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殖-育幼期雌性大熊猫的空间利用与活动模式特征

摘要:繁殖期间的空间利用与活动模式特征是野生动物长期适应环境的具体表现,研究野生动物繁殖期间行为特征与策略是动物生态学研究中最重要的基础问题之一。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我们利用内置记录活动水平传感器的GPS项圈记录了1只受孕、产仔并育幼的野生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的活动位点和活动水平。研究了该大熊猫各繁殖阶段(交配后期、产仔期和育幼期)的空间利用与活动模式特征。结果表明:在交配后期(2010年春季,即4-6月),雌性大熊猫活动空间范围较大为3.49 km^2,其日平均活动距离较大,活动水平也相对较强;在产仔期前后(2010年夏秋季,即7-10月),雌性大熊猫的活动范围明显缩小为0.42 km^2,日平均活动距离和活动水平都明显减低;自2010年冬季(2010年11月至2011年3月)开始雌性大熊猫带仔生活,其家域面积逐渐增大,且趋向稳定(0.84~1.19 km^2),日平均活动距离和活动水平都开始逐渐增大。雌性大熊猫在求偶交配、受孕、产仔和育幼过程中的空间利用与活动模式特征反映了大熊猫在繁殖期间的行为策略。本研究结果可为繁殖期间大熊猫及栖息地的保护管理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 空间利用  
  • 活动模式  
  • gps项圈  
作者:
张晋东; 黄金燕; 周世强; Vanessa; HULL; 张和民; 欧阳志云
单位:
西南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南充637009;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 汶川623006; Department; of; Wildlife; Ecology; and; Conservation; University; of; Florida; Gainesville; FL; 32611; USA;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5
刊名:
兽类学报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期刊名称:兽类学报

兽类学报杂志紧跟学术前沿,紧贴读者,国内刊号为:63-1014/Q。坚持指导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创办于1981年,杂志在全国同类期刊中发行数量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