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上海城市规划杂志北大期刊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 主办单位: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 ISSN:1673-8985

  • CN:31-1706/TU

上海城市规划杂志

上海城市规划 2016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上海城市规划杂志数据增强设计
1-8

数据增强设计下的北京行政副中心评估

作者:周垠; 龙瀛 单位: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摘要:通州定位为北京市行政副中心(1)。北京将通州打造成能独立、宜居宜业的新城,以期降低中心城区人口密度,改变北京单中心蔓延的发展模式,优化空间布局,北京行政副中心能否按照预期生长,还需客观分析与科学验证。基于数据增强设计(DAD)的方法,将城市视为生命体,探求"城市生长基因",对北京未来城市形态和城市活力展开定量分析与预测。首先,以成都市行政中心搬迁为研究案例,分析行政中心迁移之后,成都市南部新区土地城镇化进程、城市活力变化,为北京行政副中心提供借鉴。基于北京城市发展模型(BUDEM),模拟2020年不同发展模式和增长速度的9种情景下的北京城市形态。研究表明(:1)随着城市行政中心的迁移,土地城镇化明显,而充满活力、宜居宜业的新城建设是一个更为漫长的过程(;2)若北京行政副中心持续快速发展,可能突破第一、二绿化隔离带,与北京中心城区连片(;3)若北京行政副中心的影响与现有新城相同,北京依然呈单中心向外蔓延的发展趋势,城市形态与顺势发展并无太多差异。

9-16

见物见人——时空大数据支持下的存量规划方法论

作者:段冰若; 王鹏; 郝新华; 蔡玉蘅; 石淼 单位: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技术创新中心

摘要:相比于传统的增量规划,存量规划中主要在产权本质、时间逻辑和空间处理尺度上有着本质的不同。因此,存量规划对现有用地现状和性质的精准刻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当前传统的用地现状分析图在存量规划中存在着地块特征刻画精度有限与用地分类维度过低等不足。对用地类型的混合、同种用地类型的规模、同一地块的时间属性等用地特征,传统的现状分析图也难以进行描述。随着互联网LBS(Location-Based Service)服务的发展,越来越多LBS时空数据因其巨大的用户基数和完善的时空地理信息,受到规划师的关注。这些新的时空地理数据使得对用地功能和人口活动特征的详细刻画成为可能。使用互联网某LBS平台人口分时活动密度数据,叠加百度POI(Place of Interest),通过非监督分类和非负矩阵分解的方法,分别对北京市六环内的地块尺度、500 m网格尺度和25 m点阵尺度进行用地功能的识别与分类。通过多维度分类结果的叠加,对研究区域的用地功能、人口时空活动特征进行深入刻画,探讨通过大数据进一步辅助存量规划的用地功能研究方法。

17-21

中小城市总体规划中的数据增强设计技术响应初探

作者:郑晓伟 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城市体验、模拟与分析实验中心

摘要:数据增强设计是以定量城市分析为驱动的规划设计方法。以陕北黄土沟壑区某小城市为例,探讨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的数据增强设计技术应用。根据案例城市特点和各类数据获取难易情况,在建立数据增强设计框架的基础上,分别以遥感影像数据、手机信令数据、社会感知(空间句法)数据和交通观测数据为数据源,对规划编制各阶段的城市子系统进行数据驱动设计,并对传统技术手段下的规划方案进行优化和调整。最后对中小城市总体规划中数据驱动设计技术整合方法提出若干意见,即应优先选择对环境保护和社会关怀有直接影响的技术方法、不同数据处理和分析之间的技术整合,以及对新的数据来源和新的数据类型进行深入挖掘等。

22-29

人迹地图:数据增强设计的支持平台

作者:茅明睿; 储妍; 张鹏英; 沈忱 单位: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城规技术服务中心;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信息中心; 北京城垣数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交通大学

摘要:手机信令、公共交通刷卡记录等大数据,以及来自商业网站和政府网站的开放数据共同促进了"新数据环境"的形成;时空行为数据是新数据环境下最有价值的数据类型之一,但规划设计行业的新数据应用问题仍然没能得到有效解决。分析了数据来源、分析工具和应用结合3方面的难点,在获取了全国范围的互联网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数据的基础上,对其从时间、空间和组群3个维度进行了解构和重组,率项目团队开发了人迹地图时空行为规划分析平台,提供了人流分析、锚点分析、人群分析和城市画像等功能,编写了基于人迹地图平台的《数据增强设计手册》框架,初步支撑了若干个规划项目,并探讨了人迹地图在未来规划设计中的价值。

