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山东社会科学杂志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

  • 主管单位: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 主办单位: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 ISSN:1003-4145

  • CN:37-1053/C

山东社会科学杂志

山东社会科学 2018年第07期杂志 文档列表

山东社会科学杂志宪法修正案专题研究
5-15

法制成为法治:宪法修改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作者:何勤华; 齐凯悦 单位:华东政法大学法律文明史研究院; 上海200042; 山东师范大学法学院; 山东济南250014

摘要:我国2018年宪法修正案将序言中的“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修改为“健全社会主义法治”,被视为我国法治建设的新发展。从法制到法治的转变反映出我国治国方略的演进。法制与法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20世纪90年代曾作为法学界争辩的主题备受关注。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依法治国的不断推进,法制成为法治具有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推动国家法治建设的必要性。宪法上的一字之改并不意味着社会现实的转变。为保障全面依法治国和社会主义法治的健全,将良法和善治相结合,加强宪法法律的顶层设计、完善配套制度及保障和推动宪法的实施显然应成为推动法制成为法治的必由之路。

16-29

我国监察机关的法理解读

作者:魏琼 单位: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 上海200042

摘要: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和《监察法》,明确规定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宪法修正案和《监察法》对国家监察委员会和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的性质、地位、名称、人员组成、任期任届、领导体制、工作机制等作出了详细的规定,从而以最高法律权威的形式确立了监察权力体系的合法性,为我国监察制度有序建构与合法运行奠定了的基础。本文结合宪法修正案和《监察法》的规定,就我国监察机关的历史沿革。监察机关存在的意义,监察机关的法律地位,监察机关的职能定位,监察机关的运作机制等做了详尽的分析和讨论。指出.监察机关的上述法律职能和定位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法治国家和确保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等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山东社会科学杂志数字人文:观其大较
38-53

自我重复与东亚文学现代性,1900-1930

作者:霍伊特·朗; 戴安德; 朱远骋; 汪蘅 单位:芝加哥大学东亚语言与文化系; 美国芝加哥60637; 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19019; 不详

摘要:数字人文研究将为东亚文学现代性发展中的白话写作与心理内在性之间的关系带来新启示。测量涵盖中国新文化时期浪漫主义小说和日本私小说、通俗历史小说和侦探故事等类型文本的熵后发现,中国和日本的现代文学都有显著增强的词汇重复倾向。在叙述心理内在性的篇章中尤其普遍。这促使我们思考重复在文学风格中的作用,以及它作为一种文学风格的作用。一方面,我们认为重复指明了与浪漫主义小说和私小说都相关的具体的形式转化:写作的白话化和对西式语法结构的采纳。另一方面。我们认为重复也与内容层面上的变化有关,尤其和重视叙述心理现实主义和精神失常有关。作为风格的重复是一种表面现象,辨识了在自我的智识成形和确定的语言战略之间发生的一组更深刻复杂的相互作用。无论这种新的重复风格在中国和日本的文学史上激发了愉悦还是焦虑.它对于构建从心理角度解释的叙事自我都起到了重要作用,而这在此之前很大程度上被文学评论家所忽略。

54-58

三美与西欧的数字人文中国研究状况论析

作者:李友仁; 宋迎春 单位:莱顿大学数字人文中心; 荷兰莱顿2311; 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

摘要:作为西方区域研究的中国研究在数字人文方面正值繁荣期,许多新的项目在开发之中。总体来说,西方数字人文中国研究的发展经历了几个明确的阶段。早期是基础建设.出现了包括“中国传记数据库”“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中文文本项目”“明清女性写作”等文献数据库,在这些基础上,数字技术和统计方法使得学者们可以通过系统的方式展开社会文化历史分析。基本的方法比如GIS和社会网络分析在数字人文中国研究中的历史悠久.而目前随着学者们开始学习编程或使用他人不断开发的新工具,文本挖掘正变得越来越流行。这方面的学术活动和学术组织也蓬勃发展起来。西方中国研究正处于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而我们将不断从新的数字人文方法和模型中促成关于中国历史和文化方面新的知识生产增长。

