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求实杂志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共江西省委党校

  • 主办单位:中共江西省委党校

  • ISSN:1007-8487

  • CN:36-1003/D

求实杂志

求实 2011年第08期杂志 文档列表

求实杂志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
4-7

《共产党宣言》中蕴含的意识形态理论及时代价值分析

作者:申文杰 张骥 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河北石家庄050024

摘要:《共产党宣言》中蕴含着多方面的意识形态理论,主要包括:时代精神要受经济生产及社会结构决定;生产力、社会变革是意识形态发展的动力;阐明了共产党的意识形态;划清科学社会主义与其它形形色色社会主义的界限;提出了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都是统治阶级的思想;共产主义革命在其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阐述了资本主义发展的世界性对"精神产品"的影响。这些理论对于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作用。

8-12

论马克思异化观的转变——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德意志意识形态》

作者:陶庭马 单位:皖南医学院社科部 安徽芜湖241002

摘要:马克思的异化观经历了一个转变的历史过程。他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德意志意识形态》这两部著作体现了两种不同的异化观,前者体现的是从抽象的人性出发理解异化的人本主义异化观,后者体现的是从实践、从现实生活条件出发理解异化的历史唯物主义异化观。我们应该以历史唯物主义异化观而不是人本主义异化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异化观,来正确理解异化问题。

13-1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各自定位与整体推进

作者:钱正武 单位:常州工学院 江苏常州213022

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的整体。中国化是核心,时代化是灵魂,大众化是目的,三者的定位不同,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三化"的推进工作应确立整体意识,理论学习是根本,现实问题是着力点,经验总结是途径,学风建设是关键。

17-19

影响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若干维度

作者:彭恩胜 单位:江西中医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 江西南昌330006

摘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由理论的抽象转化为理论的具体,转化为社会各群体成员实践活动的内在动力,并在实践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农村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最大源泉,拥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大的群体。但是,农民群体社会地位的底层性、农民群体的"知识贫困"性、农民群体宗教信仰的普遍性、农村党支部和农民党员的"贫血化"、农村干部表率作用的负面性、农村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的断层性等现实境遇,影响了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因此,对这些因素必须进行深入分析,为寻找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对策提供前提条件。

求实杂志党的建设与政党理论
20-23

中国共产党人民共和的基本理念探析

作者:孟白璐 孙堂厚 单位: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吉林长春130117

摘要:中国共产党经过长期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将源于西方的共和思想和共和精神中国化,形成了以人民当家作主作为政治追求的首要价值,以政治参与多元化作为政治运行的重要方式,以权力的制约与监督作为政治良性运转的保障,以宪政法治和公民美德作为政治运行的双重支撑,以政治发展成果和谐共享作为政治发展目标的人民共和的基本理念。这些理念贯穿于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之中,通过共和国的制度架构转换为实践,并必将在新时期新阶段得到更加全面而深刻的诠释和发展。

24-27

中国共产党纠正自身错误的力量源泉

作者:罗惠兰 单位:中共江西省委党校 江西南昌330003

摘要: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在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辉煌成就的同时,也谱写下了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新篇章。忠诚于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是党纠正自身错误的精神支柱;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是党纠正自身错误的重要法宝;善于总结经验教训是党纠正自身错误的关键;成熟的领导核心是党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走向成功的保证。

28-31

创先争优视域下的学习型政党构建

作者:唐鸿 单位:肇庆学院思政部 广东肇庆526061

摘要:创先争优和学习型政党构建是新的历史语境下中国共产党提升和完善自我的两种基本范式,二者互动互进,紧密相联。从基本内涵看,前者逻辑地涵盖着后者,后者是前者的内在要求;从实现路径看,前者为后者注入现实动力,后者为前者提供理论支撑;从价值目标看,二者皆旨在进一步夯实党的执政根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求实杂志哲学当代视野
32-37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四个问题

作者:李武装 郑百灵 单位: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陕西西安710049 中共江西省委党校 江西南昌330003

