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现代教育技术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清华大学

影响因子:4.67

ISSN:1009-8097CN:11-4525/N

    基本信息:

  • 下单时间:1-3个月
  • 发行周期:月刊
  • 发行地:北京
  • 创刊:1991
  • 类别:教育类
  • 出版社:现代教育技术
  • 语言:中文
  • 价格:¥336.00
  • 起订时间:2020年01月
  • 邮编:100084
  • 库存:199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现代教育技术 2015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现代教育技术杂志行业资讯
1-1

“建设智慧校园促进教育创新”——第六届全国数字校园建设与创新发展高峰论坛邀请函

摘要:由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暨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教育技术分技术委员会、中国教育技术协会高校理工科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技术标准委员会和清华大学现代教育技术杂志社联合主办的第六届全国数字校园建设与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将于2015年5月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

现代教育技术杂志年度专题
5-10

我国科普场馆教育的“地平线”——《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博物馆版)的启发

作者:辛兵 单位: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北京100871

摘要:2010年,新媒体联盟与美国博物馆协会合作,开始《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博物馆版).检视未来五年有可能给全球范围博物馆教育及传播产生广泛影响的新兴技术,展望由此引发的博物馆教育发展的趋势及关键挑战.该文分析了《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博物馆版)的出现背景及原因,对2012年和2013年报告中所的新技术和新实践进行梳理和分类,总结了我国科普场馆教育的不足,展望了我国科普场馆教育的“地平线”.

现代教育技术杂志理论观点
11-17

美国高校信息化治理领导力结构研究

作者:丁卫泽 吴寒飞 单位:南通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江苏南通226019

摘要:基于《2013年高等教育CIO角色与效力研究报告》,结合IMT与TL,解析美国高校CIO群体的社会特征、职业道路以及在职状况,发现美国高校信息化治理领导力呈现出老龄化、男性化、专业化和制度化的特征.研究美国高校信息化治理领导力的结构,期望能对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有所启示.

18-22

量化自我技术支持的未来学习构想与实现

作者:张婷 李子运 单位: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研究院 江苏徐州221009

摘要:文章介绍了量化自我的概念以及用于教育教学的理论依据,列举了量化自我的实用案例,并分析了量化自我对未来学习的技术支持.量化自我作为大数据时代的产物,未来4~5年,必将对现有教学产生深刻的影响和变革.

23-28

“贫困地区整体推进教育信息化的研究与实践”课题成果分析

作者:刘雍潜 张建军 单位:中国教育技术协会 北京100031 河北省阳原县教科局 河北张家口075800

摘要:课题“贫困地区整体推进教育信息化的研究与实践”促进了阳原县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截止2013年年底,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系数达到0.93,比2010年提升7.14个百分点;信息技术对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影响达到0.81,比2010年提升了32个百分点.

现代教育技术杂志教学研究
29-35

电子书包支持的小学数学互动课堂案例研究——基于改进型的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IFIAS)

作者:张晓佳 张凯黎 颜磊 单位:华南师范大学学习科学与技术研究所 广东广州510631 海南大学网络与教育技术中心 海南海口570228

摘要:电子书包在课堂中的使用将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巨大变化,使课堂学习不受地点、时间限制,随时、随地地自主学习.该研究选取小学数学互动课堂为例,使用IFIAS分析研究教学行为,了解发生在教室互动情境中事件的影响,以帮助教师了解进而改进其教学行为,从而总结出电子书包教学的小学数学互动课堂的特征及问题.

36-42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课程价值取向调查与分析

作者:刘向永 郭鹏飞 杨娟 单位:江南大学教育技术系 江苏无锡214122

摘要: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决策和行为都受到其所持有的课程价值取向影响.为了了解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课程价值取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作者对全国5个地区的信息技术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统计结果发现,信息技术教师对六种课程价值取向:学术理性、认知过程、社会重建、人文主义、科技发展和生态整合都不排斥,但对于社会重建取向的认同度最高.对影响信息技术教师课程价值取向的不同因素做了显著性差异检验,发现不同性别、不同教龄、不同区位的教师课程价值取向没有显著性差异,不同年龄、不同学段和不同学历的教师课程价值取向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对调查数据分析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相关的思考和建议.

43-49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以烟台市芝罘区部分小学为例

作者:苏春景 高亚男 单位:鲁东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山东烟台264025 济南市历城区鸭旺口小学 山东济南250100

摘要:为了解东部发达地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现状与问题,特选择烟台市部分小学语文教师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在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整合中仍存在如下问题:(1)整合的目的不清晰;(2)教师的精力、时间及能力不足;(3)学校信息化教学设施、数字化资源不完善; (4)缺乏有效的激励促进机制.针对以上问题,教育管理机构及学校应转变工作重点,大力引导信息技术在课程中的创新应用,实施校本培训,并促进教师间的教研协作.

