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绿色科技杂志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湖北省林业局

  • 主办单位:花木盆景杂志社

  • ISSN:1674-9944

  • CN:42-1808/S

绿色科技杂志

绿色科技 2018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绿色科技杂志自然与生态
1-3

基于生态位模型的青海省醉马草的潜在分布区研究

作者:王文婷 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北京100875; 西北民族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甘肃兰州730030

摘要:采用最近邻体距离法和相关性分析分别选取样本数据和环境变量,并应用最大熵方法(Maxent)建立生态位模型,分析了影响醉马草潜在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预测了醉马草在青海省的潜在分布区域。结果表明:等温性、最潮湿季节的平均温度、年平均降水量和季节性降水量对醉马草的潜分布影响较大;醉马草在青海省有广泛的潜在分布区,主要分布在青海湖附近和黄河流域。虽然目前醉马草的现实分布区远小于潜在分布范围,但其具有相当大的扩散空间,应高度重视醉马草的危害性,严格监控其向潜在适生区域扩散蔓延。

4-7

沂蒙山区云蒙湖水文水动力特征研究

作者:刘标; 韩庆香; 申恒伦; 李修岭 单位:临沂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沂沭河流域生态环境研究所; 山东临沂276000

摘要:指出了为研究解决云蒙湖水环境问题,必须探明云蒙湖的水文水动力过程。对云蒙湖年均水位、滞留时间、流量等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云蒙湖水位、入库流量和水体滞留时间均受降雨量的影响,根据水体滞留时间,云蒙湖大多数年份属于湖泊型水体,已经具有形成水体稳定分层的特征。

8-11

秦王川灌区种植披碱草和小麦对耕地盐碱的影响

作者:李昂; 吴应珍; 葛承暄 单位:兰州城市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甘肃兰州730070; 甘肃农业大学人文学院; 甘肃兰州730070; 甘肃省耕地质量建设管理总站; 甘肃兰州730000

摘要:实验以小麦(Triticum aestivum)和披碱草(Elymus dahuricus Turcz.)及其下部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植被的盖度、高度、地上生物量及其下部土壤的水、盐含量等指标,探究了秦王川灌区种植小麦和披碱草对耕地盐碱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当耕地种植小麦和披碱草后,其地表光照强度、温度和土壤表层(0~5cm)盐含量均显著低于裸地,而地表湿度和土壤表层含水率正好相反,均显著高于裸地(p〈0.05)。小麦收获前,种植小麦和披碱草耕地表层盐含量较裸地分别降低近57%和42%;秋末,种植披碱草耕地表层的盐分依然较裸地降低近44%,而原种植小麦地的土壤表层盐含量却较裸地升高了18%。综合以上,秦王川灌区种植春小麦因生育期较短易引发土壤盐碱危害,而种植披碱草可全年覆盖耕地地表,从而可降低耕地发生次生盐渍化的风险。

12-13

氮沉降对车前叶绿素和生物量的影响

作者:朱松梅; 李放; 张丽兵; 李杨思琦; 袁子健; 宋彦涛 单位:大连民族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辽宁大连116600

摘要:指出了氮沉降是全球变化的重大问题之一,从大气沉降到陆地生态系统的氮含量影响着植物的性状及其生产力。采用盆栽法实验,以分布广泛的车前(Plantagoasiatica)为研究对象,分析了0、2.5、5、10、20g/m2五个不同施氮梯度对车前叶绿素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车前的SPAD及地上、地下生物量随着氮浓度的增加显著升高,证实了氮添加能显著影响植物的生长。

14-17

寨场山森林公园植物群落调查与研究

作者:胡纯; 胡希军; 殷曦 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湖南长沙410004

摘要:指出了植被是自然界中不可或缺的自然资源,它品种繁多,覆盖面广。森林公园是城市的绿肺,它不仅为某一区域的万物生灵提供保护保障,还能促进该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循环发展。通过对寨场山森林公园的调查得出:森林公园内现有植被覆盖率在98.22%左右,森林覆盖率在87%左右;现有维管束植物共50科,其中蕨类植物7科,裸子植物3科,被子植物40科,共126种。此外,对24个代表性样地进行了设置样方研究,得出寨场山植被资源丰富,含有10种植被类型,并挖掘出了5种需保护树种。

