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绿色科技杂志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湖北省林业局

  • 主办单位:花木盆景杂志社

  • ISSN:1674-9944

  • CN:42-1808/S

绿色科技杂志

绿色科技 2016年第15期杂志 文档列表

绿色科技杂志植物与植被
1-7

鄂西山地云杉引种与栽培技术

作者:韩庆瑜; 曹荣军; 王军辉; 祁松; 甘德军; 田开春; 黄成名; 李道新; 祁万宜 单位:湖北省宜昌三峡大老岭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湖北宜昌443005; 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北京100091;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国有樟村坪林场; 湖北宜昌443145; 湖北省宜昌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湖北宜昌431110

摘要:建立了世界水平的部级云杉种质资源库。在以国际林联制定的种源试验方案和我国林木遗传育种学理论指导下,在全世界40个云杉种中收集到乡土大果青扦和引种欧洲云杉等松科云杉属1个针叶树种的15个种、46个种源、298个家系和553个无性系,共计897份。选择出了适应鄂西山地栽培的优质、高效和多功能森林速生树种,结果表明:欧洲云杉30年生平均材积现实增益比人工林乡土(CK)大果青扦材积提高52.2%,天然林大果青扦材积提高78.8%。从39个种源中选择出欧洲云杉4个优良种源8年生平均树高生长量比其它35种源平均树高提高37.4%,其它云杉4个种平均树高提高40.7%;比神农架(CK)大果青扦平均树高提高75.4%;比甘肃省小陇山地欧洲云杉优良家系和无性系平均树高提高4.9%。从欧洲云杉553个无性系中选择出49个优良无性系现实增益7年生平均树高比其它504个平均树高提高30.2%;比神农架(CK)大果青扦平均树高提高24.8%。欧洲云杉二代32个家系中选择出3个优良家系现实增益6年生平均树高比其它29个平均树高提高20.5%。比神农架(CK)大果青扦平均树高提高23.1%;与甘肃省小陇山地欧洲云杉优良家系和无性系生长量相吻合。从云杉266个家系中选择出32个良家系现实增益7年生平均树高比其它234个平均树高提高18.1%。比神农架(CK)大果青扦平均树高提高33%。比甘肃省小陇山地云杉优良家系平均树高提高26.2%。进行了欧洲云杉区域化试验,适宜海拔1000~2000m左右,欧洲云杉密度、整地与抚育栽培技术试验,找出了最佳栽培方式。为云杉遗传改良奠定了坚实的种质材料基础。最适宜鄂西山地发展的是优质欧洲云杉种、种源、家系和无性系,可大力提高新造林分生产力。

8-10

杉木阔叶树混交林生长量和土壤肥力初步研究

作者:潘艳艳 单位:福建省永春碧卿国有林场; 福建永春362606

摘要:为探索杉木与不同阔叶树种混交效果,开展了杉木与木荷、杉木与闽楠以及杉木与木荷、闽楠混交造林试验。10年生的试验林研究表明:3种混交林中,杉木木荷闽楠混交林中的杉木、木荷和闽楠生长量均最大,而且与其它2种混交林对应树种的生长量差异显著;杉木木荷闽楠混交林总蓄积量最大;杉木木荷闽楠混交林土壤通透性比其它2种混交林强,肥力更好。

11-13

干旱胁迫及复水对假苹婆和苹婆光合特性的影响

作者:吴嘉琳; 胡柔璇; 何秀银; 修小娟; 陈红跃 单位: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 广东广州510642; 广东省中山市国有森林资源保护中心; 广东中山528400

摘要:以1年生的假苹婆(Sterculialanceolata)和苹婆(Sterculianobililis)小苗为材料,进行了为期16d的干旱胁迫试验,0~8d进行干旱处理,8~16d进行复水处理,通过测定两种幼苗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等光合特性指标,分析了干旱胁迫及复水对两个树种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种测定指标中,苹婆均比假苹婆低,但整体波动幅度较假苹婆小。综合来看,当干旱胁迫发生时,在光合特性方面,苹婆的抗逆性表现要稍好于同一时期的假苹婆。

14-20

中国壳斗科植物空间分布及相似性研究

作者:吴晓湲; 邱丽氚; 柳涛 单位:太原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 山西晋中030619

