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学术交流杂志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

  •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 ISSN:1000-8284

  • CN:23-1048/C

学术交流杂志

学术交流 2009年第09期杂志 文档列表

学术交流杂志发展:回归生活本体
1-6

发展:回归生活本体

作者:王雅林 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学院; 哈尔滨150006

摘要:实现我国现代化的科学发展面临一系列前所未有的理论和实践难题。在破解发展的理论难题中,从元理论上确立正确的发展本体论前提具有首要的意义。人类社会的起源及其发展告诉我们,生活是人特有的现实的生命活动的展开和生命存在形式,是社会的本体,并将是社会的终极形态;社会是为了人的生命、生活活动的展开而建立起来的组织结构,因此,社会以生活为本体,生活又以社会为场域和实现形式。基于生活本体是人类社会的自然形态和基本事实,我们要树立的社会观、发展观和认识感知世界的方式应是“生活本体论”的。马克思关于生活本体论的重要思想为社会发展研究设定了生命和生活、生活和社会、生活和生产、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四大理论关系。依据生活本体论,我们可以把发展的本质内涵界定为在不断增进社会生产的基础上以社会的方式提升人的生活状态和生活文明的过程。以生活本体论界定发展的本质,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建构功能在于: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但发展要用人民的生活福祉状态来衡量,而不能用GDP来定义;作为科学发展观核心的“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为本,但基点是以“每个人”的个体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基于生活本体论的科学发展,要从人的生命活动的特质出发,按照“美的规律”和“需要上升规律”实现社会生产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从生活本体论的角度看发展,会看到在具体而细微、无比丰富的生活活动之中蕴含着巨大的社会发展动力,这种动力就是“生活力”;由科学发展的本质内涵决定,为了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生活状态,必要条件就是充分发挥生活方式作为“软件系统”的资源配置作用。

7-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向现代化发展的生态文明取向

作者:余金成; 余维海 单位:天津师范大学社会主义研究所; 天津300387

摘要:人类历史体现为在自然界“许可”范围内对自然界的改造。当代生态危机表明:人类开发自然资源的总量与其“许可”范围之间发生了冲突。它质疑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听凭贫富分化模式的合理性。中国社会主义改革从采用市场体制开始,其成果需表现为共同富裕。这种对原生态市场机制的改变,将有助于体现生态文明要求;从理论上解读这一实践模式,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向现代化发展的目标。

12-15

马克思历史生存论的辩证逻辑

作者:孙秀云 单位: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长春130012

摘要:马克思哲学作为历史生存论阐明了人类历史性生存所发生的“辩证逻辑”。这一辩证逻辑表明:人类从“类本质”的原初自由开始,经过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发生的双重异化(精神的异化和经济的异化),最终通过对私有财产的扬弃实现了向自由本质的回归,即共产主义的人类解放。历史生存论是马克思哲学对人类历史性生存所遵循的“辩证逻辑”的反思。

16-19

西方哲人视野中的人诠释

作者:吕富媛 单位:东北大学文法学院; 沈阳110004

摘要:西方哲人为我们勾勒了一幅宗教人、理性人、非理性人、生物人、文化人的图像,奥古斯丁制定了“预定论”的救赎教义来使人类解脱罪恶;理性人的图像使得一个人从服从、接受来自普遍的传统和规则,转而真正服从自己的理性,服从来自自己灵魂的指令;叔本华作为唯意志论的创始人,认为推动着理智活动的,是人的意志:生物人的图像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强调、突出人的生物性方面;一是进化论思想中关于人与动物的连续性;卡西尔是对人类的神话、语言、艺术、历史、科学等文化现象进行分析中得出文化人、符号人的图像;从中我们需要创新对人自身的认识,更好的了解人类、理解人类。

