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理论与改革杂志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四川行政学院

  • 主办单位: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四川行政学院

  • ISSN:1006-7426

  • CN:51-1036/D

理论与改革杂志

理论与改革 2017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理论与改革杂志特稿
1-8

论全球化条件下的“有界”与“无界”

作者:张康之 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在人的理性知觉中,在科学认识中,边界是有用的工具,可以将人与人、物与物之间区分开来。在社会治理中,找出不同群体间的边界,就可以实现对它们的“分而治之”,就可以做出“共处”还是“排斥”的策略选择。在认识论的视野中,边界是一种客观性的事实,而在实践论的操作中,时时处处都在利用边界去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要么突破边界,要么守护边界。所以,边界既是一种限定性,又可以成为一种标识,成为人在征服、发展中突破它时所取得的业绩的标志。然而,在全球化、后工业化进程中,随着人以及物的流动性和系统的开放性进入人们刻意关注的视野之中,边界——特别是边界意识——开始变得模糊了。在某种意义上,全球化、后工业化将是一种消解边界的运动。

理论与改革杂志网络社会治理专题研究
9-14

十八大以来党对网络社会治理的探索

作者:熊光清 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摘要:坚持党的领导、政府引领、多方参与,是十八大以来中国网络社会治理的基本经验。党的领导主要体现在关于网络社会治理的理论创新、战略规划和领导体制改革等方面。政府发挥统筹引领作用,不断推进依法治网、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加强了对网络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在党的领导和政府引领下,各部门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充分调动多种治理主体参与网络社会治理过程的积极性。当前,网络社会领域发生了明显的、积极的变化,总体向好,正能量充沛,支持拥护党和政府的声音不断聚集壮大。但是,网络社会仍然存在许多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网络社会治理。

15-19

网络空间中政治理论宣传工作的形势分析和对策建议——以北京市为例

作者:张小锋; 李欢欢 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

摘要: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是一场输不起的战斗,而网络空间中的政治理论宣传则是决定这场战斗胜负的关键战役。北京市网络空间中的政治理论宣传工作具有起步早、实力强、形式新、效果好、辐射面广的特点,始终扮演着全国网上理论宣传“领头雁”的角色。但是,北京市网络空间中的政治理论宣传工作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传播平台较少,通俗易懂的理论文章不足,理论宣传工作者水平有限,网络宣传的影响尚需加强。加强北京市网络空间中的政治理论宣传工作,应打造有影响力的理论宣传平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网上内容建设,大力培育网络理论人才队伍,创新网上理论宣传平台体制机制。

理论与改革杂志温州特色智库专题研究
20-27

政府主导型高绩效民间智库的生成逻辑——以温州民间智库为例

作者:陈宝胜 单位:温州大学法政学院;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政府主导智库建设过程是我国智库建设战略的现实选择。对温州高绩效民间智库五年建设历程的跟踪观察表明,作为国家智库建设战略对地方民间智库建设绩效有正面强化作用但直接影响强度较小;开放式公共政策传统、初步发展的公民社会、务实的体制机制构成的参与型政治文化是影响地方民间智库建设绩效的重要原因,但关键人行为模式才是政府主导型高绩效民间智库生成的关键变量。在政府主导的现实逻辑下,国家智库建设战略、地方政治文化、关键人行为模式既直接作用于民间智库建设过程,又相互作用而对智库建设绩效形成间接影响,三者形成合力是政府主导型高绩效民间智库生成的基本逻辑。

28-35

地方智库有效协同:理论框架与实现机制——以温州地方智库为例

作者:钟裕民; 曹国平 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北京理工大学

摘要:随着复杂性时代的到来,社会要素的高速流动性、公共事务治理的不确定性与复杂性、社会高风险性等特征日益凸显,迫切要求地方智库开展有效协同行动,共同应对复杂情境下所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有效协同作为复杂性时代下地方智库的创新发展,它以知识整合创新为目标,以目标协同、资源协同、组织协同为保障。通过对温州案例的研究发现,促进地方智库有效协同须从建立“民生导向型”目标协同机制、“利益共荣型”的资源协同机制和“功能耦合型”的组织协同机制等方面下功夫。

36-45

开放决策、公共对话与地方治理创新——以温州特色智库体系为例

作者:刘晶 单位: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面向和回应日益高度复杂的决策生态,开放型决策及其公共对话过程是新常态背景下公共决策咨询的基本模式。温州特色智库体系基于“总部—网络”的组织创新与多元智库主体线上线下良性互动的公共对话网络,构成了我国地方政府探索建构开放型决策模式的典型案例;其有效整合了官方智库的政策性与服务引导、专家与高校智库的理论性与专业知识、民间智库的民生性与民主参与、企业智库的应用性与实践影响等多维力量。温州智库体系的开放型决策过程不仅促进了多元主体间实现“1+1〉2”的信息聚合,而且有助于平衡多元利益偏好诉求和保障公共利益实现,增进公众民主智识,回应充满不确定性的动态治理情境,有效促进公共决策的社会建构过程,通过扬长避短、合作共谋的聚智促公模式,最终积极推进了多元治理主体的有序衔接与良性互动。

理论与改革杂志马克思主义
46-52

、共产国际与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作者:宫玉涛 单位: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在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共产国际进行了强势干涉,而这引起了以为代表的中共早期部分领导人的抗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在与共产国际及其代表和支持者长期而激烈的斗争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并在理论和实践上均取得了巨大成就。当时的一些探索、经验和教训,至今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53-64

