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学术交流杂志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

  •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 ISSN:1000-8284

  • CN:23-1048/C

学术交流杂志

学术交流 2013年第08期杂志 文档列表

5-9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现实根源和复杂系统

作者:刘伟; 詹灿君; 刘兵 单位:昆明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昆明650500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是由其大众性的理论实质决定的。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境域和历史诉求是马克思哲学大众化的物质根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进程中现实、文化和理论的有机联系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问题域。发挥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培养和发挥其哲学思维能力,使其科学认识和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复杂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复杂系统中活的灵魂。

10-13

福斯特的生态马克思主义对我国生态道德建设的启示

作者:王圣祯; 张鸿冰 单位:齐齐哈尔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

摘要:福斯特认为,人类摆脱生态危机之路就是与资本主义制度相对抗之路,必须以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必须使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取代物本主义,必须构建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福斯特的生态马克思主义为我国生态道德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生态道德建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生态道德导向,倡导以人为本的生态道德价值,培育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道德意识。

14-17

论和谐辩证法的提出及其理论渊源

作者:任程坤 单位: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 哈尔滨150081

摘要:20世纪80年代中期,邓小平在仔细分析了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世界发展状况后,提出当今世界的主题应是“和平与发展”。它反映了当今世界的核心矛盾之所在,同时也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可以说,邓小平对当代和平与发展主题的科学论断是他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创造性运用。他在世界各国和人民努力争取和营造和平与发展经济环境的背景下,结合中国的国情,及时地将思维方式由矛盾思维转变为和谐思维,注重矛盾统一体的协调发展和稳定发展,在坚持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实践中,把矛盾辩证法引向了和谐辩证法的发展方向。和谐辨证法提出的价值在于,和谐辩证思维促进经济发展和促进实现“共赢”。当我们将马克思主义的和谐观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时,就可以得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和谐思想。

18-22

网络文化异化属性的哲学批判

作者:赵福生 单位: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领导科学教研部; 哈尔滨150080; 龙江大学文化哲学研究中心; 哈尔滨150080

摘要:网络文化这一人的创造物在服务于人的过程中与人异化。网络文化的异化属性表现为:泛化文化。破碎时空,模拟图像,消解理想。网络文化的异化属性对人具有巨大而长远的腐蚀和摧毁作用:网络文化泛化文化,易使文化发生价值变异,将审美萎缩为大众快感,诱使人的追求走向庸俗化;网络文化破碎时空,易使文化发生时空变异,将历史文明挤压为平面文化,诱使人丧失历史感;网络文化模拟图像,易使文化发生形象拷贝,将文化生产矮化为复制模仿,诱使人丧失创造力;网络文化消解理想,使文化众神颠狂,将文化导向变为精神迷宫,诱使人信仰迷失。对网络文化异化属性的深层批判是构筑网络中国梦的前提,是文化自觉的表现。网络文化哲学以文化批判为工具,以梦想重建为旨归,应是当前网络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着力点。

23-28

大众文化与后现代主体的建构

作者:金哲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 哈尔滨150080

摘要:当现代社会理性的大写主体被解构之后,后现代社会的主体建构问题就应运而生,这一身份认同过程是在大众文化中完成的。后现代主体的特点是反对旧的带有抽象特征的主体统一性、权威性,转而强调在后现代社会中作为具体的单个个体的主体性。如何理解后现代个体主体的内涵,就必须提及个体化生存理论的倡导者丹麦思想家克尔凯郭尔,他的孤独个体理论是后现论的一个重要思想来源。从历史角度而言,后现代主体是反理性主义思潮下产生的结果,与此同时也造成了它的相对主义性质,及面临滑向虚无主义的危险。因此,对大众文化所塑造出的后现代主体要有一个适当的标准,使其既不能滑向极端相对主义的深渊,也不能失掉个体的选择自由,从而保持住大众群体的凝聚性。