59-63

当下中国“数字人文”研究状况及意义

作者:陈静 单位:南京大学高研院数字人文创研中心; 江苏南京210093

摘要:2009年以来,“数字人文”作为一个舶来概念进入中国学界。如果说“数字人文”是一套提出、重新定义和回答学术问题的新智能办法.用以回答已经存在的人文议题或提出新的议题,那么在“数字人文”概念被翻译到中国之前,中国早已有了数字人文.主要出现在计算语言学、历史地理信息系统、学术专题数据库、图书馆或者商业主导的数据库/档案库等。当下数字人文研究的意义体现在:为人文研究提供新的数字研究路径与方法.从“基础数据”的层面实现真正的跨学科协同,以“实践性”的方式塑造新一代数字人文学者等。

64-69

顾太清交游网络分析视野下“秋红吟社”变迁考

作者:严程 单位:清华大学人文学院; 北京100084

摘要:以顾太清为中心的“秋红吟社”,历来被认为道光年间女性诗社的代表,而顾太清本人的词作成就也早已为词坛所肯定。以数字人文手段处理顾太清与沈善宝等十余位诗友的往来诗作,将文献中涉及的人物、时间和事件信息转换成变动的人际网络.可以发现以顾太清为中心的女性诗人交游群体在诗社存续期间的两次重大结构变化。在此基础上,析出诗社的建立、波折、聚散等时间节点,破解这一清代满汉融合闺秀诗社的兴衰变迁之谜。

山东社会科学杂志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前沿问题研究
70-75

尼尔·哈丁与当代西方“列宁学”研究的理论转向

作者:张传平 单位: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 江苏南京210023

摘要:尼尔·哈丁是当代著名的西方“列宁学”家。他的重要理论贡献是把西方“列宁学”的研究重点从《怎么办?》转移到列宁重要的经济和社会分析著作如《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帝国主义论》上来,实现了西方“列宁学”研究的理论转向。尼尔.哈丁驳斥了西方“列宁学”占主导地位的一些理论观点和政治偏见,重新阐释了列宁和列宁主义,他提出的许多重要思想理论观点对于我们今天重新认识列宁和列宁主义具有启示意义。

76-81

齐泽克对多元文化主义的批判

作者:林哲元 单位: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上海200241

摘要:多元文化主义是欧美人文社会科学界主流的共识,齐泽克从激进左翼立场对其提出质疑和批判。全球性跨国企业是无根的,多元文化主义正是其理想的意识形态。多元文化主义不具备抵抗同一捍卫差异的作用,抹除所有制根本差异的多元化,受跨国资本的欢迎和利用。“后现代种族主义”是标榜尊重多元差异,自居普遍性,以宽容为傲的种族主义。尊重他者是“去他性化”的无害他者,而排斥真实的他者。多元文化主义追求“政治正确”的中立话语,然而歧视意涵随着语言链条不断传递,应改造歧视存在的环境,使词语运用不再成为问题。多元文化主义是西方发达国家中上阶层的特殊问题,与第三世界现实的剥削压迫不应相提并论。种族主义的最终克服.并非回避问题的多元宽容,而是直面实质问题与敌人的斗争。齐泽克对多元文化主义的批判,值得第三世界知识分子借鉴与反思。

82-88

工厂关系的计划化、社会化和世界化——意大利自主论马克思主义“工厂社会”思想的三个发展环节

作者:张早林 单位:南京大学哲学系; 江苏南京210023

摘要:意大利自主论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工厂社会”思想具有自身独特性内涵,其对于理解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对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判断和当代生命政治理论的来源意义重大。工厂社会概念是意大利自主论马克思主义者在20世纪60、70年代提出的。他们结合工人斗争现实,在重读《资本论》及其手稿中提出主体反抗资本的新危机观,同时认为资本工厂生产关系具有决定作用,得出工厂生产关系的专制性、计划性和扩张性将伸展到社会、国家甚至世界,从而把社会、国家和世界变成“工厂社会”的观点。工厂社会思想暗含了“规训社会”、“控制社会”和“帝国统治”诸概念中的权力关系原则。把握工厂社会概念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提升对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理解。但意大利自主论马克思主义者经验化工厂生产关系后必然造成对马克思的曲解,这是必须注意的。

