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散文百家杂志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河北省作家协会

  • 主办单位:河北省作家协会

  • ISSN:1003-6652

  • CN:13-1014/I

散文百家杂志

散文百家 2004年第19期杂志 文档列表

1-1

《卖“名”》补遗

作者:浪波

摘要:话说写那篇《卖“名”》的时候,正巧老友C君来访,看了初稿,说:“还有各式各样卖‘名’的呢!你知道吗?”我当然还知道一些。但是限于文字篇幅,当下难以再加内容,现在来做这一篇“补遗”。大约是十几年前吧,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南方特区,便有人从欧美“引进”《剑桥名人录》、《杰出华人录》一类的“名人大典”。据说入此“录”者,是由一个多位国际权威人士组成的评委会推荐的,因此极为难得。在我生活的小圈子里,有幸见到几位朋友收到“荣幸地通知您”的函件。照片要彩色的,履历要详尽的,当然还有著作目录、创作年表等等,看来颇为郑重。“金榜题名”是历代中国知识分子追求的

3-3

敬告读者与作者

摘要:自2003年第1期起,《散文百家》由月刊改为半月刊。“上半月”仍为原刊风格,主要发表原创散文作品,固守文学品质,展示散文名家最新力作,推举散文新人成长,重在“发表散文精品”。“下半月”为“选刊”,精中选精,

4-7

感悟“老美”

作者:赵新芳

摘要:作为一名当代中国人,对美国的感悟可谓深矣。翻开中国近代史,就不难发现,美国除了二战时担当了几天中国抗日“盟友”之外,几乎都是扮演着“侵略者”“殖民者”“干涉内政者”的角色。因而在大多数中国人民的感情世界里,对美国的认识也是“厌恶感”多于“认同感”。特别是自从1949年“别了,司徒雷登”,到1972年、尼克松握手言和至1979年建交,二十多年间,两国又是针锋相对的。那时的中国人民都咬着牙齿痛恨地称美

8-11

一个老农的据点(外一章)

作者:许松涛

摘要:雨开始了最自然的倾诉,它朴素的言辞永远是纯洁的声音之一,它在今天阻隔了我与小院子的去路,但一定有那么一群雨的精灵走进了院门,早晨打开门会发现爬出土层的蚯蚓已经乘着门缝进了屋子。鸭子已张开扁嘴大声唱和,它们一出门就扑进了别一重天地的池塘,雨水顺着它们的羽毛和头脸滚下来,犹如神助的一场嬉戏开场,鸡在场子上追逐,他们发现了一天里的美餐,立即又肆无忌惮地交配。这均是我远离小院子的想象,但这确非无缘无故的白日梦。我用十余年的光阴在此经营,一个人生命里最精华的部分,

11-13

虫趣

作者:季栋梁

摘要:天堂就是一群正玩着虫子的孩子的世界——题记再贫瘠的田野,也是丰盛的,就是那些极小极小的虫子,都会带给你极大的快乐。如果看到一群娃娃在田野里山坡上,像三伏天的羊一样攒成堆扎在一起,只看到屁股朝天撅着,如同一墩子金针菇一般的时候,那一定是在玩虫子。千万别打扰他们。那时候玩过许多小小的虫子,那时候,它爬在

14-15

快乐及快乐的理由

作者:赵轩

摘要:写这个题目的人应该有三种心境的可能。一种是快乐,而且喜欢传播快乐;第二种是心中波平如镜,在淡然与超脱中反映世间悲欢的理由;第三种是不快乐,但要告诉人可以坚持快乐。我把自己归入第三种,不是我不坚强,因为现在我很累。你可以让一个濒死的人回光返照,可以让一个疯狂的人认为自己很幸福,可以让东施认为自己很美,可以让一个侏儒认为自己的个子太高;但你没有办法让一个疲倦的人快乐,因为他没有这样的

16-18

是哪一棵树(外一章)

作者:于兰

摘要:我知道我在做什么。在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我走到那个地方。那是我常要去的,要面对人生很多问题的地方。我坐在火车上,看到离我越来越远的城市上空有一层浅雾,我想笑一下:怪不得大家都说这个大都市的空气质量不好。可是,笑还没有到达嘴角,便早已凝住。后来,我发现车走了很长时间,天空还是有浅雾的,原来,在这初冬之时,阳光浅照,就会这样。阳光在车窗外,在种着庄稼和裸露着的大块

18-18

喜欢假花

作者:李贵耘 单位:河北省邯郸市煤指二中

摘要:我是从乡间走出来的,所以尽管很舍得投资家庭的美化,但一般情况下却总舍不得去花店里买鲜花插瓶,因为小时候在乡间宽敞的院落里已采惯了自家花坛果树上的不花钱的鲜花。爱人是从南方山区长大的,更是见惯了那漫山遍野的姹紫嫣红,自然也是“曾经沧海难为水”,但是,我们就像当今的一介贫民怀恋完自己的前三代的祖先的万贯家财后还是得面对现实一样,况且我们本来就是很现实的人。生活真的是离不开花的点缀,城市里有这么多的竞争中伤倾轧,确实得有花来安慰祝福自己,

