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对大气细颗粒物浓度的正负作用评价

摘要:针对于园林绿地对城市大气环境中发挥的双重作用,本研究综合评价不同植物种类对消减PM2.5污染的能力差异,以期为城市绿地功能优化与提升提供科学依据。以北京市常用园林绿化植物为试验材料,在目前构建的植物叶片滞留细颗粒物质量的计算模型的基础上,考虑植物释放VOCs对大气颗粒物浓度的贡献量作为一个影响因子参与计算,对植物个体消减细颗粒物的净化效益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植物个体之间滞留PM2.5能力有很大的差异,单位叶面积PM2.5滞留量较多的植物有元宝枫、大叶黄杨、胡枝子、锦带花、樱花,较少的为黄栌、旱柳、油松、七叶树;(2)油松、黄栌、圆柏3种植物由于释放α-蒎烯的量较高,对生成SOA的贡献较高;(3)综合评价植物消减细颗粒物的净化效益,黄栌与油松2种植物对PM2.5没有消减作用,反而增加空气PM2.5浓度,其余13种植物对PM2.5具有消减作用,其中锦带花与元宝枫2种植物单位叶面积对PM2.5的消减能力最强。

关键词:
  • 园林植物  
  • 细颗粒物  
  •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 滞尘功能  
  • 二次有机气溶胶  
作者:
李新宇; 赵松婷; 许蕊; 李延明
单位:
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院/园林绿地生态功能评价与调控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02
刊名:
农学学报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期刊名称:农学学报

农学学报紧跟学术前沿,紧贴读者,国内刊号为:11-6016/S。坚持指导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创办于1997年,杂志在全国同类期刊中发行数量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