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学术交流杂志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

  •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 ISSN:1000-8284

  • CN:23-1048/C

学术交流杂志

学术交流 2007年第11期杂志 文档列表

学术交流杂志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
1-6

加深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认识

作者:刘世佳 单位: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哈尔滨150001

摘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要战略任务,是实现经济良性发展、积蓄后劲的紧迫要求,也是在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自身经济发展规律基础上作出的必然选择。要保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在遵循一切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的同时,还必须遵循我国自身经济发展规律。具体为:速度、质量和效益相统一的规律;保持社会供求总量基本平衡,避免大起大落的规律;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规律;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力素质,把握引进、消化、吸收和提高创新能力的规律;梯度推移、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规律;以人为本,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最高目的的规律。这些规律表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较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其内容更全面,更广泛,更加注重结构的变革和“质”的提高,更加注重统筹兼顾和协调发展。因此,实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系统工程,必须抓住重点,从七个方面“转轨变型”、总体推进: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从外延型向内涵型转变;从速度型向效益型转变;从高耗型向节约型转变;从线性型向循环型转变;从守业型向创新型转变;从政府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转变。

7-11

牢记国情 科学发展

作者:倪德刚 单位:中共中央党校科研部; 北京100091

摘要: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认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我国基本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增强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坚定性,提高想问题、办事情绝不可能脱离实际的自觉性,清醒而又顽强地为实现党的历史使命而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

学术交流杂志默认
12-15

科学发展观的文化价值探析

作者:王鹤岩 单位:黑龙江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哈尔滨150080

摘要:传统的发展观认为依靠技术的发展,人类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但是,伴随着生态问题的产生和激化,使人们对以往一直视为不可动摇的价值信念、文明理念、生活准则进行了反思。在自然与人类的矛盾冲突中,人们开始寻求对自然界进行人文关怀的科学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不仅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而且也是一种新的发展观,它意味着一系列文化观和价值观的革命性变革。因此,探求科学发展观的文化和价值底蕴并突破原有观念的局限性,探寻科学发展观的内在文化价值,不仅对解决全球性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具有现实意义。

16-20

费耶阿本德与伽达默尔“反对方法”思想比较

作者:蒋红雨 单位:黑龙江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哈尔滨150080

摘要:20世纪60年代,西方人文主义代表人物伽达默尔与科学主义代表人物费耶阿本德从各自不同的角度,不约而同提出了“反对方法”思想。对二者反对方法思想提出的理论背景、理论旨趣以及理论趋向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学界进一步把握20世纪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对立,及其在21世纪的发展趋向。

21-24

试论柯亨的马克思主义“情结”

作者:张青卫 单位:国防科技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长沙410074

摘要:作为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和主要代表,柯亨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就为我国学者所熟悉,可是学界对柯亨为什么毕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深层原因却很少关注。无产阶级的家庭出身和马克思主义教育环境在柯亨的意识中结成了一个马克思主义情结,促使柯亨将毕生精力献身于人类平等和民主的进步事业,不知疲倦地用“缜密而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探索通向未来美好社会的途径。这才是本文探究柯亨创作历程的要义所在。

25-28

贝尔对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历史根源的探究

作者:杨华 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学院; 哈尔滨150001

摘要:贝尔利用社会学的虚拟演绎方法,认为进入后工业社会阶段的资本主义在经济、政治、文化三大领域处于分裂状态,并各自围绕自已的轴心原则和轴心结构进行运转,由此揭示了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的产生。为了从精神方面进行矛盾根源的剖析,他又转向历史和经验的方法,从韦伯的宗教冲动力与桑巴特的经济冲动力入手来进行探究,提出了他的解决方案。

29-32

论道德个人相对主义及其治理

作者:孙秀丽; 王圣祯 单位:齐齐哈尔大学社科部; 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

摘要:原有伦理价值意义体系的日趋淡化,现代西方非理性主义、相对主义道德理论的影响,使道德个人相对主义成为新时期我们道德实践及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道德个人相对主义存在着严重的理论失误和实践危害。实现道德的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统一,是克服和治理道德个人相对主义的根本路径。

33-36

对先秦道家幸福观的多维度探析

作者:王刚 单位:黑龙江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哈尔滨150080

摘要:以老庄为代表的先秦道家以自然无为的思想逻辑主线为切入点,把人生的幸福看作是一个效法自然的过程。他们提倡重身贵生,顺应自然,对人的生命进行积极关怀;提倡淡泊名利,宠辱不惊,追求人的精神愉悦和自由;提倡不悦生恶死,超然面对死亡,让人不拘泥肉体的束缚而获得自由和快乐。对先秦道家幸福观从个体维度、社会维度和精神维度三个层面进行梳理并合理扬弃,就可以凸显其现代价值:要重视人的内在精神追求;要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要追求人际关系的和谐。