摘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主要有四个面相,也是四个构成性问题":返本""、继承"、"超越"和"批判"。此四个问题合理的解决理路当分别是:把"返本"与"开新"统统纳入"大文化"视野以及人类精神的当代走向之中,呈现一组相对比较真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立足于自觉的中华民族意识并联系普遍的中华民族心理,从当代中国社会现实中提炼出超越"应用哲学"和"自给自足哲学"的哲学问题来丰富发展马哲;"超越"问题已将马哲定位在"世界哲学"的架构里,因此不应局限在"形态"创新层面,而更应致力于对世界提供一种独特的智慧";中西马科"对话才是更加合理的"批判"逻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只有同时发散繁衍这四个问题并渐次收敛趋同之,一种新的哲学思维方式才能生成,从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更具"解释力"(包括政治解释力和科学解释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以及"马工程"才能最终落到实处。

38-40

“困境”与出路:关于时代性质研究思路的思考

作者:孙新彭 单位: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教研部 北京100091

摘要:当前时代性质的研究处于相对停滞的状态,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在于,人们对问题的研究主要基于马克思的五种社会形态理论。要正确研究与把握当下时代性质,把马克思三种社会形态理论与五种社会形态理论统一起来作为理论依据,是应该采取的新思路。

求实杂志经济理论与实践
41-44

“包容性增长”的正义品质

作者:葛笑如 单位:南京农业大学人文学院 江苏南京210095

摘要:"包容性增长"是机会平等的增长,相对于经济增长的目标来说,它更注重经济增长的社会内涵,强调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和人之间的协调性和包容性。"包容性增长"的核心要义是机会平等,主要目标是经济发展成果共享。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实际涉及的是对收入、财富以及权利的公平分配。机会平等与公平分配是社会正义的现影。"包容性增长"的提出,是对"公平与效率"关系的重新定位,其所包含的正义的理论品质,回应了社会经济发展、政府和广大民众对社会正义的诉求。

45-48

我国企业劳动关系的“后危机现象”及其应对策略

作者:李传香 赵泽洪 单位:重庆大学贸易与行政学院 重庆400044

摘要:我国企业在进入后危机时代的同时,企业劳动关系也出现了体现在劳动报酬、劳动需求和劳动心理三个方面的"后危机现象"。劳动者与企业之间的经济交换和社会交换是劳动关系"后危机现象"产生的根源。为此,要构建包括利益共享观、工资共决制、激励方法、心理契约、三方协调五方面内容的应对策略,使后危机时代的劳动关系趋向和谐。

49-52

中国家族企业传承的文化动因及困境

作者:周燕 苏雪梅 单位: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 北京100048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公共管理系 北京100089

摘要:中国传统中以"家"为主题的文化和伦理,深刻影响着中国家族企业传承的目的、模式以及内容。文化背景下的"事业永续"还是"家业永续"的传承动机,促使企业家在"家业"和"事业"之间寻求平衡;在其传承的目的指向下,继承人选上"亲和贤"的矛盾、继承人缺失造成传承困境以及家族企业社会关系资本的传承等等都考验着中国家族企业的代际传承。

求实杂志改革与发展
53-56

论社会管理中的公众参与

作者:刘柳珍 单位: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山东济南250100

摘要:广泛动员和组织群众依法有序参与社会管理,是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在推进社会建设的进程中,公众依法有序参与社会管理不仅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而且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安定有序和达成和谐宽容的愿景。因此,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为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创造条件,加强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机制建设,是当前创新社会管理格局的重要课题。

57-60

从组织伦理能力到国家软实力——组织化社会中的国家软实力之核心问题探究

作者:蒋玉 刘绛华 单位:东南大学人文学院 江苏南京210096 中共江西省委党校 江西南昌330003

摘要:国家软实力不仅是一个宏观问题,还需要具体化和实体化。在高度组织化的社会中,国家软实力需要通过组织软实力得以呈现和实现,价值层面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层面,组织伦理能力可以视为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因素。在实践中,应当根据行政目标型、利益目标型和社会目标型三类组织的差异性分别培育其伦理能力,并通过组织伦理的制度化、文化化,将组织伦理能力转化为组织软实力,继而通过组织的伦理行为与组织形象,对国家软实力做出贡献。

求实杂志江西崛起策论
61-64

多重文明交融与本土文化产业化发展——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

作者:周小云 单位:新余学院经营系 江西新余338000

摘要:丰富而多元的本土文化资源,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相交融的社会发展环境,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本土文化产业化发展带来了契机,即在满足和引领市场需求前提下,以三种文明特征进行区域内本土文化资源分层,通过农耕文明价值再造、工业文明市场效率和生态文明公平发展三种路径,赢得本土文化产业化的经济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