18-24

贵州石漠化区植被恢复及树种选择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王建宇 单位:贵州省六盘水市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 贵州六盘水553001

摘要:指出了中国西南喀斯特区石漠化与北方区沙漠化是中国生态环境建设的症结所在。贵州地处于我国西南山区石漠化区域的核心地段,石漠化区的植被恢复与治理成败与否直接影响着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具有改善生存环境的生态价值。基于前人研究基础,综述了石漠化成因及主要类型划分,结合已有植被恢复生态学理论,系统阐述了贵州石漠化区植被恢复研究现状,并揭示了影响植被恢复效果的重要关键因素。此外,专门针对树种选择技术研究展开了相关论述,总结了现有的主要恢复模式、关键物种配置模式,并分析了现存模式的优劣,提出了相对应的对策及建议。

25-27

克拉玛依市中部区域荒漠生态建设

作者:杨艳霞 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业规划院; 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摘要:指出了城市的生态问题不仅导致地区生存与发展的自然条件退化,而且出现大范围的生态失衡,加剧了灾害风险和生态危机,使经济难以持续增长并引发社会不稳定。从生态安全的角度分析了城市中发生灾害的原因。结果表明:克拉玛依克-白中心城市绿地是建立在干旱区荒漠基质上的人工绿洲和石油之城。经过多年的艰苦绿化,目前中心城区绿地遍布,居住环境得到极大地改善,也获得了国家园林城市的称号。然而,由于自然环境条件恶劣以及人类活动的破坏,中心城区的荒漠生态环境依然十分脆弱。基于此,提出了相关建设建议。

28-28

洪雅县国有林场大河坪关停玄武岩矿山植被恢复技术探讨

作者:祁明大; 袁亚夫; 陈保军 单位:四川省洪雅县国有林场; 四川洪雅620360

摘要:对洪雅县国有林场大河坪关停玄武岩矿山植被恢复技术进行了分析整理,探讨了清理坡体浮石、客土、栽植乡土植物、撒播草种和油菜籽、加强后期管理等切实可行的玄武岩矿山植被恢复技术措施,以供其它关停矿山开展植被恢复工作参考。

29-33

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红豆杉资源状况研究

作者:剡文文; 范晓东; 何晓军 单位:陕西太白山部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陕西杨凌712100

摘要:为了解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红豆杉及其生长分布的资源情况,根据红豆杉的生长特点,针对性地划分调查样线在保护区内开展了红豆杉调查。经过春秋两季的调查发现: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的红豆杉是南方红豆杉。主要分布在厚畛子保护区的三合宫和后沟地区、鹦鸽保护站的山岔峡地区和蒿坪保护站的红河谷区域内,对调查发现的红豆杉编号、记录每棵树木的高度、冠幅、胸径及生长状况等特点。通过对红豆杉资源的调查一方面填补了保护区在红豆杉研究上的空白,另一方面也对今后保护红豆杉资源提供了参考资料。

34-37

漳平市自然保护小区野生动植物G-F多样性指数研究分析

作者:兰观水 单位:福建省漳平市林业局; 福建漳平364400

摘要:采用G-F多样性指数分析了漳平市自然保护小区野生动植物。结果表明:漳平市自然保护小区野生植物有186科772属1645种,属的多样性DG指数、科的多样性DF指数和DG-F指数分别为6.2723、151.8764、0.9587。DG指数、DF指数、DG-F指数,被子植物分别为6.1466、137.6579、0.9553,蕨类植物分别为3.7229、9.3179、0.6005,裸子植物分别为2.9339、4.9006、0.4013。漳平市自然保护小区野生动物有59科151属197种,属的多样性DG指数、科的多样性DF指数和DG-F指数分别为4.9118、35.9215、0.8633。DG指数、DF指数、DG-F指数,鸟类分别为4.4731、25.5487、0.8249,兽类分别为3.3004、6.3610、0.4812,爬行类分别为3.1782、4.0118、0.2078。漳平市自然保护小区野生植物中的被子植物、蕨类植物和野生动物中的鸟类多样性较高,野生植物中的裸子植物和野生动物中的爬行类与兽类多样性较低,应加强对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的保护,合理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维护好漳平市自然保护小区的生物多样性。

