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山东社会科学杂志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

  • 主管单位: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 主办单位: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 ISSN:1003-4145

  • CN:37-1053/C

山东社会科学杂志

山东社会科学 2019年第08期杂志 文档列表

山东社会科学杂志哲学视域中的新时代美好生活
5-10

新时代美好精神生活的三维价值追求

作者:袁祖社; 刘华清 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 陕西西安710192; 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陕西西安710192

摘要:美好生活既包含物质丰富,也意味着精神充实。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历史使命,为新时代精神生活提供了个人、民族、人类的三维价值遵循。然而,在资本逻辑规制下的个人精神生活物化、民族精神传统断裂、国际正义式微,都背离了新时代构建美好精神生活的价值原则。拯救沉沦的精神生活,需要通过保持物质与精神的合理张力、构建优良的社会精神生态系统、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来实现其价值回归。这既关系到美好生活的实现,也关系到人民幸福、国家富强、世界大同等人们的生存实际。

11-17

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哲学逻辑:生成根基、观念认知与价值关怀

作者:胡军良 单位:西北大学哲学学院; 陕西西安710127

摘要:立足当代中国境遇和接续人类精神谱系的新时代美好生活诉求,既有必然的现实逻辑,也有内在的哲学逻辑,其充分展开离不开这样三个维度:一是在本源维度中基于感性生活、德性生活与超越性生活的共生,守护美好生活的生成根基;二是在认知维度中聚焦传统、现代与后现代生活方式的共在,重塑美好生活的观念认知;三是在价值维度中基于意义逻辑、价值尺度与品质境界的共显,映照美好生活的价值关怀。

18-22

美好生活的追求与人的个性发展

作者:李霞 单位:德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东德州253023

摘要:美好生活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不同时代的人的需要不同,对美好生活的界定也不一样。对于美好生活的界定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努力方向,同时对人的个性发展也产生影响。古代社会无论中外,美好生活就是追求道德完善和精神自由,对人的个性发展具有道德意义。近代以来,幸福和道德分道扬镳,从注重个人体验到幸福生活的物化和符号化,恰恰遮蔽了人的个性发展。现代社会,美好生活不仅仅成为实践的目标,更是创造的过程,在创造性实践过程中不断促进人的个性发展。

山东社会科学杂志数字人文:观其大较
23-24

主持人语

作者:姜文涛; 戴安德 单位: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校区; 清华大学中文系;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校区亚洲语言与文化系

摘要:人文学术的发展需要辩论,这样才会有学术研究的进步。数字人文的方法与文学研究的结合(即"文化分析学"(1))尤其如此:一边是技术和方法的抽象,一边是非常复杂的语言修辞。自我们于2016年开始这个学术专栏以来,数字人文的发展似乎呈现出一年比一年热闹的迹象。有时候,我们不免担心,这些热闹喧嚣、各种各样的学术会议,到底提出和讨论了多少有价值的学术问题?这些学者们的研究是否在真正地促进人文学的发展?随着时间之河的流淌,有多少数字人文学术成果可以成为人类文化永恒的那一部分?

24-39

以计算的方法反对计算文学研究

作者:笪章难; 汪蘅(译); 姜文涛(校) 单位:圣母大学英语系; 美国印第安纳州南本德市46556

摘要:本文以基本统计原则从实证层面讨论计算文学研究中的14篇学术作品,讨论其中所涉及的数据的性质以及导致研究结果的统计工具,指出这其中一系列的技术问题、逻辑谬误和概念缺陷。将所选择的计算文学研究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统计方法严谨,然而并没有提出和解决有意义的学术问题;一种是看似解决了有意义的学术问题,然而或者统计方法并不严谨,或者并没有必要使用统计学和其他机器学习工具。本文通过探讨这些文章所使用的数据以及所使用的计算方法,试图去神秘化计算工具在文学语料库中的应用,重提文学语言修辞和阐释的复杂性,得出的结论是:计算文学批评的方法论和理论前提并不适用于分析文学、文学史和语言学的复杂性。

