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战后日本对'他者中国'的认知和想象,在不同时期呈现了迥然有异的历史面相,其中蕴含着意识形态、文明属性及地缘政治等错综复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冷战前期,日本基于意识形态因素的考量,着眼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对垒的现实,将中国视为'对立者'。冷战后期,日本既承载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迷恋与倾慕,也通过政府开发援助支援中国改革开放,中国成为日本加强合作的'友好者'。冷战结束后,中国崛起的态势日益引起日本的高度关注,日本逐步将中国视为潜在乃至现实的'竞争者'。战后日本视域中幻化出'他者中国'的不同镜像,主要是日本进行国家认同建构和地缘政治想象的产物。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