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开放教育研究杂志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开放大学

  • ISSN:1007-2179

  • CN:31-1724/G4

开放教育研究杂志

开放教育研究 2016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开放教育研究杂志开放视点
2-

技术与教育

作者:文青
开放教育研究杂志高阶访谈
4-10

教育神经科学与信息技术的跨学科整合研究——访英国著名教育神经科学家保罗·霍华德·琼斯教授

作者:周加仙 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育神经科学研究中心

摘要:将教育神经科学与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整合,尤其是根据教育神经科学所揭示的规律探讨教育游戏的设计,研究用户中心原则在教育游戏设计中的应用,以及教育游戏对人脑基本认知过程产生的影响,是目前教育技术学的前沿研究课题。教育游戏兼具教育性和娱乐性的特征,其设计需要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支撑,通过游戏的方式完成教育过程,实现教育目标。玩游戏的过程会使大脑的奖励系统产生信号。不确定性的奖励会使人脑中的神经递质多巴胺的释放达到高峰值。因此,在结合了不确定性游戏的学习任务中,学习者的情绪反应增加,情绪反应的增强又可以支持记忆的编码,使学内容更加难忘,学习效果更好。琼斯教授是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神经科学与教育专业负责人,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教育神经科学专家之一,曾受邀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参加为期三个月的教育神经科学研究。2011年,他成为英国皇家学会神经科学与教育工作组成员。琼斯教授在国际上率先将教育神经科学研究和教育信息技术结合起来,探索动机、奖励和学习之间的关系。他以神经科学研究为基础,以互联网和应用软件为窗口,创造性地开发了适合提升学习水平的应用软件和教学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教育游戏中,其目的是提高教与学的效果。琼斯教授出版了《神经教育学研究导论》一书,并由笔者翻译为中文。他两次应邀访问华东师范大学。笔者借机与他就教育神经科学与教育信息技术的整合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对话。

开放教育研究杂志国际论坛
11-15

高等教育的颠覆性创新者

作者:凯斯·齐默尔曼; 陈荷男 单位:英国开放大学; 上海开放大学人文学院

摘要:英国开放大学始终扮演着扰乱者、偶尔的麻烦制造者和游戏规则改变者的角色。1969年建校时许多人并不看好开放大学,因为当时学校既没有校园,也没有讲座,最根本的是——它是一所对所有没有入学资格的学生开放的大学。事实证明,怀疑者是错的:英国开放大学的课程大量普及、具有世界一流的教学与科研质量,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学生获得了成功。现在我们再次面对开放学习的未来。仅仅有学历是不够的,学生需要在就业市场中脱颖而出,需要一系列的资格证书与实践经验。英国开放大学是欧洲第一所推出学分慕课(广受雇主欢迎的短期课程)的大学。同时,我们与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建立创新型伙伴关系,在卫生保健、管理、数字科技等领域提供完成学位所需的实习机会。在即将迎来建校50周年来临之际,可以自豪地说,英国开放大学仍是数字创新的领头人。但是我们的事业不仅限于创新学习方式,还希望帮助人们实现他们的目标,将不可能变为可能。

