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山东社会科学杂志   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

主管单位: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ISSN:1003-4145CN:37-1053/C

    基本信息:

  • 下单时间:1-3个月
  • 发行周期:月刊
  • 发行地:山东
  • 创刊:1987
  • 类别:社会类
  • 出版社:山东社会科学
  • 语言:中文
  • 价格:¥264.00
  • 起订时间:2020年01月
  • 邮编:250002
  • 库存:199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山东社会科学 2015年第07期杂志 文档列表

山东社会科学杂志“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研究
5-10

科学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几个问题

作者:孙蚌珠 崔静静 单位: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100871

摘要: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系列重要讲话,阐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相关的重大问题,从理论和历史、现实和未来看,全面深化改革具有历史必然性和现实迫切性;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增进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福祉;正确把握和处理若干重大关系是全面深化改革内在规律的要求。

11-16

全面依法治国的内涵及其战略地位

作者:陈洪玲 单位: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100124

摘要:全面依法治国是党在新时期提出的治国理政的重大战略;全面依法治国需要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基础上,加强制度建设,着力依法管权、强化权力运行监督和制约体系,促进国家各项事务和工作进入法治轨道,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依法治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保障,全面依法治国需要同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24-29

试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作者:张晖 单位:中国农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院 北京100083

摘要: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围绕这一目标,形成了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战略目标,以其他三个全面为战略举措、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盖彰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破解“三农”难题,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改善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高文化软实力,增强综合国力;突破资源环境瓶颈制约,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山东社会科学杂志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40-46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历史、理论和文本

作者:周嘉昕 单位: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暨哲学系 江苏南京210023

摘要:《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在1845年写下的“包含着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但它的公开问世是在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的附录之中。自此,《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就承担着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阐释的艰巨使命。恩格斯对于《马克思论费尔巴哈》的发表本身就是以建构不同于19世纪中叶欧洲流行的庸俗唯物主义的“新唯物主义”为指向的。但是在苏联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成为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向历史唯物主义推广运用的中间环节。与之相对的,是通过“实践”概念阐发某种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的不同尝试。为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和批判性之间搭建逻辑桥梁,近年来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推进同时为重新理解《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建构了新的理论平台,特别是凸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政治经济学批判之间的内在关联。在此基础上,包括“实践”和“新唯物主义”在内的一系列概念范畴将在思想史的回顾、理论问题的梳理和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期文本的研读中展现出新的重要性和意义。

47-52

西方“新社会运动”的出场、特点及其局限

作者:孙亮 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上海200241

摘要:作为激进左翼“实践旨趣”的新社会运动,以1968年五月风暴为分水岭已经与传统的工人运动界划开来。其出场的诸种原因中,后工业社会中的社会冲突的普遍化被认为是关键点。此种新社会运动的特点主要在于,立足从剥削转向对“异化”的思考,斗争目的被阐释为在文化、意识形态斗争领域中寻求去除异化;斗争的主体不再是阶级,而是各种边缘群体;斗争的理论基础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经典命题的批判。当依照“回到事情本身”的历史现象学方法对其勘定时,可以看到,新社会运动倡导立足现实本身的变化和了解现实去重新规划时代革命的方向虽然对了,却对劳动与财产权分离这一“历史的本质性维度”产生了误判。

山东社会科学杂志民诉法司法解释热点问题解读
60-66

第三人撤销之诉的性质定位与关系探究

作者:潘剑锋 韩静茹 单位:北京大学法学院 北京100871

摘要:第三人撤销之诉中许多问题的争论,主要源于对第三人撤销之诉的性质认识的不同。我国2013年民事诉讼法增设第三人撤销之诉的目的,是为了规制实践中日益频发的借助虚假诉讼、恶意诉讼或调解等司法手段来侵害案外第三人合法权益的行为。第三人撤销之诉的性质属于形成之诉,其最根本的特征是对第三人救济的事后性、诉讼对原生效裁判的既判力和程序安定性具有相当冲击力的特殊性、诉讼结果有能撤销原裁判的变更性。第三人撤销之诉的性质和特征,决定了该制度的功能不同于执行异议之诉、案外人申请再审等制度的功能,决定了其并非规制恶意诉讼的治本之术,亦非救济第三人合法权益的常态路径。在目前的制度框架下,要发挥好第三人撤销制度以及与其相关联制度的作用,协调好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67-73

有诉必案——立案模式及立案登记制构建研究

作者:许尚豪 欧元捷 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北京100872

摘要:以案号为标志的立案程序存在四种模式,但其中以诉状登记为核心的诉状模式才可被称之为立案登记制。立案登记制并非只是一个简单的诉状登记问题,还是一个关涉到“诉”与“案”衔接的程序基础性问题。我国传统上的“立案难”问题有其特殊的指向及成因,立案登记制在增强立案程序保障的同时,如欲彻底解决“立案难”问题,立法及司法解释尚需对相关问题作出进一步规定。

山东社会科学杂志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
94-98

论明治末期(1903—1912)日本小学教科书中的中国形象

作者:张卓识 徐冰 单位: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吉林长春130024 东北师范大学中国赴日留学生预备学校 吉林长春130024

