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社会科学家杂志

社会科学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

主管单位:桂林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桂林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影响因子:0.86

ISSN:1002-3240CN:45-1008/C

    基本信息:

  • 下单时间:1-3个月
  • 发行周期:月刊
  • 发行地:广西
  • 创刊:1986
  • 类别:社会类
  • 出版社:社会科学家
  • 语言:中文
  • 价格:¥264.00
  • 起订时间:2020年01月
  • 邮编:541100
  • 库存:200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社会科学家 2011年第10期杂志 文档列表

社会科学家杂志名家访谈
3-7

中国从贸易大国迈向贸易强国的问题思考——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沈国兵教授访谈

作者:辛梦园 单位: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辛梦园(以下简称辛):沈老师,您最初是研究人民币汇率问题的,现在好像专注于中国外贸问题研究,这一转变是何种原因?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国对外贸易面临的问,题已变得El益复杂化,请问沈老师您目前关注的中国对外贸易有哪些重要问题?

社会科学家杂志本刊特稿
8-14

美元弱势调整的内生性及其宏观决定因素

作者:沈国兵 辛梦园 王方薇 单位: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上海200433 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 上海200433

摘要:次贷危机后美元全面走弱,引发各界对美元走势的特别关注。两变量协整分析和因果检验显示,美元实际有效汇率与单个宏观决定因素之间都没有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而美元实际贬值是改善美国贸易逆差、降低美国失业率的格兰杰成因,为削减巨额的贸易逆差和居高不下的失业率,美国实施美元弱势调整策略具有内生性。并且,美国削减联邦赤字占GDP百分比、美国实际GDP增长持续低迷是美元实际贬值的格兰杰成因,内生造成了美元走弱。多变量综合分析表明,美元实际汇率内生地取决于美国实际GDP、货币供给量、政府支出、外国实际GDP和美国贸易逆差等因素。多变量长期协整关系证实,美国实际GDP增长持续低迷致使美元陷入弱势调整,关联储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剧了本轮美元贬值调整,美国实际贸易逆差的持续上升造成了长期内美元向弱势调整。模型误差修正项具有统计上显著的负向影响,说明美元在短期波动中具有向长期均衡反向修正的动力。

社会科学家杂志哲学与当今世界
15-18

孔子德育方法论

作者:赵坪 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安徽芜湖241000 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基础部 安徽芜湖241000

摘要:孔子德育方法论不是孔子的方法论,而是我们来论孔子的德育方法。《论语》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谈话的言语片段,也承栽了孔子成功的德育艺术。以无知的态度向人虚心求教;坚持主体间性原则以便德育通过主体与主体关系这一介体得以实现,并回归于生存本身;运用共情“无条件积极关注”原理走进对象主体的心灵以获取共同语言。避免了德育只是两种观点、两种情感、两种判断在心理空间中的错位的尴尬;情境设置、有感而发是孔子积极发挥环体育人功能的有效手段。这一切将为我们提升德育效能提供方法论意义的启示。

19-21

柏格森直觉认识和理智认识关系的基础

作者:张德广 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学院 安徽合肥230026

摘要:直觉主义是柏格森哲学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特征,直觉和理智是柏格森哲学认识论体系中最根本的一对范畴。文章认为要想把握柏格森直觉思想本质,不应只局限于《形而上学导言》和《创造进化论》,要立足于柏格森哲学思想整体,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把握住直觉和理智相统一的关系基础。

22-25

从机械反映论到实践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哲学基础

作者:周维山 单位: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 山东曲阜273165

摘要: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哲学基础经历了从机械反映论到实践论的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学界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理论研究和借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人们对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认识的差异,在接受其相关理论的过程中存在着三种角度,即劳动实践论、人的本质论和历史唯物主义。但它们之间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它们都联系于劳动实践。

26-29

哲学诠释学的发展脉络及其理论特征

作者:张颖慧 单位: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山东济南250100

摘要:哲学诠释学是在传统诠释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的诠释学理论。较之传统诠释学,哲学诠释学具有如下特征:第一,是本体论基础上的诠释学,哲学诠释学不再是一种诠释学方法,而是主体经验世界的一种方式;第二,具有理解的历史性特征,时间距离不再是理解的障碍,而是理解的积极因素;第三,包含了应用品质,应用是理解过程的一部分,也是理解本身的真正核心;第四,以语言为诠释学经验的媒介,一切理解都是基于语言的对话,语言获得了完全的本体论地位。

社会科学家杂志文艺论丛
30-33

区域文学廿年研究之总检讨——兼论区域文学学科构建的可能与瓶颈

作者:晁成林 单位: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 河南郑州451150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福建福州350007

摘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的区域文学研究至今已走过了二十余年的历程。其间所取得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三类成果的收获上:一是各类区域文学史的编纂;二是文化视野下区域文学的个案专注;三是区域文学文献的校辑。与该领域如火如荼的研究状况相比,区域文学理论的探讨不仅姗姗来迟,而且极度冷清。这种理论指导的缺失性直接的后果便是出现了区域文学研究中两个不可回避的问题:研究目的上的盲目排外性和研究标准上的杂乱性。这也最终导致了区域文学作为学科构建之路任重而道远。

34-37

英国文化主义研究述论

作者:邹赞 单位: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 北京100871 新疆大学人文学院 新疆乌鲁木齐830046