16-20

开放远程教育未来领导力与创新

作者:阿莎·坎瓦尔; 郭可慧 单位:英联邦学习共同体; 上海开放大学人文学院

摘要:在线学习、开放教育资源和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s)的惊人增长正前所未有地影响着开放远程教育。然而,除少数例外,大多数开放远程教育机构在》个过程中并未发挥领导作用,而是在一个安全距离之外静观其变。但是,随着竞争和整合的加剧,开放远程教育机构不能再袖手旁观了。这些变化最初为什么会发生?除教学功能外,开放远程教育机构在研究和社会服务功能方面做得如何?开放远程教育机构的创新能使三个功能有效整合。开放远程教育的未来是什么?第一,远程教育不再是开放远程教育机构的特权。未来可以使开放教育机构脱颖而出的是相对于其他教育提供者的封闭,开放远程教育机构更'开放'。第二,开放远程教育的未来与技术紧密相连,它的成功将取决于如何有效地利用技术为人和教育服务。第三,国际社会确定了17项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其中第4项着眼于教育,旨在2030年前'确保全纳、公平的优质教育,促进全民享有终身学习机会'。开放远程教育将有更广泛的内涵,不仅在教育机会的开放,而且在发展目标的实现方面都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我们需要的是创新以及技术应用的新方法。什么将推动这一创新?领导力将是最关键的决定因素。它是'创新领导力',还是'领导力创新',又或是两者的结合?到目前为止,人们依然认为那些被赋予领导责任的人自然是高效的领导者。开放远程教育机构几乎不在领导力发展方面进行任何投资。哪些能力是促进未来开放远程教育发展所必须的?如何发展这些能力?本文将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培养开放远程教育新一代创新型领导人才的路线图。

开放教育研究杂志本刊专稿
21-30

2000年以来教学设计的新发展——对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手册(第四版)》的学习与思考之一

作者:何克抗 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

摘要: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编撰的《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手册》(简称《手册》)在国际教育技术学界产生了很大影响。尤其是2008年发行的第三版和2014年发行的第四版,由于主编及撰写团队的阵容强大,其内容更具创新性。本文首先介绍了《手册》第四版的总体框架及主要内容,以及其中哪些亮点使我们最受启迪与教育,然后,着重对第8章关于'2000年以来技术和理论对教学设计的影响'的主要内容作了较深入的剖析与阐述。

31-40

应对全球教育挑战:文化适应学习与教学设计模型的实践与反思

作者:柳华妮; 王敏娟; 陈佳; 汤姆·德恩泽; 贾斯汀·麦克尼尔; 克里斯特尔·蒙森 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圣地亚哥州立大学学习设计与技术系; 上海外国语大学出国留学人员培训部

摘要:为应对迅速变化的全球教育市场,世界各地的教师和教育培训机构迫切需要一个多元文化工具,来调查目标学习者群体的学习偏好,并据此设计适应学习者需求的多元文化课程。本研究设计了学习的文化维度调查工具,对来自美国和中国的在跨文化环境中工作或学习的90名培训者和学员进行了学习偏好调查分析。调查数据显示:受访者的学习偏好受其现居国、原籍国、学习情境中的角色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在社会关系、认识论信念和时间知觉三个维度上既有相似,亦有不同。为开展文化适应性教学,教师必须具有学习的文化意识,能够设计调查工具来准确测量学习者文化;要善用调查结果,关注学习者的共性特点和偏好差异;还要保持动态的学习文化观,通过反复的数据采集和分析来发现不断变化的学生需求,实施动态的、而非一劳永逸的教学设计。

41-50

新教育范式的教学理论和技术

作者:查尔斯·瑞格鲁斯; 马珊珊; 顾小清 单位: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教学系统技术系; 华东师大教育学部教育信息技术学系暨上海数字化教育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华东师大教育学部教育信息技术学系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适应后工业时代的教育与培训体制的教学理论,这些教学理论主要体现了'定制化'(customized)和'以学习者为中心'(learner centered)的特征,并以学生的学习结果是否达标而不是以学习时间的多少来确定学生的学习进程。本文还探讨了:1)通用教学方法(Universal method);2)情境教学法(Situational method);3)后工业时代教学范式的核心理念(Core ideas);4)基于任务教学的重要性及其存在的问题;5)对后工业教育与培训的教学理论的设想;6)以及教师、学习者和技术在新范式中主要扮演的角色。

开放教育研究杂志发展战略
51-57

中美教育信息化愿景、关注焦点与实现路径比较研究——基于我国《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和《美国2016教育技术规划》话语分析