摘要:明治初期古典中国文化作为日本人的基本修养依然被基础教育界重视。甲午中日战争和日俄战争则冲淡了古典中国在日本小学教科书中的比重,以宣扬国威、增强民族自豪感为旨归的内容有大幅度增加。对古典中国的尊敬和对现实中国的轻蔑相叠加构成了明治日本人之中国认识的特点。这一倾向不仅存在于思想界,更作为一种时代印迹呈现在日本的小学教科书中,并作为一种根植于幼小心灵中的“思想”塑造了青少年对中日文化价值的认识。小学教科书中对日本两次对外大战的高调宣扬,实际上是向青少年灌输个人英雄主义和军国主义,激扬作为世界强国的民族主义情绪,直接塑造了日本少年的中国观和战争观,为大正、昭和时期日本对华步步紧逼、最终全面侵华埋下了伏笔,遗毒甚剧。

山东社会科学杂志人口老龄化与社会发展
104-113

老年贫困与社会救助

作者:陈友华 苗国 单位:南京大学社会学院 江苏南京210046

摘要:中国近年来陆续出台了一些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和解决其特殊困难的政策措施,为处于缺衣少食境地的老年人提供了基本生活资料,使其免于饥饿、冻馁之苦,保障其基本生存。在家庭养老为主的情况下,老年人背后的家庭经济状态不佳是中国老年贫困最为核心的问题。本文在对老年贫困及其成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在人口老龄化加速及社会大转型的宏观背景下,中国老年贫困应对需通过加强社会救助工作,依照国情与国力,努力从“补缺型福利”“救济型福利”向“普惠型福利”“发展型福利”社会迈进。

131-135

儒家孝道影响下代际支持和养老问题的理论研究

作者:孙涛 单位: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 山东济南250100

摘要:儒家文化中的孝道形成了一套非正式的约束规则和社会秩序,影响着人们的代际互动模式,以及与此相关的收入转移、储蓄和消费行为。在理论分析模型的构建中,通过两代三期和三代两期两组模型进行中国家庭代际关系中工具性和情感性互动的逻辑分析,初步厘清跨代经济支持、生活照料和情感交流的转移模式。随后,集中分析代际关系中的养老问题,从理论上说明应以社会化和市场化加家庭的养老模式取代家庭养老保障的主体地位,进行必要的功能分划,使社会、市场和家庭的保障互补互益。

山东社会科学杂志“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专题讨论
136-141

农村土地收益分配制度的经济学分析

作者:杨宏力 单位: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 山东济南250100 聊城大学商学院 山东聊城252059

摘要:农村土地收益分配关乎农业生产效率、农民福祉和农村社会的稳定,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环节。农村土地收益分配制度即围绕“农有农地”的要素收益在农村土地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配置而作出的一系列安排。这一安排基于一定的制度环境,包括分配权利的配置、分配标准、分配形式、分配公平和保障机制等内容。这一制度运行呈现出显著的制度效应,可分为正效应和负效应,而以政治效应、经济效应、社会效应和制度协同效应为主要内容的负效应是当前农村土地收益分配关系紧张和农村土地制度绩效难以继续提高的重要原因,也是优化农村土地收益分配制度的着力点。

142-147

中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适度水平与支付能力研究

作者:张乃亭 单位:山东大学法学院 山东济南250014

摘要:建立和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关键是要确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标准以及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资金支出是否会对财政构成压力。根据测算,当前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虽然已经基本接近根据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测算出的结果,但还有进一步提高的可能。同时,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资金需求占GDP的比重仅为万分之四,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约千分之二,说明国家财政支出完全可以承担,而且不会产生过大的财政压力。本研究的政策含义:目前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应当进一步提高;多层次、多渠道筹措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资金,作为拓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资金来源,可以多措并举,但主要应以财政负担为主。

148-154

农民自愿: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的主体基础

作者:张利明 单位: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 湖北武汉430079

摘要:集体经济的主体在于个人,农民自愿是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的主体基础,集体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建立在农民自愿选择和自主决定的基础上。就自愿的程度而言,农民的自愿可以分为自发性自愿、诱致性自愿和强制性自愿等不同的类型;诱致性自愿根据不同的方式又可分为引导性自愿、示范性自愿、动员性自愿等类型。不同类型的自愿对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在当前探寻集体经济有效实现的过程中,尤其需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和要求,发挥农民合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155-160

合作机制: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的组织制度基础

作者:杨嬛 单位: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 湖北武汉430079

摘要:“探索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是中央农村工作的重点之一。探讨合作制与农村集体经济关系的重点在于寻找不同合作机制下形成的不同集体经济实现形式,以及实现形式的有效性。合作要素使用权分布与农民参与合作自主性决定了潜在的合作形式。合作治理结构将潜在合作形式转化为可实践操作的集体经济实现形式,治理结构实现的要素整合程度及合作主体决策参与程度决定了集体经济实现形式的有效运作情况。在当前农村生产要素禀赋和合作主体条件下,土地股份合作是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可行模式。

山东社会科学杂志经济与管理研究
161-166

中国股市“特质性波动率之谜”研究

作者:黄卓 康辰 王小华 单位: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北京100871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经济与管理研究院 北京100871

摘要:本文利用1997-2013年中国沪深A股市场的日度和月度股票交易数据和Fama-Mac Beth回归方法,对中国股市特质性波动率之谜的状况进行实证研究,并采用Hou&Loh(2012)提出的分解方法对适用于中国股市特质性波动率之谜的解释变量的解释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中国股市存在特质性波动率之谜,并且股票的偏度、最大日度收益率、收益反转效应、杠杆效应和研发费用占比等变量对特质性波动率之谜的单独解释力均超过10%。同时,分析了股权分置改革对中国股市特质性波动率之谜造成的影响,发现各解释变量在股权分置改革前后的解释力具有显著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