19-20

认识一座城市(外一章)

作者:汗漫

摘要:真正认识一座城市,需要眼睛、头脑、双脚乃至长久的时光,点点滴滴,日积月累。实际上是在认识某一部分的自己。移居上海数月,我视野里的这座城市,仅仅局限于一张地图、几条与个人生活密切相关的街道,以及一些光怪陆离虚无飘渺的印象——鸳鸯蝴蝶与风花雪月之间的张恨水,沉香袅袅与电梯轧轧之间的张爱玲,黑夜与黑社会之间的杜月笙,呐喊与彷徨之间的鲁迅,诗歌与子弹之间的柔石,烈士肝胆与美人颜色之间的郁达夫,桃花与鲜血之间的龙华,英法德意日等等外语与汉语之间的租界,《何日君再来》与《义勇军进行曲》之间

21-22

饭场的笑声

作者:姚化勤

摘要:涡河在村头拧个牛鞅子弯,把我们的村庄套成了一头老牛。那棵粗腰驼背的大柳树,该是牛头上扎出的犄角吧?少说也有上百个年轮了,却不服老似的,脖颈向上猛仰,仰出个枝柯交错,绿叶郁郁,巨伞般为乡亲们撑起了一篷天然的“饭场”。每天的中午或傍晚,当簇簇茅屋里蒸腾出浓浓淡淡的炊烟后,一手端只粗瓦碗,一手牵个土孩子的婆娘,趿拉双破鞋、筷子再串几个窝窝头的汉子,不约而同地围来了——围成个偌大的不规则的圆,或蹲或坐,喜眉顺目地咀嚼起清汤寡水的日

23-23

酒这东西

作者:歌者

摘要:朋友们坐在一起吃饭,没有酒就没有气氛,就吃得淡而无味,于是喜欢酒的人都这样说,今儿个我请你喝酒,而不说我请你吃饭。酒这东西的确是好东西,喝了它人就放松多了,不是有话云:一杯酒下肚说自己,两杯酒下肚说别人,三杯酒下肚,什么都敢说吗?历史故事可以讲,天文地理可以说,国家大事可以论,家庭琐事也可以谈,也算一盘入耳的下酒菜啊。从沉默不语,到豪言壮语,最后是不言不语,像是一个过程,

24-26

跟着父亲拾穗

作者:文羊

摘要:拾麦穗我喜欢跟着母亲拾麦穗,不喜欢跟着父亲拾麦穗。母亲很关照我,割麦的时候有意掉一个麦穗让我拾。我拾起麦穗时母亲夸奖说:“眼好尖!”拾满一把时母亲就用麦秆扎起来,夸奖说:“拾得多!”母亲向我许愿说:“磨成面给你做白面馒头吃!”母亲关心我,不时地问我:“渴不渴?”、“饿不饿?”、“热不热?”有了青麦穗就给我吃。她捆几个

26-27

守望长城

作者:杏臻

摘要:在人生匆匆而又珍贵的细节中,我又一次在这里久久驻足,长城大地之上的苍穹,苍穹之下的桑田,像一部经典的史书,每一页都镌刻着扣人心弦的惊叹。清晰地记得第一次登临长城,我还是一个天真烂漫的少年。那时云是我的披肩,风是我的歌喉,我唱着“鲜艳的红领巾飘扬在胸前……”那时我觉得自己好神圣,尔后的数十年光阴中,长城于我一直都在心中。而今穿越历史的隧道,岁月把我带到了中年,

28-30

我的自白(外一篇)

作者:周同宾

摘要: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我出生在河南南阳地面,黑土地上的那个村庄,离县城近百里。父母皆为文盲,祖父母也不识字。先辈的遗传基因中,怕是没有文学。童年从未见过书,只见过字,那是过年时贴在门上、墙上、锅灶上、水缸上、牛槽上的字。父亲从念过多年私塾的老童生那里拿回写好的对联,和“小心灯火”、“槽头兴旺”之类的红纸条前,总先做记号,怕回来贴颠倒,还怕贴错地方;邻家二爷就把“槽头兴旺”贴锅灶前,近一年后,才被识字人看出。如果不是社会变迁,我将同我的父亲、祖父一样,做一个终生躬耕的农民,长年累月和庄稼柴草、坷垃粪土打交道,一辈子不摸纸笔,不知文

30-33

世上最疼我的人去了

作者:李丹

摘要:一个人一生究竟要承受多少遗憾才会幡然醒悟?活着,总会有下次有以后,有弥补的机会报答的时候;死了,给活着的人留下的就只有永远的遗憾,终生的悔恨,无尽的自责和痛苦。而这一切从2003年6月6日(农历五月初七)那个漫长而又令人心碎的午夜开始,便成为一种不可挽回的事实毫不留情地降临于我的头上,并将伴随我的残生,直到我的生命终结。那一夜,这世上最疼我的父亲猝然长逝。在父亲去世后的这些漫漫长长的日子里,我

相关期刊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