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求实杂志

求实杂志   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统计源期刊

主管单位:中共江西省委党校

主办单位:中共江西省委党校

影响因子:2.67

ISSN:1007-8487CN:36-1003/D

    基本信息:

  • 下单时间:1-3个月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曾用名:行与知
  • 发行地:江西
  • 创刊:1959
  • 类别:政法类
  • 出版社:求实
  • 语言:中文
  • 价格:¥190.00
  • 起订时间:2020年01月
  • 邮编:330108
  • 库存:199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求实 2014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求实杂志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
4-8

论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之精神实质

作者:彭坤 单位:中共辽宁省委党校 辽宁沈阳110004

摘要:在马克思恩格斯的伟大著作中,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民生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对民众生存生活需要关注的民生思想、关于民众应该公平公正享有基本权益的民生思想和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民生思想的论述构成了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的精神实质。在当代中国,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进一步发展,产生了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民生观,党的十八大报告对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的精神实质进行了更深刻的阐释和发展。

9-14

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下的生态需要的满足路径

作者:蓝强 单位: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100872

摘要:生态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生态需要最终通过对生态产品的消费得以实现。生态产品是通过自然界和人类劳动提供用来满足人类生态需要的产品。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再生产四环节原理,将生态化的原则渗透在各个环节,是解决生态需要满足的基本路径。社会生产过程的四环节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生产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分配、交换和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也就是说,生态需要的满足路径就是生产生态产品,公平分配生态产品,交换和消费生态产品;实现这条路径,我们就必须采取相应的满足生态需要的生产方式、分配方式、交换方式和消费方式,即采用清洁生产、生态公平、绿色交换和生态消费。

15-18

论邓小平的理论自觉与自信及其现实意义

作者:王洪秋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150025 黑龙江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150027

摘要:邓小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开创者,他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是根本的动力源泉。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觉集中表现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理论自信则集中表现为坚信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邓小平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对于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夯实马克思主义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保持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

19-22

邓小平对我国政治稳定问题的理论创新

作者:鞠健 单位: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经济法政学院 江苏南京210013

摘要: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邓小平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际,对我国的政治稳定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并且进行了理论上的创新。他提出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稳定压倒一切、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等新思想新观点。这些新思想新观点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为党和政府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提供了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指导,为我们正确地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奠定了思想基础。

求实杂志党的建设与政党理论
23-26

论党的群众路线的时代内涵

作者:贾绘泽 单位:山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山西临汾041004

摘要: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群众路线的内涵不断丰富,它不仅是党的最大的政治优势和最重要的软实力,也是实现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价值理念的机理;不仅是广大人民群众民主政治参与的重要形态,还蕴涵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创新精神和服务意识。同时,人民群众范畴的扩大,使党的群众路线有了更广泛性的意蕴。

27-30

提升执政绩效:党防范执政风险的根本路径

作者:肖子良 单位: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江西南昌330022

摘要:执政绩效是政党执政能力的最直接外在表现,是执政党能否获得执政合法性的主要依据,是影响人民对党评价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提高执政绩效是中国共产党防范执政风险的根本路径。中国共产党提升执政绩效的路径,主要有: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理论指导执政实践,是提升执政绩效的理论和思想基础;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提升执政绩效的关键要素;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提升执政绩效的内在动力;降低执政成本,是提高执政绩效的根本要求;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实现国民共享发展成果,是提高执政绩效的根本原则。

31-33

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

作者:雷振文 单位:南昌大学政治学院 江西南昌330031

摘要:群众身边的腐败指的是基层公职人员利用职权之便为自己、亲属或他人非法谋取私利从而损害其他群众切身利益的腐败形式。充分警醒其销蚀党的根基、毒化社会风气和迟滞中国梦实现的危害性;深刻总结其党性缺失、法治意识淡薄、制度失灵和惩罚不力的发生规律性;围绕党章教育、法治教育、高压重拳的威慑、反腐制度之网的编织和境外反腐措施的借鉴等方面切实提升治理策略的针对性,是着力解决群众身边腐败问题的三个重要环节。