29-32

俄罗斯文化的形上维度

作者:杜宇鹏 单位:齐齐哈尔大学哲学与法学学院; 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

摘要:俄罗斯文化既有别于西方文化,又有别于东方文化,但总体上受西方文化尤其是法国文化和德国文化影响甚深。俄罗斯文化一直处于走西欧化路线还是走斯拉夫民族化路线的徘徊不定之中,所以至今俄罗斯文化并未寻找到自己的明确定位,但俄罗斯文化一直保有自己的自由本性和精神至上性,同时俄罗斯文化深刻体现了宗教尤其是东正教形而上的救世主义情怀,俄罗斯文化的形上维度最为深刻地体现在其宗教与哲学思想中。俄罗斯文化发展的未来必须立足于其当下发展实际,在保有传统文化内核的基础上注重打破其保守性与发展滞后性,尽快寻找到自己文化发展定位,从而融入到世界文化发展总的进程中。

33-37

价值理论之争的意识形态本质

作者:孙国峰 单位:福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福州350108

摘要:劳动价值论中的价值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效用价值论和供求均衡论本质上是一种价格学说而不是价值学说;社会劳动价值论本质上是为死劳动创造价值辩护。也就是为不变资本创造价值辩护;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自然对人的有用性的关系,而不是一种价值关系。脱离人之社会的泛价值论,从根本上混淆了人与自然的有用性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价值关系;人与机械的关系不是有用性的关系,更不是价值关系,而是人与劳动工具之间的关系。所谓要素价值论,只不过是依据边际贡献的要素分配对要素生产过程的“投射”,它不是先由生产过程说明“价值”创造,而是依赖要素报酬去反证各种要素对“价值”创造的贡献。社会主义的本质特性就是对劳动创造价值和以人为本的坚守,在对劳动价值理论的发展中,三个问题是最为重要的:一是人性,二是所有权,三是政府定位。

38-41

再分配原则初探:一种价值组合的路径

作者:董晓倩; 孙一平 单位: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100084; 中共北京市委党校; 北京100044

摘要: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公平分配是人类追求有序生活的永恒主题。我国实行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在再分配领域,在强调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同时,应该更加注重公平。再分配作为对初次分配的补充,旨在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作为一种价值组合的路径要求:第一,一个社会的再分配原则应该是不同原则之间的组合。之所以能够组合是因为平等的构成性价值的要求。第二,再分配原则应该实现机会公平的目标。现代社会,公平分配就是通过给人们提供占有资源的同等机会来实现的。机会跟实现目标和获得利益的阻碍有关,阻碍越小,机会越大。第三,再分配原则还需整合个人责任和基本自由等价值,以及差异原则,以此确保再分配的公平性。

42-45

我国政治信任的层级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作者:李思然 单位:黑龙江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哈尔滨150080

摘要:中国的政治信任特征表现为:政治信任度与政府层级高低成正比,即层级越高受到政治信任的程度越高,层级越低则政治信任的程度就越低。从中国改革开放的现实角度看,由于社会结构变动下的利益分化、“压力型体制”导致的信任疏离、制度规范性程度的上下差异等现实原因,中国的政治信任度与政府层级高低成正比;从政治学学理的视角进行比较分析,政治信任范围的大小、政治信任强烈的程度、政治信任的基本动机、政治信任的具体措施等方面因素对高层政治信任度与基层政治信任度有着不同的影响,成为形成我国政治信任层级特征的重要原因。

46-49

基于协商民主的行政决策听证探析

作者:石瑛; 董丁戈 单位: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长春130012

摘要:以平等尊重、理性讨论、信息公开为核心理念的协商民主,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兴起于西方的一种重要的民主参与理论,被认为是解决社会利益冲突、强化决策理性与正当性、增进社会共识与信任的良方,得到了学界和政府部门的广泛关注,一度成为政治理论的显学。听证作为协商民主的一种实践形式,在我国很多行政决策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但与协商民主对公民参与决策的要求相比,我国目前的听证制度在听证目的、听证程序、听证事项的设定权、听证代表的选择权及听证的公信力等方面仍有较大的改进空间。从协商民主的视角出发,可以从引导公众做好听证准备、优选听证代表、实行结构化的公开理性讨论、听证主持人保持中立、鼓励参与听证的各方代表保持对他人的平等与尊重、赋予听证结果一定的约束效力等方面对现有的行政决策听证制度进行充实和完善。