89-94

资本逻辑批判的时间维度——评穆·普殊同对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的当代解读

作者:黄璐 单位:南京大学哲学系; 江苏南京210023

摘要:在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空间化转向成为理论热点的今天,穆·普殊同从时间维度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的重新阐释对我们把握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具有重要意义。在普殊同看来,抽象时间和历史时间是资本主义的两种时间形式,它们之间相互作用产生的“跑步机动力”体现了资本主义权力统治的时间性、过程性建构,同时也反映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初步规定。不过,由于普殊同坚持从具体回归抽象的方法论,以及他对《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和《资本论》之间理论关系理解的局限,致使他对马克思理论的阐释也具有某些错误。

山东社会科学杂志社会学研究
95-101

公共健康治理的历史逻辑、机制框架与实现策略

作者:翟绍果; 王昭茜 单位: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陕西西安710127;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北京100872

摘要:公共健康是全球治理的重要议题,经历了从疾病治疗到健康治理的发展演变。基于“共生健康风险一共识健康需求一共创健康治理一共享健康促进”的合作治理机制.公共健康主体围绕消除公共健康风险在政府、市场与社会领域达成合作治理秩序。基于疾病治疗、健康维护与健康促进的治理目标。实现公共健康治理需要在公共健康应急、健康贫困治理、健康管理服务、健康环境改善、健康教育促进、健康保障共享和健康素养提升等结成健康合作网络,其发展趋势将会走向全球化的公共健康合作行动。

102-111

移植真的成功了吗?——器官移植受者的后移植困境及其应对策略

作者:李怀瑞; 葛道顺 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 北京100600

摘要:本文从文化、身体、社会融入等视角探讨器官移植是否真正获得成功这一问题,认为器官移植受者所接受的移植手术在挽救生命的同时,并没有帮助他们彻底回归社会.而是使其陷入了生理排异、文化排异和社会排异的多重排异困境,进而遭遇经济和精神上的双向压力。对此,器官移植受者积极采取了多种策略进行文化适应和社会融入。本文认为.只有当移植受者真正回归和融入社会,真正意义上的移植成功才能实现.但这需要给予他们充分的社会支持。

112-120

社会变迁中的婚姻制度——基于1950-1954年新会司法档案的研究

作者:梁文生 单位: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广东中山528402

摘要:1950年《婚姻法》显著改变了中国传统婚姻家庭形态。1950—1954年新会县人民法院的婚姻案件具有三个社会表征:一是婚姻案件数量在解放前后出现悬殊差距.二是离婚案件呈现由城市类型逐步向农村类型转移重心的特征,三是女性起诉的婚姻案件数量远比男性起诉的要高,表明女性法律地位的改变。为了解释这些现象,这些婚姻案件被划分为三大类型:常识型、社会制度型和社会结构型。在研究案件中,大部分是社会转型时期产生的社会制度型和社会结构型案件。婚姻冲突在社会转型中主要体现在社会观念、社会制度方面,目的是要改变社会结构。解放前后是从传统社会转向现代的时期.传统与现代的社会观念、传统与现代的社会制度,均互相交织产生冲突,导致社会制度型案件和社会结构型案件大量涌现。

121-127

社会工作职业的社会认同度:测量指标及其政策意义

作者:张丽芬 单位: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广东广州510275

摘要:科学构建测量指标是研究社会工作职业社会认同度问题的基石。从建构主义的分析视角来看。职业价值理念、职业规范、职业报酬、职业声望和职业发展前景构成了社会工作职业社会认同度的基本测量指标。重构社会工作职业社会认同度测量指标的政策意义在于。必须通过扩展社会工作职业发展的制度性空间来提升社会工作职业的社会认同度。这就要求:一是要完善财政税收政策,健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制度,以扩展社会工作机构培育的制度性空间:二是要对社会工作者的专业地位与职业地位进行合理的制度安排,以扩展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制度性空间。

128-133

养老机构所有制与服务质量关系研究——基于济南市X区两个养老机构的比较研究

作者:张赛林 单位: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山东济南250100

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社会福利社会化改革,社会对养老机构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虽然各类养老机构发展已初具规模,但不同所有制的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存在差异。本文通过对济南市x区公办L老年公寓和民办非营利C老年公寓的个案调查,比较发现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与机构的所有制性质有密切关系。内部治理结构、专业能力、公共资源支持及监管管理体系的差异影响了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不同所有制养老机构对体制和市场依赖的差别,决定了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和入住老人的晚年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