求实杂志哲学当代视野
34-38

当代语境下马克思主义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动态契合——基于价值论的视角

作者:李国泉 周向军 单位: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东济南250100

摘要:价值属关系范畴,其本质是客体属性及功能与主体尺度之间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彰显出独具魅力的价值,根本原因在于这一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广泛实现了自身属性和功能同当代人利益和需求之间的动态契合。面对这一客观的价值事实,人们的评价却因主观因素及所处环境的影响而差别迥异。社会实践是价值生成和价值实现的根本途径,也是解决休谟问题的钥匙。20世纪以来的世界历史,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和中国的成功实践,都为马克思主义的在场提供了强有力的事实依据。提高当代人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感和接受度,是科学实现其当代价值的关键,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

39-42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作者:曾长秋 凡欣 朱林 单位:中南大学 湖南长沙410083 金陵科技学院 江苏南京211169

摘要:在大调整大变革的社会转型期,我国意识形态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引领各种社会思潮,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成为时代重大课题。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在社会整合的过程中努力实现意识形态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是维护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途径。

求实杂志经济理论与实践
43-47

发展文化产业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战略意义与路径选择

作者:曾荣平 侯景娟 单位:南昌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江西南昌330031 《老友》杂志社 江西南昌330077

摘要:市场经济取向的改革、技术的进步、加入世贸组织的冲击等因素,使文化产业对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战略意义越来越突出。但我国文化产业的意识形态创意产业化能力低下、文化科技创新能力有待加强、产业政策有效供给不足,不利于发挥吝化产业的意识形态功能。需要加强思想认识、进行顶层设计、把握开放与管制的范围与程度、建设意识形态与文化产业的协同创新机制等。

48-52

文化产业的生产逻辑及主流意识形态导向的建构

作者:胡晶晶 单位:中共南京市委党校 江苏南京210001

摘要:文化产业生产所遵循的内在逻辑应是文化、资本、意识形态逻辑的“三位一体”。但以此来考察西方以及中国文化产业发生的历史,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偏向。事实上,这种偏向不仅是理论探索的知识新区,也是文化产业之中主流意识形态导向建构的现实困境。对此,主流意识形态应在明确面向“中国问题”视域的同时,着重以主流意识形态的责任实现其导向的建构,从而为文化产业三重生产逻辑综合作用的发挥提供意识形态的支撑。

求实杂志改革与发展
53-57

“三化”协调发展的理论逻辑与中国实现路径的重构

作者:涂文明 单位: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商学院 四川成都610103

摘要: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是工业革命以来各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共同表现。在我国“三化”发展的实践进程中,存在着过于偏重工业化、城镇化改革滞后和农业现代化深层症结难以突破等问题。而“三化”的协调实现路径应该立足于提升“三化”水平,矫正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滞后于工业化和构建“三化”共生机制。

求实杂志民主与法治
58-62

共性·差异·互补:民主与群众路线关系再认识

作者:李亮 王凯 单位: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上海200234 上海商学院发展规划处 上海201400

摘要:无论是从内涵的覆盖、实践的指向以及最终归宿上来看,民主与群众路线都有着极大的关联性,但也有着很大的差别。正确认识和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扩展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路径,加强和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63-66

维稳的理念与方式反思——以党的群众观为视角

作者:项赠 单位:中山大学 广东广州510275

摘要:稳定乃国之所望,民之所盼。群众观的异化导致维稳理念和方式的走偏,最终落入“越维越不稳”的怪圈。跳出怪圈就必须纠偏异化的群众观,牢固树立权为民所授、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群众观,以维权促维稳、共治助管治的方式.建立公平公正的社会规则,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

67-71

网络反腐的形成机理、运行障碍及规制进路

作者:曾艳 李德虎 单位: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四川成都610064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 四川成都610110

摘要:网络反腐的兴起和发展离不开文化动因、政治动因、经济动因和技术动因的深层推动。当前,社会心态失衡、官民互动机制不畅、网络反腐激励保障机制不健全和网络社会管理滞后已经成为阻碍网络反腐健康发展的基础性壁垒。网络反腐的复杂动因和矛盾乱象呼唤制度的出口和法治的彰显。因此,积极培育良性反腐心态、推进国家与网络社会的良性互动、强化网络反腐的法治保障和健全网络反腐运行机制,就成为实现网络反腐制度化和法治化的紧迫任务和现实进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