50-56

“一对一”数字化教学环境构建及教育实践探索——以成都戴尔“互联创未来”项目为例

作者:杨滨 任新英 单位:兰州城市学院传媒学院 甘肃兰州730070 兰州一中 甘肃兰州730030

摘要:“一对一”数字化教学在中国已开展多年,形式多种多样,为便于教育研究者创新教学模式,可归纳构建以移动终端为核心的“一对一”数字化教学优良动态的课堂教学环境,同时以2009年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和中央电化教育馆在戴尔公司资助下启动的“互联创未来”项目为例,分析成都市项目学校开展“一对一”数字化教学改革对于课堂、教师以及学生产生的革命性影响,总结了“一对一”数字化教学的经验与不足,为同类教学改革提供了值得推广和复制的范例与建议.

现代教育技术杂志微课慕课翻转课堂
57-62

翻转课堂课前交互式教学模式研究

作者:曾明星 蔡国民 姚小云 单位:吉首大学软件服务外包学院 湖南张家界427000

摘要:在翻转课堂课前教学中,师生在空间上分离,学生学习通常处于一种“游离”状态,缺少面对面交流与现场监控,教学质量难以保证.构建由交互中心平台、主体、客体、工具及行为等组成的多维、立体交互式翻转课堂课前教学系统,从教学流程、教学内容、教学环境、交流工具、学习主体等方面提高系统的交互程度,不但可以实现对学生的远程监控,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

63-68

基于用户体验的微课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作者:孙聘 单位:东北师范大学理想教育学院 吉林长春430079

摘要:有关微课的评价目前还未形成定论,该文从微课的内涵入手,综述了目前不同的评价框架,尝试从用户体验的角度,借助Nielsen的计算机系统可接受性模型来制定微课评价体系,从教学有用性和微课可用性两个维度出发,指定了八项二级指标,分别为选题设计、内容选择、活动设计、易于学习、使用高效、易于记忆、低错误率和高满意度.

现代教育技术杂志教育技术工作
69-75

基于“应用驱动,开放共赢”的高校移动校园生态链的构建

作者:王磊 张涛 单位:黑龙江大学信息化办公室 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摘要:移动互联网是移动和互联网融合的产物,不是简单的加法,而是乘法.移动互联网继承了移动随时、随地、随身和互联网分享、开放、互动的优势,是集合二者优势的“升级版本”.移动校园具有典型的移动互联网特征,但又具有其独特的“私密、社区、共生”的生态特性.文章结合黑龙江大学移动校园的建设案例,针对校园特征与互联网模式的移动校园进行分析,定位了移动校园的功能及用户需求,提出了“应用驱动,开放共赢”的建设理念,并描绘出移动校园的生态链模式.

76-83

应用型本科院校网络教学平台构建模式研究

作者:秦利波 宋言东 单位:徐州工程学院 江苏徐州221000

摘要:建设能满足教师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需要、推进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使广大师生受益的网络教学平台,对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意义重大.文章首先分析了应用型本科院校网络教学平台存在的普遍问题,认为从理念、标准和措施等方面入手,是构建适用性网络教学平台的合理路径,并结合徐州工程学院的建设实践,提出“一体二推三层”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网络教学平台构建模型,以期对其他应用型本科院校提供一些参考经验.

现代教育技术杂志语言教学与技术
84-88

慕课时代外语教学中的微课资源建设与翻转课堂实践——以西北师范大学《英国文学史》为例

作者:靳琰 胡加圣 曹进 单位: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甘肃兰州730070 上海外国语大学 上海200081

摘要:微课是慕课时代重要的教学资源.基于翻转课堂的外语慕课不应再停留于理念,而应付诸行动.文章阐述了《英国文学史》课程微课资源建设与翻转课堂实践的举措,旨在为文学课堂的翻转与微课化探索和实践提供借鉴.

89-94

计算机支持的“协商互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研究

作者:庄慧娟 单位:华南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 广东佛山528005

摘要: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应用,使英语的写作过程与写作结果共同呈现,学生可以将语言知识的学习与语言技能的训练有效结合起来.该研究基于社会文化视角,建构了计算机支持的“协商互动”英语写作框架,重点分析了框架中学生与教师、协商互动以及计算机认知工具的作用.在此基础上,通过教学案例,说明如何将“协商互动”写作教学应用于大学英语写作的日常教学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