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科技创新与应用杂志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创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ISSN:2095-2945

  • CN:23-1581/G3

科技创新与应用杂志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9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科技创新与应用杂志创新前沿
1-5

某浅水库区由藻型向草型转变的过程及水环境特征分析

作者:朱正海; 郭桂琴 单位:北京市城市河湖管理处; 北京100089

摘要:在某浅水富营养化库区,在气象、气候条件和物理、外源负荷相似的情况下,经过几年的治理,该库区水体从"藻型浊水态"转变成"草型清水态"[1]。文章针对固定区域,从区域水体特点入手,阐述水体由藻型向草型转变的过程并从多年来积累的水质数据作为切入点,对藻型和草型水体的水环境特征进行探讨,力求从实践中获得更多促使"藻型浊水态"向"草型清水态"的转变且长久稳定在"草型清水态"的方法。结果表明:该库区在处于藻型时全年水体浑浊,透明度较低,藻类生长量较高;在处于草型时全年水质良好,透明度高,沉水植物量较大。

6-8

中阶梯光栅效率检测控制系统实现

作者:倪威; 薛鹏; 朱继伟; 崔弘 单位:长春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吉林长春130012; 长春长光格瑞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吉林长春130000

摘要:为实现中阶梯光栅衍射效率以及杂散光系数的检测,设计了中阶梯光栅效率检测控制系统。采用模糊PID控制算法控制三路步进电机以实现光栅转台的三自由度旋转,采用细分驱动技术驱动直线电动位移台实现光斑的精确采集。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精准地采集了衍射光斑与杂散光,而且在低频运行下减小步进电机的转矩脉动与转速波动,减小了光栅转台的机械振动,增加了定位精度且中阶梯光栅的衍射效率误差在1%以内,杂散光系数的重复性误差在10%以内。

9-11

新型横锯切割系统作业提速的分析和计算

作者:王烨; 宋瑞宏; 张浩; 史文杰 单位:常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江苏常州213016

摘要:文章提出了一套新型横锯切割系统,并对该系统进行切割提速,以两倍于目前的作业速度进行了提速可行性计算。在整台装置各部分零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根据纵移机构中主要受力零件的许用应力上限对加速条件下装置纵向移动的加速进给、匀速切割和减速停止以及回程的四个阶段的运行速度和作业时间进行了计算和设定。纵移作业提速计算完毕后,又计算出该条件下装置横移机构进行横向切割时相应阶段的运行速度和作业时间,并对横移机构中的主要连接件进行了强度校验。提速后的各项运行参数满足该装置纵、横向作业时的动作配合要求,并保证现有装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不受影响,同时提高生产效率。

12-13

一种基于Hough变换的航迹起始方法

作者:杨佳义 单位:西安电子工程研究所; 陕西西安710100

摘要:雷达常用的航迹起始方式有逻辑法,直观法等方式。文章采取一种基于Hough变换的航迹起始方式,将经典 Hough变换与修正的Hough变换进行对比,分析性能。Hough变换法主要应用于图像中的直线检测。由于目标在起始时其运动轨迹基本为一条直线,因此可以使用Hough变换法进行起始。但由于经典Hough变换要求较长的扫描周期且运算量巨大,因此提出了在三个扫描周期内采用修正的Hough变换法进行航迹起始。此方法大大提升了目标航迹起始速度。

14-16

基于语义分割的车道线检测算法研究

作者:张道芳; 张儒良 单位:贵州民族大学; 贵州贵阳550025

摘要:随着半自动辅助驾驶,全自动无人驾驶系统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普及,驾驶环境的检测和识别变得非常关键。文章采用语义分割的DeeplabV3+网络车道线对检测,不仅克服了传统检测方法的缺陷,而且在检测的性能和效果上要优于传统的检测方法。

17-19

襟缝翼舵面疲劳试验通路触点保护技术

作者:李宏亮; 路璐; 孟立 单位: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第八研究室; 陕西西安710065; 全尺寸飞机结构静力/疲劳实验室; 陕西西安710065

摘要:襟缝翼舵面结构疲劳试验不同于常规的疲劳试验,在飞机结构活动舵面随动加载时,活动舵面和加载装置的位置关系随时在改变,即加载装置跟随舵面一起运动。通常飞机结构强度试验都是静止加载,一般不用考虑运动中的随动加载问题,加载过程中的保护装置采用限位开关与多路故障检测器连接就可以实现,为了防止在试验过程中由于意外情况导致活动舵面和加载装置相碰引起试验件的损伤,必须在两个活动部位加装一对保护装置,当这一对保护装置相碰时,试验卸载卸压,根据该试验的特殊性及重要性,设计了通路触点保护,分别安装在试件与加载装置的关键部位,当活动舵面和加载装置触碰时,控制系统保护,试验停止,故障信号锁存,随后进行检查处理,从而保证了试验的安全运行。

20-23

半导体器件物理与工艺的TCAD综合性实验设计

作者:陈卉; 师向群; 胡云峰; 文毅 单位: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电子信息学院; 广东中山528402