20-23

《否定的辩证法》的哲学观

作者:孙芳 单位:哈尔滨学院组织部; 哈尔滨150086

摘要:阿多诺在《否定的辩证法》一书中以另类的表达方式阐述了他对哲学的独特理解。否定的辩证法从社会批判深入到对启蒙和现代性的批判,再到对哲学自身的批判,充满了强烈的革命性、现实感和关怀意识。阿多诺的哲学观中流露着哲学传统的延续痕迹,激进的态度背后是阿多诺对哲学批判精神的本真诠释,他以自己的方式努力守护着哲学的灵魂。反思阿多诺的理论。绝对的否定缺少与现实的对接,因而难以摆脱自身的限度。

24-27

从自明性理论看布伦塔诺的价值关系

作者:赵金凤 单位: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文化研究所; 哈尔滨150018

摘要:弗兰茨·布伦塔诺是德国19世纪的哲学家,针对当时德国哲学面临的危机和困境,他通过对中世纪意向性概念的改造建立起了自己的自明性理论,用以反抗传统哲学单一的、纯粹的逻辑概念推演的形而上学基础。布伦塔诺的自明性理论强调人的生命直观能力在价值判断中的作用,他认为知识的基础不是先入性的逻辑确信,而是通过直观获得的对当下事实的确认,即内观原则,通过内观,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生命体验就能够达到自明性当中,从而保证直观对象的存在性。这就是布伦塔诺的自明性理论。布伦塔诺的自明性理论开启了价值哲学研究的新领域,也为现象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8-30

认知科学的兴起及其发展路径

作者:姜虹 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学院; 哈尔滨150001

摘要:认知科学的兴起,要追溯到古代。它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重要时期:一是前人工智能时期,以控制论、自组织系统和机器翻译等研究为特征;二是经典符号处理模型时期,符号处理学说的提出是认知科学对智力研究的重大贡献,尤其是对智力本质的新认识,带来了理论上和应用上的新突破;三是联结主义模型的兴盛时期,联结主义认为认知或智能是从大量单元的相互作用中产生的,联结的权重变化可解释感觉、身体运动以及认识过程。而现代认知科学的最新发展趋势突出地反映在“认知神经科学”和“基于环境的认知”两大研究方向上,这表明:仅仅基于计算的、把大脑的认知活动与环境隔离开来的研究是不够的,因此强调认知和智力的大脑的生物学约束,强调大脑和环境的相互作用的约束对于理解认知和智力本质的根本重要性。

31-33

科学发展观是邓小平现代化理论的深化和发展

作者:李石 单位:黑龙江大学俄语学院; 哈尔滨150080

摘要:邓小平的现代化理论和科学发展观思想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时期。邓小平现代化理论是现代化理论和现代化实践的有机结合,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当代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是历史和时代的产物,其精神实质、价值内涵和精髓与邓小平现代化理论是一脉相承的,是对邓小平现代化理论的继承和深化。正确理解两者的内在关系,对我们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34-38

科学发展观研究综述

作者:邓晨光 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 北京100875; 牡丹江师范学院; 黑龙江牡丹江157012

摘要:自2003年10月以来,科学发展观一直是我国学术界讨论的热点话题。通过对近年来科学发展观研究的进程、研究的主要内容与观点的简要梳理,总结出科学发展观研究取得的成果、现状以及存在的不足。强化人们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为后续研究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39-4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的创新

作者:刘慧婷; 高军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哈尔滨150025; 哈尔滨理工大学; 马列教研部; 哈尔滨150040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本身也是一种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政党文化创新发展四个维度的主要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共产党的政党文化的性质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是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创新与转型的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产生和实践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其政党文化的长期性和有效性的把握。

