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山东社会科学杂志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

  • 主管单位: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 主办单位: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 ISSN:1003-4145

  • CN:37-1053/C

山东社会科学杂志

山东社会科学 2005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山东社会科学杂志“胜利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征文
5-12

论马克思学说的整体性

作者:郝敬之 单位:大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辽宁大连116021

摘要:马克思的学说是一个理论整体,在它的各个构成部分之间存在内在联系,体现了理想与科学的统一.在马克思学说的建构过程中,各种理论部分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促成,共同推进了整体性学说的最终形成,因此马克思学说的整体性还表现为理想与科学的动态统一.马克思学说的理论整体性要求我们把它在学科上界定为"社会发展学说",这一社会发展学说是共产主义理想学说、唯物主义历史哲学学说和现实资本主义批判学说的内在统一,而传统上所界定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学说应该放在这种学科整体性上去理解.整体性是马克思学说本身的理论规定性,为了实现对于马克思学说的客观性解读,我们必须倡导整体性解读原则.目前学术界仍然存在片面性解读马克思学说的倾向,提出"整体马克思"的解读原则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回到马克思"就是回到"整体"马克思.

13-19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与建设的几个问题

作者:董建才 单位:山东社会科学院,山东济南250002

摘要:当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与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将邓小平经济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规律性认识和创新性理论观点引入学科体系,以其基本的理论方法为指导认识和处理好学科建设的相关问题;研究对象的扩展,结合生产、流通、分配、消费过程研究生产关系;理论适用性的定位,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以反映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为己任;处理好理论引进、借鉴与创新的关系,以自主创新作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的原动力和立足点;在研究思路上提出了一个力求给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带来新面貌的"十论"架构.

20-23

马克思全球交往思想的实践发展

作者:余展洪 单位:南华工商学院社科部,广东广州501507

摘要:当前,马克思全球交往思想的实践发展从类型上展现为物质交往、精神交往、政治交往、网络交往和两性交往的深入发展;从关系上呈现从物化向非物化交往、地域式交往向全球化交往、现实世界的交往向虚拟世界的交往、自然条件下熟人交往向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人交往、传统社会直接交往向现代社会间接交往、人与团体相对固定交往向人与团体相对变动交往等关系的纵横发展.

24-27

论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系统

作者:张文军; 节仁 单位: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哲学所,山东威海264209; 山东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山东济南250002

摘要:社会历史发展动力问题,是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问题.从整个人类社会历史进程来看,社会历史发展动力是一个"合力".这个"合力"是一个包括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需要和利益、目的和手段等各种要素在内的、动态的动力系统.上述动力系统的各种要素,存在于动力系统结构的各个方面,发挥各自的功能和作用.这些要素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总的合力.社会的发展不是哪一个方面单独发生作用的结果;哪一个方面都不能独自推动社会的发展.只有这个合力,才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在社会历史的不同阶段上,这些要素所处的位置是不同的,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同的.

28-31

论社会主义本质与现实的辩证统一

作者:杨鲁慧 单位: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山东济南250100

摘要:社会主义本质论提出消灭剥削,而社会主义现实中又存在剥削,这是否与社会主义本质构成矛盾.本文从本质的统一性和剥削的两面性相互作用、私营经济存在的客观基础和剥削的社会属性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述,并指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剥削现象与以往剥削制度质的差异性.

山东社会科学杂志史学理论研究
32-45

论历史的意义

作者:约恩·吕森; 綦甲福 单位:不详; 德国著名历史学家、教授,北威州科学中心高级人文学科研究所所长

摘要:思考历史的意义并将之与理智相联系似乎已不合时宜了.这是伴随着历史哲学的退位而发生的.马克斯·韦伯即认为历史的客观性是绝对的无意义.而我们应该看到,历史哲学的新形式及其诠释努力之所以能够继续进行,乃是因为受到一种经验压力和导向需求的推动,这种需求专横地要求获得与历史的传统意义规定等值的东西.而阐释学的理智可以将过去的文化产物中的客观意义与历史思考的主体和历史编纂的读者的诠释功效和能力调和在一起.总的说来,历史的意义具有三个外延或者维度:内容的、形式的和功能的维度,这三者必须协调地相互联系起来,对于历史叙述采取一种采取消极意义的做法也才是唯一理智的做法.

山东社会科学杂志人文艺术学研究
46-51

论书法“原创性”时代

作者:陈振濂 单位:浙江大学艺术学院,浙江杭州310001

摘要:自80年代初以来,中国书法经历了复苏期之后的两个重要历史阶段:"恢复基础平台"的阶段和"回归、深化与活用古典"的阶段.2003年以来,中国书法正在迎接一个新时期:"原创性时期".提倡"原创性时代",其实也是一种艺术意义上的"启蒙".在目前的普遍以"仿书"为能事的风气中,强调"原创性"精神,是对一个书法家的思维、能力的挑战!是对全国性展事的评选机制的挑战!更是对书法界全体"国民素质"的挑战!

