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青年文学家杂志   省级期刊

主管单位:中共齐齐哈尔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齐齐哈尔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影响因子:0.02

ISSN:1002-2139CN:23-1094/I

    基本信息:

  • 下单时间:1个月内
  • 发行周期:旬刊
  • 曾用名:龙沙文学;龙沙
  • 发行地:黑龙江
  • 创刊:1956
  • 类别:文学类
  • 出版社:青年文学家
  • 语言:中文
  • 价格:¥235.20
  • 起订时间:2020年01月
  • 邮编:161005
  • 库存:186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青年文学家 2011年第7X期杂志 文档列表

1-1

献给我最亲爱的妈妈的一首词

作者:曾青霞 单位:湖南省株洲市中等职业学校
2-2

难忘的地坑院落情

作者:李华梅 单位:郑州大学文学院

摘要:<正>记忆中曾经扎着个小羊角辩搬着个小凳子拿着姑姑裁剪衣服剩下的粉笔头,到处在凳子上画"毛线团"的看似"文气"的小姑娘已经看不见了。抑或是穿着小花褂,抡着手臂领着弟弟妹妹在村子里疯跑的那个"疯丫头"也已经没有踪影了。如

3-3

一袭国际蓝

作者:荣立国 单位:南京市公安局

摘要:<正>成长在经历疲惫和乏味之后,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能记得我们曾经是多么执著地接近梦想。似乎已经很久没有仔细思考过青春的含义,只是任由时间的水静静地流着,当现在一个人独自坐在电脑前来反思这个问

4-5

孤独在成长——论卡森·麦卡勒斯的小说

作者:张隽 单位:南京大学文学院

摘要:在卡森·麦卡勒斯的小说中,"精神孤独"是永恒不变的主题。本文旨在通过对麦卡勒斯最主要的三部小说的解读分析,从关注作品中少女形象成长过程、心理变化、精神体验的角度出发,初步探讨"孤独"情结是如何在人的内心世界逐渐形成并发展直至成为常态,从而试图获得对作品主题思想、作家创作意图以及所表现的人类精神孤独状态更深入的理解。

6-7

从“水”的意象看乔治·艾略特在《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的生态女性意识

作者:张燕 单位: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

摘要:"水"这一意象对于探索《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爱略特的生态女性意识意义重大,她通过"水"展现自然与女性的联系、两性的相互对抗,也借助"水"来表达向往女性自由,两性互相尊重,人类与自然融洽的愿望。本文拟对《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的"水"意象进行生态女性主义的解读,并以期由此视角探析艾略特的生态女性意识是如何通过"水"这一意象来显示的。

8-8

浅析王熙凤的性格特征

作者:史锦芳 单位:新疆昌吉州奇台县成职教中心

摘要:文章从《红楼梦》这本著作谈起,对《红楼梦》这本著作中的人物之一——王熙凤的性格特征与其他人物加以区别。王熙凤是曹雪芹精心刻画的人物,也是塑造最成功的人物之一,人们既喜爱她、仰慕她,同时又憎恨她,最终又免不了佩服她,佩服她绝顶的聪敏,佩服她卓越的才干。在《红楼梦》里,王熙凤以反面人物载入"红楼"史册的。王熙凤以其特有的个性魅力在"贾府"里能够"如鱼得水""左右逢源"、拥有实权,尽展其才能,这一切皆源于她截然不同与那个时代的寻常女性的自信与睿智,她与红楼里那些吟诗作画的才女们比较,更显得果敢与豁达,她身上的这种潜质,使得这一人物形象大放异彩。

9-9

无能去爱——解读《J.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英文)

作者:潘倩 单位:西安邮电学院外语系

摘要:《J.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是英国诗人T.S.艾略特撰写的,堪称英美诗坛的第一首现代主义诗歌。本文分析了诗中奇特的比喻和象征及人物头脑里纷繁复杂的意识和感受,说明本诗虽以情歌为题,却展现的是一个中年男子在爱情和现实生活面前踌躇,犹豫,恐惧,害怕和退缩;精神极度空虚,生活粗鄙不堪,毫无希望。

10-11

集体无意识理论下的麦琪的妥协

作者:何继玲 单位: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摘要:本文在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的关照下,重新审视乔治.艾略特的小说《弗洛斯河上的磨坊》的女主人公麦琪,发现维多利亚时代的道德约束和麦琪的成长环境形成了强大的集体无意识,使得麦琪不得不带起人格面具从而压抑自己的真实情感,对周围环境妥协。

12-13

反侦探小说《贪婪》

作者:刘燕 单位:曲靖师范学院人文学院

摘要: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地利女作家埃尔夫丽德.耶利内克总是致力于对传统既定艺术方式的反叛,执著于对自己艺术理想表达的需要做各种积极的探索与实验。其作品《贪婪》在总体上利用了侦探小说的一些基本元素,用以构建故事框架,启动情节发展。与此同时,作者又在叙述中不断揶揄和反叛侦探小说的基本原则,以达到对通俗小说所散布的正义、爱情、国家政权的神话进行了彻底的解构与嘲讽。

14-14

浅谈《诗经》中的女性

作者:李玫 单位:西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摘要:《诗经》是我国历史上一部不可或缺的文学著作,生动地展示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图景。其中给我们展现了一个个活灵活现的女性形象,给我们感动的同时也给我们更多思考。

15-16

论《白轮船》的悲剧意识

作者:庄琼 单位:湖南城市学院

摘要:钦吉斯·艾特玛托夫的《白轮船》通过神话故事和现实生活中的故事,阐述了人类的堕落、人性的丧失,以及其导致的对自然的破坏,人类未来面临的困境,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悲剧意识。

17-17

复仇——鲁迅《野草》中的主题

作者:程俊峰 单位:黑龙江省护理高等专科学校

摘要:鲁迅是中国现代史上最深刻也最复杂的思想家、文学家,以其"复仇"为主题的一系列作品中表达了他作为一个精神界之战士充满矛盾与绝望的精神痛苦与生命体验,这就决定了鲁迅作品中复仇主题的独特性:复仇的原因、方式到结果都是与众不同的。

18-18

浅析《活着》的叙事风格

作者:郝望舒 单位: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摘要:《活着》之所以感人至深,不仅因为其深刻的主题思想,也得益于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它通过平实质朴的笔触、自言自语式的叙述方式、冷静的表达、悲悯的情怀,展现出掩盖在苦难生活之下的深厚顽强的生命力量。

19-19

华兹华斯和《孤独的割麦女》

作者:尹泥力 单位: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摘要:浪漫主义影响了整个西方文化,浪漫主义者用不同的方式抒发着自己的感情。如华兹华斯所说,诗是诗人内心感情的自发流露。华兹华斯一生写了很多关于自然的诗,他经常欣然赞颂花香鸟语,写诗升华自然和自己的内心。本文通过解说他的《孤独的割麦女》来欣赏他诗的美和对自然的讴歌,并对中西诗学进行初步比较。

20-21

由《荒原》中的教堂意象解读诗歌的死亡主题

作者:李娜 单位: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摘要:《荒原》的教堂丧失了本该具有的神圣性,信仰丧失后的现代人如同一具具行尸走肉。通过大量宗教典故的运用及教堂与繁华都市伦敦的对比,艾略特向读者展示了一幅死亡的景象,教堂成了深化诗歌死亡主题的宗教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