43-45

公平原则的多重理解与反垄断法的不确定性

作者:潘丹丹 单位:黑龙江大学法学院; 哈尔滨150080

摘要:基于对秩序保障的依赖、对制度稳定的渴求、对财产人身安全的企盼,法的诞生本身就意味着确定无疑的安排和预期。人们有理由相信,完全可以通过法律得到正义、权利和自由。然而,被誉为“经济宪法”的反垄断法却带有极强的不确定性。探究其产生的原因可以发现,以往的研究忽视了从价值衡量的角度理解反垄断法的不确定性。以保护竞争为己任的反垄断法的特殊价值在于促进公平有序的竞争。从这一角度出发,可以发现以公平为价值依据而建构的反垄断法的确定性必然受公平原则的影响。立足于价值与规范的关系视角可见,正是由于公平原则本身的多重理解导致了反垄断法制度上的不确定性。

46-48

侵犯商标权案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以经济学分析为视角

作者:朱莉 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法学院; 哈尔滨150001

摘要:研究涉外侵犯商标权案的法律适用问题,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无疑能够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从经济学的视角来看,侵犯商标权的法律关系具有复合性,节约社会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目标,既要求以适用被请求保护国的法律解决侵犯商标权的争议为一般规则,又要求以当事人的意思、存在的特定联系以及被请求保护地的顺序分别在具体情况中确定法律选择规则作为替代规则。而对于商标权合法性的判断应当依据权利授予国的法律,该国法不仅具有管理优势,而且能够在国际社会的范围内解决商标权行使过程中产生的外部性问题。

49-52

家事权的属性与规制

作者:王歌雅 单位: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 重庆400031

摘要:家事权是一项渊源古老的制度。时代、国度不同,家事权的属性和规制也有所不同。由于我国现行《婚姻法》对家事权未作规定,故引发了家事权的属性与规制的法理探讨。尽管我国当代关于家事权的属性界定众说纷纭,但特种无疑为本质揭示。即家事权应属特种权,且其应以夫妻共同生活为前提,以男女平等为原则。建构我国的家事权制度,必须明确家事权的行使范围和行使规则。家事权的行使范围以日常生活需要为限;家事代权的行使规则包括家事代权的产生、行使限制和终止。探寻家事权的属性与规制,必须把握家事代权制度的流变与内涵,进而为《中国民法典·亲属编》建构家事权制度奠定基础。

53-55

我国近代亲属法比较研究

作者:许莉 单位: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 上海200042

摘要:1930年《民法·亲属》和1950年《婚姻法》均以废除封建婚姻家庭制度为目的,但在立法技术和立法原则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别。在立法技术上,《民法·亲属》明显优于《婚姻法》;在坚持一夫一妻及男女平等原则方面,《婚姻法》较之《民法·亲属》更为彻底。《民法·亲属》主要成为城市青年争取婚姻权利的工具,而1950年《婚姻法》确立了以婚姻自由、男女平等、保护妇女及儿童合法权益为原则的新型的婚姻制度,使男女平等、婚姻自由理念得以深入人心,可称为“妇女解放的宪章”。

56-58

论我国婚姻协议法律规定之完善

作者:康娜 单位:山东大学法学院; 济南250100

摘要:婚姻协议是夫妻之间对其配偶权利和义务做出的约定,由于婚姻关系的伦理性、长期性和复杂性,婚姻协议与一般的商业合同有很大区别。婚姻协议缔结之初容易出现认知失真;婚姻协议的内容要受到更多伦理、道德的评判;婚姻协议从缔结协议到履行协议所隔时间的不确定性和夫妻生活境况的不可预见性使得婚姻协议的内容有可能在协议履行时变得显失公平;有的婚姻协议还会潜在地影响到未成年子女的利益。婚姻协议的上述特征决定了其有效要件需要更多符合婚姻特点的规定。婚姻协议公平合理性的判定不仅要审查形式公平还要审查实质公平。法院在审查婚姻协议的效力时既要尊重个人自治,同时还要综合考虑当事人境况发生的变化以及根据协议和根据现行法律分割财产结果的不同,提高审查的程序性要求,要审查协议缔结时的公平合理性,还要审查协议履行时的公平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