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明清时期的水旱灾害是影响渭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灾害类型,有频率高、范围广、危害大,且随时间推进而愈加频繁的多种特点。灾害时期的社会响应,也不仅仅只是政府单方面的赈灾行为,还会配合以地方官员、当地义民以及底层百姓的应对措施。中央政府的赈济往往比较宏观,多体现在减免赋税方面;地方官员和当地义民的救助一般比较具体,且针对性较强;底层百姓作为灾难的直接受害者,他们的应对往往会因为缺乏必要的物质基础而显得较为消极。但明清时期渭南地区所出现的全方位、多阶层的社会响应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利于降低甚至抵消水旱灾害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的。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特别声明:本站主要从事期刊杂志零售,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特此申明。
工信部备案:辽ICP备19013545号-9 辽公网安备:21011302000173 © 版权所有:沈阳学刊文化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