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青藏高原近地层热低压结构特征分析

摘要:利用1996—2015年ERA-Interim月平均再分析资料,根据环流形势及位势高度空间距平场,将青藏高原近地层热低压分为初生阶段,成熟阶段及衰弱阶段,对不同时期热低压的动力、热力、水平、垂直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初生阶段(5月)热低压范围小且独立性较差;成熟阶段(6—8月)热低压稳定而强盛,主要控制范围为(30°~36°N,77°~96°E);衰弱阶段(9月)低压区范围缩小并北抬。热低压高度可达500~450 hPa,其内部为正涡度、负散度区,受上升气流控制。热低压是暖干结构,越接近地面中心暖干特征越明显。初生阶段,偏西的上升气流较强,暖心结构随高度东倾;成熟阶段暖心最强可达4℃,暖心与低压区趋于重合,呈正压特征;至衰弱阶段,暖心结构再次东倾,热低压厚度降低。热低压控制范围内以冷平流为主,东侧存在暖平流。水汽辐合带位于热低压中心及其东侧。5月,高原感热加热作用为热低压建立提供良好条件;夏季,降水释放潜热加热高原上空大气,利于热低压发展得更为深厚,高原东部强的潜热加热使热低压范围向东延伸。

关键词:
  • 青藏高原  
  • 热低压  
  • 结构特征  
作者:
何莉阳; 范广洲; 赖欣; 张永莉
单位: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联合实验室; 成都610225
刊名:
气象科学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期刊名称:气象科学

气象科学杂志紧跟学术前沿,紧贴读者,国内刊号为:32-1243/P。坚持指导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创办于1980年,杂志在全国同类期刊中发行数量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