40-55

推进计算文学研究——对笪章难《以计算的方法反对计算文学研究》一文的讨论

作者:霍伊特·朗; 苏真; 安德鲁·派博; 泰德·安德伍德; 马克·阿尔吉-休伊特; 凯瑟琳·伯德; 笪章难; 汪蘅(译); 姜文涛(校) 单位:芝加哥大学; 美国芝加哥60637; 麦吉尔大学; 加拿大蒙特利尔H1K2E3; 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 美国伊利诺伊州厄巴纳-香槟市61801; 斯坦福大学;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斯坦福市94305;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 澳大利亚堪培拉ACT0200; 圣母大学; 美国印第安纳州南本德市46556; 不详

摘要:笪章难的《以计算的方法反对计算文学研究》一文对计算文学研究领域提出了若干质疑,在数字人文文学研究领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为了继续和深入这一对话,多位数字人文研究者和批评家组织论坛对此作出回应,与笪章难论辩。讨论围绕笪章难的计算方法和理论预设展开,并就数字人文文学研究对人文学发展的意义展开积极的回应。这是一次难得的既有统计技术方法、又有历史和理论意义的关于数字人文文学研究及其与人文学关系的学术讨论,会继续推动数字人文文学研究的发展。

山东社会科学杂志区域社会学研究专题:胶东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的启示
56-64

当今共享发展背景下社会公共性建设研究——以胶东地区为例

作者:林聚任; 张欣欣; 赵海红 单位: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山东济南250100; 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 山东济南250022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与分化以及个体化社会趋势的加剧,公共性已成为新的时代主题,特别是随着共享经济和共享社会的到来,公共性建设问题日益彰显。本文基于对胶东地区的实证研究得出:公共精神较为发达,人们对公共性事务高度关注;公共参与度较高,居民政治意识比较强;公共服务参与度一般,公共组织数量不足;公共交往比较密切,有良好的社会资本积累。针对当前社会发展中公共性建设遇到的突出问题,提出应注重现代公民意识和公共精神的培育,营造新的社会共同体,加强公共组织建设,重视公共治理创新。

65-72

诚信至上的胶东社会

作者:崔凤; 赵缇 单位:上海海洋大学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 上海201306; 青岛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山东青岛266109

摘要:通过对胶东地区社会诚信状况的问卷调查分析,我们发现胶东人对于诚信的理解比较准确,对诚信品质也十分珍视。当前,胶东区域社会的整体诚信水平基本处于良好状态,人与人之间关系紧密、信任程度高,并且人们对胶东未来诚信状况的发展信心十足。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考察了个体在性别、收入与城乡方面的诚信差异状况,并得出以下三个基本结论:个体的性别不同对诚信的具体理解有所不同,但男女两性对诚信认知的整体水平基本持平;个体收入越高就越倾向于认为诚信与收入相关密切,并且诚信越好收入越高;当遇到失信状况时,城市居民与乡村居民在处理方式的选择上有所差异。总的来说在胶东人心中,诚信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可以说胶东社会是一个"诚信至上"的社会。

73-81

胶东社会发展与合作性建设

作者:陈为雷; 王文静 单位:鲁东大学法学院; 山东烟台264025; 山东女子学院社会与法学院; 山东济南250300

摘要:合作是共同体维系的前提和基础,合作的范围与程度不同会影响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当代,人们的合作意愿高,居民积极参与公共建设,以志愿服务组织为载体合作从事公益志愿服务活动。在社会层面上,人们之间的矛盾纠纷少,冲突少,社会较为和谐稳定。当代合作性也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进一步增强合作性,要培养人们的合作意愿;完善相关政策,加强群众自治组织建设和社区建设,鼓励和引导人们从事高水平和高层次的合作。

山东社会科学杂志乡村振兴与农业现代化研究
82-90

山东省的农业工业化及其转型升级

作者:熊雪锋; 刘守英 单位: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北京100872

摘要:在传统发展经济学理论的误导下,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普遍忽视农业的重要性和竞争力,片面强调制造业工业化和城市化。山东省农业发展绩效的大幅度提升,表明农业也可以实现工业化、也可以成为颇具竞争力的产业。根据农业国工业化理论,山东省农业工业化的路径是通过劳动、土地、服务、技术等生产要素重新组合实现农作方式的变迁:以现代要素替代传统要素投入,依靠土地流转和经营方式创新实现土地规模经营,以服务规模化和区域专业化提高农业经营规模报酬,最终实现农业生产率提升和农业回报的增加。然而,山东省的农业工业化也面临着数量增长型绩效下降、生产要素匹配度低、传统要素依赖度过高、土地规模化经营程度不够、冗余劳动力堆积、机械化匹配度低等挑战,亟需转型升级。本文的分析表明,农业工业化的根本道路在于农业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以及不断地、持续地升级,形成各种生产要素配比适度、协调一致的有机组合。