38-41

自然保护区调整方案的技术实现——以山西霍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作者:白婷婷 单位:国家林业局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 北京100010

摘要:以山西霍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为例,阐述了在地理信息系统中保护区调整方案的技术实现过程、数据进行的技术处理手段,以及对数据采用的分析工具及选用该工具的优势。技术实现的实践证明:该技术实现适用于其他同类保护区的调整,能提高工作效率,增加规划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42-43

云杉种群种内竞争探讨

作者:李龙; 高文彬; 王振海 单位:张掖市甘州区东大山自然保护区管理站; 甘肃张掖734000

摘要:指出了在植物的群落和发展过程当中,竞争作用具有关键性地位,竞争作用作为种群生态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进行物种的研究中具有重要影响,是学者用来预测树木成长的重要方法。云杉作为我国北方地区的重要树种之一,种群内的竞争对于云杉成长结构以及分布具有重要影响,基于此,对云杉种群种内竞争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给相关人士的研究提供积极地借鉴意义。

44-47

高速公路对董寨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的影响

作者:溪波; 杜志勇; 赵勇 单位:河南董寨部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河南信阳464236

摘要:指出了高速公路的建设促进了我国经济水平的增长,但也消耗了大量的生态资源,尤其是在保护区内通过的路段,对野生动物可能造成不利的影响。通过样方调查法,评估穿越董寨部级自然保护区的京港澳公路对该地野生动物的影响。调查结果发现:公路建设前后,鸟类、兽类、两栖和爬行动物的物种数量无显著变化。在公路施工期和运行期,野生动物均可通过高架桥穿越公路。基于研究数据,未发现京港澳高速公路的建设对保护区的野生动物产生不利影响。

48-49

勐腊子保护区亚洲象与社区村寨的关系

作者:匡增强; 许海龙; 朱胜忠 单位:云南西双版纳部级自然保护区勐腊管护所; 云南勐腊666300

摘要:采用社区村寨访谈、现场调查、数据收集整理等方法,探究了亚洲象在勐腊子保护区与社区村寨村民的关系,结果表明:社区村寨村民的生产生活和社区经济发展对亚洲象的生存和繁衍造成了很大影响。同时,亚洲象的活动也给社区村寨村民造成了很大的人身财产损失,加剧了人象冲突的矛盾。分析了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以及近年来人象冲突造成社区村寨的损失情况。提出了应做好亚洲象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社区村寨调整产业种植结构,减少人身财产损失;建立建全社区村寨亚洲象活动监测预报体系;党委政府提高补偿标准和加强野生动物肇事补偿工作组织领导;加强社区村寨法律法规宣传,加大打击力度,提高社区村寨公众保护意识;建立亚洲象跨国联合保护区、建全巡护管理机制等对策和建议。

50-51

武汉市人体舒适度指数变化特征分析

作者:张翠荣 单位:武汉市气象局; 湖北武汉430040

摘要: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应用综合反应环境温度、湿度、风速等气象要素的人体舒适度指数计算公式,分析了武汉市近逐日、逐月人体舒适度指数特征,同时还分析了历年人体舒适度指数年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武汉市近10年未出现人体舒适度等级极冷、闷热、酷热的天气;较舒适和舒适的天气超过全年一半以上;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月份有4~5月和9~10月;全年人体感觉最不舒适的月份是1月;武汉市历年平均舒适度指数为较舒适等级,近20多年来,人体舒适度从较舒适到舒适的等级变化趋势比较明显;近20多年来武汉市夏季人体感觉舒适度降低;1986年以来,武汉市冬季人体舒适度指数有明显上升趋势,冬季舒适度程度有所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