行为,比较了不同文化背景学习者群体MOOC学习行为特征的异同。研究发现,学习者的学习行为随课程阶段开展而变化;印度学习者在课程考试阶段的学习行为更加密集,美国学习者在开课初期更为活跃,英国学习者在各个阶段的留存比例都高于其他两国。总的来说,印度学习者对于考核类学习任务更为敏感,美国学习者在课程选择、时间把控上更注重个人感受,英国学习者的学习相对更为稳定和持续。

86-94

“慕课加翻转课堂教学”成效的实证研究

作者:田爱丽 单位:华东师范大学慕课中心 上海200062

摘要:近几年,慕课、翻转课堂受到全球教育工作者的极大关注。为深入把握慕课加翻转课堂教学的实践成效,本研究从2014年9月至2015年6月采用课堂观察、问卷、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国内20个地市百余所正在实施慕课加翻转课堂教学的学校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慕课加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合作能力,以及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实践能力的养成和学业成绩的提升等具有积极成效。与此同时,教师的学科素养、信息技术素养、课堂教学管理能力也获得了相应提升。但慕课加翻转课堂教学作为一项新生事物也遭遇诸多问题,如教师课前准备时间过长,视频制作困难,教学负担加重,课堂难以驾驭,教学观念和角色有待转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欠缺;教学管理和评价制度需进一步改革;数字化设备和资源还有待改善等。为此,我们需要采取针对性的举措,以提升慕课加翻转课堂教学的实践成效,如提供相应经费和设备支持,丰富数字化学习资源;通过培训更新教师观念,提升教师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逐步改变现有的教学和评价制度等。

开放教育研究杂志学习支持
95-103

着重理解的翻转课堂学习活动设计

作者:陈明选 杨娟 单位:江南大学田家炳教育科学学院 教育信息化研究中心 江苏无锡214122

摘要:教学如何促进学生深度理解,真正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是翻转课堂能否深入的关键。为了解决当前翻转课堂形式化的问题,本研究尝试将理解性学习与翻转课堂进行有机融合,提出以促进学生理解核心问题为目标设计课前、课中、课后的系列学习活动,催化深度理解的发生;归纳了着重理解的翻转课堂学习活动设计的五大要素,即居于课程核心的衍生性话题、指向具体学习表现的理解性学习目标、具有启发性的学习任务、支持翻转效果的环境资源以及贯穿整个学习过程的持续性评估;构建了着重理解的翻转课堂学习活动设计模型,并在《电视编导与制作》课程中开展了实践研究。结果表明,着重理解的翻转课堂学习活动对促进学生高阶思维发展、提高学生的多元智能有显著作用。

104-111

高校教师慕课教学胜任力模型构建研究

作者:颜正恕 单位: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宁波315100

摘要:随着慕课在国内外大规模的建设和推广,与之相适应的高校教师慕课教学胜任力提升路径和方法的深层次研究也越发重要。本研究以麦克利兰胜任力模型为理论基础,通过文献查阅、问卷调查和事件访谈(BEI)等,借助探索性、验证性因子分析和AHP等方法,构建了包括教学人格、信息素养、晶体能力、教学影响、教学互动和教学管理等6个一级因子和21个二级因子的高校教师慕课教学胜任力模型和评价体系。本胜任力模型的理论基础充分,验证方法科学,特征项与影响因子的分层分级结构紧密,因子指标体系全面,对提升教学绩效科学性,改善高校教师慕课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有较高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也为高等学校评定教师慕课能力提供依据。

111-111

“2015全球化时代开放大学能力建设国际会议”在上海召开

摘要: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远程与开放学习姊妹大学网络和上海开放大学联合主办的"2015全球化时代开放大学能力建设国际会议"2015年11月4日在上海开放大学召开,来自欧洲、亚洲、非洲三大洲13个国家200多位代表参加会议。本次会议紧密围绕开放大学改革探索和在线远程教学新发展,包括时下风靡全球的慕课和翻转课堂,以及支持其发展的专业工作者能力建设、学习支持服务、管理服务等主题展开了经验分享和交流讨论。来自海内外的八位嘉宾作了大会主旨演讲和专题发言。

开放教育研究杂志终身教育
112-118

中国学习型城市建设:从国际到本土的嬗越与重构

作者:国卉男 吴遵民 韩保磊 单位: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上海200032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上海200062

摘要:建设学习型城市,是历史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必然,更是城市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国际上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实践与理念,强调包容性学习与终身学习文化营造,凸显了推进的可持续性。在我国,学习型城市建设经过摸索起步、全面推进、反思提升三个阶段的快速发展,形成了以终身教育体系构建为起点、以政府政策主导为优势特点、以多方合作的资源有效整合为落脚点的重要特征,同时也面临着功利化束缚、运行机制不完善、现代学习技术融入不彻底、法律制度保障不力等诸多问题。因此,未来中国学习型城市建设,应当关注其广泛效益,有目的、有步骤、有规划地逐步推进;发挥制度优势,以人为本,加强社会力量整合;构建多方协调的工作机制,以实现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