91-96

我国农业生产方式现代化转变的历史脉络、内在机理和发展对策

作者:张红杰 单位: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河南郑州450015

摘要:农业生产方式现代化转变是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乡村产业兴旺的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传统小农生产方式基础上,先后通过集体农业生产方式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推动了农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转变进程。制度供给和底层实践的互动是我国农业生产方式现代化转变的基本路径,而社会生产力发展对农业生产技术条件和组织形式的决定作用、非农产业和城市化发展提供的产业支撑及农民个体力量的发展形成的主体动力是生产方式变迁的根本动因。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现代化转变,应进一步充实现代农业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激发现代农业发展的主体力量,并通过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生产方式现代化发展模式,增强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发展动力。

97-102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民主体”内涵重构

作者:隋筱童 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北京100836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年来,"农民"内涵经历了多次演变,体现了农民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方面的巨大变化,反映了对现代化经营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的需求,以及重新定义农民在社会生产中的主体地位的诉求。本文在梳理现有文献基础上,重构"农民主体"的内涵: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民主体"是以集体主体为实践主体的社会群体,是以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为基础的生产主体,是能参与市场议价的组织主体,是能从兼业化向专业化、碎片化向规模化、传统经营向现代生产方式转变的新型职业农民。为实现"农民主体"新内涵,应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的完善,加强农民职业技能的提升,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提升农民主体地位和收益。

山东社会科学杂志我国土地制度改革中的若干法律问题研究
103-111

宅基地制度改革的试点总结与立法完善——以《土地管理法》修订为对象

作者:高圣平; 吴昭军 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 北京100872

摘要: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分为创设取得和传来取得。在创设取得中,应坚持"一户一宅"和面积法定的申请规则。"一户一宅"是申请分配环节的限制,不是对移转取得的限制。"户"是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共同生活形成的家庭自然户,与农村承包经营户不同。应在不同区域探索农民户有所居的多种实现形式,保障"一户拥有一处住宅"。宅基地使用权不可继承,继承人可基于对房屋所有权的继承取得宅基地租赁权。应建立宅基地有偿分配和有偿使用制度,坚持在区分不同情形下针对不同主体设置不同收费标准的措施。宅基地退出应包括强制退出和自愿退出两种类型。申请宅基地应依法经本集体经济组织同意,发挥成员民主治理作用。在宅基地审批制度中,应下放审批权限,减少审批环节。

112-117

行政审判视角下的土地征收补偿制度改革

作者:顾大松 单位:东南大学法学院; 江苏南京211189

摘要:土地征收补偿行政案件审理的难点体现在征地批准行为的可诉性、征地安置补偿责任主体的确定、征地实施的强制主体确定三个方面,其主要成因是相关法律制度的缺失。《土地管理法(修正案草案)》存在征地审批与征地决定混淆、未能确立征地安置补偿争议纠纷解决机制等不足,以致无法应对征地决定、安置补偿等环节的争议。在区分内部征地审批与外部征地决定的基础上,立法应明确由市、县级人民政府作出征地决定,调整现有征地决定的表达形式,增设"区段征收"的法定类型。

118-124

主体区分视角下的土壤污染整治责任承担规则

作者:李兴宇 单位:西南政法大学西部生态法研究中心; 重庆401120

摘要:在土壤污染整治责任承担问题上,应区分不同主体、主体不同情形,采溯及既往规则课以污染行为人整治责任以增进公共利益;概括继受人责任须排除对"抽象整治责任"的继受,以符合法之明确性;事实管领人责任范围应以危害的有效防止为限,避免责任过苛。主体破产情形,环境强制令一般不构成环境债权,并应根据环境债权的不同类型确定相适应的清偿规则;第三方治理情形,应适当拓展委托合同的效力边界,允许污染治理责任的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