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公德论的问题视域及其当代进路

摘要:梁启超的公德论是其伦理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认为公德是相对私德而言的、个人对群体的规范,公德论的意图是为新民服务。但由于由私德而外推为公德的桥梁尚未打通和公德赖以维系的公共领域远未生成,公德论面临双重困境。当代伦理学通过将私德转换为构成性规范、公德转换为规范性规范,分别对应于直觉加工系统、推理加工系统,从而解决了梁启超用公德和私德这一对概念理解当代伦理生活所遇到的难题。

关键词:
  • 梁启超  
  • 公德  
  • 私德  
作者:
粟欣泉
单位: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教育与教育技术系; 广东江门529090
刊名: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紧跟学术前沿,紧贴读者,国内刊号为:44-1470/C。坚持指导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创办于1987年,杂志在全国同类期刊中发行数量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