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散文百家杂志   省级期刊

主管单位:河北省作家协会

主办单位:河北省作家协会

ISSN:1003-6652CN:13-1014/I

    基本信息:

  • 下单时间:1个月内
  • 发行周期:月刊
  • 曾用名:散文百家
  • 发行地:河北
  • 创刊:1988
  • 类别:文学类
  • 出版社:散文百家
  • 语言:中文
  • 价格:¥236.00
  • 起订时间:2020年01月
  • 邮编:054001
  • 库存:197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散文百家 2014年第11期杂志 文档列表

散文百家杂志随笔
4-5

涂鸦:一种古老的墙上艺术

作者:刘新宁

摘要:这是一种普遍的、有时也会被人深恶痛绝的行为,在"作者"本人来说是所谓留言留画,在别人看来则是乱写乱画,而通常又被称为"涂鸦",有人可能还会在"涂鸦"前加上"信笔"二字,如此更形象贴切,因为这确实是一种随性行为。

6-8

敬畏神秘(外一章)

作者:张大勇

摘要:神秘是旅行者远方的召唤,神秘是阅读者敏慧的邂逅。喜爱旅行和阅读的我,对神秘一直葆有无限的趋向性和敬重心。我所谓的"神秘",自然是形而上的划属。 神秘与地球同在。辛波斯卡的"万物静默如迷",表达的是一种敬畏与敬重。但在启蒙运动的前夜,自然、天文的,时间、空间的,一些未知无不戴上"神秘"的面具。

9-11

逐梦之途

作者:李新勇

摘要:清初,那场史称"湖广填四川"的诏告贴到我李氏根祖所在的"黄州府麻城县孝感乡犁铧尖村"的时候,我那根祖也许正轭犁于野、捕鱼于溪、砍樵于岗;或正值农闲,斜卧竹榻,轻摇蒲扇,看自家的几个小崽子在篱笆下捉虫喂蚂蚁。阳光正好,树影斑驳,枝上有黄莺穿梭,风里隐约传来情歌。这位男人听出,其中一个调门儿出自儿子或闺女之口。他喜上眉梢:孩子大了,该成家立业啦!

12-13

谷雨三湾

作者:罗铮

摘要:一在赣鄱大地的乡村,谷雨是一个诱人的节气。 谷雨紧跟清明之后,止于立夏,恰逢暮春。纵然大部分花朵已渐显老态,可是大地上一点儿不缺色彩。满山的苍翠、碧洁的垂柳、微曳的嫩草,组合成层层深浅不一的绿色。奔腾的泉水透彻见底,掩不住青石的一丝细纹。多数田野已被犁铧翻过,秧苗偶尔抽出一茬新芽,惹人怜爱。加上穿透层层阻碍渗透而下的形状不规则的阳光,一片生机勃勃。小青蛙们在田野里欢快地蹦着,夜晚此起彼伏的"呱呱"声强调着它们的存在。

13-14

脊梁

作者:陈科

摘要:重庆北碚,嘉陵江岸边高高的山岗上,雄鹰般俯视大江的盘石上,卢作孚和他四弟卢子英的铜像静静地站立在前端,迎候着每一位参观者。静谧肃穆的卢作孚纪念馆,诉说着中国近现代爱国实业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卢作孚的生平事迹。 卢作孚,1893年出生在四川合川县北门外杨柳街曾家祠堂的一户贫苦人家。从小酷爱学习,虽然家境贫寒,其父母节衣缩食也坚持送孩子读书。卢作孚15岁进成都补习学校自修。学完中文版的数学后,又奋力攻读英语,研读高等数学。

散文百家杂志美的园林
15-18

走进平安庄

作者:叶雪松

摘要:这是个看起来普通,地理位置却十分独特的村子。说它普通,百十户人家,这样的村庄,在齐鲁大地随便一个地方都可以找得到;说它地理位置独特,是因为地处高密、胶州、平度交界处,鸡鸣三县,俗称"三分子"。平安庄,是解放后改的名字。有胶河和墨水河从村前庄后蜿蜒流过。胶河在村北,墨水河在村南,如两条舞动的绸带,将平安庄紧紧裹挟在中间。这两条河往东北方向流四十里,在一个叫咸水口子的地方汇合在一起,然后注入渤海的万顷碧波之中。然而,看似宁静的平安庄实在不平安。

19-21

怒放的康巴诺尔

作者:胡学文

摘要:七月。北方。高原。坝上。康保。我来了。其实应该说我又来了。我来过多次,康巴诺尔于我并不陌生,但每次的感受都不尽相同。康巴诺尔如同塞外的四季轮回,有着多姿多彩的美。第一次是二十多年前。康巴诺尔在张家口的西北,是沽源近邻,直线距离不超一百公里。时间穿越回二十年前,那时到近邻做客并不容易。要么先到张北,要么先到太仆寺旗,情形颇像男有情女有意就是缺少牵线搭桥的,总有些波折。