摘要:半导体器件物理与工艺课程主要让学生掌握半导体基本理论,器件基本结构、物理原理、特性及主要工艺技术对器件性能的影响。为了简化课程教学难度,提高教学质量,引入TCAD综合性实验设计。基础实验设计部分不仅能让学生更形象、直观的看到器件形貌、获取器件各参数,而且可以结合课程相关理论知识分析半导体工艺条件及器件结构参数对器件性能的影响,促进知识的转移、转化。创新性实验设计部分,学生根据已有的器件模型,自主设计其它性能器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设计及创新能力。

24-27

风阀动态性能测试的控制系统设计

作者:李伟立; 葛黎明; 陈林 单位:江苏神通阀门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启东226232; 江苏省核电阀门重点实验室; 江苏启东226232

摘要:针对风阀动态性能测试试验装置,为完成风阀流量特性试验和阻力特性试验,结合组态软件和ModbusRTU通讯技术,提出一套基于PLC与组态王的风阀动态性能测试控制系统。由西门子S7-200系列PLC组成下位机,设计控制电路接线与程序编写,并利用组态王软件开发上位机监控画面。系统操作简单、直观,能够进行设备的自动化控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28-29

基于海洋环境金属防腐蚀的专利技术分析

作者:彭春玉 单位: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广东中心; 广东广州510000

摘要:文章从中国专利申请的角度出发,对基于海洋环境中的金属防腐蚀技术的创新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相关技术进行了介绍。

30-32

基于矢量变换以及模糊PI控制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研究

作者:于淼 单位:长春工业大学; 吉林长春130012

摘要:为了解决永磁同步电机在复杂环境下转矩脉动大,转速响应速度慢的问题,根据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设计了一种模糊PI控制系统,并采用电流转速双闭环的矢量变换控制方法驱动永磁同步电机。经分析仿真实验结果可知:该控制系统解决了传统PI控制器存在的转速超调量大;转速响应慢;转矩脉动大等问题,有良好的动静态特性。

科技创新与应用杂志众创空间
33-36

高原生态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作者:王熠鑫; 曾晓莉; 严李强; 郭龙银 单位:西藏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西藏拉萨850000; 西藏大学工学院; 西藏拉萨850

摘要:为了改善青藏高原缺氧、昼夜温差大等独特的气候环境带来的不利因素,根据生态屋的设计理念和模式,基于智能温室设计了高原生态屋,并通过将多种类传感器与管理系统相连设计了高原生态屋管理系统。该系统能根据实时监测高原生态屋内各生态因子的数值并将其控制在适合人类居住、适宜该种植物生长的最佳范围内,且可视化数据能更好地分析生态屋运转状况,同时为生态屋的大数据分析提供基础数据。

37-38

基于ANSYS软件的液压支架前顶梁疲劳寿命分析

作者:张磊; 王义赛; 刘子奇; 李木兰 单位:江苏师范大学; 江苏徐州221000

摘要:随着煤炭开采的工作环境越来越严峻,对液压支架前顶梁的要求也愈加严格。文章采用Pro/E软件建立液压支架前顶梁的三维实体模型,并用ANSYS软件分析在各种工况下前顶梁的疲劳寿命,分析出影响其寿命突变的主要原因,进而优化模型设计。分析结果表明前顶梁在单侧受力情况下,应力应变最大,最容易影响前顶梁的使用寿命。该研究可以有效提高液压支架前顶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实际应用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39-40

监控组态软件仿真教学系统开发

作者:邢娅莉; 胡光雄; 李谦 单位: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广东广州510800

摘要:针对高职《监控组态软件技术》课程知识点零散、实训设备不足的特点,利用力控Forcecontrol组态软件设计了组态软件仿真教学系统,以单容水箱液位控制为研究对象,融合了监控界面制作、脚本程序设计、趋势曲线与专家报表、报警事件管理、用户管理等知识点,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实践证明,系统为监控组态软件教学的有效辅助工具。

41-41

私人订制手绘工作坊的创业实践研究

作者:皇甫兴华; 汪秀霞 单位: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创意设计学院; 浙江义乌322000

摘要:体验经济时代,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文化背景下,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利用自己专业优势进行私人订制手绘制作产品进行创业,文章从创新特色、营销方式与品牌打造方面进行阐述,介绍了大学生专业创业的有效方式。

42-45

Ecotect Analysis软件采光模拟准确性分析

作者:陈咸潼; 孙铭一; 那森; 史佳琪; 李正宇 单位:大连民族大学; 辽宁大连116650

摘要:文章首先制作实体模型,将其置入人工天穹进行采光实验,改变天空照度及窗洞口位置,测量室内采光照度;再进行计算机建模,模型尺寸与实验模型一致,并基于Ecotect Analysis软件进行采光模拟实验;最后将两者数据进行对比,比较结果表明模拟数据与实验差异集中分布在20%附近,证明了Ecotect Analysis采光模拟数据具有可信性,可基于其进行建筑采光优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