近25年来我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发展现状综论——基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991—2015)及其学术成果的计量分析

作者:孟凯; 王东波 单位:南京农业大学政治学院; 江苏南京210095; 南京农业大学信息学院; 江苏南京210095

摘要:为探究我国马克思主义近年来的研究现状、热点及发展趋势,文章以1991—2015年期间立项的5308项马克思主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及其29221篇成果论文为研究对象,从项目信息、成果信息、研究热点、相关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计量分析,较全面地展现了我国马克思主义25年的研究与发展状况。研究表明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为研究热点;《马克思主义研究》、《理论探讨》、《理论与改革》等是发表相关研究成果的主要期刊;有关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研究论文最受关注被引频次最高。

理论与改革杂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65-71

宽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底蕴

作者:曹峰旗 单位: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摘要:传统共同体向现代共同体的转变在本质上是个体相互关系纽带发生了改变,即由以情感、信仰为主导的社会关系转变为以利益或价值追求为主导的社会关系。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共同体的最高层次,同时也是共同体发展的最高阶段。人类命运共同体有着异质性、超越性与自愿性的特征,宽容既是共同体产生的前提与基础,没有宽容的价值观就没有共同体;同时,宽容又是共同体行动与维系的必要手段。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遭遇着意识形态、民族主义、现实主义与霸权主义的掣肘。从宽容这一理念出发,可以从主体、行为与制度三个层面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路径进行理解。

72-7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族理论四次重大创新与发展的回顾和思考

作者:李贽 单位:北京政法职业学院;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我国的民族构成国情和时展要求相结合,与时俱进地对我国民族理论进行了四次重大创新和发展,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并以之为标志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中国化。这些理论创新,为我们进一步做好民族工作,解决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民族问题,提供了正确的理论保障,也为巩固和完善中华民族大团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理论与改革杂志政治
80-88

从历史到哲学:欧洲启蒙时代法治政体思想的建构

作者:程燎原 单位:重庆大学法学院

摘要:在西方思想史上,摆脱人治实现法治的一个关键路径,在于优良政体的探究。这一努力发端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完成于十七、十八世纪尤其是启蒙时代。在十七世纪中期的弥尔顿和哈林顿那里,古典的政体与法治思想得以传承并获得新解。而一些启蒙思想家则纷纷追求政治科学的哲学建构,其核心在于阐释优良政体的理论。在这些启蒙思想家看来,法治无疑是其优良政体的基本构件和特征,从而政体科学成为其法治思想的哲学场域。从政体出发思考法治,导致法治政体思想在西方近代奠立起清晰的形态。

89-96

治国理政途径的协商民主话语阐释

作者:池忠军 单位: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协商民主是当代民主政治发展的热点话题,但也受到西方协商民主理论思潮的影响,出现不同话语的解释学。以关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专论和系列讲话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国家治理现代化、民主政治建设等重要战略决策为引导,通过引介和改造“历史语境”方法、“话语理论”,构建起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党的群众路线重要体现的历史语境,在治国理政途径形成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话语阐释逻辑。这是与西方协商民主相区别的关键,也是推进协商民主制度化的正确路径。

97-109

从建构、进化到嵌入:民主制度建设的认知模式及其发展

作者:董石桃 单位: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湘潭大学思想研究中心

摘要:认知模式是民主制度建设的认识论基础。理论界关于民主制度建设的理解,主要存在“建构论”,“进化论”、“嵌入论”三种模式。“建构论”强调民主制度建设中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但具有“完美化”色彩和“工程技术”倾向;“进化论”强调民主制度建设的客观性、自发性、持续性,但具有“宿命论”色彩和“机械唯物主义”倾向。“嵌入论”将社会关系网络分析和社会情境变量引入到民主制度建设的分析中,凸显民主制度建设的主体间性和关系互动性,具有一定的范式变革意义。“嵌入论”的应用分析表明:中国协商民主发展并不是简单“建构”和“进化”的,而是作为嵌入性的内容存在。“协商”的原则和机制是以中国共产党为主导,结合中国自身民主政治发展的自主创新和独特实践,不断嵌入到多重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中去的。

理论与改革杂志党的建设
110-116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与党的伦理建设

作者:王思林 单位: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

摘要: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下,党的伦理建设更为凸显。严格意义的党的伦理建设是在延安时期基本完成的,以《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为重要标志。这部经典著作能够历久弥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以论述个人与组织关系为核心,以思想性与组织纪律性为灵魂,抓住了管党治党的关键,集中阐述了政党的主体伦理、价值伦理、组织伦理、制度伦理和规范伦理。在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的时代价值体现在:宏观上立足于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彰显了共产党人的伦理精神;中观上从基础上解决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的问题,体现了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微观上是做合格共产党员的基本规范。

117-122

意识形态建设:政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

作者:李合亮 单位:聊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意识形态涉及一个政党政治信仰的表达与生存发展的根本,强化意识形态建设对于任何一个政党而言都意义重大,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世界各国政党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手段有很多,不同国家的不同政党没有统一的模式可遵循,但是在方式方法上却有一些共通之处,即:维护创新发展意识形态、强化意识形态主导权、增强意识形态包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