作者:梁砾文; 王雪梅 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研究院

摘要:我国教育部出台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和美国联邦教育局颁布的《为未来准备的教育,重塑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美国2016教育技术规划》描绘了同一时段内,教育信息化战略在不同国情下的未来愿景、关注焦点及实现路径。本文从话语的角度对两个文本比较研究:一方面通过'实是语句…'评价语句''行动语句'和'后果语句',比较中美两个信息化规划文本所规定的政策目标、政策理念及政策措施;另一方面从话语向度、话语参照、话语姿态的角度,分析中美两国教育信息化战略的不同发展路径、全球坐标系下的不同生态位及不同制度规训。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我国教育信息化话语体系建构,需关注'本土问题',树立未来愿景;立足多元互动,建构价值认同;基于科研论证,谋划面向公众的实施路径。

58-64

工作为本学习:突破终身学习立交桥瓶颈

作者:张伟远 单位:北京师范大学远程教育研究中心

摘要: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是我国建立终身教育体系的一项重大举措,制订各级各类教育之间衔接和沟通的国家资历框架写进了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然而,要建立完善的国家资历框架,我们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尤其是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存在尚不完善的瓶颈。本文旨在描述和分析国外资历框架中以工作为本学习为主要模式的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文章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描述我国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的迫切性,分析建立资历框架中面临的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系列的障碍。第二部分描述国外资历框架中主要采用工作为本学习的职业教育系列和继续教育系列,包括工作为本的中学教育到工作为本的研究生层次教育。第三部分以英国为例,阐述资历框架中工作为本学习的研究生层次教育,这是专门为职业教育领域的在职人士提供研究生层次的继续教育,称为专业实践硕士,与普通高校开设的学术硕士和专业硕士属同一资历级别。第四部分是讨论和结论。作者提出,要建立终身学习立交桥,需要制订和清晰资历框架中从属的职业教育系列和继续教育系列子框架,并与普通教育系列衔接,各类子框架都应有高层次的资历级别,以最终实现各类各类教育之间纵向衔接和横向沟通的终身学习立交桥。

开放教育研究杂志理论探究
65-73

教师数据素养能力模型及发展策略研究

作者:李青; 任一姝 单位: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整合,智慧教育环境下教学活动将生成海量的数据,并在指导教学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多元数据驱动的教学将成为未来教师开展教学实践的主流,教师能够通过数据平台和多种工具获取多样化的学习数据,揭示学生的行为、学习偏好等隐性信息,打破以往主要依据经验和观察等方式进行教学决策的惯例。为明确教师应具备的数据素养能力要求以及发展策略,有效提升使用数据驱动教学的技能,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和案例研究法,总结了国内外教师数据素养的研究现状,抽象出教师数据素养的核心要素;从知识技能、教学实践、教学探究和态度意识四个层面构建了教师数据素养能力的层次模型,为教师数据素养能力提升提供了合理的描述框架;结合对教师数据素养各层次能力要求以及国外培训实践,提出了教师数据素养能力发展策略;最后,结合国外已有成熟案例进行实证分析,为国内教师数据素养能力发展提供参考。

74-80

国外增强现实技术教育应用研究演进和热点——基于SSCI期刊文献的知识图谱分析

作者:徐鹏; 刘艳华; 王以宁 单位: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 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

摘要:随着芯片技术和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的发展,增强现实技术近年快速发展,凭借着沉浸感和交互性等技术特性,它在教育教学领域应用广泛。本研究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为基础文献数据库,收集和整理2006年至2016年间的增强现实技术教育应用研究,利用共词矩阵分析和内容分析方法,绘制增强现实技术教育应用知识图谱,梳理研究演进脉络,发现研究热点,启迪未来研究。