52-55

人类的艺术需要与艺术的价值

作者:苏琪 单位: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摘要:艺术需要是人类自我实现的情感需要,它既关联着生命存在与发展的生理的、社会的欲求,也是人类渴望生命自由之精神的必然选择.与人类的艺术需要相联系,人类关于艺术价值的确认,依其发展水平的先后,大致也可概括为实用价值、社会价值和心理价值等三个方面.但无论以哪个方面为主审视艺术价值,都应确信艺术的价值是与人类的生命精神关联在一起的,艺术的本体存在也必将是以人类生命精神的永恒需要为支撑.

山东社会科学杂志默认
56-60

女性主义文学的冰心时代

作者:韩立群 单位:聊城大学文学院,山东聊城252059

摘要:女性主义文学不是女权主义者同情和关注妇女命运的文学,也非一般妇女题材的创作.女性主义文学是女性世界主体意识觉醒的产物,即现代女性观及其所规定的女性主体意识在文学中的体现.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和具有主体意识的女性作家群体的形成,是女性主义文学产生的前提.现代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组成部分,是与其总体同时产生同步发展的.它滥觞于近代而形成于五四新文学运动,其发展历史可以三个里程碑式作家依次划分为三个时代:"冰心时代"、"丁玲时代"和"张爱玲时代".这三个时代分别代表着中国现代女性主义文学发展中三个相关联的时代主题:女性主义的理性启蒙、女性主义的艰难实践和女性主义的痛苦反思.

61-65

自恋与狂欢:90年代的几种“欲望叙事”模式

作者:马航飞; 张光芒 单位:南京大学中文系,江苏南京210093

摘要:随着商业与全球化浪潮的推进,90年代后的中国文化语境呈现出无情/滥情、无我/自恋、文化多元/文化自恋主义等悖论;欲望叙事成为新的话语中心,并在社会性和自然性等层面显现出几种突出的叙事模式:前者如"成功"、"前成功"、"失败"、"不得不堕落"等模式;后者如"倾泻"、"发泄"、"误读"等模式,无形中消解了理性/情感、个体/环境的思想审美张力,不是对欲望时代本质进行揭示,而是顺从着消费意识形态陷入欲望的狂欢.而陷入欲望狂欢就意味着艺术的消亡.

66-68

论李贯通八十年代的小说创作

作者:赵歌东 单位:曲阜师范大学《齐鲁学刊》编辑部,山东曲阜273165

摘要:李贯通的小说创作以其鲜明的个性、独特的地域色彩和质朴凝重的情感氛围成为新时期山东作家群中的一座重镇.李贯通80年代的小说创作一方面对改革开放时代的现代化转型寄寓了厚望,一方面又对改革开放进程中传统人文精神的丧失表示了某种忧虑.这种忧患意识使李贯通80年代的小说创作获得了某种超现实意义的人文关怀.

69-73

东方诗学的话语转型——从泰戈尔诗学的几个关键词说起

作者:侯传文 单位:青岛大学文学院,山东青岛266071

摘要:泰戈尔诗学是东方诗学从传统话语向现代话语转型的范例.本文通过考察泰戈尔诗学中的"人格"、"味"、"欢喜"、"韵律"、"和谐"等关键词,管窥泰戈尔诗学的复杂思想和丰富内涵.泰戈尔对印度传统诗学思想的继承,对西方诗学话语的借鉴,以及在丰富的艺术创作经验基础上的诗学创新,对东方各国诗学的话语转型和话语重建,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74-75

论纳兰性德词的美学特征

作者:范瑞雪 单位:山东财政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摘要:纳兰性德是我国诗歌史上第一位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满族词人.构成纳兰词魅力的是它那种空灵而带有悲情的美丽.

76-79

谐音文化的语用价值

作者:陈煜 单位: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

摘要:谐音备受汉民族青睐,存在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它深深地烙上了悠久而多姿多彩的文化印记,和汉民族一定的文化传统、民族心理、审美习惯等密切相关.本文将以言语交际学、修辞学、词汇学、方言学、民俗学、心理学、文化学、发生学、符号学等多门学科的理论为指导,以分类、归纳、比较等为研究方法,分析它在社会语用中的价值,从而让人们了解谐音所蕴涵的丰富的民族文化,熟知一定的知识,以利于更好地进行交际.

80-83

黑格尔论“罪”与“罚”——读《法哲学原理》

作者:李道刚 单位:山东大学法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摘要:黑格尔将不法分为三类:无犯意不法、诈欺和犯罪.而后两类不法应受处罚.黑格尔认为,法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法的理念,即法的概念及其现实化.除了概念本身所设定的这种现实性以外,其它一切东西都是缺乏本质的现象.黑格尔正是在其有关不法的学说中,展开了对这种"缺乏本质的现象"的研究.其旨趣在于论述国家公权力所施行处罚的合法性.黑格尔的刑法观至今对德国乃至当今世界各国以及国际刑法理论与实践仍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