摘要:收集了中国32个省市区壳斗科植物属与种的数据,探讨了中国壳斗科植物空间分布规律,并利用Jaccard相似性系数,来揭示全国各省市区之间的密切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壳斗科植物在中国的分布很广,属与种的分布均由西南至华南、再向北依次减少,其中栎属种的分布遍及全国(除新疆),其余属种的分布集中分布于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和热带的南方地区。从属的相似性系数聚类水平上看,可以将中国壳斗科植物分布划分为3个区:北方少数区、南方丰富区和新疆孤立区;从种的相似性系数聚类水平上看,可以将中国壳斗科植物分布划分为5个区,各分区是地理上相近、气候类型基本一致的地区。

21-25

闽东北周宁县山地方竹不同立竹密度与施肥对出笋产量的影响

作者:陈观岩 单位:福建省周宁香洋国有林场; 福建周宁355400

摘要:在田间采用两向分组实验设计方法,研究了方竹林不同立竹密度与施肥对出笋产量的影响,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方竹竹龄结构调整到1~4年生竹子各占25%的条件下,立竹密度控制在12000~15000株/hm2时对出笋产量的影响不大,而施肥能有效提高山地方竹林的出笋产量,其中以A3B1组合处理的效果最佳,既能极显著地提高出笋产量,又能极显著地提高笋的质量。

25-26

长角豆在金沙江干热河谷不同海拔的表现初步研究

作者:赵友清; 伍洪营; 赵友福; 刘勇军; 刁阳光 单位:四川省宁南县林业局; 四川宁南615400; 四川省凉山州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 四川凉山615000; 四川省凉山州林业局; 四川凉山615000

摘要:针对长角豆在金沙江干热河谷不同海拔的表现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长角豆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其生长量随海拔升高,年均温降低而降低。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在该区域发展长角豆,原则上燥热亚区—干热亚区间海拔高度应控制在1400m以下。同时,因当地具有小气候变化多样的特点,还应参考具体地段的年均气温,选择区域的年均气温应满足在18.0℃以上。

27-31

西南桦种源/家系苗期生长比较试验

作者:张宝生 单位:福建省岩溪国有林场; 福建长泰363902

摘要:对西南桦25个种源380个家系5个月生的苗木进行了苗期生长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种源间苗期生长差异极显著,其中云南元阳、广西凌云、云南凤庆和广西靖西4个种源极显著地优于其它20个种源,为最优组;云南双江、云南瑞丽、云南勐腊、广西田林和云南澜沧5个种源为次优组;云南西畴、广西大青山、云南腾冲、云南景洪、广西天峨和广西凌云6个种源的平均苗高生长最低,显著地低于其他种源为最劣组;其余10个种源为中等组。家系间苗木生长表现达极显著差异水平,以1/5入选率筛选获得76个优良家系苗木,其苗木平均高均大于30cm,而苗木平均高低于15cm的48个家系定为劣等家系,占全部家系的12.6%。通过对76个优良家系及48个劣等家系在种源中分布情况看出,除少数种源中没有同时存在优良和劣等家系外,其它大多数种源中都同时含有优良和劣等家系,说明在苗期开展西南桦家系比较选择试验比开展种源选择尤为重要。

31-32

杉木林冠下套种南方红豆杉试验效果分析

作者:吴艺梅 单位:福建省安溪县林业局; 福建安溪362400

摘要:根据南方红豆杉的生物学特性,2011年春季在安溪县太华林场,选择杉木人工用材林择伐林分进行了林冠下套种南方红豆杉试验。5年后对其生长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郁闭度杉木林冠下对南方红豆杉的树高、胸径生长的影响极其显著。

33-35

36种珍稀濒危植物引种适应性评价

作者:张学平; 罗昭润; 李鑫; 陈杰; 万利鑫 单位:广东省佛山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广东佛山528222

摘要:采用半定量评价法对佛山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引种的36种珍稀濒危植物进行了适应性评价。结果表明:比较适应的有24种,一般适应的有4种,不适应的有8种;种源为省内的珍稀濒危植物比种源为省外的引种成功率高;种源地气候条件与引种地相似的珍稀濒危植物比种源地与引种地差异性大的引种成功率高。

36-37

火烧迹地木荷、台湾相思、香樟3种树种造林效果初步研究

作者:黄伟毅; 陈统泉; 陈志锋 单位:福建省南安市林业局; 福建南安362300

摘要:采用棋盘法,研究了火烧迹地台湾相思、木荷和香樟的地径、树高、成活率。结果表明:客土全穴和客土半穴情况下,木荷成活率、树高、地径最大,适宜火烧迹地种植。试验可为福建筛选火烧迹地恢复林树种及其良种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38-39

