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上海城市规划杂志   北大期刊统计源期刊

主管单位: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主办单位: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影响因子:1.49

ISSN:1673-8985CN:31-1706/TU

    基本信息:

  • 下单时间:1-3个月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发行地:上海
  • 创刊:1991
  • 类别:建筑类
  • 出版社:上海城市规划
  • 语言:中文
  • 价格:¥336.00
  • 起订时间:2020年01月
  • 邮编:200040
  • 库存:198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上海城市规划 2012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上海城市规划杂志本刊特稿
1-5

文化创意产业推进城市实现创新驱动和转型发展

作者:厉无畏 单位:全国政协 民革中央

摘要:从战略意义上看,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有助于推进文化强国建设,而从城市的发展实际来看,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将加快城市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从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经验来看:旧区改造、城市更新,资源开发、文化演绎,旗舰项目、综合运作,是3条重要的可行性路径。同时文化创意产业的渗透融合特性还能有效促进产业的创新。1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城市"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路径近些年来,随着长三角地区都市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商务成本逐级提高,都市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导致一些传统工业的衰退和外移。

6-11

中国城市化转型与质量提升战略

作者:魏后凯 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

摘要:200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曾向国务院提交过一份报告,其核心思想就是要推进沿海地区经济的转型升级。当初我们认为沿海地区已经进入了全面转型升级的阶段。在当前新的发展阶段,长三角地区应该在沿海全面转型升级中起到引领、示范和排头兵的作用。从国家战略层面来看,长三角的转型,主要是3个方面。第一是要着重提升长三角参与全球化和国际竞争的档次。第二是着重提升科技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第三是着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上海城市规划杂志区域发展
12-18

大区域视角下的皖江城市带发展趋势和规划思考

作者:张立 赵民 单位: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

摘要:皖江城市带是我国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机制和空间范畴经历了不断完善的过程。随着2010年国务院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皖江地区进入到了历史发展的黄金时期。通过对皖江城市带发展历史脉络的梳理,对大区域发展环境和发展方向的认识,提出了"大区域视角下皖江城市带的产业方向"和"聚焦沿江带,明确城市群,做强中心市"的空间发展战略。皖江城市带作为中国第一个以承接产业转移为目的的示范区,谋划其发展必须站在更广阔的区域,辅以更长远的视角。主动响应生产空间和消费空间的"大产业转移",积极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双轮驱动,这应是皖江城市带新崛起的核心战略。最后对皖江地区的生产空间(工业化)、消费空间(休闲服务)和生活空间(城镇化)组织提出了建议。

19-23

长江三角洲经济形势跟踪分析

作者:刘洋 徐廷廷 俞琦 徐长乐 单位: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华东师范大学长江流域发展研究院

摘要:作为我国沿海三大城市群之一的长三角地区,2011年在面临国际经济环境动荡、国内通胀形势严峻的背景下,其经济发展的总体态势尚较平稳,各项宏观经济指标均有一定增长。在总结2011年长三角经济发展基本情况及2012年经济运行形势和任务的基础上,认为长三角地区正面临着产业转型升级的严峻挑战,提出了未来上海引领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几点建议。

24-29

“十二五”初期长三角交界地区发展规划研究

作者:徐丹 李强 张娴 单位: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摘要:为贯彻《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的战略要求,分解长三角区域规划对这些交界敏感地区提出的目标和任务,聚焦长三角区域整体规划与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区域规划的关系,找出三地政府落实长三角区域规划存在的难点、重点和主要问题,提出三地政府落实长三角区域规划可操作的重点工作和任务建议。

30-36

区域空间发展战略研究探索——以长吉一体化区域发展规划为例

作者:葛岩 陶英胜 石崧 单位: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摘要:"十一五"期间我国出台了多个区域发展规划,区域一体化的建设与管理在国家战略层面上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区域发展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第一个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沿边开发开放地区——长吉地区进行了一体化规划的探索和实践。

上海城市规划杂志规划实践
37-41

基于区域平台构建的文化空间发展脉络与策略研究——以杭州为例

作者:黄文柳 章建豪 单位: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摘要:基于对杭州历史空间格局演进及文化发展脉络的梳理研究,从区域平台构建视角出发,总结与归纳杭州文化空间发展框架与发展构想,并以杭州为例,深入探析文化发展方式转变及文化内涵延伸的方法及策略,为兄弟城市提供借鉴。

