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山东社会科学杂志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

  • 主管单位: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 主办单位: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 ISSN:1003-4145

  • CN:37-1053/C

山东社会科学杂志

山东社会科学 2005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山东社会科学杂志“胜利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征文
5-12

坚持邓小平市场经济理论构建中国的经济学新体系

作者:冒天启 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北京100732

摘要:构建中国经济学的新体系还需要实践和思想的积累.但应该首先弄清楚新体系中的主要配件:邓小平理论是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他所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理论是构建中国的经济学体系的主体,把它暗喻为"山沟里的马克思主义"或称"中学",是毫无根据的;要把马克思的所有制理论和现代产权理论加以整合,为符合中国国情的所有制结构调整和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提供理论依据;恩格斯关于"价值是生产费用对效用的关系"的论述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成为常识,说"社会主义劳动价值理论",这是莫须有的经济学命题;要加强对市场经济技术层面问题的研究,但仍然要大胆借鉴外国成熟的市场经济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对发展经济学首当其冲地加以排斥,提倡所谓"土生土长",是很不科学的;要认真学习马克思恩格斯的原著,搞专业的人,更要注意经典作家的原创思想,纠正过去那种按照自己的观点对经典作家的原著目录进行筛选的做法.

13-17

论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论断

作者:陈启能 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史研究所,北京100732

摘要:对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科学论断要作辩证的、全面的理解,要防止片面性和简单化.首先,要把社会关系和人的能动作用联系起来理解.其次,要对这个论断中的"人"和"社会关系"两个方面都有深入的了解.特别要清楚:人的"社会性"和"自然性"都包括在人的本质的涵义中.而人的"自然性"有两种表现:一是人本身的自然特性,另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在谈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论断时,必须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包含进去,必须看到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本质的统一.总之,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论断是一条普遍的基本原则,并且是以概括的形式提出来的.这是各个时期关于人的本质的原理和论断中最为普遍和最为高度的抽象和概括,也是最全面和最深刻的.

18-21

国企改革: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创新发展和实践应用

作者:王立新 单位:胜利石油管理局党委,山东东营257002

摘要: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就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中国化和当代化的过程.通过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生产效率理论,对国有企业"放权让利",实现了对传统产品经济的新突破;通过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价值规律理论,推进国有企业"两权分离",构建起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新体系;通过探索应用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构建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开辟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新道路.

22-26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的全球视野

作者:栾文莲 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北京100836

摘要:马克思主义世界市场理论的科学方法与全球视野,对于我们认识西方全球化理论思潮和全球化的种种现象,以及对经济全球化的理论研究都具有指导意义.

27-30

当代中国哲学的创新何以可能——兼论三大哲学资源在当代中国哲学创新中的作用

作者:王春梅; 刘冠军 单位:曲阜师范大学经济法政学院; 山东; 日照; 276826; 山东; 曲阜; 273165

摘要:时代呼唤新哲学的产生,哲学是思想中的时代.在今天的中国,无论是社会实践的探索,还是哲学理论的探讨,都在呼唤中国哲学的创新和当代中国新哲学的产生,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为当代中国哲学的创新提供了可能,为当代中国新哲学的诞生提供了契机和条件.可以说,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是其哲学创新的现实根源,当代中国并存的三大哲学体系是其哲学创新的理论资源.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当代中国哲学创新的理论指导,现代西方哲学是当代中国哲学创新的理论补充,中国传统哲学是当代中国哲学创新的理论基础.可以预言,上述三者的有机统一和优势互补将建构起当代中国哲学的新形态.

31-34

适应时代、实践和人民的需要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胜利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座谈会综述

作者:武卫华; 周文升 单位:山东社会科学杂志社,山东济南250002
山东社会科学杂志科学主义:反思与争鸣
35-39

科学主义:合理性与局限性及其超越

作者:陈其荣 单位:复旦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上海200433

摘要:科学主义认为自然科学是真正的科学知识,惟有自然科学的方法才能富有成效地用来获取知识,它能够推广用于一切研究领域并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科学主义不仅推进了自然科学自身的进步,而且造成了其他研究领域移植、借鉴自然科学方法,促进了人文、社会科学的迅速发展.它的"统一科学"的思想,反映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汇流发展的趋势.但它追求工具理性、忽视价值理性,把自然科学的观念、方法不加限制地外推搬用并规范人文、社会科学,是违背科学精神的.用人文文化对科学文化加以补充和调节,实现两种文化的并协共进,是对科学主义的一种超越.