黄杆乌哺鸡竹春季出笋规律探析

作者:尤黎明 单位:上海辰山植物园; 上海201602

摘要:调查了上海地区黄杆乌哺鸡竹春季发笋规律,研究了该竹种在上海地区的适应性。在5块样地内随机抽取并标记母竹10株,测量了该母竹的出笋率,出笋量、笋径、笋重、鞭长、鞭深等指标。结果表明:黄杆乌哺鸡竹春季发笋期主要发生在4月中旬,发笋呈单峰型;笋径大小频度分析表明,笋径3~5cm符合正态分布,4~5cm出笋数量达到30%,可以评价为优株;笋径与笋重存在显著正向相关;笋径与鞭长呈弱正相关且不显著,笋径与鞭深呈弱的负相关。新笋的去留应综合考量鞭长与笋径指标决定。

40-42

长宁县竹林生物量研究

作者:曹明勇; 张峰; 刘立斌 单位:广州华凯林业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510530; 广东省岭南综合勘察设计院; 广东广州510500

摘要:以四川长宁县为研究对象,选取毛竹、硬头黄竹和苦竹为长宁县代表竹种,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布点,对毛竹、硬头黄竹和苦竹分年龄、径阶进行了生物量调查,分析了竹林各器官生物量在年龄上的分布并通过建立年龄、直径与生物量的关系模型以及模型的精度检验选取毛竹、硬头黄竹和苦竹的最优生物量模型。结果表明:竹各器官地上部分生物量大小排序为:竿〉枝〉叶,毛竹生物量在年龄上的分布为:3年龄〉2年龄〉1年龄;硬头黄竹各器官地上部分生物量大小排序为:竿〉枝〉叶,硬头黄竹生物量在年龄上的分布为:3年龄〉2年龄〉1年龄;苦竹各器官地上部分生物量大小排序为:竿〉枝〉叶,苦竹生物量在年龄上的分布为:3年龄〉2年龄〉1年龄。毛竹生物量模型:W=0.581×(A×D×D)0.617,硬头黄竹生物量模型:W=-5.548+2.032×D+0.544×A,苦竹生物量模型:W=-1.845+0.723×D+0.478×A。

43-44

不同比例凋落物的分解动态变化研究

作者:陈志锋 单位:福建省南安市林业局; 福建南安362300

摘要:为分析凋落叶多样性对凋落物不同分解阶段分解量及分解速率的影响,采用将不同混合比例的凋落物装入分解尼龙网袋的方法,进行了野外分解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分解阶段,纯杉木凋落叶的分解量均较低,这表明单一凋落叶组成可能不利于凋落叶的分解。同时,从凋落叶的分解速率来看,纯杉木凋落叶在分解初期的分解速率较差,随着分解时间的增加,杉木+马尾松凋落叶的分解速率则较差。

45-47

木荷苗高生长期划分的有序样本聚类分析

作者:毛寿评 单位:福建省德化葛坑国有林场; 福建德化362500

摘要:以一年周期内木荷苗高每15d的净生长量为样本,采用有序样本聚类分析方法,将木荷苗高生长过程采取了科学定量划分为4个时期:出苗期为4月10日~4月30日,幼苗期为5月1日~7月15日,速生期为7月16日~11月15日,生长后期为11月16日~12月30日。速生期的苗高净生长量占苗木全年总生长量的71.3%,而幼苗期、生长后期的净生长量分别仅占全年总生长量的19.5%和2.1%,结合木荷苗木生长发育特性,提出了各期的关键育苗措施,以期为培育木荷优质壮苗提供参考。

48-49

不同营林模式下毛竹氮含量变化的研究

作者:谢家仪 单位: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安仁林业站; 福建三明353300

摘要:采取外业取样和实验对比的方法对毛竹根、枝、叶、皮的含量进行了实验分析及差异性对比。结果表明:从营林模式上看,毛竹的氮含量表现为ZC〉ZS,而枝的氮含量表现为ZS〉ZC;从坡位上看,毛竹的氮含量表现为下坡〉中坡〉上坡;从月份上看,毛竹的氮含量表现为:8〉10〉1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