42-47

从区域协调角度解析乌鲁木齐市甘泉堡工业区发展战略

作者:张秋凡 单位:上海市浦东新区规划设计研究院

摘要:甘泉堡工业区作为乌昌一体化战略的具体落点,应从区域角度确立发展战略,综合统筹乌鲁木齐市、五家渠市和阜康市三者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合理解决工业区与中心城之间,特别是与乌鲁木齐市中心城之间的空间关系,积极探寻符合工业区发展的行政管理体制。

48-51

区域产业转移中的内地工业开发区规划探索

作者:苏志远 单位: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摘要:从管理者不同的发展思路指导下前后两轮总体方案的对比,揭示区域产业转移条件对内地工业开发区产生的深刻影响,以及体现在总体规划方案上的积极转变。规划方案转变主要表现为开发区内在空间价值的优化与提升,包括发展定位、功能布局和环境的改善,力图打造一个更加顺应新产业形势的现代化综合性工业新城区。通过对该案例的实践与分析,尝试获得区域产业转移条件下工业开发区的发展规律和规划对策。

52-56

滨水度假区规划设计策略浅议——以奉化阳光海湾度假区城市设计为例

作者:王曙光 单位: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摘要:自然生态要素是发展旅游度假的起源和根基,只有保护好自然生态才能保住地区的核心价值;社会价值是度假区生存的软环境,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服务社会、回馈社会的原则;度假区产业策划是其发展动力,体现开发与保护的融合与共赢;景观标志是度假区原生态景观以及在自然引导下的人工景观创造,是人与自然的合成品牌,是提升景观吸引力的硬环境和视觉"大餐"。

57-62

城市湿地规划中的因地制宜——长治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总体规划设计

作者:励国明 单位:上海市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

摘要:城市湿地是城市重要的自然资源,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多方面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城市湿地受到了很大的干扰和胁迫,出现各种严重的生态问题,所以,对城市湿地的恢复就显得非常的重要,尤其重要的是对现状的调查以及对调查之后的评估。以长治湿地的总体规划为例,阐述城市湿地规划中如何因地制宜。

上海城市规划杂志城市研究
63-69

基于城乡统筹的涉农镇街土地利用与发展空间保障的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作者:叶斌 王耀南 陶德凯 叶菁华 单位:南京市规划局 南京市规划局城乡统筹处 华中科技大学 南京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

摘要:以南京涉农镇街的发展为例,指出了当前农村地区镇街普遍存在的土地供给与发展需求之间的主要矛盾及其内在原因。简要介绍了城市总体规划对涉农镇街在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和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方面的要求后,以南京所开展的涉农镇街城乡统筹规划、土地综合整治规划为例,从经济性分析、土地整治和空间节约利用等方面提出了破解涉农镇街土地利用发展矛盾的规划对策。

70-76

城市门户空间的体系研究——以宁波中心城为例

作者:杨虎 翁晓龙 单位: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摘要:现代城市的发展斌予了城市门户空间新的内涵与特征,其不但具有界定标志作用的一面,而且扮演着城市与外部环境之间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过渡区的角色,对于现代的城市空间体系而言,城市门户空间已成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做出新的解析与认识显得尤为必要。以宁波中心城门户空间为例,在对门户空间的功能及空间发展方面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其分布特征进行了系统化梳理,以期能在相关地区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引导和参考价值。

77-81

城市规划中的文化考量——以宁夏永宁县总体规划为例

作者:王剑 吴新纪 庄宇 单位: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摘要:城市规划编制必须与时俱进,顺应时代的发展与要求,充分发挥其调控与引导作用。结合当前文化强国的大背景,详细阐述了城市总体规划应主动承担弘扬主流价值、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的历史使命的理论依据,深入探索了文化考量下的城市规划编制思路与方法,提出了以文化引导城市战略实施、城市产业发展、城市空间发展的理念与路径。重点结合宁夏永宁县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进一步阐述了在以文化为考量视角背景下,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思路、方法及取得的经验。

82-87

城市避震疏散空间评价方法的研究与实践——以都江堰老城区为例

作者:桑晓磊 单位:上海复旦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

摘要:依据避震疏散安全性和舒适性的"双约束"理论,通过对城市避震疏散空间等城市设施方面的调查取证和分析比较,并利用GIS软件分析和空间模拟的方法对都江堰老城区这一典型案例进行避震疏散空间布局和抗灾性能的分析,对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中避震疏散空间合理布局的原则、规律和方法等问题展开一定的探索;并希望通过完善避震疏散空间系统的理论,为城市各项避震疏散空间的规划和建设提供一种相对系统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为城市编制抗震防灾规划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