81-92

国际高等教育领域移动学习研究:回顾与展望

作者:刘敏娜; 张倩苇 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宝鸡文理学院教育学院

摘要: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应用,高等教育已成为移动学习应用的主要领域。为了更好地开展移动学习研究,本研究查询了EBSCO及Elsevier数据库中高等教育领域移动学习的文献,并采用'滚雪球'方法最后得到83篇相关文献,然后从移动学习的定义、有效性、影响因素、系统设计开发以及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五方面进行内容分析。研究表明,移动学习的定义不断变迁,呈现出三种类型的迭展,从以技术为中心、强调移动设备的应用,到关注学习者和学习过程的移动性,再到重视学习产生的原理、强调互动。未来高等教育移动学习研究应该加强对教师和管理者的研究、聚焦移动环境下教育教学理论研究、重视移动学习带来的混合学习的转变、关注面向影响因素调查结果的移动学习效果提升。

开放教育研究杂志研究报告
93-102

中国大学生参与创客运动的关键驱动因素

作者:刘晓敏 单位:上海海关学院经济与工商管理系

摘要:创客运动始于美国,近年来在世界各国的发展也呈快速上升趋势。在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引领下,创客运动得到了国家、社会和高校的高度重视。大学生思维活跃,知识丰富,富有创造性,是创客运动的重要力量。吸引和维持大学生参与创客运动,对于推动全社会创新创业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提炼大学生参与创客运动的关键驱动因素,为有效发挥他们的创造力、促进全社会创新创业发展做出积极有效的探索。基于对七所高校28名大学生创客的深度访谈,本研究运用扎根理论,对大学生参与创客运动的内部驱动因素和外部驱动因素进行研究,构建了由创客思维、团队合作、指导激励和环境支持四个主要因素及相对应的详细因子构成的关键驱动因素模型。其中,创客思维包括创新意愿、自我成就导向、专业素质和行动意识;团队合作包括团队认同、领导机制、分享精神和互惠;指导激励包括创客师资、课程建设、典型示范和激励机制;环境支持包括政府政策、高校推动、企业参与和社会资源。本研究还进一步设计相应的量表,进行大样本数据调研,并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验证理论模型的正确性和合理性。本研究丰富了创客研究相关理论,对于吸引和维持大学生参与创客运动具有较好的实践指导价值。文章提出,政策制定者和高校管理者应当努力培养大学生的创客思维、培育优质创客团队、加强指导激励力度和加强环境支持,促使更多优秀大学生参与创客运动,推动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科技强国。

103-111

数字游戏式注意力训练实验研究

作者:陈奕桦; 杨雅婷 单位:曲阜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大数据研究院; 台湾成功大学教育研究所

摘要:考虑到数字游戏带来的正反面影响争议尚未有定论,本研究设计了10小时的数字游戏式注意力训练,并检验此训练对视觉注意力及课堂专注力的影响。研究以台湾地区一所高职一年级两个班级的学生为被试,将其随机分派为接受数字游戏式注意力训练组与对照组,并利用准实验的双组时间序列进行设计。研究发现:1)游戏训练组的视觉注意力后测与延后测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但延后测时两组的差距已经缩小;2)物理课堂中,游戏训练组的课堂专注力程度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本研究结果初步支持数字游戏式注意力训练对视觉注意力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未发现游戏训练组在密集从事数字游戏后,物理课堂的专注表现有明显恶化。然而,由于两组被试在视觉注意力延后测时的程度已有所拉近,且本研究无法完全排除学生的学科学习动机及课堂专注力测量可能带来的干扰,后续仍需要累积更多实验证据确认训练效果。

112-118

教师TPACK发展的心理动力分析

作者:岳群智; 王爱华 单位: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技术系

摘要:近年来随着大量信息技术被引入教育领域,教师掌握及应用相关技术知识的研究成为热点。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就是在此情境下产生的教师知识研究概念。MOOC的兴起,吸引了国内一批高校积极投入这场教育浪潮中,其独特的课程环境为教师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契机。以此为背景,本文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某大学参与MOOC的三位教师进行了深度访谈,运用勒温的心理动力理论进行深入分析,构建了教师TPACK发展的心理动力模型,同时对心理空间各维度的重要因素进行提取和阐释,并结合案例说明各要素在TAPCK发展不同阶段发挥作用的程度,最后提出促进教师TAPCK发展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