30-36

基于百度热力图的中国多中心城市分析

作者:李娟; 李苗裔; 龙瀛; 党安荣 单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日本金泽大学环境设计学院; 清华大学恒隆房地产研究中心数据增强设计研究室

摘要:以市民借助互联网的活动为出发点重新定义城市中心,采用百度热力图数据以自下而上的方式识别全国658个城市的城市中心,其中69个城市表现出多中心性。基于识别出的多中心城市,进一步研究中国城市多中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依据城市中心的数量,将多中心城市划分为起步型多中心城市、成长型多中心城市以及成熟型多中心城市3类;分析了城市中心面积、城市中心之间的平均距离、城市活动强度等,以此考察中国多中心城市的多中心特征。其中,中国大城市表现出明显的多中心性,而小城市尤其是县级市的中心发育极其滞后;各城市中心面积的差距悬殊,但总体上都有层级化发展的趋势;随着多中心城市由起步到成熟,中心间的沟通距离会逐渐增大,但中心对于城市活力的带动作用也比较明显。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就业人数和人均GDP与城市中心的形成与发展显著相关。最后,从中心培育的重要性、中心网络效率以及中心识别方式3方面给出了建议。

37-45

北京街道活力:测度、影响因素与规划设计启示

作者:郝新华; 龙瀛; 石淼; 王鹏 单位: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技术创新中心;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摘要:对北京五环内街道活力展开测度和影响因素分析,分别对比了3套指标体系对3种类型街道活力的解释力度,并将北京的街道活力影响要素与成都街道活力影响要素进行了对比。3套指标体系分别是只考虑空间句法的指标体系、只考虑街道自身属性及周边环境等的指标体系和二者都考虑的指标体系。3种类型的街道分别是A类(公共管理与服务)、B类(商业服务业设施)和R类(居住)街道。研究表明,只考虑街道自身属性及周边环境等的指标体系对街道活力的解释力度远大于只考虑空间句法的指标体系,而二者都考虑的指标体系对街道活力的解释力度略大于只考虑街道自身属性及周边环境等的指标体系。通过与成都街道活力的案例对比,发现北京3类街道活力均与功能密度关系最为密切等。此外还对街道功能布局进行了识别,并且对街道功能布局与街道活力的相关关系做了初步探索,发现业态均匀分布在街道的街道活力最高。

46-51

信息化对城市空间和传统通勤模型重塑的文献综述

作者:崔璐辰; 张纯 单位: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摘要:在互联网热潮中,信息化、智能化已经使城市空间发生了彻底的变化,也对传统通勤模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综述前人经验和案例研究的基础上,从城市空间格局、城市通勤行为和城市公共交通等3个方面,考察了信息化技术对于传统通勤模型和城市移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信息技术和由此带来的时间碎片化,对于城市空间有着重要重塑作用,而关于其影响的程度目前存在着极大影响论、微弱影响论以及适度影响论等不同的观点。在传统通勤模型的基础上,信息化一方面会提供远程通讯支持而减少传统的出行机会,另一方面也会由于面对面交流的增加促进人们产生新的出行需求。互联网也带来人们通勤时间的碎片化,促使了公共交通方式的优势重新凸显;人们可以借助网络和移动智能终端进行多任务、多目的和灵活化的安排,并且具有更多根据实时交通情况进行交通决策的自主性。基于文献综述分析发现,相对于传统模型,信息化已经使城市居民的通勤行为发生了重要的变革,这为未来制定互联网时代的城市规划和交通政策提供了启示和借鉴。

52-55

面向未来的DAD与智慧城市

作者:姜鹏; 倪砼; 郗望 单位: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规划院

摘要:技术的进步使得大规模的数据收集、传输、处理变为可能,因而近年来大数据被炒得火热。数据提供了最多的可能和最大的价值,着重获取数据,将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而智慧城市的建设将会提供系统全面的数据集合。只是面对巨量的新型数据,还存在诸多误读与使用困难,亟需系统的理论指导与方法论支撑。DAD不失为一种系统、科学的方法论,它强调数据对设计的驱动性,通过定量分析和数据关系来设计、调整以及评价城市设计方案。大数据代表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智慧城市是面向未来的技术创新,而DAD是基于理想的方法探索,当三者在城市遭遇,会发生什么情况,而规划师又该做些什么?存在即映射,感知即参与、行为即决策。

上海城市规划杂志规划实践
56-63

灾后重建村庄规划难点及策略初探——以西藏吉隆县灾后重建村庄规划为例

作者:顾添宇 单位: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上海市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通过归纳总结西藏吉隆县灾后重建面临的主要困境和难点,分析灾后重建村庄规划的关键策略和技术方法,重点聚焦于村庄安全和村民生产生活的恢复与提升,并从物质、经济和社会层面的全面重建入手。在物质层面塑造安全舒适的安居环境;在经济层面激发村庄产业发展活力;在社会层面努力重塑村民信心,抚平灾难带来的伤痛。达到近期指导应急灾后重建、远期促进村庄持续健康发展的目标,以期为编制灾后重建村庄规划提供经验借鉴。

