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山东社会科学杂志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

  • 主管单位: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 主办单位: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 ISSN:1003-4145

  • CN:37-1053/C

山东社会科学杂志

山东社会科学 2018年第10期杂志 文档列表

山东社会科学杂志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5-11

论我国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话语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与路径

作者:王雨辰 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 湖北武汉430073

摘要:国外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建设主要包括从事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话语主体的培育、不同话语主体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对话以及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的指导地位问题。话语主体的培育应当通过学术研究队伍建设和教材建设来实现;不同话语主体的对话应当建立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问题可具体化为我们为什么要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如何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对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目的和价值何在等三个问题。只有解决了上述问题.才能对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展开科学研究,并使之服务于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和理论发展。

12-17

中国特色世界史学科体系建设的两个原则

作者:李世安 单位:山东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山东济南250014

摘要:目前学术界存在各种“史观”,流行各种在这些“史观”指导下编写的著述。但是构建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不能采用这些“史观”,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五种社会形态学说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核心、精华和浓缩。五种社会形态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的五种社会形态,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运用唯物史观.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各种对象化的客体、社会发展变化规律等进行考察得出的结论,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中国特色世界史学科教材.必须按照马克思主义的五种社会形态学说来编写。

18-24

论解释学视域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构建

作者:夏从亚; 史堃 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东青岛266580

摘要:创新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内在要求和具体表现。站在解释学立场思考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问题.就是要将“对话”作为构建的基本路向,正确认识、分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中国共产党人之间的“理解距离”,在此基础上深化对前人文本的理解,并通过这种深化了的认识提高自身行动的历史自觉,进而在实践中形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视野融合”,最终实现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普遍意义的具体化,以此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进程中,也要不断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表现出来的新特点,始终坚持科学原则。

山东社会科学杂志文化消费社会学研究
25-36

0美感穿插实践与日常生活的美感化——音乐消费工具、可供性与音乐消费革命

作者:王宁 单位: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广东广州510275

摘要:以往的音乐社会学文献往往聚焦于对音乐本身的研究,忽略了对音乐消费工具的研究。要全面地了解当今的音乐消费革命,必须把音乐消费工具在音乐消费实践中的作用纳入分析的框架。为了把物纳入社会学的分析框架.本文用“实践”范式来取代过去的“结构”范式和“符号”范式。不论是“结构”范式还是“符号”范式,均在强调行动的社会性时,忽略了物质的作用。而“实践”范式则把物质(包括身体的物质性和实践手段的物质性)包括进来。为了进一步说物与社会行动的关联,本文借鉴了生态心理学家吉布森的“可供性”概念。正是由于新型音乐消费工具的可供性和音乐爱好者的能动性,促成了关感穿插实践的发生,从而实现了费哲斯通所说的“日常生活的美感化”;或者说。音乐爱好者的日常生活乐感化了。关感穿插实践成为人们用自目的性实践平衡工具性实践的一种方式。

37-47

情感社群与集体行动:粉丝群体的社会学研究——以鹿晗粉丝“芦苇”为例

作者:陈昕 单位: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广东广州510405

摘要:粉丝社群是依托互联网空间、围绕共同喜爱偶像所形成的情感社群。在核心粉丝的号召下,粉丝社群形成了一套清晰的规则体系和等级结构,实现了内部的有序性。粉丝社群的动力机制是情感力量,在对偶像共同情感的推动下,粉丝们形成了集体行动.并通过一系列线上线下应援活动积极建构“有理性、有秩序”的粉丝新形象,争取社群对外的合法性。在积极的粉丝互动及应援过程中,粉丝间共享了同一套规则和话语,以群体的方式与偶像发生联结,从而产生了对社群的归属感。粉丝社群是情感社群的一个独特类型,弥补了韦伯对情感社群阐述的不足。

48-53

手机游戏消费与亲密关系建构——以《恋与制作人》为例

作者:陈璐 单位: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广东广州511400

摘要:游戏塑造了一个双重的休闲空间。在虚拟游戏文本中,存在着大量消费、购物和休闲的相互结合,呈现出多种休闲消费场景和活动。游戏的人物设置反映了传统权力精英向消费型偶像的转化;游戏的情节设置反映了围绕消费行为所建构起来的虚拟角色和虚拟角色之间的亲密关系;玩家消费行为设置反映了游戏玩家与虚拟角色之间的亲密关系也是建构在消费行为的基础上。然而,伴随着超常的虚拟货币消费.玩家也发展出抵制消费主义的能动性。

山东社会科学杂志当代法国马克思主义研究
54-62

政治秩序及其不满——论拉康对政治哲学的三重贡献

作者:吴冠军 单位: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暨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 上海200241

摘要:拉康在世时,并不被认为是一个政治哲学家。自1980年代末起,随着齐泽克、巴迪欧等学者的一系列著作的出版,拉康的精神分析论说被越来越多地引入政治哲学研究中,作为激进政治哲学的一个重要学理资源。然而,本文旨在提出,拉康思想同时在规范和激进两个面向上对政治哲学做出了独特的学理贡献:对政治秩序的根源提供出一种后基础主义阐释;对政治反抗的根源提供出一种本体论阐释。进而,拉康对“秩序及其反抗”贡献出了一个结构性分析,揭示出政治秩序稳定性的深层秘密、以及实质性地更新政治秩序所需要的反抗形态。基于该分析之上拉康做出了其对68年学生的告诫,这一告诫到今天仍然具有深刻的政治哲学洞见。

63-69

科学与历史:康吉莱姆对20世纪法国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作者:白虎 单位:南京大学哲学系; 江苏南京210093