50-55

中德政治文化比较研究

作者:李文红; 于芳 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系; 北京100087

摘要:中德两国的政治文化拥有不同的核心价值体系。德国的政治文化建立在西方民主制度的基础之上,以西方启蒙运动以来的基本价值观为其核心,主要包括民主、自由、人权等,强调个人主义。二战以后德国政治文化强调民主制,民主制得到广泛认同,国民积极参与国家政治并积极表述个人的诉求,是德国日耳曼民族凝聚力的体现。中国政治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是社会主义价值和观念,其灵魂是马克思主义,决定着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随着社会发展和变迁,公民的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中德两国都重视民主制度的建立,都主张在国际关系中通过对话与合作来解决国际争端、维护和平,但是各国当代政治文化受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不同、对民主制度的推广、政治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不同,这些差异的根源在于两国的文化差异与历史经验。

56-59

论我国未成年人监护监督制度

作者:林艳琴 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北京100875

摘要:为有效保护未成年人人身、财产合法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设立了监护制度,构建了未成年人监护基本制度和原则;《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对未成年人监护制度进行了一些补充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确立了未成年人权利优先的原则。一定意义上讲,我国未成年人监护制度已初步形成一定的体系,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有些规定突显出它的不足,如:现行立法依赖亲属监护;缺乏行之有效的监护监督机制;监护监督制度几乎空白,等等。国外关于监护监督制度的规定较为完善,有可借鉴之处。基于此,考虑从建立对监护人监督机制等方面完善现行监护监督制度,包括设立监护监督人并明确监护监督人的职责,由民政部门作为行政监督机构,具体化监护监督措施,等等,以更好地维护未成人合法权益。

60-64

法教义学的法律思维及其三重控制——兼论程序的价值

作者:张牧遥; 龚怀军 单位:淮阴师范学院法学院; 江苏淮安223300; 淮安市淮安区人民检察院政治处; 江苏淮安223200

摘要:法教义学视阈下的法律思维是一种规范性思维。它是将现行实在法秩序作为坚定信奉,并以此为出发点展开解释与体系化工作,以实现更多具体细节上的正义之规范性思维模式。一方面,这种思维模式乃是由法教义学的解释与体系化工作、严格的形式理性逻辑推理共同正面塑造而成。另一方面,它又是由既存实体法规范、形式理性逻辑推理规则、既存程序法规范的三重控制反面规限而成。这种三重控制观将内部构造清晰,又深具稳定性、安全性、实践性的法教义学理论推介于世人,也展现了法教义学积极接受外部检阅的开放、昂扬姿态,为法教义学理论体系趋于完美,也为这种理论引导与支持法治实践选定了一个论说的方案或视角,因而具有重要意义。

65-69

论法律评价的机制、逻辑和矛盾

作者:任帅军 单位: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上海200444

摘要:从评价论范畴对法律评价进行理论研究,能够揭示法律评价的特殊内涵及机制。广义的法律评价是对法律规范及司法活动进行评价,不同于司法机关即法院和检察院适用法律的评价活动即狭义的法律评价。法律评价作为国家权威评价活动的“有机”方式,体现在法律评价的程序中。以司法活动中的刑事诉讼程序为例,可以揭示法律评价的机制。法律逻辑不同于法治逻辑。前者是法律评价的内在逻辑和逻辑起点,是在法律评价中把要解决的人的问题转化为法律问题的“内在的原因”。司法机关中的个人的“公”与“私”之间的矛盾以及司法机关在法律评价的决策上的“公”与“私”之间的矛盾是法律评价中矛盾现象的集中表现。在法律评价中,“权力拜物教”和“货币拜物教”经常交织在一起,成为司法腐败行为的典型表现,反映出社会转型期法律评价中司法腐败的一些新特点。

70-73

“无行为则无犯罪”——从贵州毕节5男孩死亡案看刑法上的不作为

作者:杨红文; 王丽超 单位:广西民族大学法学院; 南宁530006

摘要:犯罪是人的行为,没有行为就没有犯罪,对于行为应该从刑法意义上理解,是行为人身体的动和静,是行为人在意志相对自由的情形下选择的结果,行为包括积极的作为即作了法律禁止做的事和消极的不作为即法律要求作的却没有作。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往往只看到作了法律禁止的作为形式的犯罪行为如抢劫等,而对法律要求有义务作却没有作如父母没有履行抚养子女的职责等往往忽视。有关不作为是行为的论述存在比较大的争议,不作为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犯罪行为,是应该受到惩罚的。贵州毕节五名男孩死在垃圾箱中,就是相关职能部门及死者的父母没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所导致的悲剧。