22-24

稻子上的乡村时光

作者:李天斌

摘要:我总会梦见一株稻子:它就长在乡村的怀抱里,头顶是斑斓的星空,四周蛙声如鼓,一条汩汩的小河在身边不知今夕何夕地流淌;泥土和风不断亲吻它的肌肤,就像情人之间的爱抚,亦像一份地老天荒的相守。很多个夜晚,我都会跟着父亲,枕着这样的一株稻子入眠。夜是寂静的,寂静得我能听到天籁般的窃窃私语——石头、野草、虫子它们,就像一些精灵,不断从地底下探出头来,温柔地对着稻子低语。我天真地想,作为一株稻子,它是幸福的。一株稻子,近似众生眷顾的神祇。

25-27

庄稼的国度

作者:付春生

摘要:大山里,沟沟岔岔。一块块梯田,一道道岭,就是庄稼们的家。家是最温馨的港湾,庄稼们懂这个理儿,所以它们总是选择最适宜的位置,就像老百姓盖房看风水一样。总听娘说,山里的每一块土地看似一模一样,但内心深处却藏着千沟万壑,有的山川秀丽,有和煦的风,有温暖的阳,有明净的水;有的却十分贫瘠,飞沙走石,遮天蔽日,没有一点湿气。

27-30

山间书香(外一篇)

作者:陈荣力

摘要:位于四明山西北麓、环浙东第一大湖四明湖畔的余姚梁弄镇,是后唐时即"人烟凑集"的浙江历史文化名镇,也是抗战时期有"浙东延安"之称的四明山革命根据地的心脏。虽栖居于大山一隅,这些年来,梁弄正以自己的湖光山色之美、人文故迹之胜和红色遗址之灿,吸引着越来越多寻访探游的脚步。然而与许多去梁弄的游客一样,数次到梁弄,我却一直无缘踏入梁弄学弄路上"五桂楼"的大门。

31-33

水月(五题)

作者:蒋静波

摘要:水月家乡河道纵横,出门皆水。根植于心的,是水边的月亮。家门口弯弯曲曲的小河边,连绵着一大片芦苇。傍晚,天尚亮,月亮已经出来了,像是怕羞,总要在河对岸的芦苇丛中躲上一会,才一跃而出,静静地停在苇尖上,仿若用苇叶系着一只银白色的氢气球,伸手可及。夜色渐浓,月亮渐高,在河的上空盘桓。孩子们早上了岸,吃了饭,来到河边,却不敢下水,怕大人口中力大无边的"河水鬼"披着长毛、瞪着绿眼将人拖去,只好趁着朦胧月色,以贝壳当杯、以水当酒、以瓦当碗、以草当菜,在岸边办家家。

散文百家杂志人生风景线
34-36

大山深处的织女

作者:聂昱冰

摘要:在太行山的深处,有一座千年古镇,名字叫王碯。它距离最近的城市邢台,也有一百多公里。这个小村庄位于海拔六百多米的半山腰,站在村口,把头仰成近180°的角,能看到云雾遮挡的山顶上那座被村人世代供奉的奶奶庙。在村子里,沿着弯曲而狭窄的小路朝前走,几乎每一条小路的尽头都是悬崖。

37-39

祖宅

作者:徐祯霞

摘要:祖宅在下梁。 我能记事的时候,下梁不叫镇,叫公社。祖宅就在下梁公社王坪三队,这是当时的行政建制。在外人眼里,他们不这样称呼,他们将王坪三队称作是"徐家大院"。说起"徐家大院",很多人是知道的;但说起下梁公社王坪三队,知道的人却甚少。

40-41

烤红薯的大嫂

作者:赵丽霞

摘要:城外紧临国道边的一幢两层楼院,曾经是我们单位租赁的办公的地方。自单位搬来之后,楼右侧有片闲地,原来杂草丛生,荒芜已多年,转瞬,摆了好几家露天小吃摊。以面食俱多,有手擀面,饸饹面,兰州拉面,山西刀削面……简单,实惠,便利。我上班因离家远,便成了这里的常客、熟客。

42-43

买窑记

作者:李光泽

摘要:进城以来,赁窑生活了几年。一次,机关大楼上一个和我年龄相仿的干部到我办公室来串门。干部调侃我,说我还不如一只雀雀,雀雀还有个窝,我连个窝都没有。那干部家境殷实,不用自己买房。我父亲是老实巴交的农民,能供我念完书就不错了,哪里还顾得上给我在城里买房?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干部的话深深地触动了我,我决定在城里买两眼窑洞。2000年春天,我拿出省吃俭用攒下的两万块钱,又向亲戚朋友借了几万块钱,在城西一个叫做永乐巷的地方买了两眼二手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