37-41

文化共生与和谐文化探幽

作者:邱仁富 单位: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上海200444

摘要:和谐文化是我国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要求,是社会全体成员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文化共生与和谐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和谐文化是在文化共生基础上形成的高级形态,它们是辩证统一的,又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文化共生具有结构性的特征,其横向结构表征为不同国家之间、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多元文化共生,国家内部多民族文化之间的多元共生,不同文化群体的共生和主流文化与亚文化的共生;其纵向结构表征为传统文化、现代文化、后现代文化之间的共生;其立体结构表征为文化共生的形式维、内容维与和谐维。和谐文化具有层次性的特征,包括低度和谐、一般和谐和高度和谐,它是由初级不断向高级发展的文化形态。文化共生的结构性与和谐文化的层次性昭示了多元文化发展的递进式、螺旋式上升规律。

42-45

和谐文化建设的伦理视角

作者:陶维梅 单位:唐山师范学院玉田分校; 河北玉田064100

摘要: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透视和谐文化的概念内涵、表现形式和形成机理,蕴涵着制度与诚信、理想与信仰、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伦理底蕴。建设和谐文化,道德建设所具有的社会意识形态性、特殊规范性和主体实践性为之提供了充分保证。鉴于此,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作用,将道德理想内化为公民的实践精神,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从而,使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的道德基础和精神支撑。

46-51

关系网络与政治行为——西方政治网络观简析

作者:刘军 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学系; 哈尔滨150001

摘要:对政治行为进行解释和理解的关键在于考察其社会背景和社会网络,这一点近年来得到西方学者的重视。西方政治网络观认为,政治行动者之间的关系网络以及行动者在网络中所占据的位置,对行动者及其群体的政治行为以及政治态度等具有重要影响。从“关系网络”的角度对选举行为、政治参与、社会运动、权力结构等进行分析,可以加深我们对政治现象乃至一般社会现象的理解,可以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进而超越传统的二元对立,并带来新的洞见。

52-54

“能量场理论”与公共行政民主治理的变革

作者:刘萍; 李红星 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 哈尔滨150028

摘要: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公共行政领域也不例外。随着社会的变迁,传统的公共行政及其替代模式纷纷遭到批评和质疑。于是,在“能量场”理论的启发下,将公共事物作为“公共能量场”,进而产生了民主治理的新模式——话语理论,以开发性的对话模式来激发公众参与意识,保证参与的有效性,达到公共行政的有效实施。

55-57

新公共管理思想对我国政府体制改革的借鉴意义

作者:刘译阳 单位:黑龙江大学哲学与行政管理学院; 哈尔滨150080

摘要:行政管理理论在近代经过了传统的威尔逊、古德诺的政治与行政的二分法,以韦伯的科层制理论为基础的官僚制,在现代逐渐形成一种新的思潮,即新公共管理思想。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的政府体制改革在以本国国情为基础的同时也应该借鉴西方的新公共管理思想,即要把效率放在首位,用有限的资源创造更多的公共产品,提供更好的服务;为了缓解政府财政压力,引入竞争机制,打破政府独家提供公共服务的垄断地位;从注重遵守既定的法律和规章制度,向注重绩效、注重提供优质服务的方向发展;增强行政人员的政治敏感性,使之忠实履行行政职责。如此,才能使我国的改革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取得优异的成果。

58-60

对电子政务与政务信息公开制度交叉研究的框架分析

作者:孔繁玲 单位: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广州510642

摘要:从电子政务与制度学的双重视角探讨构建电子政务与政务信息公开制度交叉研究框架的基本问题,对各级政府为民执政、阳光施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电子政务与政务信息公开制度都是政治文明发展的产物,二者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参与权、知情权及监督权理论成为这一研究基础的合理内核;研究的价值体系决定了应该运用电子政务方法论,最大限度地公开与共享信息,合理地设计、安排相关的保密权限与行政救济制度,促进其研究成果更加规范,更富有成效。鉴于此,政务信息公开主体、客体、环境及其整合构成了这一研究的基本范畴。

61-67

用益物权概念之研究

作者:尹飞; 李倩 单位: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 北京100081

摘要:《物权法》第117条对用益物权的界定难以揭示各种用益物权形态之共性及本质。用益物权,是指以支配他人之物的使用价值为内容的物权。用益物权的客体为他人之物,其中的他人,原则上为对物享有所有权的人,也可以是对物享有用益物权的人;他人之物,主要为不动产和不动产权利,也包括自然资源,但不能是动产。用益物权的内容,为对物使用价值的支配,可以具体化为占有、使用、收益权能。但并非各种用益物权的内容均包括上述三项权能,而可能只有一项或几项权能。用益物权人不能对标的物进行事实上的处分,但独立性用益物权还应当包括权利处分的权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