摘要:学界常常将英国文化主义化约为文化研究的文化主义范式,完全忽略了自阿诺德以来的文化主义思想传统,即便有学者认识到英国文化主义自身的复杂脉络,但也未能充分廓清文化主义思想传统与研究范式间的关联,对与之相联系的社会情境因素的关注尤其欠缺。文章提倡以一种知识社会学的视角对英国文化主义进行综合研究,跃出学科史或观念史的研究局限,结合英国特定的社会历史情境变迁,勾勒出英国文化主义思想传统和研究范式闽的复杂关联。进而为我们反思文化研究的当下危机提供必要的参照和启发。

社会科学家杂志历史纵横
38-42

明末清初天主教对中国民间祭祖习俗的文化批判与适应改造

作者:张振国 单位:山东大学哲学流动站 山东济南250100

摘要:明末清初天主教传教士在是否容忍信徒祭祀祖先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但对民间祭祖活动中的一些带有明显宗教色彩的仪式则一致反对,对民间祭祖习俗予以批判。然而,令人尴尬的是他们无法从根本上禁止中国民间社会中的祭祖习俗,即使是对中国教徒也做不到。因此,他们所能做的只能是在对民间祭祖习俗进行文化批判的同时,对民间祭祖习俗采取某种程度的适应与改造。

43-46

现代中国艺术史研究方法论之我见

作者:刘渟 单位: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四川成都610064

摘要:近百年来中国艺术史(古代部分)的研究涌现了各种新的依托于其他人文学科的研究视野和方法,随之而来的便是关于交叉学科下艺术史的学科边界的模糊性问题讨论,被不少学者称为“学科危机”。至于是否存在学科危机,对于新的各式研究方法而言它折射出哪些研究艺术史现状与问题,本文简单梳理了20世纪以来的艺术史研究方法,着重区分研究方法与研究角度的关系和异同,谈到风格分析法、艺术社会学研究方法(这两个典型的内外史研究法)在具体研究问题上所体现的思路,及方法所带来的学科思考。为建构一种新的中国艺术史学观提出方法论突破口。

社会科学家杂志政治文明与构建和谐社会
47-50

坚持核心价值取向,拓展和谐社会凝聚功能

作者:施一满 罗湘明 单位: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南长沙410083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和国家的重要战略目标,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传统优势,应该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充分发挥自身的功能与作用。要在和谐文化教育体系中贯穿核心价值理念,在和谐文化实践过程中坚持核心价值引领;在上层思政决策中强化和推崇和谐文化,在基层乡规民约中渗透和发展和谐文化;既要注重思想启迪促进和谐文化理念的发展,更要加强融会贯通促进和谐文化内容的拓展。

51-54

从“管理”到“治理”:政府环境责任的新趋势

作者:李妍辉 单位:武汉大学法学院 湖北武汉430072

摘要:当下资源和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制约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环境保护越来越普遍地被认为是现代政府必须履行的几项最基本职能之一。政府和市场管理的失灵,使得选择多种组织形式提供环境这种特殊公共物品和服务成为一种必然。环境治理理论正是基于政府失灵等情况.在寻求政府、市场和社会的有效合作过程中发现的“第三项”,以管理为主导的政府垄断模式向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治理模式的战略转变是我国政府环境责任发展的新趋势。

55-57

美育与人类健康精神家园的建构——“以美育代宗教”思想的当代价值探析

作者:李清聚 单位: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江苏南京210094 河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河南洛阳471003

摘要:从对宗教的批判到对美育的倡导,构成了“以美育代宗教”思想的内在逻辑。该思想认为,宗教不仅没有永存的本性,而且还具有强制性、保守性等弊端,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非宗教精神也格格不入;而美育则不一样,它不仅具有与宗教相同的情感慰藉功能,而且还具有宗教所没有的自由、进步、陶冶感情之优点和长处。分析、研究这种思想对我们今天健康精神家园的建构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58-60

整体性进路的价值认同建设——作为应对社会冲突的伦理治理方式

作者:刘国云 单位:东南大学人文学院 江苏南京211189

摘要:社会转型过程中财富与权益分配的变化逼促人的再社会化,既有价值的阻滞可能造成价值颠覆并通过行动引发社会冲突。同一性建构的历史经验的两种进路,或者强调实体、彼岸的存在,或者是现世中个体的博弈。相应地,同一性实现的两种方式分别表达社会关系的某一方面,合理的代表方式应是对社会整合关系的反映。认同的重建依赖伦理实体的在场,发掘公共本质的合理形式与有效实现途径。认同机制不囿于特定的形式,而在于有效表达最合理价值下本民族本社会的有机与互维的和谐状态。

社会科学家杂志经济新视野
61-64

论食品污染与传媒农村环境危机预警

作者:贾广惠 单位:徐州师范大学信息传播学院 徐州221009

摘要:目前食品安全问题成为全民关注的重要议题。在造成食品污染源头被追溯到农村、农民作为责任者的过程中暴露了传媒的预警滞后。由于传媒的选择性忽略。农村、农民多年来成为被城市持续“抽血”和被动纳污、缺少话语权的弱者。在农村环境恶化、“癌症村”增多中传媒忽视、回避了应有的预警职责,导致食品污染问题的积累与加剧。对此,需要传媒加大对农村的报道力度,坚持不懈揭露农村的环境破坏个案,冲破地方权力的阻力,守护环境公平正义。最终推动环境问题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