40-43

全面认识科学方法应用的限度

作者:马来平 单位: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山东济南250100

摘要:现在,在中国思想界,公开主张科学方法万能的人不多了,但坚持科学主义立场的人关于科学方法万能的基本观点并没有变.尽管自然科学方法原则上适用于一切求真活动,而且应对自然科学方法在人文、社会领域中的应用给予高度评价,但自然科学方法的种种固有局限性,决定了它在人文、社会领域的研究中永远不可能占据主导地位.应当充分认识到,无限度地推广应用自然科学方法,既有害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也不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

44-46

反科学主义是有害的吗——基于自然主义的考察与辩护

作者:李侠; 邢润川 单位:复旦大学; 哲学系; 上海; 200433; 山西大学科技哲学研究中心; 太原; 030006

摘要:当前,有关科学主义思潮的争论已引起国内学界的关注,但仍存在种种问题.有鉴于对科学主义的最新表现形式(即自然化认识论)的分析与考察,理应在当前对一种弱反科学主义提出辩护及倡导,以利于科学发展所需要的文化多元性的形成以及竞争环境的培养.

47-50

当科学成为“主义”时——一种知识社会学的立场分析

作者:刘啸霆 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100875

摘要:国内外关于"科学主义"之争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我们没有必要追逐外国的时髦.当务之急是寻回科学的真精神,进行能够宽容对方的合作,重建中国的科学文化.

51-53

科学的人文精神 或人文的科学精神

作者:常春兰 单位:复旦大学哲学系,上海200433

摘要:最近几年,国内科学主义与反科学主义之争日趋激烈,科学主义与反科学主义双方都认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应该融合,但是双方在此问题上存在根本分歧:科学主义一方认为应该以科学精神改造和充实人文精神,提倡以科学精神为基础的人文精神;反科学主义认为应该让科学回归人文.在这种状况下,只有建立以人文为基础的科学精神才能真正使科学与人文融合,而不至于流于口号和空谈.

山东社会科学杂志默认
54-58

传媒产品及其商品属性

作者:李松龄; 方林佑 单位:湖南大学; 长沙; 410079; 湖南大众传媒学院; 长沙; 410007

摘要:传媒产品与物质产品的本质区别,在于它既有政治属性,也有经济属性.传媒产品作为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不能而且也不应该忽视它的政治属性.建立在政治属性基础上的传媒产品价值的两重性表现为客观性和主体性(主观性);建立在经济属性基础上的传媒产品作为商品的两重性表现为价值和使用价值.传媒产品价值的两重性与传媒产品作为商品的两重性的结合,不仅有必要,而且也有可能.

59-64

大股东治理机制与公司绩效: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调查证据

作者:曹廷求 单位: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摘要:大股东的广泛存在表明了分析大股东治理机制及其效率问题的重要性.本文利用对深圳证券交易所249家上市公司的调查样本对我国大股东治理的偏好和效率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大股东在公司治理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不同性质和持股比例的大股东在治理行为和治理效率上又存在着很大差异.这些实证结果为进一步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65-68

石油石化企业上游并购多目标灰色关联度决策模型及应用

作者:张玉珍; 王方华 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上海200052

摘要:依据石油石化企业上游并购目标选择决策系统的特点和灰色系统理论,建立石油石化企业上游并购目标评价体系及最优方案的决策模型,目的在于实现石油石化企业上游并购的多目标决策,避免人为因素的干扰,全面、客观地评价目标企业,增强石油石化企业上游的竞争力并最终提高在世界能源市场的竞争力.

69-71

论劳动关系的调整机制——以劳动契约与心理契约的融合为视角

作者:陈微波 单位: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摘要:劳动关系的性质决定了它的调整机制应该具有多元性.劳动契约是以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式调整劳动关系,但劳动关系的特点和劳动契约自身的局限性使其不可能规范劳动关系的全部内容;心理契约广泛存在于劳动关系中,它是个人和组织之间对付出与回报的一种主观心理约定,是劳动者对无形心理内容的一种期望.心理契约作为劳动关系的一种调整机制,具有个性化、动态性、主观性的特点,但是心理契约缺乏有效的监控机制.只有把劳动契约和心理契约进行有机的结合,才能有效地调整劳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