上海城市规划杂志亚洲城市
64-69

日本东京住宅建设发展新特征及评述

作者:唐露园; 何丹 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

摘要:住房是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面临的共同议题。在总结战后日本住宅建设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研究近年来东京住宅建设发展面临的问题、应对措施以及呈现出的新特点。重点论述了日本东京公共住宅建设重心转移、政府主导力量减弱的现状动态和政策措施;并特别关注东京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大城市,在租赁住宅体系上取得的发展。最后思考了东京住宅建设发展在政府角色定位、租赁住宅发展与引导、住宅布局和设施配套等方面对解决我国住房问题的启示。

上海城市规划杂志规划沙龙
70-72

对话街道系列沙龙之——“从道路到街道”

单位:《上海城市规划》编辑部

摘要:由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编的《上海市街道设计导则》将上报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审批。近日,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举办了"对话街道"系列沙龙。本期刊登的沙龙主题为"从道路到街道",邀请了陈声洪、徐道钫等6位资深交通与城市规划专家,从不同角度畅谈街道的人性化转型。从道路到街道,意味着我们生活方式的转变,通过复兴街道生活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谐、健康;从道路到街道,意味着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型,变得更加绿色、集约和可持续,进而提升城市风貌和城市精神。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希望通过编制街道设计导则,推动从道路到街道的转变,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应对城市转型发展和上海建设全球城市的需求,将街道塑造成为高品质的公共空间。

上海城市规划杂志城市研究
73-80

城市遗产及其保护体系研究——关于上海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若干问题的思辨

作者:周俭 单位: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摘要:上海正在编制"2040上海城市总体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上海自1999版城市总体规划划定了11片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后,根据2003年出台的《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先后于2003年重新划定了中心城区12片历史文化风貌区,于2005年增加了32片郊区历史文化风貌区,于2007年公布了144条风貌保护道路,于2015年又确定了119个风貌保护街坊和23条风貌保护道路(街巷)。然而,上海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体系与国家现行的保护体系并不完全一致。究竟如何从理论上评价上海的这种保护方法,从城市遗产的概念切入,对正在编制中的"2040上海城市总体规划"提供一些研究性的观点。

81-89

国际大都市住房发展规划的经验与启示

作者:卢为民; 廖志强; 张琳薇; 李毅 单位:上海市土地交易事务中心; 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总体规划处

摘要:上海存在土地资源稀缺的客观现实,城市转型发展面临着多重压力,住房用地需求仍在增长,传统的扩张式发展已经不适于上海。国际大城市住房发展大多曾经历或正在经历与上海相似的情况,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以纽约、伦敦、东京、新加坡、香港、首尔6个国际大都市的住房用地规划和发展空间为例进行研究,从住房规划的发展历程及侧重点、住房用地规模与住房结构、住房用地空间布局特点和住房规划实施政策等角度进行分析,总结其先进做法和可借鉴之处,以期为上海市新一轮住房发展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提供国际经验借鉴。

90-95

从“文化规划”到“有文化的规划”——《用“文化”改变汉密尔顿》规划的解读与启示

作者:施海涛; 朱小平; 秦娅 单位: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上海复旦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过去以物质空间部署为特征的城市规划正在回归"以人为本"的基本价值取向。目前,发达国家规划编制的理念是利用文化对城市进行从物质形态到观念形态的整体构建,强调将文化思维作为城市规划的思路创新,并贯穿城市发展的全过程。选取北美转型发展的代表性城市汉密尔顿,通过分析解读其城市规划的先进理念和编制经验,以期为中国城市的未来发展有所借鉴和启示。

96-101

融绿秀城、引水串城、塑造中央活动区——南通市东部商业金融文化综合区规划实践

作者:张逸; 杨英姿; 张敏清 单位: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摘要:在区域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城市中心区的发展正由单一功能的金融商务区向复合多元的中央活动区转变。南通,作为中国近代第一城,是江苏沿江、沿海发展轴交汇的重要节点城市。伴随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新要求,南通树立了建成"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城市"的新目标,而建设功能强大,特色鲜明的城市中央活动区是实现该目标的重要抓手。结合南通市东部商业金融文化综合区的规划研究,梳理城市发展诉求,突出地方文脉特色,以功能复合、多元活力、低碳慢行、生态可持续为研究重点,探索城市中心区的持续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