摘要:20世纪法国马克思主义在经历了早期的曲折发展后于60年代迎来了高峰。而法国的科学认识论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一直扮演着“同路人”的角色。作为法国科学认识论和生命哲学的代表人物,康吉莱姆对法国马克思主义有着深刻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科学认识论思想.康吉莱姆在科学认识论中所表现出来的“问题式”无疑在阿尔都塞在重新解读马克思以及马克思主义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影响到阿尔都塞对科学、哲学和意识形态的理解;二是生命哲学思想,康吉莱姆基于“规范”范畴对生命哲学的探讨,大大启发了福柯的生命政治思想,这为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在新时期发挥批判力量提供了新的范式。

70-76

0法国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对新自由主义理论的批判——以雅克·比岱为例

作者:崔晨 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北京100872

摘要:对新自由主义理论的批判是当今法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焦点问题。雅克·比岱作为当今法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代表.对新自由主义的本质和现状作出深刻论断。本文以雅克·比岱为例,对其元结构一结构一世界政治的拓扑哲学体系的介绍,揭示出新自由主义在哲学层面上的本质,即是霸权主义结构中的一个特殊阶段,并且这个阶段一定会被更高阶段所超越。在最终阶段会迎来世界范围内的政治解放。由此可以显示出当代法国马克思主义对新自由主义批判的彻底性.其理论自身的激进性和现实性。

山东社会科学杂志“公共阐释与中国特色文论话语体系建构”专题讨论
77-82

寻找公共性——文学批评的意图

作者:丁国旗 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北京100732

摘要:文学批评是一种生产劳动,文学批评的意图就是寻找“公共性”。公共性是人的一个基本属性,也是文学批评活动的属性之一。讨论文学批评的公共性意图的角度有很多,本文主要围绕批评活动本身展开,分别从文学批评的主体诉求、文学批评的评价标准形成、文学批评的基本功用、文学批评的精神生产性质等方面展开论述。本文认为,寻找文学批评的公共性意图的真正原因,在于为人类的精神家园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83-88

公共阐释、情感结构与知人论世

作者:张同胜 单位:兰州大学文学院; 甘肃兰州730020

摘要:阐释的公共性何以可能?由于人的社会性而形成的共同生活、生产共同体,享有公共领域、共同文化和时代性类同经验。它们一起形成了理解世界的特定历史时期的情感结构。而情感结构,依据威廉斯的观点,是某一时代的文化,具有公共之结构性,以此导致在世意义的相通性和交流性,亦是阐释的公共性何所向的前提条件。中国古代的孟子,曾提出“知人论世”的阐释方法,千百年来一直为文人士大夫所运用,其有效性也在于“在世”意义的生成和此在的公共性。因而,“情感结构”和“知人论世”都力证了阐释的公共性。

89-93

公共阐释与公共性的诗性建构

作者:孙士聪 单位: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北京100089

摘要:公共阐释论从阐释的个体性到社会性以至公共性的逻辑行程,前提性地预设了关于人的公共性的理解,而阐释主体、阐释客体与意义接受环节上的现实缺失与断裂提出了公共性衰落的问题。阿伦特、哈贝马斯、桑内特等代表性致思路径及其限度,凸显公共性问题域的生存结构的基础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将其历史性具体化为无产阶级意识生成与阶级共同体建构的命题。在本土大众文化实践日益分化多元、公共性衰退的现实背景下.文学及其阐释有可能发挥其介入性、日常性、交往性特质,探索当代公共性的诗性建构。

94-100

文艺大众化理论的生成与阐释探析——以1930-1934年大众化问题讨论为例

作者:李慧 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102488

摘要:在新民主主义社会语境下,文艺大众化问题发生的逻辑前提是文艺要实现与工农大众的结合,这是由社会变革对文艺的需求决定的。无产阶级革命文艺局限性的突破是大众化思想生成与理论探讨的内在诉求。大众化理论的探讨遵循以文本创作为中心的阐释路径,问题阐释呈现出规范性、公共性的特点,表现为理论阐释的真理性追求、共享性以及场域的公开性。对文艺大众化的问题提出与阐释方式的探讨意义在于发掘其中的活跃因素以回应新时代条件下的文论建设问题。

101-106

论公共阐释的澄明性——以海德格尔“Lichtung"一词的内涵分析为依据

作者:洪旸 单位:清华大学中文系; 北京100084

摘要:张江教授在《公共阐释论纲》中提出公共阐释概念,并将公共阐释界定为一种澄明性阐释。澄明的阐释是否就是唯一明确的阐释?澄明性与公度性的关系如何?这些问题成为有关公共阐释争论的焦点。阐释的“澄明”与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Lichtung”概念一样具有明亮与晦暗的二重特性。澄明的阐释并非只是唯一明确的阐释,还应是在公共领域受到评判的、变动的、历史的阐释。

山东社会科学杂志文化理论与文化产业
107-114

文化差异、本地市场效应与中国文化产品出口

作者:方慧; 孙美露 单位:山东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 山东济南250014

摘要:由于文化产品异质性的存在,不同类型文化产品在报酬递增与贸易成本上表现出较大差异。此外,文化产品作为文化内容的栽体,与其相关的贸易活动并不是简单的经济活动,也是一个文化传播的过程,因此常受到贸易双方文化差异的直接影响。同样,由于文化产品的异质性,不同类型文化产品在出口过程中也会受到文化差异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从各类文化产品来看,文化差异始终对中国文化产品出口形成本地市场效应起抑制作用,但对不同类型文化产品的作用程度不同:在控制劳动资本比这一变量的情况下.可以看出中国文化产品出口规模部分由本地市场效应决定。研究启示:企业应加强文化交流、促进文化融合;出口企业应重视国内市场,增强本土文化认同感;注重中国文化亲和力的塑造,广泛建立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提高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将中华文化的优秀基因渗透到文化产品出口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